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县黑裘皮羊品种资源现状及发展对策

2016-02-24 15:29王成强
畜牧兽医杂志 2016年6期
关键词:裘皮岷县绵羊

王成强,张 广

1.甘肃省畜牧业产业管理局,甘肃 兰州 730030;2.岷县畜牧站

岷县黑裘皮羊品种资源现状及发展对策

王成强1,张 广2

1.甘肃省畜牧业产业管理局,甘肃 兰州 730030;2.岷县畜牧站

岷县黑裘皮羊是我省裘皮用地方绵羊品种,原产甘肃岷县,是我国珍贵的地方绵羊品种资源,所产二毛裘皮产品名贵,深受高寒阴湿地区群众的喜爱;据2014年底对岷县中心产区乡(镇)黑裘皮羊饲养现状的调查,近20多年来,岷县黑裘皮羊的数量在不断缩减、质量严重退化、生产性能逐渐下降,将面临着濒危现状,急需加强保护和选育;岷县黑裘皮羊是经过长期进化选育而形成的地方绵羊品种,是宝贵的地方绵羊品种资源,是在当地自然生态条件下形成的优秀绵羊品种,是构成绵羊遗传育种水平和生物技术的物质基础,是保持生产长期持续发展的遗传基础;因此,加强对现有黑裘皮羊品种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针对目前岷县黑裘皮羊品种资源现状,养殖条件,生产性能,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黑裘皮羊;现状;问题;对策

岷县黑裘皮羊(紫羔羊)是我省裘皮用地方绵羊品种,属山谷型藏羊,它和祁连黑羊、青海黑羊(紫羔羊)一样,是我国珍贵的地方绵羊品种资源。其肉质鲜、细、嫩、香,所产二毛裘皮产品名贵、价高,具有吸热保暖、毛穗美观、鸟黑光滑、经穿耐用、不脱毛、不毡结、皮板轻柔、细密等特点,用其加工制作的成衣深受高寒阴湿地区群众的喜爱。

1 产区生态环境及形成历史

岷县海拔为2 200~3 700 m之间,属温带半湿润和高寒阴湿气候,年平均气温5.80℃,相对湿度70%,年平均降水量635mm,无霜期120d,自然灾害频繁,生态脆弱,农业生产条件严酷,但饲草料资源丰富;特有的自然生态条件和地域特征,对岷县黑裘皮羊的生物学特征及生态适应性有着直接的影响,由此形成了适应高寒阴湿地区,体质强健,耐寒冷,耐粗饲,善于游走放牧,性格温顺,易管理,合群性强的品种特性,是一个优秀的地方绵羊品种。

岷县黑裘皮羊是经过长期人工选育和当地自然条件的影响下形成的一个黑色地方绵羊品种,经过世代对岷县黑裘皮羊的人工选择,使其在体形外貌上趋于一致,黑色裘皮的显性基因也逐步稳定下来,从而形成了形体外貌基本一致的一个地方性品种。

2 品种资源现状

2.1 产地及分布

岷县黑裘皮羊原产甘肃岷县,该县的西寨、清水、十里等乡(镇)为主产区,其中心产区包括洮河中上游的岷县17个乡(镇)和岷江上游、宕昌县的10个乡,其边缘产区分布于临洮县、临潭县及渭源县的部分地区,但以中心产区数量最多,品质最优。

2.2 存栏数量

据对中心产区的调查,目前,岷县黑裘皮羊饲养量有3 000多只,而纯种数量仅有700~800只左右,已面临濒危。因此,保护岷县黑裘皮羊迫在眉睫,值得庆幸的是,2007年岷县黑裘皮羊被列入国家级保护名录,进入“国宝”行列,以此将进行重点保护。

2.3 生产性能

2.3.1 二毛皮 系羔羊出生后45~60 d宰杀所剥取的皮,毛的自然长度不低于7cm,毛股明显,尖端呈环形,环形以下有3~5个弯曲,毛干全黑,光泽柔和发亮,绒毛多,皮板面积平均1 350 cm2。

2.3.2 产毛量 岷县黑裘皮羊属粗毛羊,每年春秋剪2次毛,成年羊个体年平均产毛量为0.75 kg。

2.3.3 产肉性能 成年羊平均体重41.65 kg,胴体重15.50 kg,屠宰率35%~50%。

2.3.4 繁殖性能 初配年龄为1.5岁,多为1胎1羔,产双羔者极为少见。

3 存在问题

3.1 数量减少饲养分散

岷县黑裘皮羊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过20多年的发展,群体数量由1985年的30 000多只锐减到1995年的15 000多只,直至现在的3 000多只,且逐年继续削减。目前,岷县黑裘皮羊大多饲养在产区有放牧条件的边远山区,以农户散养为主,群体数量小,饲养分散。

3.2 性能退化缺乏选育

随着外来高产肉羊品种的不断引进,地方品种逐渐被培育品种或杂交品种所取代,地方品种及各种类型的杂交羊作为生产肉羊的母本,使地方品种长期处于只繁不育及地域限制,造成了地方品种的生产处于较为原始的状态,逐步失去其竞争优势和推广利用,本品种选育提高和杂交利用都非常落后,遗传潜力尚未发挥,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受到了很大影响。

