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花鼓戏曲审美特征与艺术结构简析

2016-02-24 12:53
戏剧之家 2016年24期
关键词:筒子花鼓戏花鼓

苏 军

(商洛学院艺术学院 陕西 商洛 726000)

商洛花鼓戏曲审美特征与艺术结构简析

苏 军

(商洛学院艺术学院 陕西 商洛 726000)

陕南商洛花鼓是商洛戏曲中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衍变和发展,通过几代商洛戏曲人的创新和努力,形成了商洛独具特色的戏曲品牌。然而面对市场经济的冲击和多元文化艺术的挑战,如何使商洛花鼓戏曲走出传承与发展的低谷迫在眉睫。以艺术审美视角分析商洛花鼓的艺术结构、音乐特点对于彰显商洛花鼓艺术魅力,传承地方戏曲艺术,创新发展民族文化,实现民族文化资源共享,落实“文化强国”战略目标意义深远。

商洛花鼓;艺术结构;审美特征;音乐特点

商洛花鼓是陕南商洛戏剧中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地方小戏,其唱腔欢快、活泼,曲调委婉细腻、婉转动听,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据当地著名花鼓老艺人刘全兴介绍,花鼓戏是在清光绪年间由湖北传入商洛境内的。据传当年湖北遭遇了数十年未有的大水灾,许多灾民便通过打花鼓卖唱的形式到处漂流,依“化谷物”而维持生计,于是人们将其所唱之调称为“化谷调”,随后逐渐衍称“花鼓调”。“化谷调”传至商洛后,与当地流行的山歌和小调相融合,同时兼收渭南、华阴秧歌以及眉户小调为元素,逐步形成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花鼓小戏。

一、商洛花鼓艺术审美特征与人文情怀

商洛花鼓曲调婉转流畅,唱腔柔美,旋律与地方民歌和山歌小调相结合,富有浓郁的地方气息而深受群众喜爱。花鼓原属鄂湘皖一带的地方小剧种,是对“小调戏”、“八岔子”、“大筒子”三种小型歌舞剧的统称。清光绪年间,随着湖北移民沿汉江、丹江迁居陕南,花鼓随之传入镇安、商州及周边各县。因而商洛花鼓戏曲艺术既有南方音乐的温柔、细腻、婉约之美,又有北方音乐的粗犷、直爽、豪放之美;音乐时而如潺潺流水,娓娓向人们道来;时而如热水沸腾,温暖直入观众心窝。质朴的歌词与音乐让花鼓戏曲魅力四射,美不胜收。

商洛花鼓戏音乐欢快、活泼,婉转动听。其舞美艺术表现新颖独特,别具一格,剧中人物造型形象鲜明,个性突出,灯光布景别出心裁,不落俗套,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曲折感人;语言对白诗意盎然,引人入胜,亲切动人。花鼓音乐,旋律柔美,清新活泼,扣人心弦,地方色彩浓郁,充满泥土芳香;戏剧语言形象生动,以群众语言为基础,有时隽秀明快,有时朴实感人,有时催人泪下,有时浪漫温馨,其情感表达酣畅淋漓;令人回味无穷。花鼓戏《屠夫状元》中的“叫哥哥你莫要如此介意(兄妹对唱)”精彩唱段便可略见一斑。

党凤英:哥哥!叫哥哥你莫要如此介意/妹妹的手艺拙莫要嫌弃/我母女得重生多亏了你/一辈子报不完哥的情谊;胡山:妹妹你再莫要过意不去/苦命人互帮衬患难相依/哥是个粗笨的人不识大礼/穷日子妹和妈多受委屈;党:我母女到这里拖累了你/得温饱有归宿何言委屈/哥自幼失父母遭尽冷遇/妹怜兄孤苦人颠沛流离;胡:离双亲听惯了冷言冷语/看尽了人世间眉高眼低/这样的知心话从无人提/一句句暖在了哥的心里……;党:叹哥哥有一日要把嫂娶/作妹的要出嫁各自东西/胡:叫妹妹你莫要伤心落泪/我一定为妹妹找一个/称心如意如意称心的好女婿。

