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背景下学生顶岗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6-02-25 18:35张良朱董菁陕西广播电视大学现代服务与管理系陕西西安710119
新丝路(下旬) 2016年9期
关键词:顶岗校企岗位

张良 朱董菁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现代服务与管理系 陕西西安 710119)

校企合作背景下学生顶岗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顶岗实习是提高高职学生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是顺利实现学生就业的重要途径,而校企合作是推进学生顶岗实习的重要途径,因此,各高职院校非常重视学生的顶岗实习工作。本文阐释了采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式的必要性,分析了顶岗实习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以保障顶岗实习的顺利进行。

高职学生;校企合作;顶岗实习

【DOI】10.19312/j.cnki.61-1499/c.2016.09.080

近十几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为社会培养所需要的人才做出了很大的贡献,高职院校的目标就是培养适应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校企合作则是高职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方式。

顶岗实习是提高高职学生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是顺利实现学生就业的重要途径,而校企合作是推进学生顶岗实习的重要途径,因此,各高职院校非常重视学生的顶岗实习工作。但在实际执行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完善。

一、采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式的必要性

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中是占据非常重要地位的。相比较传统的单一的理论学习,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方式具有以下优点。

1.学生方面

(1)有助于学生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到的是理论知识,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丰富和完善自身的技能则需要学生参与到实践当中,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满足了这一方面的需求。

(2)有利于学生顺利的完成由学生到工作人员角色的转变,为今后顺利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2.学校方面

(1)有利于学校了解单位对于岗位技能的需求。培养适合单位岗位需求的人才。学生在单位进行顶岗实习,可以促进学校和企业之间的交流,使学生和学校更好的了解相关工作所需要的技能,使学校在进行人才培养过程中更加有针对性,培养出适合单位所需要的人才,同时,也能使培养出的人才更加能够适应社会的需求。

(2)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就业。学生通过在学校的理论学习和单位的顶岗实践,可以更好的掌握实践技能,有利于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紧跟社会的就业形势,明确未来择业方向,为今后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生在顶岗实习中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国家和地方关于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

顶岗实习是涉及到学校、学生以及企业等多方面的综合实践课程,并且所涉及到的学生实习的岗位和所面临的问题也是多方面和各具特色的,需要政府从法律制度上进行规范。经查阅相关文献,国家在2005年10月公布的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2005]35号)中首次提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这是国家从政策上明确高职院校和企业应该落实校企合作,促进学生顶岗实习的落实。

这些法规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但是,在相关职业教育的法律方面还存在着欠缺,特别是关于职业教育的法律对校企合作这种人才培养方式的约束方面存在欠缺,对相关主体,如:学校、实习企业、学生本身和政府方面的责任没有进行明确的界定。

2.学校对顶岗实习学生的管理存在缺失

学生到合作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是涉及到学校、学生和企业多方面因素的行为,学生在合作企业中进行实习,学校就放松了对学生的管理,一方面是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企业会对学生进行相应的管理;另一方面是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地点较为分散,造成了管理难度的加大;第三,不少高职院校的师资较为紧张,难以抽出专门的师资力量对顶岗实习的学生进行专门管理,学生辅导员、班主任的精力有限,很难抽出较多的时间对实习学生进行专门化管理。

3.学生对自身的角色认识不清,适应能力有待提高

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顶岗实习是具有学生和员工的双重身份,部分学生在刚刚工作时还不能及时完成角色的转换,在工作中比较散漫,不喜欢被约束。适应能力较差,认为其从事的工作很繁琐,劳动强度比较大,报酬低,不能正确认识到从岗位中所学习到的实践技能,出现诸多心理上的不适,如:工作中缺乏吃苦耐劳的作风,甚至有学生违反企业的管理制度,给实习企业造成管理上的困难。

4.校企合作单位对顶岗实习学生的重视程度参差不齐

学校和实习企业作为顶岗实习的主要管理者,在实际顶岗实习过程中,往往容易出现沟通脱节、管理失位,这主要是学校对于实习企业缺乏有效的约束力。

企业为了控制其人力成本,越来越愿意到学校招聘实习生,但是,部分技能性比较强的岗位,很难分配给学生,这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够,这也是与学校开展校企合作,增强学生的实践技能的目标是相违悖的。

三、完善校企合作问题的对策

1.明确政府、学校、学生在校企合作方面的责任主体

(1)政府是校企合作的保障者

作为政府应该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为校企合作的发展指明方向,规范校企合作主体——高校和企业的行为,同时明确校企合作各方的责任。

(2)高校是校企合作的组织者

高校应该积极联系合作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同时通过签订协议明确合作企业在顶岗实习学生的使用、岗位安排、劳动保障和管理方面的职责,保障学生顶岗实习的顺利进行。

(3)学生是校企合作的参与者

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的参与者,首先应该从思想上认识到顶岗实习对于提高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其次,要求学生在思想上做好顶岗实习的准备,尽早完成由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变。第三,学生在岗位上实习比较辛苦,因此要求学生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2.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完善校企合作的机制

校企合作是一项复杂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考虑到学校、企业和学生本人等诸多情况。在遵循开课计划的同时也应该考虑到合作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及时的与合作单位进行沟通,既要保证完成人才培养方案中所需要学习的课程全部完成,又能保证单位对人才的需求。

3.搭建校企合作的平台,加强对校企合作的管理

(1)建立与校企合作单位的协调机构,加强对顶岗实习学生的管理

校企合作是涉及到人才培养质量的问题,需要政府、学校加强对校企合作单位的监管,以使校企合作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顺利进行。学校与企业应该各自建立相关机构以保障校企合作顺利进行。学校可以尝试专门联系机构,专门为联系顶岗实习单位和学生。在各系部也应该成立由相关领导负责的联系小组,具体负责与学生进行联系。

(2)加强对顶岗实习学生的思想教育

对于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精神的问题,学校首先应该教育学生对自身有清晰的角色认识,特别是从事专业相关岗位以及相关工作所需要的品质让学生有清晰的认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去单位顶岗实习之前召开相应的培训会和主题班会,对学生在实习单位所从事的工作进行介绍,并介绍相应岗位所需要的技能和岗位上经常遇到的问题给学生予以说明,让学生有相应的心理准备。

[1]魏晓旭 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学生管理机制新探[D].山东师范大学,2014。

张良(1985-)男,山东省莱州市人,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助教,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是旅游规划与开发;

本文为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基金项目“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学生管理问题的研究”(项目编号:15DJ-B14)成果

董菁(1986-)女,甘肃省陇西县人,陕西广播电视大学讲师 ,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是旅游规划。

猜你喜欢
顶岗校企岗位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从建构主义下分析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的必要性
基于现代学徒制下高职学校顶岗实习的安排与策划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
校企合作五反思
顶岗实习、毕业设计与就业一体化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