3.3 管理粗放质量下降

岷县黑裘皮羊的养殖模式主要是农户散养,饲养管理大多停留在20世纪80年代的水平,生产经营方式落后,与市场接轨不完善,加之分散的小群放牧饲养,对种羊选育不严,近亲繁殖等造成品种退化,生产性能逐渐降低。

3.4 缺乏产业带动效益

岷县黑裘皮羊的饲养缺乏龙头带动和品牌效应,由于目前饲养黑裘皮羊的场、户中没有真正上规模、成气候的龙头企业,缺乏领头羊,导致黑裘皮羊在养羊业的影响低,品牌效应差,相关的研究和开发也不足,而且深加工产业欠发展,产业链没有得到充分的延伸,丢掉了黑裘皮羊的潜在价值和潜在需求。近年来逐渐发展起来的一些民营经营企业,又存在技术力量有限,资金实力薄弱的问题,难以对地方品种的资源形成有效地开发利用。

3.5 政策扶持力度不够

地方品种的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科研单位、科技人员、畜牧主管部门、企业单位等各方面的积极配合,缺少任何一个环节都会导致选育工作难以进行,对于黑裘皮羊更是如此,需要大量的资金、人力和科技投入,只靠畜牧部门单方的力量,是难以搞好地方品种保护和选育工作的。

4 发展对策

地方绵羊品种资源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过长期进化而形成的宝贵资源,是未来绵羊品种改良和适应生产条件变化、保持生产长期持续发展的遗传基础。因此,加强对现有黑裘皮羊品种资源的评价、保护和合理利用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4.1 改善饲养条件提高生产水平

要认识到岷县黑裘皮羊目前饲养方面的不足,改变传统的饲养管理和经营方式,多方面筹集资金,增加投入,加强养殖基础设施建设,为岷县黑裘皮羊饲养提供必要的物质保证;鼓励农牧民拿出一部分钱进行棚圈、饲草料、饲养基地等建设,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来提高养殖经济效益;通过改善养殖条件、转变生产经营方式、提高生产水平来促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4.2 加大保种力度促进种群发展

近些年来,岷县黑裘皮羊养殖数量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其经济效益低而造成的,所以在黑裘皮羊的保种选育工作中应该坚持保种与产业化开发相结合的原则,要依靠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对黑裘皮羊进行深层次开发,打造具有独特风味的黑裘皮羊产品;在产业化开发上要向企业化经营的方向发展,向加工、流通延伸,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养羊业为突破口,尽快形成养殖、加工、销售一体化综合经营的技术效益型产业,推进地方绵羊品种的快速发展。

4.3 进行选种选配加强品种选育

根据岷县黑裘皮羊数量和质量严重缩减退化的现状,结合地方品种保种选育提高的要求,以提高黑裘皮羊的生产性能、增加农牧民养殖效益为目标,从建立黑裘皮羊选育核心群入手,通过选种选配、提纯复壮,择优去劣,提高种群纯度和质量为选育目标,逐步建立起科学实用的岷县黑裘皮羊本品种选育体系,综合提高黑裘皮羊的生产性能,充分发挥黑裘皮羊在当地养羊业中的主体作用。

4.4 实行科学饲养提高养殖效益

目前,从黑裘皮羊饲养发展的水平来看,由于当地农民养羊长期处于家庭户养、分散经营状态,传统的经营方式和粗放式饲养仍占主导地位,科技在农民养羊增收的贡献率仍然很低,严重地制约了黑裘皮羊养殖经济效益的充分发挥;要适应现代养羊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就必须从推广科学养羊实用技术入手,严格按照养羊技术规程,增加养殖的科技含量,降低养殖成本,从而提升地方品种羊养殖的经济效益。

4.5 加大政策扶持确保持续发展

岷县黑裘皮羊的保护与选育,应建立以国家投入为导向、农民投入为主体、其他成分投入为补充的多渠道投资机制;各级政府要坚持每年从预算内拿出适当资金,作为地方品种开发专项资金,用于良种繁育体系、疫病防治体系、新产品开发和市场建设等;要通过具体项目建设争取省上、中央财政和金融部门的支持,对产业开发中的加工项目应提供优先和优惠贷款,对规模饲养场、户提供贴息或低息贷款;要鼓励农户和其他非农组织、个人采取合资、入股、独资、引进外资等办法,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共同参与黑裘皮羊的产业开发,确保岷县黑裘皮羊这一地方优良品种的持续健康发展。

2016-07-20

王成强(1961-),男,甘肃临洮人,本科,高级畜牧师,主要从事畜牧技术推广及管理工作。

S 826

A

1004-6704(2016)06-0076-02

猜你喜欢
裘皮岷县绵羊
甘肃省岷县城郊初级中学师生书画作品选登
数绵羊
数绵羊
奔跑的绵羊
貂皮鞣制控盐与操作液循环使用的优化研究
裘皮面料再造的工艺方法研究
中共第一任岷县张明远“县长”
穿裘皮,去北极
巧计得绵羊
甘肃岷县漳县6.6级地震灾情快速评估及应急处置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