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文化基础研究*

2016-02-24 19:29虹,张
关键词:高等学校创业教育创新教育

秦 虹,张 武 升

(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天津市 300191)



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文化基础研究*

秦虹,张 武 升

(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天津市 300191)

摘要:创新创业教育以文化为基础,这是大量实践和研究成果所反复证明的。从美国、犹太民族到硅谷、MIT典型范例,都以独特有利的文化为创新创业教育的沃土和源泉。有利于创新创业教育的文化元素主要有创业精神、质疑权威、容忍失败、国际化多元文化、“动手做”等。我国高等学校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必须勇于破除旧的消极的文化元素,坚持新的积极的文化元素,走文化立校、文化育人之路,建立健全创新创业教育的体系。

关键词:高等学校;创新教育;创业教育;文化基础

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创新创业教育,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国家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高等学校纷纷出台各种规划、计划和措施办法,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新成果新经验不断涌现。但是,综观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与研究,有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较多地被忽视,这就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文化研究与建设,影响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可持续性深入发展。本文试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以期起到抛砖引玉之效。

一、文化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

英国学者泰勒(Taylor, E.B.)指出:“文化或文明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具有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1]5-26这一文化认识内涵外延比较广泛。从创新创业教育的视角,我们提出,文化是指一切有助于创新创业教育的观念、理念、精神、行为规则、制度及其与之共生共存的各种物质因素的总和。

文化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这是被大量实践和研究成果所反复证明的科学结论。以国家而言,美国被公认是创新创业教育最成功的国家,这从发达的教育、领先的科技和丰硕的创新创业成果得到充分证明。就作为创新的最高水平体现的诺贝尔奖来说,从1901年到2001年的100年里,全世界共有27个国家475人、478次获诺贝尔奖,其中美国获奖人次达206,占43%。而在1985年到2000年的15年里,全世界共有33名科学家获诺贝尔化学奖,20人是美国人。为什么美国能获得如此多的奖呢?研究得出,根源于美国创新创业教育的文化,即开放、自由的文化[2]。以民族而言,犹太民族被公认是创新创业教育最成功的民族。以诺贝尔奖为例,自该奖设立以来,犹太人在全世界的获奖者中所占比例高达20%,比犹太人占世界总人口的比例高出百倍。在数学、哲学、艺术、科学和技术领域的世界奖项中,犹太人获奖比例也大大领先于其他民族。而究其原因,不在于犹太人的大脑有什么特别,而在于其多样性的文化。犹太人自古以迁徙、流散为主要的生存、生活方式,人口遍布世界各地,可以深度接触、吸收各地的文化,形成犹太文化多样、优化的生态,为其创新创业提供源泉[2]。另一项研究表明,以色列是世界上公认的创业的国度,其发展成就令老牌的国家吃惊。究其原因在于“以色列拥有罕见的、或许独一无二的文化和制度基础,能产生创新和企业家精神;它所缺乏的是能够进一步扩大,并将这种资产在以色列整个社会进行延展的政策基础。庆幸的是,改变政策要比改变文化容易得多,这在如新加坡这样的国家已经得到验证。《纽约时报》的托马斯·弗里德曼(Thomas Friedman)说:“我宁可面对以色列的问题——主要是财政、管理以及基础设施方面的——而不要面对新加坡的问题,因为新加坡的问题就是文化束缚。”[3]笔者认为,这一结论完全符合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实问题,关键不仅仅在于支持鼓励的政策,更在于形成一种创新创业的文化。

以一个国家、民族而言,表明了文化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那么一所学校呢?天津南开中学是一所典型的创新型的学校,在历史发展中,培养了2位总理,1位副总理,9位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和全国政协副主席,40余位省部级领导干部,50多位中外著名科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等等。原因就在于其以创新为特色的文化,“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和面向全国、世界招生而汇聚来的多样性文化,构成了创新人才成长的良好生态。[1]44再如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是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母校,其创新创业的成就彪炳美国历史,“从世界上最大的光学天文望远镜,到连接原子之间的作用力;从地震学到分子生物学;从夸克理论到太空探索,加州理工学院的科学家所起的作用都是很难被他人取代的。”[4]那么,加州理工学院为什么在创新教育上取得如此卓越的成就呢?钱学森归于创新的文化。他说,“创新的学风弥漫在整个校园,可以说,整个学校的一个精神就是创新。”[5]

