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老棚区种植芸豆死秧改良方案

2016-02-24 17:53王振海绥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植保站
现代农业 2016年1期
关键词:芸豆有益菌酵素

王振海绥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植保站



对老棚区种植芸豆死秧改良方案

王振海
绥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植保站

近年来,随着保护地蔬菜的快速发展,棚户对蔬菜产量的过度追求,大量使用化肥,导致土壤里有机质含量下降,有益菌大量死亡,土壤生态平衡遭到破坏。致使土壤的环境不适应植物的生长,秧子死亡,产量下降,最终却事与愿违。芸豆正是受害者由于土壤的环境不适应其生长,棚户的种植面积不断减小,货源紧缺,价格居高不下。可芸豆对土壤的要求并不高,相对富含有机质,疏松,中等湿度,能耐干旱,温度环境较低,化肥的需求量较小,可以说是投入少,效益大。由于土壤的环境不适应其生长,棚户一说到芸豆,就说一开花就红根,结果时就死秧,收益小,就改种其他的作物。针对棚户不敢种植芸豆的现状和原因,就是由于土壤的溶液浓度跟根系内的溶液浓度差距变大,不适应其生长,必须要改良土壤,增加经济效益。

1.667平方米投入酵素菌生物底肥600千克,以后随水浇灌促根生120千克,每3天喷施好叶子一次,(共合计15瓶),化肥投入大约500元,合计大约3000元.芸豆价格3~5.5元之间,收入约30000元,利润27000元,所以棚户的积极性很大。当务之急就是改良土壤,增加大量的有益菌,便于植物的根系生长,提高肥水利用率,秧子茁壮,节间也较短,分枝多,开花结荚比较多,产量大增,叶片厚,促进光合作用,便于养分的积存,为果实的生长奠定了基础,并且为下茬继续种植芸豆提供了良好的土壤环境,可以连茬种植。

2.技术:以菌治菌,以菌代药。底肥和粪一起施入土中,促使有益菌遍布每个角落,分解多余化肥,促进有机质转化成可吸收的细纤维和蛋白,并且产生生物二氧化碳,促进光合作用。起垄高大约15厘米,秧子定植垄台上,定植时浇促根生,控水促根,待根系深扎30~40厘米后再覆地膜,尽量用白膜,便于增加地温。适当的稀植,利用空间,增加光照,增加光合作用。苗期要控制水量,促使根系下扎,避免后期的芸豆的阴天乐,保持温度在26℃左右,以便控制节间增高。根系在适合生长的环境下,土壤的溶液浓度接近根系的溶液浓度,不伤根系,为植物的蒸腾作用提供优越条件,便于提高肥水的利用率。根系不受肥料的过度刺激,又在有益菌的保护之下,所以就不红根了。叶面每3天要喷施好叶子叶面肥,它富含碳、氢、氧元素,补充光合作用的最终产物,为生殖生长奠定了物质基础,而且还有药物的疗效。植株生长健壮,抗病,减少药物的投入,因为是药三分毒,对植株也不健康。达到以菌治菌,以菌代药的目的。

3.酵素菌是从日本引进,加工成各种菌剂成品。含有三大类24种益菌,增根护根,增加毛细根,保护根系的活力,活化土壤,分解有害物质。且分解有机质,产生生物二氧化碳,为光合作用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对植物的根系,叶片,果实全方位立体保护,酵素菌还能分泌有机酸抑制其他的害菌生长,还分泌蜡,保护叶片,使叶片不老化,延长功能叶的寿命。使用叶面肥,即使在阴天,也能使植物补充光合作用的产物,抗低温,保证果实正常生长。并且对白粉病,霜霉病,灰霉病,有较强的防治作用,减少药物的使用。做到以菌治菌,以菌代药,改良土壤,还原自然,减少蔬菜的药物残留。

4.在綏中农业局定点塔山乡王屯的明程权的大棚做改良试验,对其棚长期跟踪指导,得到了非常好的效果。棚种植11年了,由于施肥的不标准,化肥的过量,红根后大量用杀菌剂注入土壤,致使生物有益菌死亡,破坏土壤的生态平衡,环境不适合根系生长,不但不吸收肥水,反倒根系衰减,红了根。晴天蒸腾作用大水分利用不够,叶片下垂,减少光照面积,就是棚户说的阴天乐,导致光合作用的产物少,能量减少,果实得不到充足的养分,一天天萎蔫,最后死亡。对其棚进行了一次彻底改良,用2000千克的施丰酵素菌底肥,做到一次性改良土壤,根系深度40厘米以下,叶片在晴天下午也不下垂,再也看不到阴天乐的现象了。且在45天才用第一次灰霉病的药物防治。有对照试验,2012年9月5日定植,于同月23日浇第一次水,还是早了点。分别对其棚30天,45天,50天,56天观察,长势特好,没有死秧,棚户明程权特别满意。每3天喷施好叶子叶面肥一次,500倍稀释便于吸收,肥效好,300倍喷施,形成保护膜,分泌蜡皮,有药效作用。每7天用二氢钾和好叶子喷施一次,补磷和钾,一是抗病,再者为花提供养分,减少落花。浇水促根生,一是促进毛细根的发展,二是保根活力,延长根系的工作寿命。于11月7日第一次采摘芸豆。

猜你喜欢
芸豆有益菌酵素
厉害了!农作物“喝”上环保酵素
酵素真的是减肥神药吗?
母乳喂养是新生儿肠道有益菌群的重要来源
拯救爱情的芸豆豆
如何保护肠道有益菌?
母乳喂养是新生儿肠道有益菌群的重要来源
柠檬酵素
干煸芸豆
如何科学播种芸豆
畜牧业中4种常用有益菌浓度与吸光度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