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之旅:NASA与好莱坞的联合探索

2016-02-22 10:32时间之葬
东西南北 2016年2期
关键词:火星救援太空

时间之葬

大部分以火星为主题或背景的电影,骨子里的核心依然是与绝大部分太空探险片殊途同归的主题——人类超越地球家园的视角,对未知宇宙的好奇与探索,对自我在浩瀚星系中所处位置的遐思。

美国当地时间2015年9月28日,美国宇航局(NASA)发布消息称,在火星上首次发现了存在液态水的强有力证据。NASA的研究报告指出,火星上不但只有位于两极、已经凝固成冰的水,更有只会在和暖季节时出现、流动的液态水。至此,一百多年前人类关于火星可能存在生命的朦胧设想终于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未来在火星上存在更多生命迹象以及适合人类居住的证据或许会越来越多地被发掘出来。

在NASA的消息公布后3天,曾执导《异形》《银翼杀手》《普罗米修斯》的科幻片巨匠莱德利·斯科特的新作《火星救援》在北美公映。在好莱坞著名杂志《综艺》看来,《火星救援》不只是“一部迷人且残酷的现实主义太空生存电影”,更会“重燃人类探索太空的渴望,并将激励新一代宇航员的诞生”。而NASA此前公布的消息,很有点为本片义务宣传与广告的意思。

有前两年的《地心引力》和《星际穿越》打底,“太空版鲁滨孙漂流记”《火星救援》的故事已不再令人感觉陌生。即便故事已无太多新意,但擅长硬科幻的斯科特依然有把《火星救援》拍成年度最令人兴奋电影的功力。在细节呈现方面,《火星救援》和《地心引力》一样出彩,严密的科学逻辑也毫不逊色于《星际穿越》,相较于《星际穿越》的“虫洞”理论深奥玄妙,《火星救援》的一大优势是它所依托的科学理论更接地气也更趋务实,大多致力于解决一个人日常生活所需要的物品。例如如何将自己的粪便当肥料在火星上种植维持生计的口粮——土豆。本质上,像是一部太空版《拯救大兵瑞恩》,传递的依然是“救人便是救世界”的美式主旋律。

最初的火星想象

作为距地球最近的类地行星,火星因体积与地球相近(需要说明的是,这种相近仅是相对意义而言,事实上火星的直径约为地球的53%,体积约为地球的15%,质量约为地球的11%,但这已经是目前发现的类地行星里与地球最为接近的了),自转轴倾角与自转周期也与地球大抵相似,自人类能用天文望远镜观测这颗红色星球以来,便从未停止过对于其存在生命,乃至适合人类居住的想象。

当人类用现代科学技术探测到火星上的大气成分,以及冰的存在之后,这一设想愈发接近现实。火星的早期被科学家认为与地球十分相似。像那时的地球一样,火星上几乎所有的二氧化碳都被转化为含碳的岩石。而且,在数十亿年前,火星表面的大部分地区很可能曾经被广阔的海洋覆盖,也与我们的家园如出一辙。因此,在热爱想象的科幻作家和电影导演们的脑海里,火星始终是存在地外生命的第一联想对象,后来更有不少人想象在火星开辟供人类殖民移居的第二家园。

最早基于近代科技基础声称火星存在生命的,是意大利天文学家斯契亚巴勒里。1877年,他用一架性能优良的望远镜观察火星,极其耐心地绘制了一份火面图。斯契亚巴勒里观察到,火星表面上有一些暗线穿越明亮的区域(被当作陆地)把一些暗区(被认为是海洋)连接起来,很像连通海洋的海峡。于是他把这些暗线叫作canali。在意大利语中是“天然水道”的意思,然而这个词翻译成英文时被写成了canals(运河),而不是更确切的channels(沟道)。盲打误撞的“运河”一词却让人们不自觉地想象火星上有能够修建大型水利工程的智慧生物!媒体瞬间沸腾,一扇巨大的幻想之门就此打开,从此火星存在生命便成为经久不息的话题。

1898年,英国科幻作家赫伯特·乔治·威尔斯根据这一信念虚构出经典科幻小说《大战火星人》。书中,威尔斯描写一种完全异于地球人类的生物从圆柱形飞行器里走出来。它们挺着圆圆的身子,挥动着章鱼般的触角。它们能用远胜人类科技的热-光能武器和化学武器轻易征服人类,在地球上肆意杀戮,且用它们从火星带来的红草迅速吞噬掉了地球上所有的植被。正当人类陷入绝望之时,火星人因为对细菌没有免疫力灰溜溜地逃离了地球。可怕的外星霸主,却被最低等的生命击败。

从此以后,人类关于火星人甚至一切外星人的想象,都以威尔斯书中的描写为模板——形似章鱼的三脚火星人几乎是人们印象里外星人的代言人。在后来以《火星人玩转地球》(1996)为代表的大量电影中,这一形象也得到了最直观的呈现。2005年,斯皮尔伯格导演、汤姆·克鲁斯主演的《世界大战》,正是以威尔斯的小说为故事原型。

令人哭笑不得的

早期火星电影

进入20世纪后,刚刚问世的电影成为表达人们想象力的最佳平台,彼时距人类尚远的科幻元素,更受电影青睐。1902年,电影先驱乔治·梅里埃的《月球旅行记》打响了科幻片的头炮,这略显荒诞的一炮一举将人类送上了月球。但地球与火星间的距离远非月球可比,1918年,丹麦导演雷斯特·霍尔格·马森用一部更加追求真实细节的《火星之旅》开启了一片新的天地。在该片中,马森详细描写了宇宙飞船内的陈设与景观,以及他想象中的火星文明——一个类似希腊文明的怪诞版本。虽然今天看来,马森的各种想象都与事实相去甚远,但他立足于当年的想象力依然值得称道,且影片中包含的部分反战、环保理念,至今仍未过时。