这个唱段以朴实的歌词,以生活化的语言,以口语般的诉说,以真情实感的唱词对白表现了戏中人物胡山(屠夫)和党凤英(结拜妹妹)的患难兄妹之情和彼此的爱慕之意;但是胡山助人为乐、善良憨厚的本性使他并无非分之想,只愿意终生照顾“妹妹”,对“妹妹”多年来对他的照顾与关爱满怀感恩之心和感激之情,“妹妹”党凤英几乎明确向他表白了爱慕之情,然而胡山依然憨态可掬的要为“妹妹”找一个“称心如意如意称心的好女婿”。戏中唱段的对白朴实无华,亲切感人,树立了一个心地善良,见义勇为、打抱不平、伸张正义的青年屠夫的高大形象,唱词和音乐共同塑造了一个质朴、善良、勇敢、憨厚、可爱、可亲的下层平民的坚强性格。歌词具有明显的人文主义风格,语言透射出唯美的人文情怀,音乐和唱腔又透视着细腻的浪漫主义情结和爱情的理想主义审美特征。

二、商洛花鼓艺术结构与音乐特点分析

商洛花鼓是对“大筒子”、“八岔戏”和“小调戏”三种小型戏剧的统称。它最早来源于湖北,鄂西北的郧阳地区,将其称为“二棚子戏”。商洛花鼓的音乐结构属于联曲体。它把一支支花鼓小调有机地联缀起来,或单独使用或用几首曲调来表现戏剧内容,构成具体的花鼓戏唱腔。其音乐形式,依据内容可分为大筒子、八岔子和花鼓子三种。花鼓子主要用民歌小调演出,也叫小调戏,多反映当地人民的劳动与爱情生活,代表性剧目有《打铁》、《打草鞋》、《哥接妹》、《瞎子摸妻》等;八岔子用八岔调演出,也叫八岔戏,多反映公子、小姐的艳情故事,代表性剧目有《坐西楼》、《送香茶》、《小东楼》等;大筒子以筒子胡琴伴奏,也叫筒子戏,属于花鼓中的大中型戏,多表现历史故事、民间故事和神话故事内容,代表性剧目有《蓝桥担水》、《刘海戏金蟾》、《正德王访贤》等。

(一)大筒子:又名二棚子、筒子戏:这是花鼓戏较高级的一种,具有文武场面,近于戏曲形式。筒子戏唱腔音乐具有徵、宫两种调式色彩,为“男女分腔”式曲调结构手法所形成的“同腔异调”关系。各腔之间既有对比,又相对统一,从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音乐风格。其主要声腔有:小生调、老生调、老配少调、半板、板半、阴调、阳调、放哀子等。音乐均为上下句结构,2/4节拍。

(二)八岔子:分为阳八岔与阴八岔两种。阳八岔又称硬八岔,大八岔;阴八岔又叫软八岔或七岔子(也叫小八岔)。它的声腔结构是分腔、合腔、诉板相结合;在花鼓戏中,阳八岔没有整本或整折的剧目,只有独立的唱段,如:《平地芝麻起高苔》、《斗大的元宝滚进来》等,只是用于玩花灯时“跑旱船”的清唱。阴八岔曲调开朗、豪爽而又抒情,节奏别致。属五声“徵”调式。一般用于剧目开头或行路时唱。在运用中并可加其他小调来演唱。其传统的剧目有《蔡鸣凤辞店》、《大反情》、《坐西楼》等。

(三)花鼓子:又名小调戏。它的特点是:保持了一般民歌的原貌,戏剧化的程度较少;曲调多,旋律节奏、调式变化较丰富。其曲式结构既有对偶句结构,又有启承转合形态。宫、商、角、徵、羽各类调式都有。以商、徵、羽调式居多,特别是商调特性较为突出,如《石榴娃烧火》。其唱腔丰富多彩,依戏名起曲名,曲调短小,节奏明快,旋律流畅。其伴奏仅用锣鼓按演唱的需要加在每一曲调的某一乐段或曲终处,词格也无严格的局限,五、七、十字句皆有,还有不正规的穿句形式。花鼓子几乎囊括了所有的民间小调,它保存了社火、秧歌的基本特征,为典型的联曲体。与筒子、八岔不同之处是调式多样,唱词活泼,节拍变化较多。因此也避免了单调的2/4拍节奏,不少曲调都有1/4、2/4、3/4、4/4混合拍的现象,因而体现了花鼓子节奏的灵活性。

