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露及温度变化对毛蚶苗种成活率的影响

2016-02-23 10:30王玉清孙同秋王冲曾海祥
河北渔业 2016年2期
关键词:温度影响

王玉清++孙同秋++王冲++曾海祥++张凯++尹琳琳

摘 要: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干露及温度变化对毛蚶苗种成活率的影响:在水温9.5~18.2 ℃范围内,体长22.01~27.72 mm的毛蚶苗种,在温度升高的情况下,成活率总体呈下降趋势;试验范围内,不同种规格的毛蚶苗种在同一温度条件下,总体趋势是小规格苗种比大规格苗种成活率高。结果表明,毛蚶干露耐受力的长短,受温度影响明显,在试验范围内,小规格苗种耐干露能力比大规格苗种耐干露能力要强。

关键词:干露;温度;毛蚶苗种;影响

毛蚶(scapharca subcrenate)具有营养丰富、肉质鲜美、生长速度快等特点,近年来,由于资源急剧减少,商品价值随之提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毛蚶市场需求量增加,发展毛蚶养殖业势在必行。[1]

为了尽快恢复渤海湾毛蚶资源,推动发展毛蚶增养殖事业,滨州市海洋与渔业研究所近些年先后进行了毛蚶大规格苗种中间培育、毛蚶生态养殖以及鱼虾贝混养技术研究。毛蚶资源修复需要大规格苗种,将培育苗种用于养殖生产,运输是一项重要环节。掌握干露及温度变化对毛蚶苗种的影响是选择合适运输时机、运输方式的重要理论基础,也是提高苗种运输成活率的前提。

为探索干露及温度变化对毛蚶苗种的影响,我们在无棣海旺贝类增养殖有限公司利用本地采捕毛蚶苗种进行了不同规格毛蚶不同温度下干露存活情况试验,以期为苗种运输提供技术参考,为毛蚶资源修复奠定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苗种选择

选择培育池刚刚采捕的毛蚶苗种,将苗种分成大、中、小三种规格,大规格平均27.49 mm、中规格平均24.80 mm、小规格平均22.25 mm,规格范围22.01~27.72 mm,各试验区每种规格各放200粒。

1.2 试验区

试验分别设在实验室走廊、生物实验室、生物培养室、生物培养箱四个不同温度区,并分别编号为1、2、3、4号试验区。

1.3 试验分组

在每个试验区将每种规格的200粒毛蚶苗种分8组,每组25粒,放在敞开的泡沫箱中,一天三次测量温、湿度,做好记录。

1.4 存活情况检查

每天中午随机取出一组检查存活情况,若毛蚶呈张开状态,则用玻璃棒敲击其外壳,看是否有闭合反应来决定其是否存活;若毛蚶呈闭合状态,则把它放于装有海水的培养皿里,观察是否张开并记录张开时间,观察时间定为30 min,同时在检查过程中,对有反应的毛蚶立即放回以减少对试验的影响。

2 结果

试验结果见表1,图1-图3。

2.1 试验区温、湿度情况

各试验区温、湿度范围分别是:1号区温度95~12 ℃、湿度13%~53%RH ;2号区温度10~16 ℃、湿度23%~62%;3号区温度15~17 ℃、湿度31%~69%RH;4号区温度17.8~18.2 ℃、湿度35%~69%RH。

2.2 毛蚶存活情况

2.2.1 体长27.49 mm的毛蚶苗种存活情况

体长27.49 mm的毛蚶苗种在温度9.5~12 ℃、湿度13~53%RH条件下第三天存活率100%,第四天存活率92%,第五天存活率88%,第六天存活率86%,第七天存活率75%。

在温度10~16 ℃、湿度23%~62%RH条件下第三天存活率100%,第四天存活率90%,第五天存活率72%,第六天存活率64%,第七天存活率64%。

在温度15~17 ℃、湿度:31%~69%RH条件下第三天存活率100%,第四天存活率92%,第五天存活率72%,第六天存活率60%,第七天存活率56%。

在温度17.8~18.2 ℃、湿度35%~69%RH条件下第三天存活率98%,第四天存活率90%,第五天存活率68%,第六天存活率55%,第七天存活率42%。

2.2.2 体长24.80 mm毛蚶苗种存活情况

体长24.80 mm毛蚶苗种在温度9.5~12 ℃、湿度13%~53%RH条件下第三天存活率100%,第四天存活率100%,第五天存活率96%,第六天存活率94%,第七天存活率86%。

在温度10~16 ℃、湿度23%~62%RH条件下第三天存活率100%,第四天存活率98%,第五天存活率72%,第六天存活率70%,第七天存活率68%。

在温度15~17 ℃、湿度31%~69%RH条件下第三天存活率100%,第四天存活率100%,第五天存活率68%,第六天存活率58%,第七天存活率58%。

在温度17.8~18.2 ℃、湿度35%~69%RH条件下第三天存活率98%,第四天存活率85%,第五天存活率70%,第六天存活率59%,第七天存活率52%。

2.2.3 体长22.25 mm的毛蚶苗种存活情况

体长22.25 mm的毛蚶苗种在温度9.5~12 ℃、湿度13~53%RH条件下第三、四、五天存活率都是100%,第六天存活率97.5%,第七天存活率92.5%。

在温度10~16 ℃、湿度23%~62%RH条件下,第三天存活率100%,第四天存活率97.5%,第五天存活率82.5%,第六、七天存活率都是70%。

在温度15~17 ℃、湿度31%~69%RH条件下第三天存活率100%,第四天存活率97.5%,第五天存活率67.5%,第六、七天存活率都是60%。

在温度17.8~18.2 ℃、湿度35%~69%RH条件下第三天存活率100%,第四天存活率89%,第五天存活率75%,第六天存活率64%,第七天存活率60%。

3 分析

3.1 结果分析

从表、图中看出在试验范围内同种规格毛蚶苗种在温度升高的情况下,同期成活率总体呈下降趋势;试验范围内,不同种规格的毛蚶苗种在同一温、湿度条件下,总体趋势是小规格苗种比大规格苗种同期成活率高。结果表明,毛蚶干露耐受力的长短,受温度影响明显,单纯湿度干扰力不大,在试验范围内,小规格苗种耐干露能力比大规格苗种耐干露能力要强。

3.2 小结

试验结果表明毛蚶大规格苗种耐干露能力较强,完全可以采用干法运输。春、秋季节温度一般都较适宜,只要包装科学合理,长距离运输不成问题,可采用编织袋以湿草席衬垫的方法,或聚乙烯泡沫箱加盖保湿运输。装袋和装卸车时要轻拿轻放,防止损伤。夏季气温相对较高,长距离运输时,应充分考虑高温的危害,通常选择保温车运输,还可采取泡沫箱内加冰或冰冻矿泉水瓶的措施来达到降温目的,保证运输成活率,冰要用塑料袋密封好,防止化成水后浇到毛蚶上,造成毛蚶死亡。降温运输后,在投放前要在阴凉处放置数小时,使毛蚶逐渐适应较高的温度后再投放,以提高苗种成活率。

参考文献:

[1]

曹琛,匡少华,姜超,等.干露及温度变化对毛蚶苗的影响试验[J].河北渔业,2007(5):38-51

(收稿日期:2015-11-03;修回日期:2015-12-30)

猜你喜欢
温度影响
化开了
温度计为什么 能测温度?
一头猪的哼哧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温度与情绪大作战?
测个温度再盖被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
小顽儿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