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环境下的高职思政教学分析

2016-02-25 18:35余红利杨璐四川城市职业学院四川成都610101
新丝路(下旬) 2016年9期
关键词:思政高职环境

余红利 杨璐(四川城市职业学院 四川成都 610101)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高职思政教学分析

余红利 杨璐(四川城市职业学院 四川成都 610101)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教育”的理念已经受到广泛认同,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特性将其融入到教学是有效的改革手段。就高职思政教学来说,网络环境带来的思政教育革新主要包括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以及促进教育信息的全面化,网络环境确实可思政教育带来了一定的问题,例如增加教师的压力以及阻碍学生学习等,但只要灵活运用网络,利用其构建新干线教学手段、实施模块化教学、加强网络教育的文化建设并整合教育资源,就能提升高职思政教育的教学效果。

网络环境;高职;思政教学

【DOI】10.19312/j.cnki.61-1499/c.2016.09.068

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互联网时代下,新的媒介使得更多的教学手段得以实现,并同时满足多种人群对教育的需求,而这也更符合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已经逐渐普遍并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中,虽然它为教育事业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但挑战的背后总是伴随着机遇,只要高职学校或者教师能够抓住这一机遇,就能利用网络的特性显著提升高职思政教育的教学效果。

一、网络环境带来的思政教育革新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的地位可以说是至高无上的,他们主要负责给学生灌输知识理论,并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由于思政课本就不受学生欢迎,再加上死板单一的教学模式,导致传统的思政教育的效果均不理想。网络的到来则改变了这一单一模式,思政教育者能够提供更多的教育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教学质量。

2.使教育信息更全面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模式只有教师所讲和书本所写,因此获取的信息无论是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都不够理想。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学生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间接地完善了教育信息的传授,学生通过网络手段获得的信息较之教师和课本也更全面。这样一来,学生就具有了更强烈的自主思维意识,对教师的质疑也会更频繁。

二、网络环境下思政教育的机遇和挑战

1.机遇

网络环境不仅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也为学生提供了同样丰富的学习资源。在信息时代中,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它将成为这个时代对教育的主要要求之一。网络加速了知识信息的更新,并且为实现随时随地的教学与学习提供了基础。网络环境提高了思政教育的时效性,高职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但其教学手段却过于死板单一,加上思政知识的特性,学生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很难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1]。网络环境下,学生学习思政课程的积极性能够得到明显提高,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也能够更清晰地表现教学内容,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2.挑战

当然,网络环境也会给思政教育带来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学生通过网络能够更容易、更快速、更广泛地获取学习资料,无形中削弱了教师的导向作用,教师的控制力和地位受到了极大挑战。网络环境还会导致教学环境被污染的情况,网络方便了人们对信息的获取,但网络资源不都是积极的,大量消极的信息同样充斥着互联网媒体,学生在获取有利信息的同时,也会接触到大量的不利信息,而这些不利信息一定会对学生造成负面影响,因此这也是网络环境给思政教育带来的另一挑战。

我只觉得感动,因为我能想到这个成绩背后的艰辛,他读书时的每一分学费,可能都是省出来或者借来的,他的每一件衣服,可能都有补丁和线头,而在每一个寂静的深夜,他都会和恐慌不安做对抗,一次次给自己打气,鞭策自己拼命走下去。

三、网络环境下实施思政教育的问题

1.网络环境对教育者的压力

互联网的兴起改变了传统教育模式所形成的师生关系,教师从高高在上的地位上跌落,处于和学生同一地位的水平线上,共同利用网络资源。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的自主性将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随之而来的便是教师“统治”地位的丧失,学生会对教师发出更多的质疑之声,教师的教学难度也会显著增加[2]。因此,网络在无形之中增加了对教师综合素质的要求。

2.网络环境带来的阻力和困难

网络社会中有形形色色的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和习惯,他们的言行举止都有可能影响高职学生的价值观。高职学生的思想往往还没有到足够成熟的地步,在受到网络环境的影响时,信念和原则都有可能产生动摇,而这势必会给思政教育带来较大的压力和困难。因此,教师要重视对学生价值观的正确引导,保证其身心的健康发展。

四、思政教育网络教学的原则

1.可行性原则

高职实现思政教育的网络化教学是否具有可行性,主要根据各高职学校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和空间等因素决定,另外学校的硬件设施也是非常重要的衡量标准。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其成长环境都不如本科学生那样良好,他们对负面诱惑的控制力普遍较弱,对网络的运用基本围绕着网络游戏、聊天、看视频等活动,这样的素质不能保证在对他们开放了网络教学后,他们会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因此,高职思政教师应根据高职学生的素质设计具有可行性的网络教学模式,例如局域网系统,将网络交流限制在一个可控的范围内等等。