二、创新创业教育文化的构成元素

关于创新创业教育文化的构成元素,不同的研究者可能有不同的看法,会众说纷纭。但是,从有关的典型成功案例和经验来看,公认最多的元素主要有:创业精神、质疑权威、容忍失败、国际化多元文化、“动手做”等。

(一)创业精神

创新创业教育首先应该突出创业精神。创新与创业二者紧密相连,但又不同。创新是基础,创业是创新的应用和延伸,是使创新变为产业,进入市场,转化为生产力。创业精神就是指创业的意识、志向和追求的综合。大学生、研究生应该有创业的精神,上大学、读研究生,不仅仅是找到好的工作,更主要是为了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岗位、甚至产业,不仅解决自己的问题,而且还能与别人一起创业,解决更多人的就业、创业。这种创业精神长期被推崇、崇尚和培养,经过实践和典型案例的积累,形成一种文化,融入学生的精神世界中。

创业精神文化建设最成功的范例之一是著名硅谷的引领者斯坦福大学。这是一所典型的创业型大学。这一点在其创办者老斯坦福那里就得到强调,在首次开学典礼上,他说:“请记住,生活归根到底是实际的,你们到此应该是为了给自己谋求一个有用的职业。但也明白,这必须包含着创新、进取的愿望、良好的设计和最终使之实现的努力”。[6]148这一番话推动斯大福大学成为创新创业型大学,使斯坦福学人成为创新创业之人。在斯坦福大学,所强调的是要培养创新创业的学生,教师必须首先成为创新创业的人。于是斯坦大学的教授们在教书育人中,高度重视科研创新,并善于把创新的成果用于创业,于是产生了大量教授企业家。例如,电器工程学教授林维尔(John Linvill),他本人在好几个公司兼职。1971年他与别人共同创办了遥感系统公司,专门制造视觉——触觉转换器,被广泛用于盲人电子式阅读。创新创业型的教师培养出了大学生创业家。驰名世界的苹果电脑公司,就是由两位年轻的大学毕业生乔布斯和沃兹尼克创办的。总之,“创业已经成为斯坦福大学的一种重要文化”。[6]148-149

另一所典型的创业型大学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支撑其成功的基础也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文化。MIT打通科研创新与创业之间的通道,构建了完善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形成了高校主导的“政产学研”模式,走出了问题导向的创新创业教育非线性之路:“解决问题——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明创造”[7]37-38。这些经验成果凝练成麻省理工学院的典型文化,培养了一代代创业家,产生了大量影响世界的著名企业。据2009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目前,全世界以MIT技术为依托的公司共有25800家,并且,每年以数百家的速度在增加。2009年,MIT校友公司共创造了超过2万亿美元的年产值,如果这些公司组成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则可在世界上位列第11位。[7]12-13MIT之所以在创新创业教育上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主要得益于其独特的创新创业精神文化,这种创业精神文化“是MIT的特征,并且是通向未来的钥匙。MIT强烈的创造力、激情、热情和活力激励着创业理念、创新精神和探索的动力”。[7]137

(二)质疑权威

创新创业是从对现实存在的质疑开始的,因为有质疑,才会设法努力解疑,用新的更好更完美的东西代替现存的东西。质疑权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现存物的质疑,二是对现存人、特别是现存物的创造者的质疑,三是对诸多不可能、不可行的质疑。三个方面的质疑,在一代一代学生中生根、发芽、结果,逐渐凝练成一种文化,这种文化就成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

