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寻乌县:“农家书屋+电子商务”让文化阵地火起来

2016-02-24 02:01
党建 2016年2期
关键词:服务站书屋农家

自2015年10月以来,江西省寻乌县按照“政府主导、统筹规划、分级管理、资源共享”的原则,对原有的农家书屋增加电子商务、信息服务等内容,建设成为“赶街”文化服务站,推动农村经济和基层公共文化互为促进、共同发展。

主要做法

建设“五个一”,做好农家书屋硬件+。打造一个农家书屋和电子商务相结合的“赶街”文化服务站工作室;配备一批电脑,既能承载电子商务功能,又能实现电子书籍借阅;安装一个电子显示屏,既用于电子商务信息的发布,又成为传递正能量、传播真善美的重要窗口;摆放一批展示架,陈列书籍、文化产品,展示农产品、土特产品;建立一个延伸至各乡(镇)村的县级物流配送站。

用好“三个一”,做好农家书屋软件+。选配好一名“赶街”文化服务站站长;建好一个文化资源信息共享平台,为农民提供借阅书籍、收听广播、观看影视等文化产品信息服务;打造一支“橘乡文体志愿者”服务队伍,进社区、农村开展各类文体志愿服务活动。

创新“三个机制”,做好公共文化保障+。实行分级管理机制,建立以县图书馆为总馆、村级农家书屋为分馆的区域图书资源的建设、流通、服务网络;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实行上级扶持、县级投入和项目捆绑相结合;建立培训考核机制,强化业务培训,考核运行状况。

工作成效

搭建了增收致富金桥。打通了农村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系统解决了农民“消费难和销售难”的问题,实现“工业品(消费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为群众增收致富搭建了新平台。“赶街”文化服务站投入运营以来,已在淘宝、天猫、京东、微信等电商平台共注册大小卖家1000多家,其中参与电商的果农5000余人。

打造了精神文化乐园。进一步夯实了乡村公共文化活动场所的硬件设施,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原来门庭冷落的农家书屋,如今成了广大群众茶余饭后吹拉弹唱、交流农业新知识新技术、享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场所。

培育了文明新风沃土。“赶街”文化服务站依托人流集中的优势,通过电子显示屏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布“身边好人榜”,人们在关注商务信息的同时,也接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熏陶,促进了乡村文明新风建设。

建立了便民服务平台。“赶街”文化服务站可以提供农村电子商务、网上缴费、本地生活等服务,为当地群众搭建起“一站式”便民服务平台。农民生活更加便利,实现了“购物不出村、销售不出村、生活不出村”。

几点启示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是“农家书屋+电子商务”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农家书屋+电子商务”建设工作是一项全新的尝试,在上级组织领导下,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明确了责任分工,在短期内建成一批示范点。

整合多方资源,发挥市场主导是“农家书屋+电子商务”健康发展的坚实基础。“农家书屋+电子商务”文化服务站服务功能多,牵涉部门广,必须通过整合资源,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多方给予支持。同时,充分发挥市场和企业在农村电商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才能持续健康发展。

注重制度建设,加强监督考核是“农家书屋+电子商务”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面对“农家书屋+电子商务”在建设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不断完善制度建设,加强监督考核,促进其健康、有序、快速发展。●(江西省寻乌县委宣传部供稿) (责任编辑:郭慧)

猜你喜欢
服务站书屋农家
建设职工书屋 打造书香企业
大树里的小书屋
贵州首个标准化7×24政务服务站正式运行
翠苑一区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正式揭牌
农家旅社半夜惊魂
农家杏树
帮你加油
帮你加油
农家书屋推荐书目
博览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