三、商洛花鼓发展思路与文化创新构想

经过半个多世纪几代戏曲人的艰辛努力和艺术上的不断创新,商洛花鼓戏《屠夫状元》已成为生旦净丑行当齐全,唱念做打皆备,出将入相场面宏伟的大型剧目。其生动的故事、恢宏的场面、鲜明的人物、优美的曲调,感染和倾倒了无数观众,被戏剧界称赞为“商洛飞出的金凤凰”。现代花鼓戏《月亮光光》也是屡获奖项,然而,客观地讲,商洛花鼓传统的唱腔音乐结构形式相对单一,历史年代久远,在戏曲音乐发展演变历史的研究中还略显年轻,在新的文化背景下要使其走得更远,摆脱其面临生存危机的困惑,还需要我们的文化部门和戏曲工作者去做大量艰辛的工作。

(一)认真落实“十三五”规划目标,加强生态文化建设措施。商洛市委、市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应以中央“十三五”规划为契机和动力,切实抓好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整理、保护、开发、创新和利用,对商洛花鼓戏和地方文化艺术进行深化加工,并制定开发、创新和发展措施,加快民族民间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步伐,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为提高文化软实力和民族艺术资源共享不断创新。

(二)紧紧围绕“十八大”、“文化强国”和“中国梦”三大核心。充分挖掘商洛花鼓戏曲的起源、历史、发展和创新过程,以度假旅游、生态民俗旅游、休闲避暑旅游为依托,以生态旅游文化为桥梁,努力打造商洛旅游文化品牌,把商洛花鼓戏曲作为生态旅游发展的主要平台,以文化带动旅游和产业经济的发展。政府部门要抓好引导开发和政策扶持,在保护中合理开发,在开发中有效保护。同时加快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生态旅游和地方民族文化艺术的发展进程。

(三)打造文化精品,加快地方艺术和文化产品的创新。在每个旅游景点,应循环播放商洛花鼓戏曲音乐,以清馨的曲调和唱词向游客展示商洛人民的文化与风情,在游客较多的旅游景点,可以利用固定的场地和表演方式来展示商洛花鼓的艺术魅力,吸引八方游客,此外,旅游宣传册、纪念品和门票上面的内容也是传承商洛花鼓和戏曲文化的重要途径。

(四)提升文化品位,加强旅游环境治理。以创建省级以上园林城市、环保城市、卫生城市、文明城市、生态城市为目标,提升旅游形象。以“秦岭森林文化”为主线,发掘当地民风民俗、文化遗存、史籍典故,赋予景点、景观人文特色,精心编排一批丰富多彩的地方戏曲、民间舞蹈、陕南民歌等展演节目,开发旅游产品,提升文化品位,为地方经济和旅游发展打造良好的文化空间。

四、结语

商洛花鼓是地方戏曲文化的分支,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空间,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受众群体,在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发展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同时也面临着市场体制下的生存危机和诸多困惑,继承和创新商洛花鼓艺术是时代和社会赋予我们的责任。研究商洛花鼓戏剧艺术的审美特征和戏曲音乐特点对于发展民族文化,实行民族文化资源共享,落实“文化强国”战略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繁荣富强的“中国梦”意义非凡。

[1]刘文华.栗乡戏苑[G].陕西:镇安县政协学习文史委员会、镇安县文化体育旅游局,2004.

[2]政协镇安县委文史资料委员会.镇安文史资料(16) [G].陕西:政协镇安县委文史资料委员会,2008.

[3]辛书善.商洛花鼓[G].商洛花鼓音乐集成(陕西内印),2007.

[4]孙红侠.民间戏曲[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

[5]百度百科.商洛花鼓[EB/OL].http:// baike.baidu. com/view/826853.htm ,2010-8-31.

J825

A

1007-0125(2016)12-0008-02

苏 军(1963-),男,汉族,陕西洛南人,音乐学副教授,艺术硕士(MFA),主要研究方向:声乐演唱与表演、音乐教育学、民族音乐学。

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陕南民间文化艺术与经济产业结构发展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6J K1229。

猜你喜欢
筒子花鼓戏花鼓
淮岸花鼓情
资兴:花鼓戏进校园
基于机器视觉的筒子纱密度在线检测系统
筒子纱包装自动配重方法研究
湖南花鼓戏
浅谈锣鼓在花鼓戏中的作用与发展
香鼠筒子、豆鼠皮 清代皇室贵族的皮草嗜好与毛皮消费
幸福花鼓
花鼓灯小唱
湖北远安花鼓戏当代生存状态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