美国的硅谷既是创新创业的典型样板,又是创新创业教育的良好学校和教材。硅谷的研究者得出:“硅谷模式可以用以下三句口号来概括:‘质疑权威’、‘不同凡响’、‘改变世界’。”从一定意义上说,硅谷的历史“在很大程度上是一部年轻人的文化史”,因为在硅谷发展史上两个最大的科技浪潮(个人电脑和互联网)和金融泡沫(网络公司热)都是年轻人创造的[8]450-451。而年轻人正是从“质疑权威”开始的。

这一点被麻省理工学院的事实所进一步证明。在MIT,学生质疑、挑战权威是一种风尚,不满足于找到的一般职业,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将创业作为自己职业生涯的开始。据MIT创业中心调查显示,20世纪80年代,MIT校友创办了2 900家公司,90年代创办了9 950家,其中有5 900家仍活跃在商界。2000-2006年,创办了5 800家。而这些创业者越来越年轻化,20世纪50年代平均为40岁,70年代之前,年龄小于30岁的首次创业者占24%,80年代后,小于30岁的首次创业者占比超过30%,年龄在40岁以下的首次创业者占比超过了70%,90年代平均为30岁。联合创业成为发展趋势。在过去60年中,2/3的MIT校友公司是联合创办的,创始团队的人数由平均2.3人增长到3.3人。[7]24这进一步表明,年轻的大学生、研究生是创业的生力军,而关键在于质疑权威,向现实挑战,敢于创新创业。

(三)容忍失败

创新、创业是一项高级创造力劳动,向未知、新的领域开拓、探索,常常经历一次、多次、甚至无数次失败,才能取得成功。支撑创新、创业最终走向成功的力量源泉是容忍失败的文化。容忍失败:就是要不以成败论英雄,就是要包容、关怀失败,帮助总结经验教训,支持继续开拓、探索。这些观念、理念和做法凝练成一种文化,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言行中,成为一种影响力无比的正能量。

容忍失败的文化,在美国硅谷得到充分的验证。研究者们得出:硅谷能成功,是因为它鼓励明智的失败。一个基本的理念是:“失败是常事”,“失败可以创造机会和更好的创新”。世界上几乎没有像硅谷那样宽容失败的文化,那里的信条就是经历失败并从中学习的人,才能成为优秀的企业家和管理者。[8]19这种容忍失败的文化应该成为创新创业教育中的重要文化元素。在这一点上MIT又给我们提供了范例。研究者在总结MIT创新创业教育的文化时,突出地指出了这一点:对创业失败的宽容是MIT创业文化中的重要因素,失败被认为是对成功的一种尝试与经验积累。MIT在创新创业方面并不是百分之百成功的,有许多失败的案例。这些失败并不算什么事,只能激励着失败者投入新的创业。失败是一种宝贵的财富,能使后来者节约大量的成本,获取创业的灵感,如不包容失败,真正的创新也不可能再有。[7]138正是有了这一文化元素,MIT的创新创业才取得了巨大成功。

与失败相关联的是“缺失”或者“错失”,就是错失了一个机遇、一次成功,对此必须像宽容失败那样给予正确认识。研究硅谷发展史的专家提出了一个进化论观点:“作为的领军企业的缺失,对于促成创新十分重要。苹果公司完全错失了互联网的问世,谷歌完全错过了社交网的到来,Facebook很快也要完全错过‘下一个大产品’。每一个这样的失误都有助于产生一个新的巨人和一个全新的产业。如果苹果在2000年推出一个探索引擎,谷歌也许永不会存在;如果谷歌在2004年就推出了一个社交网平台,也许根本就不会有Facebook公司的产生。”[8]452-453正是承认“缺失”、“错失”的进化性存在价值,才并不在意原本的“缺失”、“错失”,而关注这种“缺失”、“错失”所产生的更大的“他生”价值。这种进化论观点进一步确立了失败的“正面”性和“积极”意义。因此,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必须提倡和融入容忍失败的文化元素,为教育者和学习者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创业提供支持。

