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长江图”让柏林醉了

2016-02-22 08:08
环球时报 2016-02-22
关键词:柏林难民长江

环球时报/2016-02-22/ 第12版面/娱乐·体育 /作者:本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青木 ●吕克

图为李屏宾获奖;

图为《长江图》海报。

“最美电影!”德国媒体21日报道说,第66届柏林电影节当日落下帷幕,中国爱情魔幻电影《长江图》夺得最佳艺术贡献银熊奖。表现难民问题的意大利纪录片《海上火焰》则出人意料抱走金熊,被外媒赞为“充满现实的力量”。

今年的柏林电影节竞争激烈,共有来自77个国家、434部电影参赛和参展。意大利、法国、德国、突尼斯、中国等国家的18部电影角逐金熊和银熊奖,其中包含两部纪录片,这在电影节历史上实属罕见。德国外长施泰因迈尔也亲赴颁奖仪式捧场。当评委宣布中国电影《长江图》荣获“最佳艺术贡献奖”时,全场爆发出热烈掌声。

“本届电影节最美丽、最神秘的电影”,德国勃兰登堡柏林广播电视台如此评价《长江图》。《长江图》讲述秦昊饰演的船长开着货轮沿江而上,与一名神秘女人偶遇的经历。影片的“魔幻现实主义”融合着时代变迁的印记,也包含着对信仰、环保等宏大主题的暗喻,是导演杨超筹拍10年之后的厚积薄发。这部影片就像一首流动的水墨画,把中国原生态的景色诠释得淋漓尽致。评委会用“银熊奖杯”肯定了中国台湾资深摄影师李屏宾在片中呈现出的诗意美学。采访电影节的德国记者范尼塔对《环球时报》说,这是她看过的最美中国电影,长江的魅力超出想象。男主角秦昊的表演也获得德媒赞誉。

30多年前,柏林电影节率先对华语电影敞开西方窗口,见证了中国第五代导演的横空出世到第六代的迷失。《白日焰火》勇夺双熊的一幕记忆犹新,本届虽然只有一部华语片入围主竞赛单元,所幸没有空手而归。此次获奖的摄影师李屏宾出生于中国台湾,与侯孝贤搭档多年,此番在内地掌镜的《长江图》呈现出的疏离感,对于充斥商业味道的中国影坛来说弥足珍贵。此外,还有十几部华语影片分散在今年的论坛单元,包括《翡翠之城》《树大招风》《枝繁叶茂》《三伏天》等类型各异的新人作品,背后其实都有名导前辈的保驾护航。柏林的“最佳艺术贡献奖”关注的原本就是摄影、布景、配乐等技术层面,此前已有娄烨的《推拿》和王全安的《白鹿原》拿过这一奖项。《长江图》突出的亮点自然不会成为电影节遗珠。据悉,该片将于四五月份在中国内地公映。

当评委主席、美国“戏骨”梅丽尔·斯特里普宣布将最佳影片金熊奖颁给意大利导演吉安弗兰科·罗西的纪录片《海上火焰》时,全场观众起立鼓掌。“德国之声”称,难民危机是今年电影节的重头戏,“罗西这部纪录片延续了柏林突出政治的传统”。

《海上火焰》聚焦意大利一座叫兰佩杜萨的小岛。当地是北非和中东难民登陆欧洲大陆的中转站。居民们在日常打鱼时,常能目睹超载小船上的难民经历死神考验。看似并无尖锐矛盾的两种人群和生活,通过9岁男孩萨姆勒的眼睛呈现出最逼真的观察,提醒着今日欧洲面临的巨大压力。其实,这种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一直都是欧洲电影创作的原始母题。《海上焰火》“太贴近时代”,而向来青睐政治素材的柏林,几乎不可能错过这部作品。许多看完影片的观众不由自主为难民捐款,而柏林电影节的价值原本就不仅限于艺术本身。

柏林电影评论专家诺尔21日对《环球时报》表示,今年柏林电影节的获奖名单突出了政治电影节的本色,也突出了“欧洲主义”。梅丽尔·斯特里普和乔治·克鲁尼等美国影星是柏林请来平衡国际影响力的,而好莱坞电影再次被“边缘化”也证明,柏林电影节与世界影坛主导的英美主义越来越远。

“有时现实比虚构更强大”,《明镜》周刊认为《海上火焰》是一部充满力量的作品。《南德意志报》则认为,一部纪录片赢得最高奖意味着它已超越电影。纵观近年的欧洲影坛,关于移民题材的影片越来越多。去年戛纳金棕榈得主《流浪的迪潘》讲的就是斯里兰卡难民在巴黎的遭遇。入围2014年柏林影展的《马孔多》对准的是流亡奥地利的车臣难民。2009年的《非法入境》则是描绘一名法国教练训练伊拉克难民偷渡去英国。这些难民电影传递出的,正是电影界的社会责任感。▲

猜你喜欢
柏林难民长江
汽车冲进柏林闹事酿惨剧
长江掠影
150万乌克兰难民涌入邻国
They Are Not Allowed to Fight
孟加拉 难民
废弃柏林
柏林
长江8号
长江8号
长江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