2.可控性原则

高职思政教学的可控性主要指的是思政教师控制网络教学的过程、对象以及效果。网络环境和传统教学模式的环境很不相同,网络的虚拟性弱化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因此教师在网络环境下难以有效主导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因此有机可乘,利用网络做一些和教学本身无关的事情[3]。因此,高职思政教师最好限制学生的网络渠道,或者限定授课的对象,通过自由设计教学进程的方式,监控整个教学过程。

3.辅助性原则

网络只是教学手段的补充,它在教学中的比重或作用不应影响到课堂教学功能的主体性。可以肯定的是,网络教学方式对于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确实能够起到很明显的帮助,但以目前的情况来看,课堂教学暂时不需要用到网络教学模式(只有信息技术类课程除外),只有远程教学才需要用到网络教学方式。但思政课程的特殊性又不允许学生在教师不可控的状态下学习,因此网络教学方式只能成为思政教学的辅助教学手段,还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方式。

五、高职思政教育应对网络环境的策略

1.构建新干线教学手段

就是以个人空间为基本单元,基于大学城理念而建立的开放的网络教学系统。该系统具有空间美化、集中资源以及互动教学的功能,是高职思政教育的全新授课模式。新干线网络教学体系加强了高职教育中教师为主体的功能,在空间教学的载体建设中,高职思政教师不仅是空间的美化者,也是空间学习资源的管理者。在空间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是空间教学的主导者、监督者以及协调者,更是和学生互动的参与者和合作者。在这一体系中,教师是空间教学资源和数量的直接决定者,因此也决定着教学资源的呈现方式。

2.实施模块化教学

模块化的教学手段是对教学内容和进程进行规划的手段,它较之整体教学体系来说更方便,查找资源也更快速。模块化的教学方式不仅仅保证了教学具有更好的针对性,保证了教学内容的完善,同时也能够全程记录学生的思想变化过程以及学习情况,使得教学活动能够顺利开展。

3.运用现代信息交流工具

近年来,随着各种交流工具的普及,异地交流变得更加容易和频繁,而这也正是思政教育可以利用的资源。教师可以通过QQ、微信等工具实时解答学生的问题,也可以建群,让学生们把各自的问题整理好发到群里,教师再按顺序一一解答,不仅提出问题的学生获得了学习机会,部分持相同疑问的学生也得到了答案。聊天工具的快捷性、多样性传播方式就是教师利用其实现网络教学的基础。

4.加强网络教育和文化建设

比起传统教育模式,网络教育更适合将来的教育发展趋势,网络的兴起,冲击了传统教育模式,促进了教育模式的改革,全面提升了教师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平,丰富了课堂教学的模式和形式,让学生们能够通过更好、更适合的方式学习思政知识,而不是仅限于通过课本和教师言传身教获取信息[4]。网络使得高职思政教育形成了独有的文化教育环境,通过网络可以实现课上课下双管齐下的教学方式,更有助于学生思政素质的提高。

5.整合教育资源

思政教育是高职和大学的必修公共课,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重要课程,对学生将来的发展具有非比寻常的作用,起作用甚至远高于文化课和专业课。应整合各高职学校的硬件及软件资源,建设立体化、全方位的教育体制,不断调整高职学校的思政教育教学途径,完善教学形式,全面提升学校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思政素养,通过实际行动展现当代高等教育学生的风采。利用网络媒体本身是存在一定风险的,因此在整合教育资源时,应充分考虑到网络信息的安全性,拒绝负面信息的混入,净化教育环境,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空间。

六.结语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网络已经完全融入到了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对于高职思政教育来说也是如此。网络为高职思政教育改革提供突破口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威胁和风险,具有特殊的复杂性,因此,高职教师应学会用辩证的态度看待网络环境,在利用网络的同时,做到树立网络化教育的意识,扬长避短,促进思政教育的提升。

[1]邱国婷.网络环境下优化高职思政教学的策略[J].文学教育(中),2015,(11):41.

[2]殷来宾.网络背景下高职思政课教师角色转换分析[J].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91-93.

[3]刘冬霞,杨永海.网络环境中高职思政教学的路径选择[J].企业导报,2016,(16):68-69.

[4]赵丽霞.网络环境中高职思政教学的路径选择[J].速读(下旬),2015,(1):54-54.

猜你喜欢
思政高职环境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环境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