(四)国际化多元文化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产业转型升级必然突破国际界限,使世界经济成为一个联动的整体。在这种背景下,创新、创业的标杆参照必然是世界共同的。由此,创新创业教育也必然突破一所学校、一个区域、一个国家的界限,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教育。而世界性的创新创业教育赖以成功的原因是不同国家的多元文化,这种多元文化是创新创业的源泉。

一般认为美国人是世界上最富有创新创业精神的群体。但实际上,美国人的创造性来源于国际移民带来的多元文化。美国人的发明创造,很多不是来自于出生在美国的美国人,而是来自于移民。远到19世纪发明电话的亚力山大·贝尔,近到互联网时代的杨致远和布林,都是第一代移民。创新创业的风险投资机构非常愿意把资金投给第一代移民,因为这群人最富有冒险精神并且有最强烈地通过努力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的意愿……所以,要创新创业,需要发展和发挥自己人的创造力外,更需要将世界上富有创造性的年轻人吸引来[8]3。研究表明,硅谷熟练的科学与工程工作者中1/3是国外出生的,其中印度人和华人占多数,约25%。1998年,中国与印度移民经营着硅谷1/4的高科技企业,提供了58 000多个就业机会[8]18。研究还表明,技术移民的进入直接导致创新的增加。每增加10%的外国研究生会增加4.5%的专利申请数,增加6.8%的大学专利授权数,增加5%的非大学专利授权数。美国1990年颁布《移民归化法案》,把高技能移民的数量增加了2倍以上,从每年54 000人增加到每年140 000人[8]18。移民带来的多元文化激发了更多更高的创新和创业,成就了硅谷,也成就了美国。

这一规律对创新创业教育是完全适用有效的。美国的高校非常重视扩大国外留学生,他们通过各种路径向世界各国网罗高水平的生源,给予各种资助,吸引去留学。据研究显示,美国的知名高校外国留学生的比例有的达到40%,一般也达到20%多[2]。外国留学生的增加,给学校带来了世界性多元文化,这种交流、碰撞和融合,催生了创新与创业。

MIT在这方面给我们提供了启示。“MIT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优秀学生,这些学生不但成绩优异,善于创新,在创业方面也表现出了非凡的能力。20世纪40年代,MIT已经有非美籍校友开始创业,90年代非美籍校友创业的比例增长到12%,到21世纪已经达到17%。MIT创新创业的示范效应,吸引着全世界的优秀人才不断集聚,为MIT注入了新的动力与活力。”[7]28MIT创新创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不仅大大促进了美国的创新创业,而且对世界各国有重要贡献。研究显示,MIT校友在欧洲创办的企业有800多家,主要分布在英国、德国、法国等,在拉丁美洲有500多家,主要分布在墨西哥、巴西、委内瑞拉等,亚洲有342家,主要分布在中国、日本和印度[7]29。在中国,最著名的是张朝阳创办了互联网公司搜狐、中国台湾英德慈创办了供应链服务商新聚思公司(Synnex Corporation)[7]13。

(五)“动手做”的文化

创新、创业是高水平的脑力劳动,但仅有脑力劳动,只能产生创造性的观念、设想、设计等,还不能变为现实,产生实际的作品、产品、产业等。要实现后者,就必须做到“动手做”,既要动脑想,又要动手做,手脑并用、知行结合。从创新创业教育来说,动脑想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动手做。这在美国创新创业教育的成功范例中得到充分证明。在那里,“想”是为了“做”而“想”,“做”是把“想”进行到底,是对“想”的完成。这种理念经过一代一代人的凝练传承,形成了一种文化,扎根于教师与学生的心中。由此,我们认为,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必须创造一种“动手做”的文化。我们再把研究的目光聚焦到硅谷这个创新创业的典范。研究者得出:“传统的观点总是强调硅谷发展得益于来自大学的技术转移,特别是经由初创公司实现了商业化进程。这当然起了重要作用,但技术发烧友们(不管他们是不是来自大学)也起到了同样重要的作用。发烧友们代表着一种对新奇技术的小玩意儿和自己动手的激情。这是美国精神的一部分。”[8]4由此可以看出,硅谷的成功除了有先于他人的创新性“想”,更有创新性的“动手做”,把研究成果和技术转化为做出来的产品,形成一种产业,发展成一个大企业。这种“动手做”在硅谷百年历史发展中成为一种取得成功的必不可少的文化。

