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高中语文课堂上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2016-02-25 18:35沙小燕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苏州215104
新丝路(下旬) 2016年9期
关键词:人文精神语文课堂人文

沙小燕(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江苏苏州 215104)

如何在高中语文课堂上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沙小燕(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江苏苏州 215104)

高中生的语文课堂上,除了教授传统的语文知识外,还应该担负起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责任。如何培养人文精神,应该结合语文课堂的特点,进行研究和分析。

高中语文;人文精神;兴趣

【DOI】10.19312/j.cnki.61-1499/c.2016.09.086

当今社会,教育普及化,小学初中义务教育,而高中阶段这个学生学习的第三阶段,不仅承载着教育学生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目标,还有着极其重要的任务,那就是对已经处于人生观的重要时期的高中学生,进行必要的人文教育。所以,高中阶段,我们就可以利用语文,让教师在语文课堂中,将人文精神的教学,有机合理的融入到自己的语文教学计划中去,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逐渐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让这些高中的学生得到健康的发展。而对于学习压力相对较小的高职,更担负着培养社会中坚力量的责任,这就使得高职语文的重要性凸显无遗。

语文学科特点之一就是:具有较高的人文精神。高中阶段的语文教材中,课文涉及的范围应该来说,是比较广泛的,涉及到文言文、现代文、人物传记、诗歌鉴赏等等,这些课文的虽然文本内容不同文体不同,,但是它们又有着相同的一个特点,那就是富含“人文精神”。

与高中阶段其他的课程相比,语文有它独特的魅力:它能借助感人细腻的和形象生动的语言,完整无疑地展示世界的人文、习俗、文化和精神。编者在编写教材时,会认真遴选每一篇好文章,力求通过文本,让高中阶段的学生,在语文课堂里领略人文精神。所以,当我们的语文老师在上课的时候,也会认真备课,准备丰富多彩的手段,对这些精挑细选的文章进行文芬分析和阅读;学生也就可以通过课文中所表现出来的人文精神和品格,潜移默化地对自身的不足之处进行合理地改正。这样就能更好地提高学生自我的思维能力,挖掘他们潜在的学习能力,从而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

当今阶段的高中高职学生,他们都有鲜明的个性和一定的语文学习基础,所以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我们首先应该尊重和包容学生,以学生为出发点,依据教学内容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唤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带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那如何才能引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培养他们在语文学习中的人文精神呢?我就粗浅地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

一、正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中的人文精神

教学,其实就是言传身教。所以,高中语文老师,首先就应该培养自己的人文精神,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和楷模;在教学过程中,更要注意不能一味使用传统的说教方式,以免引起学生的反感,而是要用各种方式,旁征博引的对教材进行讲解和分析,让学生了解和挖掘文本中所隐藏的丰富的人文精神,从而引导学生,汲取课文中的营养。

那如何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熟读唐诗三百首”“摇头晃脑吟诵”这些都是人们推崇备至的方法。那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和朗读其实分不开。而情感教育应寓于朗读过程中实施。

加里宁曾经说过:没有任何人像孩子的眼睛那样能捕捉一切细微的事情。想象一下,我们的语文老师面带微笑、神采奕奕地在讲台上用柔和的嗓音、抑扬顿挫的语调、绘声绘色的话语、逼真传神的动作进行语文教学活动,怎么可能不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运用恰到好处的音量营造充沛浓郁的氛围,多种丰富的朗读方式,再现了作品的形象和画面,在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中,学生将会更快的闯进作品的意境中,体会作者的心灵,与作者和作品中的人物一起体会喜怒哀乐,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获得情感体验。上《春江花月夜》一课时,语文老师进行肢体语言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学生就能更好地感受诗歌中所描绘的美好宁静的画面,学生获得了整体感知,也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他们的情感与诗人有了共鸣和交流,就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那这堂课的意义就落实在了实处。这就是“动之以情”在教学中的事半功倍的效果。上《静女》时,学生自己朗读,听教师范读,通过恰到好处的诗歌朗读,品味文章中的人物和内容,了解那个年代人物的性格和精神面貌,从而确立自己对诗歌的鉴赏。

二、教师要学会理解和尊重学生,在课堂上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西方人文精神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因此,我们的语文老师在语文课堂上进行人文精神营养灌输的时候,不应该把自己放在很高的权利的位置,而是应当尊重、关心和包容学生,同时把平等、自由、宽容等人文精神合理地融入到课堂的氛围当中,这样,我们高中的学生才能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通过语文老师潜移默化的引导和熏陶之下,培养他们良好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

我们语文老师在上课的时候,需要认真创设一个良好的情感氛围,导语的切入,图片的设置,音乐的引进等多种手段和方式的运用,全方面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成功地让学生处在“我要学”的状态,从而让他们能愉悦的学习。在语文教学中,语文老师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循循善诱,春风化雨。而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编者精挑细选,每篇文章,都是写作者特定心境和情感的表达,文章中蕴含了丰富的人文精神。在语文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他们的情感被调动起来时,就会沿着这条情感轨道,慢慢领悟课文,走进作者。这样的话,学生在语文课堂上,除了学习语文知识,也能通过课堂,反省自我,挖掘不足,培养人文精神,从而树立起对整个社会的关注和理解,认真观察这个社会和世界,从而树立自己正确的人生观,培养自我的人文精神,在学习和生活中,学会善待尊重和宽容他人、学会理解和关爱他人的良好意识,那走上社会会,他们就能更好地学会与人相处。

总之,素质教育背景下的语文教师应该极力培养,把人文教育作为核心,提倡“人文关怀”,培养人文精神和人文品质,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创“大同社会”。而这一点,也正是我国现代化教育和语文教育所极力追求的。应该按照新课标要求,依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识水平努力把教师、学生、教材三者有机融为一体,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乐中求学,学中求乐。

猜你喜欢
人文精神语文课堂人文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