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节能现状、问题及协同创新研究

2016-02-22 11:56王莹瑞
科技视界 2016年4期
关键词:协同创新建筑节能现状

王莹瑞

【摘 要】通过对我国建筑节能现状及主要问题的分析,采用协同学理论,分析了建筑节能协同创新内涵,构建了建筑节能协同管理框架。通过创新管理与政策设计,加强政府、企业与高校间的协同创新,为建筑节能协同创新管理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节能;现状;协同创新;管理框架

0 引言

2012年,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其目的是推动以协同创新为目标的战略实施。高等学校作为知识创新的主体,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处于核心地位,和技术创新主体的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需要取得全面性的突破。建筑节能作为一个系统,具有动态性的特征,在创新过程中要动态地分析和判断技术创新及非技术创新要素之间的动态关系,不仅研究建筑节能协同创新要素,还要研究协同创新范围,从技术创新与工艺创新的协同角度、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的协同角度,渐进性创新与根本性创新的协同角度,更加全面认识其协同关系,并力争建立建筑节能全面创新管理的运行体系。

尽管国内外学者对技术创新与非技术创新要素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现有针对建筑节能协同创新要素研究的较少。对如何有效进行全面建筑节能创新管理及运作和协同机制等方面缺乏深入研究,也缺乏基于复杂性理论的系统分析。要提高建筑节能创新成效,必须进行系统内部各要素的协同管理。开展建筑节能协同创新工作对提升建筑节能技术与应用、推进我国建筑节能战略性新型产业发展、实现我国2015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城乡一体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 我国建筑节能现状及主要问题

1.1 现状

我国的建筑能耗逐年大幅度上升,已达全社会能源消耗量的32%,加上每年房屋建筑材料生产能耗约13%,建筑总能耗已达全国能源总消耗量的45%。庞大的建筑能耗,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巨大负担。我国现有建筑面积为600多亿m2,绝大部分为高能耗建筑,且每年新建建筑近30亿m2,其中90%以上仍为高能耗建筑[1-4]。因此建筑行业全面节能势在必行。

1.2 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建筑节能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1)建筑节能的观念淡薄,认识不到位。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人们忽视了环境和能源的重要性,建筑节能意识淡薄;在建筑节能工作的起步阶段,多数人对于人类与能源更深层次的关系缺乏深刻认识,更缺少相应的行动。所以,如何教育从事建筑行业的人们尽快养成节约能源的习惯,树立节约能源的良好社会风尚,显得尤为迫切。

2)建筑节能的政策缺乏,制度待健全。目前国家和地方在建筑节能方面都缺乏相关激励、扶持政策,和强有力的法律法规、管理机构不健全。建筑节能工作离不开当地政府的重视和支持,目前建筑节能与墙材革新工作分离,建筑节能管理体制不顺畅。缺乏配套完善的建筑节能法律法规,以及必要的强制性节能政策和规章制度,不能从政策上宏观引导市场;建筑节能管理机构不够健全,政策执行力度不大;这些因素都制约着建筑节能工作的开展。

3)建筑节能配套技术措施待完善、建筑节能产品研发不足。建筑节能的顺利推进,有赖于配套成熟的建筑节能技术体系,以及质量合格、价格合理、数量足够的节能产品的支持。建筑节能产业,作为一个复杂的新兴产业群体,存在起点低、技术水平不高、创新能力弱等问题,节能产品价格高,品种不齐全。另外节能产品市场大环境不好。

4)建筑节能评价标准不一。我国建筑性能评价体系和能耗标准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没有统一的标准,不能实行严格的节能建筑的认证和能耗的标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建筑节能工作的开展。此外,建筑节能产品还没有实行节能标识制度,节能材料、门窗等产品的节能标识制度应尽快建立。

5)建筑节能的关键技术及服务支持体系薄弱。总体来说,我国建筑节能服务体系尚未建立,建筑节能服务市场仍处于萌芽阶段。在建筑围护结构和建筑设备的关键节能技术以及建筑热环境控制技术方面的研究和国外还有很大差距。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缺乏专业性的技术和服务支持机构,又有缺乏合同能源管理等市场服务方面的基础研究。

上述问题的存在已经严重妨碍建筑节能产业和市场的健康发展,使建筑节能无法真正实现缓解我国能源紧缺矛盾、减轻环境污染、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全面的建筑节能是指在建筑物的规划、设计、新建(改建、扩建)、改造和使用过程中,执行节能标准,采用节能型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和产品,加强建筑物用能系统的运行管理,利用可再生能源,在保证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减少能耗[5]。