“动手做”的文化在MIT中也体现非常突出。在MIT,“心和手”是座右铭。[6]139这一座右铭要求教师学生把创造性思考、思想与动手操作紧密结合,把新的观念、创意、设想、设计,通过动手操作变为现实,转化为创业的机会、岗位或产业。于是,教师与学生把自己的研究紧密与工业、产业结合。最初,MIT主要通过企业咨询、专利技术转让、直接参与创办企业等方式与实业界紧密结合。为了促进这种“结合”,MIT建立了专门的“产业联盟部门”,来促进教学科研与产业界的联系与合作。后来,MIT开始向企业提供发明专利,以专利为资本直接参与到企业发展之中。再后,MIT的教师与学生们开始以各种形式直接创办企业,开创自己的创业生涯,并由此形成了MIT特有的创业文化。这种文化意味着:“作为MIT的一员,你做出许多创新成果是理所当然的,当你通过创业实现这些成果的价值时,大家才会真正佩服你。”[7]42-43

三、形成有利于创新创业教育的文化

创新创业教育以有利的文化为基础,这是不容置疑的规律。我国高等学校要真正扎实有效地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就必须从形成有利于创新创业教育的文化抓起。

(一)破除旧的消极的文化元素

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遇到的旧的消极的文化元素主要有:一是重视“劳心者”,轻视“劳力者”,认为前者高人一等,后者低人一等,因此,大学生、研究生本人及其家长总是希望毕业找到一份“劳心”性工作,不愿从事创新创业性的“劳力”性工作,于是出现“考公务员热”、“考研热”,层层上升,主要目的在于“找到好工作”,而不是创造“好工作”。二是官本位,“学而优则仕”是传统文化关于读书上学目的的典型表达,好好学习,目的在于“做官”,而不是创业。这一“目的观”在传统的封建社会有一定的存在理由,但在经济全球化、社会现代化的今天,这一“目的观”显然落时了。现在是多元并举,既是“学而优则仕”,更是“学而优则创(业)”。三是适应现实,不敢冒险,不敢担风险,总是回避风险,于是,对创新创业将信将疑,犹犹豫豫,思想束缚,胆小怕事。这种文化元素甚至在某些创业成功人士那里也经常听到,诸如:“休学创业要谨慎,不可大力提倡”,“创业一定要有周密的计划和科学的论证才可行”,等等。假如都持谨慎态度,等事情完全成熟、可行再干,那还叫创业吗?创业就是从没有中创造出新机会、新岗位、新产业,如果一切都明白确定,那就不是创业了。对创业进行周密计划是必要的,但也不能把它看得过重,因为创一个“新业”,总有预想不到的、看不清的事情或环节,如果都等弄明白了,也就不是创业了。科学论证也有必要,但也不应拘泥于它,因为许多论证常常给出的是否定的结论,而不是建设性的结论,对于创业起不到促进作用,参加论证的“专家”一般都不与创业者同智同心,不可能想到一块。四是对失败的惧怕。害怕创业失败,缺乏顽强的意志力,这是常见的消极文化心理元素。我国高校教师、学生这种文化心理元素普遍存在,缺少不怕失败,坚持多次创业、直到成功的意志力。这一点MIT就不同。“在MIT的校友中多次创业和连续创业是比较普遍的现象……随着时代的推移,MIT多次创业校友的比例从20世纪30年代的33%增长到70年代的52%,MIT创新创业的基因在他们身上得以深化和发扬”。[7]31-32以上四种旧的消极的文化元素必须破除,创新创业教育才有坚实有利的基础。