20世纪50年代,随着罗伯特·怀斯的《地球停转之日》(1951)而来的一股外星人风潮在银幕上蔓延。《愤怒的红色星球》(1960)便很好地表现出那一时期人们对于火星的想象。影片中的火星上是热带雨林般的自然环境,到处是食人花、大蜘蛛之类的奇花异兽。

当然,这种荒诞诡异的色彩,多半也是影片捉襟见肘的投资所赐。

1964年的《鲁滨孙太空历险》则更进一步,首次将太空版荒野生存这一概念搬演到大银幕上,但限于当年人类的认知水平,影片虽然参照了不少天文学资料,但在科学事实方面仍破绽百出。主人公在火星上的生存举止基本跟地球上的鲁滨孙差不多,同样是寻找食物和水源,而且还能洗衣做饭。一些看似大胆的设定也令人哭笑不得,氧气被处理成某种可储存在罐子里的液体,“渴”了就拿出来吸两口,后来遇见前来救援的“星期五”,竟然还有特效药,吃一份“压缩氧气”就可以一整天不缺氧。但无论如何,《地心引力》与《火星救援》的模式,正是从这里发源。

人类移居的第二家园

到了电影特效水平日趋完善的20世纪90年代,人类对太空实现的探索已经能够帮助电影人逼真地呈现一幅幅外太空和外星球的真切面貌。几十年前那种粗制滥造的设定和道具也被日新月异的电影科技所淘汰。但这一时期的电影,关注的重心也早已不是对地外星球的描绘与探索,而是借助早已深埋人们心中的宇宙观,去演绎值得人们反思的寓言。此时银幕上的火星,不是光怪陆离的异端世界,而是被人类开发利用的殖民地。

最早将“火星殖民”这一概念做生动诠释的经典作品,是保罗·范霍文的《全面回忆》(1990)。在《全面回忆》的世界里,部分人类移民火星,他们依赖采矿业谋生。人们生活在密闭空气的保护罩之下,贫富悬殊,因为氧气分配不均,生出来的孩子大多为畸形儿,连体人、三个乳房的美女等设定依然有几分早期火星电影的怪诞色彩。这些火星殖民地上的居民就像是人类的二等公民,不但在严苛的工作条件下受到压榨,而且生产的主要产品也都要反哺地球。长此以往,不甘被永远欺压的火星居民自然要组成地下抵抗军,反抗压迫与暴政。而为了圆更多地球人的火星之梦,接近于梦境的虚拟旅行也被发明出来。《全面回忆》不仅用新时期的特效技术,展现了一个可亲可信的火星面貌,并且将人种/地域歧视、洗脑暴政以科技寓言的方式娓娓道来。还留下了一个意味深长亦真亦幻的开放式结局。这些构想和设定大多数被后来的科幻片汲取。

新千年以来,美国电影人与NASA一道,对切实研究火星上存在生命并适合人类移居兴起了新的热潮。在2000年一块含有类似微体化石(需用显微镜观察的微小生物的化石)的火星陨石在南极被发现之后,NASA越来越相信火星上曾经存在过水。2004年,NASA陆续派出“勇气号”和“机遇号”探测器,就是为了寻找这方面的有力证据。2011年,新一代探测器“好奇号”发射升空,并于两年后成功找到了火星上存在古代湖泊的证据,去年9月更是彻底证实了火星上存在水的设想。

大银幕上,同于2000年上映的《红色星球》和惊悚片大师布莱恩·德·帕尔玛执导的《火星任务》交相辉映,用严谨的硬科幻姿态表现了太空旅行的浪漫与残酷,同时还严肃地探讨了移居火星的可能性及地外生命等科学命题。

《火星任务》得到了NASA的指导帮助进行拍摄,高度逼真地“预演”了首次载人登陆火星的计划,途中出现的事故与宇航员临时应对开展的自救措施,也极大地启发了后来的《地心引力》和《星际穿越》。除了具备大部分硬科幻经典应有的一切要素,《火星任务》还提供了一个极具创意的大胆设想——在外太空召唤人类的外星人,与人类本是同宗同族,人类就像是他们播撒在地球上的种子。这一构想与12年后的《普罗米修斯》不谋而合,在这部《异形》的前传里,莱德利·斯科特大胆地把人类和异形描绘为同一高等文明物种培育出的新生命体,在不同的生存土壤下演变成了不同的生物形态。

在这层意义上而言,无论是《红色星球》还是《火星任务》,又或是今天的《火星救援》,大部分以火星为主题或背景的电影,骨子里的核心依然是与绝大部分太空探险片殊途同归的主题——人类超越地球家园的视角,对未知宇宙的好奇与探索,对自我在浩瀚星系中所处位置的遐思。火星只不过因为近水楼台的亲缘优势,成为人类迈向太空的第一个合理站点。就在《火星救援》上映后几天,NASA表示,15年后登陆火星的计划已经分三阶段正式开启。

(腊月荐自《国家人文历史》)

猜你喜欢
火星救援太空
上太空,安个“家”
玩转火星
火星!火星!
救援物资
救援行动
太空遇险
紧急救援
畅游太空
幸福途中等待救援
迷失在太空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