2 协同创新内涵

协同理论是前联邦德国科学家赫尔曼·哈肯[6]创立的一门跨学科理论,通过分析由完全不同性质的大量子系统所构成的各种系统,研究这些子系统是通过怎样的合作才在宏观尺度上产生空间、时间或功能结构的协同。它主要研究协同的本质、协同的结构、协同的描述模型、协同的作用、协同的研究方法和支撑工具以及应用等。序参量是协同论的核心概念,而役使原理则是协同论的基本原理之一。役使原理强调在管理过程中要善于抓住管理序参量,也就是要抓住管理过程中的“主要矛盾”。

“协同创新”是以知识增值为核心,企业、政府、知识生产机构(大学、研究机构)、中介机构和用户等为了实现重大科技创新而开展的大跨度整合的创新组织模式。“协同创新”是一项复杂的创新组织方式,是指创新资源和要素有效汇聚,通过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彼此间“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而实现深度合作。

在科技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实现以开放、合作、共享的创新模式被实践证明是有效提高创新效率的重要途径。充分调动企业、大学、科研机构等各类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跨学科、跨部门、跨行业组织实施深度合作和开放创新,对于加快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以及创新链各环节之间的技术融合与扩散,显得更为重要。协同创新是各个创新要素的整合以及创新资源在系统内的无障碍流动。基于协同创新的产学研合作方式是国家创新体系中重要的创新模式,是国家创新体系理论的新进展。合作的绩效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知识增值的效率和运行模式。协同创新过程中知识活动过程不断循环,通过互动过程,越来越多的知识从知识库中被挖掘出来,转化为资本,并且形成很强的规模效应和范围效应,为社会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 建筑节能协同创新管理机制的构建

从系统观的角度出发,建筑能耗产生在建筑工程的多个环节与多个方面当中,建筑节能创新作为一个系统,具有动态性的特征,在创新过程中要动态地分析和判断技术创新及非技术创新要素之间的动态关系,不仅从建筑节能创新要素协同角度对建筑节能创新进行研究,还需要扩展创新的研究范围,从技术创新与工艺创新的协同角度、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的协同角度,渐进性创新与根本性创新的协同角度,更加全面认识其协同关系,并力争建立建筑节能全面创新管理的运行体系[7-8]。综观国内外的研究,尽管国内外学者对技术创新与非技术创新要素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9-13],但现有针对建筑节能创新各要素全面协同研究的较少。对如何有效进行全面建筑节能创新管理及运作和协同机制等方面缺乏深入研究,也缺乏基于复杂性理论的系统分析。

要提高建筑节能创新成效,必须进行系统内部各要素的协同管理。根据建筑节能项目的特征和管理序参量选择方法,从过程、组织、信息、资源和目标5个维度来对建筑节能项目的管理序参量进行选择,构建建筑节能协同管理框架(如图1)。通过创新管理与政策设计,加强政府、企业与高校间的协同创新,为建筑节能协同创新管理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提供参考。

图 1 建筑节能协同创新管理框架

4 结语

建筑节能协同创新框架是旨在建筑全过程中采用系统的运行管理尽可能的减少能耗,应从协同的角度来研究其管理和实际问题。本文在把协同学理论应用到建筑节能领域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可利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强化与政府的协同,助推建筑节能整体升级转型;强化企业与高校合作,构建以企业为主体,整合高校优质资源的产学研用合作体系,形成有协同创新管理模式。但此模式框架仅仅是建筑节能项目协同管理研究的初步探索,更广泛与更深入的研究与实证还有待于进一步开展。

【参考文献】

[1]谢明辉,雒锋.建筑节能技术的现状及前景分析[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9,06:12-14.

[2]王立雄.建筑节能(第一版)[M].天津:中国建工出版社,2004,5.

[3]Z.Y. Huang, H.P. Yuan, L.Y. Shen, Contribution of promoting the green residence assessment scheme to energy saving, Energy Policy, 2012, 51:374 381[Z].

[4]Y.Y. Huang, Development of energy-saving buildings in China, Procedia Engineering, 2011, 21: 298-302[Z].

[5]龙惟定,武涌,主编.建筑节能技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6]吴彤.自组织方法论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48.

[7]郭治安.协同学入门[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8]潘开灵,白烈湖.管理协同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9]孙群英,毕克新,企业创新要素协同模式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向[J].商业研究,2011,08:44-49.

[10]D.M. Thornherry, Fostering a Culture of Innovation[J].Proceedings of the United States, Naval Institute, 2003,129(4):44-48.

[11]A. Carlosh, S. Lucio, H. Jiawei. Automated Classification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Documents[J]. Journal of Computing in Civil Engineering, 2002,1:234-244.

[12]S. E. Fawcett, S. L. Jones, A. M. Fawcett, Supply chain trust: The catalyst for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J]. Business Horizons , 2012,55:163-178.

[13]E. D. Adamides, N. Karacapilidi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upport for the knowledge and social processes of innovation management[J].Technovation 2006, 26:50 59.

[责任编辑:王楠]

猜你喜欢
协同创新建筑节能现状
2015年建筑节能实施的新标准
对建筑节能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