冬春茬西葫芦栽培管理技术

2016-02-20 04:38李红丽
乡村科技 2016年23期
关键词:苗龄西葫芦病株

李红丽

(扶沟县植保植检站,河南 扶沟 461300)

冬春茬西葫芦栽培管理技术

李红丽

(扶沟县植保植检站,河南 扶沟 461300)

西葫芦原产于中南美洲,在我国已有上百年的栽培历史,随着保护地设施的发展,冬春茬西葫芦栽培技术日趋成熟。基于此,重点介绍冬春茬西葫芦栽培技术,供广大菜农在生产实践中借签。

冬春茬;西葫芦;栽培技术

冬春茬西葫芦的播种期由前茬作物腾地时间和苗龄来决定,一般秋冬茬蔬菜于1月上中旬拉秧,所以冬春茬西葫芦多在1月中下旬至2月上旬定植,播种期安排在12月,苗龄35~40 d,所选品种同越冬茬。

1 育苗

1.1 苗床设置

冬春茬西葫芦育苗期多在严寒的冬季,为了确保培育适龄壮苗,育苗场所应设置在温床或加温温室内,或在日光温室内设一苗床,上盖小拱棚,提高气温或地温。

1.2 播种

浸种催芽方法及培养土配制同越冬茬,但由于此茬苗龄较长,最好选用12 cm×12 cm的营养钵,营养方也应划成为12 cm×12 cm。并且在播前苗床上最好浇温水,以提高地温,促进发芽,播后注意加盖小拱棚保温。

1.3 苗期管理

播种后白天保持28~30℃,夜间保持18℃以上。苗出土后揭去地膜,并适当降温,若土壤湿度大可以床面撒细干土吸湿。嫁接成活后白天保持20~25℃,夜间10~14℃。在定植前7 d,应注意降温炼苗,白天由22℃缓降至18℃,夜间可缓降到7~9℃。苗床一般不灌水,但保水能力差的培养土在缺水时应及时补水。一般心时变小而浓绿,中午前后叶片稍有萎蔫,就是缺水的表现。营养钵苗床不应在表面喷水,最好采用畦面浇水,使水从钵体下孔渗入,否则易导致板结。

2 定植

2.1 整地施基肥

前茬作物收获后清除残株落叶,667 m2施优质腐熟的厩肥6 000~8 000 kg,过磷酸钙100 kg,碳酸氢铵50 kg,进行深翻25~30 cm,翻后再锄一遍,整平搂细,使肥土充分混匀,达到土壤细碎无坷垃。

2.2 定植

定植时按小行距50 cm、大行距80 cm开定植沟。边起苗边定植,按株距40 cm,将苗坨或容器苗摆放在沟内,容器苗脱下容器,摆正苗保持高度一致。培土后逐沟浇水,待水渗后填土培垄,双垄覆盖一地膜。

3 定植后的管理

冬春茬栽培在春节以后供应上市。这段时间气温、光照条件越来越好,生育期和自然条件相适应,较越冬茬栽培容易成功。但是光照、温度虽不成问题,而温度过高、湿度过大则会徒长,病害严重,导致减产。在实际生产中,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

3.1 温度管理

白天尽量维持在25~28℃,夜间保持12℃。白天不超过30℃不放风,放风从温室顶部通风口进行。缓苗后,保持白天25℃左右,超过25℃通风,下午温度降至20℃左右关闭通风口,温度降至15℃覆盖草苫,夜间加大温差,防止营养生长过旺,夜温8~10℃即可。阴雨天白天维持18~20℃,夜间不能低于10℃。随着外界气温升高,逐渐加大晴天的通风量,减少消耗,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晴天中午防止高温烧苗,如棚温过高,切莫急于降温,以免造成人为伤害,要从放小风开始,逐渐加大,进入4月上旬以后开始注意放夜风。

3.2 光照管理

塑料薄膜经过几个月的覆盖后透光率明显下降。要注意每天揭苫后的清扫工作,防止污染严重降低光合作用。同时,应注意阴天的光照问题,阴雨天也需揭苫,在不受寒害的情况下,应早揭晚盖,尽量争取较多的光照。

3.3 水肥管理

小水勤浇是保护地的浇水宗旨。西葫芦还需根据情况浇水追肥。应采用浇瓜不浇花的措施,3月下旬前应控制浇水,3月下旬以后,随气温回升进入采瓜盛期,植株对水分需求量也相应增加,需增加浇水次数,可每5~7 d浇一次,并结合浇水每667 m2冲施硝酸铵30 kg。浇水后应以放风排湿为主,防止高温高湿造成茎叶徒长疯秧及病害发生。

3.4 植株调整

由于生长期长,密度大,进行植株调整有利于获得高产。植株调整包括吊蔓、缠蔓、去枝、打叶等工作,方法与越冬茬基本一样。盛瓜期过后,为了争取再次高峰产量,可及时摘除老叶、病叶,培养侧枝,更换主蔓,加强肥水管理。

4 采收

前期采大瓜,后期采小瓜。一般根瓜达250 g左右时采收,以防坠秧而影响以后雌花和果实的生长,以后可逐渐增加到1 000~1 500 g采收。

5 西葫芦病害防治

5.1 西葫芦病毒病

西葫芦病毒病在田间的症状主要有黄化皱缩、花叶及两者的混合型。黄化皱缩型在幼苗到成株均可发病,但发病愈早,受害愈重,病株上部叶片初期沿叶脉失绿,并出现黄绿斑点,继而整叶黄化,皱缩下卷,植株矮化,最后病叶坏死,全株干枯。花叶型的表现,苗在4~5片真叶时开始发病,新叶初呈明脉及褪绿斑点,接着变为花叶、疽斑或大块褪绿,后期病株矮化,顶部变形似鸡爪。病株果小而畸形,布有疣状突起。轻病的瓜形一般正常,但有时瓜面呈现绿色斑驳或环斑。注意防治蚜虫有一定的防病作用,初期喷洒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5%植病灵乳油1 000倍液,每隔10 d喷一次,连续防治两三次,可减轻病害。

5.2 西葫芦灰霉病

西葫芦灰霉病为害果实,也为害花、叶和蔓,病菌从开败的花侵入,病花腐烂并产生灰色霉层。然后向幼瓜发展,使病瓜初期顶尖褪绿,后呈水渍状软腐并萎缩,病部产生灰色霉层。用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每7~10 d喷一次,视病情连续防治两三次。

S626;S642.6

B

1674-7909(2016)23-11-2

猜你喜欢
苗龄西葫芦病株
不同苗龄闽楠山地造林试验
不同苗龄大花序桉造林效果分析
西葫芦为什么徒长
延秋西葫芦种植 掌握关键技术
云南省鲜食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大理试验点结果分析
不同接穗苗龄对小果型西瓜嫁接育苗效果的影响
豌豆抗白粉病资源田间评价试验
中国南北方禽流感病毒蛋白进化差异的探究
辣椒青枯病防治效果试验
苗龄、光照强度和施氮量对水稻营养物质的影响及其与抗褐飞虱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