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域下,构建动画专业“产学研用”实践教学体系

2016-02-25 18:35丛红艳西安工程大学陕西西安710048
新丝路(下旬) 2016年9期
关键词:产学研动漫动画

丛红艳(西安工程大学 陕西西安 710048)

新媒体视域下,构建动画专业“产学研用”实践教学体系

丛红艳(西安工程大学 陕西西安 710048)

【DOI】10.19312/j.cnki.61-1499/c.2016.09.077

众所周之,在新媒体时代动漫传播内容需求量剧增的情况下,被发布亮“红牌”专业中,动画竟然名列其中?为何中国动漫产业“动漫人才极度匮乏”竟成了严重制约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瓶颈?中国动漫教育与动漫产业这种"尴尬"的局面?国内很多专家学者们指出,我国动画“专业培养”与“动漫行业”接口出现多层断链,也给动画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不少做具有的结症问题。其中,如何构建动画相关专业课程体系,是各个办学单位需要深思熟虑的问题。在本文中,主要提出新媒体视域下,构建动画专业“产学研用”实践教学体系的部分具体实施与方法。

在涉足动画实践课程体系改革之前,我们务必重新理解一次大家耳熟能详的两个名词,即“动画”与“动画产业链”。新媒体时代下的“动画”应为李中秋先生提出“泛动画”概念,它是指一个庞大的“动画体系”,包含动画片、CG及动画表现等。“动画产业链”在传统产业链基础上还应拓展到新媒体引领下的众多领域。故此,当今动画人才培养也应与时俱进,在专业培养中尽可能提供给学生们多触角多融合的项目实践机会,这就需要搭建一个“产学研用”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实现“毕业即就业”的目标。

本项目组对国内外动漫教育行业深入调研走访与资料整理比对,总结如下。

一、目前我国动画类专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有四类:即应用型、创作型、创新创作型或理论研究型

二、目前我国动画类专业院校人才培养主要有以下四类,以陕西省高校为例

1.以美术绘画为基础的院校,如西安美术学院,其注重学生美术基础,以一学年或半学年为结点,注重学生动画美术基础、动画前期策划及动画创意设计;2.以传统动画为基础的院校,如西安工程大学等,其人才培养课程中一年级多以传统二维动画相关课程为专业基础,注重学生动画创意教学与训练;二年级开设设计类课程、三年级开设各类软件课程及拓展方向课程,四年级创作阶段,突出校企合作实训方式。3.以“新媒体艺术”科技与艺术融合为主,如西安邮电大学等,其动画专业课程设置以动画、数字媒体艺术、游戏设计及网络新媒体为其整体特色优势。4.以平面设计为基础的院校。

目前,国内动漫教育已顺应新媒体时代发展需要,动漫专业设置趋于虚拟现实、影视动画、数字媒体、信息技术、影视广告、漫画、绘本、数字插画等领域。

三、国内动画类专业院校教育结症根本集中如下

1.对适应新媒体时代下中国动画人才市场需求下,动画专业高校教育如何有效且实际落地“专业-产业”动画人才培养模式;2.教学方法与动画教育中注重学生独立创造性、敏锐设计意识和对技术灵活应用;3.专业理论课程设置的高密度性;4.动画专业与其他艺术设计课程内容复制现象;5.动画教学以理论学习为基础,不重视实际项目制作和技能,教学内容与实践相脱节现象严重;6.培养方向多为技术型人才,高端复合应用型人才极端匮乏;7.动画课程结构性不足、结构不合理;8.高新技术与新媒体艺术的结合所形成新的动画形式(目前高校动漫教育的动画形式局限于现有的二维动画、三维动画或者2.5维动画);9.动画内涵狭隘,新媒体时代下,动画产业链早已非传统媒体传播的产业形态.

本项目组所在动画专业创建于2000年,2007年为陕西省特色专业建设点。建设期间,人才培养方案经过5次调整后,形成“厚基础、强能力、多方向”模式。又时逢于2015年成为陕西省教学改革重点项目建设点,更加深入开展“动画专业实践体系”研究,探索新媒体时代动画相关专业的学生“毕业即就业”有效途径。

建设思路如下:本项目在通过多种渠道对展开国内外动画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确实调研与前期教学成果之上,在专家分阶段指导之下,确定设计课题的总体方案、课题项目实施方案与组员分工,探索实践课程体系并分步进行实践,建设“课程项目化,实践实战化,作品产品化”的“产学研用结合”实践教学构架体系。其中,通过动画专业“课程群”和“产业链”结合,实现“课程-项目-作业”紧密结合,靶向解决在新媒体时代下“专业-产业”矛盾问题,实现“课程项目化,实践实战化,作品产品化”的“产学研用结合”实践教学体系,突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同时也提升教师个人创作能力,提高动画教育教学质量,扩展实践实验平台,促进新媒体动画专业人才的培养。

本项目中的人才培养方案是根据本校人才培养“十三五规划”,并结合本校具有播音、编导、影视美术设计、录音、表演、艺术设计、服装设计、环境设计等跨学科的多个专业办学积累,同时结合本项目组具备多年项目创作经验教师队伍特点,确定本动画专业则以新媒体策划、创作、出品为教学核心,引入涉及影视、传媒、纺织、动画、环境、装饰等多类型项目进课堂,课程加强动画前、中期的培养,以艺术设计为基础,按照动画制作流程设置课程(先行课、后续课),拓展以动画为核心的外延行业,构建适用于中国动画人才就业市场需求的实用性课程体系。一年级突出专业基础课程,课程内容以动画前期为核心,二年级突出专业课程,三年级突出制作类与影视类课程;四年级突出创作课程。

此外,本教学实践体系在实施过程中,依托了本校内外完善的“产学研用”的实践实训平台。该平台是根据学校专业中长期规划建设,以新传媒实践实验教学为核心,辐射我校多种优势学科和专业的一体化、多层次、综合性的、具有自身特色的“新媒体动画综合实践实验教学中心”,该中极大促进了传统演绎教学为主模式向创新实践性教学为主模式根本转变,它极大促进了本实践教学模式的真正落地。

当然,在教学改革的同时,务必把握好市场政策导向和本校院专业规划的红线,才可能搭建最理想的实践教学模式。总之,此文虽提出一些教改思路与方法,但“教学改革一直在路上”,项目实践过程中也在不断自身修正,目标只为实现动漫专业与行业的“零距离”,力争将本实践课程体系模式在兄弟院校中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陕西省2015年教学改革重点项目《新媒体视野下动画专业“产学研用结合”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15BZ43)

丛红艳(1976--)女,山东文登人,汉族,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影像创作与研究。

猜你喜欢
产学研动漫动画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做个动画给你看
动画发展史
我的动画梦
动画批评融入动画教育的思考
“政产学研用”:培养卓越新闻人才的新探索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
动漫二次元
锋绘动漫
开口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