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玉米赤霉烯酮的方法

2016-02-24 12:21林有裕
现代食品 2016年10期
关键词:赤霉烯酮谷物

◎ 林有裕

(福建省粮油科学技术研究所,福建 福州 350002)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玉米赤霉烯酮的方法

◎ 林有裕

(福建省粮油科学技术研究所,福建 福州 350002)

当前,食品安全问题异常突出,在谷物中常常会检测出玉米赤霉烯酮,此类物质会对人、动物的身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为降低恶性事件的发生概率,应加强对玉米赤霉烯酮的检测,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控制好各项指标,进而达到检测要求。本文就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玉米赤霉烯酮的方法予以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法;玉米赤霉烯酮;检测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是当前最为常用的物质检测与分离技术[1],该种检测方法隶属于色谱法,流动相为液体,借助高压输液体系,将极性不同、比例不同的混合剂、缓冲剂等这些流动相装入到固定相色谱柱之中,处在柱内环境中的各成分分离后,利用检测器来开展检测活动,旨在实现对试样的科学性分析。为了提升谷物的质量与安全性,可借助HPLC方法来对构成健康威胁的玉米赤霉烯酮进行检测,以保证人、动物食用的安全性。

玉米赤霉烯酮(ZEN)又称F-2毒素,是隶属于镰刀菌的霉菌霉素[2]。该种霉素具有一定的污染性,且主要的污染对象为玉米、大米、小麦等。ZEN具有免疫毒性与生殖发育毒性,会对人、动物造成肿瘤疾病,对人、动物的生命健康产生极大威胁。ZEN属于一种生殖系统霉素,易导致畸形问题的发生,且会大大降低家畜的生长速度、繁殖性障碍与免疫性抑制,对于畜牧业会造成严重的威胁。为提升谷物的安全性,保证人、动物食用的安全性,国家对ZEN的含量进行限定,要求玉米、小麦中ZEN的限量标准是不高于60 μg/kg。若空气湿度高于85%,此时禾谷镰刀菌就会产生大量的霉菌,且这些霉菌已经逐渐得到繁殖,最终产生玉米赤霉烯酮毒素[3]。

HPLC是色谱法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将流动相设定为液体,借助高压输液系统把极性不同的单一性溶剂、比例不同的缓冲液与混合剂等泵入到色谱柱内,处在柱内环境中的各成分分离后,利用检测器来检测样品含量,旨在实现对试样的科学性分析。通过对比多种检测方法,HPLC最具资格,也最为合适,尽管使用HPLC检测方法前期所耗费的成本较高,但该方法操作简单、稳定性强、灵敏度,值得在谷物检测ZEN中应用。

1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玉米赤霉烯酮的操作方法

(1)试验仪器与试剂。型号为HP1100的液相色谱仪(美国惠普);ZEN标准液;质量为1.0 mg、浓度为99%的ZEN(美国西格马公司),加入足量的乙腈溶解,将溶液稀释到10.0 mL,浓度为100.0 μg/mL,储存于冰箱;0.02 mo1/L的乙酸铵溶液:称量乙酸铵(分析纯)1.54 g,并加入一定的水溶解,将该溶液稀释到1 000 mL,并经滤膜过滤;甲醇、乙腈,为色谱纯。

(2)试验方法。①色谱条件。HPLC的应用必须具备足够的色谱条件。基本色谱条件包括:将Hypersi1 ODS-C18设定为色谱柱,规格为(250.0 mm×4.6 mm,5.0 μm);将甲醇、乙酸铵作为为流动相,甲醇为0.02 mo1/L,乙酸铵为(70∶30,V/V);检测波长为236.0 nm;柱温设定为24 ℃;流速为1.0 mL/min;进样量为20 μL。②样品检测。应对样品进行科学性地处理,操作者及时将谷物、粮食样品捣碎,并搅拌均匀,提取样品量为10 mg,并加入20.0 mL乙腈,并准备好振摇器,振摇3 min后,过滤,在50 ℃氮的条件下取出滤液10.0 mL并吹干,此时,应加入乙腈1.0 mL,并及时将残渣溶解,对其进行直接性的测定。③检测波长。通过试验研究,ZEN在乙腈溶液中的最大吸收波长为236.0 nm,因此,在波长为236.0 nm的条件下测定ZEN含量。④设定线性范围。在1.0~9.0 μg/mL条件下,得出峰面积(y)与浓度(x)的相关关系,列出关于ZEN的回归方程。依照仪器噪音的3倍计算浓度,样品规格设定为10.0 g,并提取乙腈20.0 mL,检出限为5.0 μg/kg。⑤方法的精确度。样品中的ZEN浓度分别为27.6、196.0、728.0 μg/kg时,测定6次,且标准差变化范围控制在3.0%~6.8%。

2 结果

试验发现,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来检测玉米赤霉烯酮,无须使用免疫亲和柱,可大大降低成本,其提取过程更加简单,检测效率高,最低检出限要明显低于国家的限量标准,且成本低、稳定性高、灵敏度强,值得在ZEN检测中应用。

3 结语

谷物是人、动物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物,其存在价值不容忽视。为保证谷物的安全性,必须加强对谷物成分的检测,强化对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应用,科学选择流动相,控制各项检测参数与指标,能大大提高检测效果。借助高效液相色谱法来检测玉米赤霉烯酮,该试验方法操作起来相对简单,且成本低、稳定性高、灵敏度也强,值得在玉米等谷物中玉米赤霉烯酮检测系统中应用。

[1]姚秀娟,王书舟,王志强.免疫亲和柱-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用油中玉米赤霉烯酮[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6(9):661-663.

[2]崔晓娜,李 舫,王洪涛,等.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粮谷及饲料中玉米赤霉烯酮及其代谢物和伏马毒素B1、B2[J].中国畜牧杂志,2015(4):62-66.

[3]任丹丹,李少晖,谢云峰,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原粮中玉米赤霉烯酮的改进研究[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5(4):1162-1166.

HPLC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Corn Gibberellic Ketene Profiling

Lin Youyu
(Fujian Province Grain and Oi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Fuzhou 350002, China)

At present, food safety issues is highlighted, the corn gibberellic ketene is often detected in grain which would pose serious health threat to people and animals. To reduce the probability of occurrence of malignant events, the detection of corn gibberellic ketene should strengthen. This paper using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method, good control indicators, to meet the testing requirements. In this paper, th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method was develop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corn gibberellic ketene analysis.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Corn gibberellic ketene; Detection method

10.16736/j.cnki.cn41-1434/ts.2016.20.036

S435.131

林有裕(1984-),男,本科,助理工程师;专业方向为:食品检测。

猜你喜欢
赤霉烯酮谷物
五寨燕麦晋粒康“边煮边发芽”的神奇谷物
复合免疫亲和柱净化-UPLC-MS/MS测定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和T-2毒素
食品中玉米赤霉烯酮检测结果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赤霉酸处理对核桃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乌克兰谷物和油料作物库存远低于2020年同期
乌克兰谷物和油料作物库存远低于2020年同期
击打式谷物加工农具
玉米赤霉烯酮降解菌的分离及降解特性研究
喹烯酮的食品安全性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