(二)走文化立校、文化育人之路

文化是立校之本,是学校赖以存在发展的根源,没有文化,学校就失去了根源。古今中外,成功的高等学校都以独特深厚的文化为根基、为特色,而影响世界。文化的代表和标志就是大师,各学科门类的大师云集,学问至高,人品至高,是创新创业教育的主力军、引导者;此外就是高素养的学生,不一定考分最高,但热爱学习,立志创新创业,有思想、有理想、有志向。因此,学校抓立校之本的文化,主要抓教师和学生,这两个方面抓好了,学校文化立起来了,学校就有了根基。而对于许多高校来说,这两点正是被忽视的。学校领导主要精力用于搞物质建设,追求“高大上”,而对于教师、学生队伍建设则重视不够,甚至忽视,出现了“有大楼”,“缺文化”的现象。这是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中必须认真解决的。

文化育人就是坚持用有利于创新创业教育的文化元素武装学生,陶冶其情感,浸润其心灵,落实到其言行之中。要鼓励和支持学生以创业家、企业家为榜样,为人生的偶像,培养起坚强有力的创业精神;要鼓励和支持学生敢于质疑权威,坚持师生平等、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善于从现实存在的权威、合理性的权威、不可能性的权威中发现问题,勇于质疑,发起挑战,进行大胆的创新、创业;要鼓励和支持学生树立正确的“失败观”,不怕失败,善于利用失败,转化失败,使失败生成成功,同时,营造容忍、宽容失败的环境氛围,把创新创业失败者与成功者一样给予尊重、表彰,并且进一步帮助失败者总结经验教训,创造条件走向成功;要鼓励和支持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接触国际化的多元文化,与外国学生共同学习,切磋学问,互勉创业,以全球化胸怀、国际化视野、多元化、多样性文化交流,来打造创新创业的文化基础;要鼓励和支持学会“动手做”,既大胆思考,思想解放,创意泉涌,又善于动手做,把创意、观念、设计转化成产品、作品和产业,把创新与创业有机结合起来。

(三)建立健全创新创业教育的体系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有其内在联系的完整体系,涉及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设立、观念理念更新、体制机制创新、课程与教学设计、人才培养模式革新、评价标准指标配套、政策保障等,必须综合考量,顶层设计,实践检验,才能奏效。因此,对创新创业教育不能只抓一点,一个方面或一个环节,必须建立起完整的体系,任何环节都不能忽视,更不能缺乏,只有这样,创新创业教育才能开展得起来,见得到成效。

参考文献:

[1]张武升.学校文化创新与学生创造力开发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2.

[2]张武升,肖庆顺.论文化与创造力培养[J].教育研究,2015(5):13-19.

[3]丹·塞诺,索尔·辛格.创业的国度:以色列经济奇迹的启示[M].王跃红,韩君宜,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222.

[4]舸昕.从哈佛到斯坦福[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9:359.

[5]毕卓然.世界名校如何培养精英下一代的创造力[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107.

[6]郝平,程建劳.创新与挑战——世界名校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7]黄亚生,张世伟,余典范,王丹.MIT创新课[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

[8]阿伦·拉奥,皮埃罗·斯加鲁菲.硅谷百年史(1900-2013)[M].闫景立,侯爱华,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曹莉

网址:http://xbbjb.swu.edu.cn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841(2016)01-0080-06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教育学校文化特色研究”(BHA120048),项目负责人:张武升。

作者简介:秦虹,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收稿日期:*2015-10-16

DOI:10.13718/j.cnki.xdsk.2016.01.011

猜你喜欢
高等学校创业教育创新教育
浅谈高校廉洁教育的对策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
构建高校研究生创业实践平台的有效途径分析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小学数学创新教育开展研究
高等学校教学及科研设备政府采购操作实务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基于“创业岗位”需求的新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浅谈高校宿舍管理与宿舍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