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儿童体操训练中应用语言的几个心理学问题

2016-02-25 18:35吴钧宝鸡市体育运动学校陕西宝鸡721006
新丝路(下旬) 2016年9期
关键词:儿童心理体操生理

吴钧(宝鸡市体育运动学校 陕西宝鸡 721006)

浅谈在儿童体操训练中应用语言的几个心理学问题

吴钧(宝鸡市体育运动学校 陕西宝鸡 721006)

【DOI】10.19312/j.cnki.61-1499/c.2016.09.091

斯大林说:“语言是手段工具,人们利用它来彼此交流……”教练员能否搞好运动员的体操训练,语言应用是否恰当关系极大。应用的好,可调节的运动员的神经系统,进而影响人体的生理和生化过程,达到有准备的全面调动机体,高效完成训练任务。

一、语言与心理生理变化的关系

在训练课上常遇到教练员的一句话可使某个小运动员热情很高,动作完成很好。有时由于教练员言语不慎,又使小运动员情绪不高,没有信心。这些现象的出现是有其科学性的。生理学已证明,通过人类第二信号系统的心理活动能使机体内部发生变化,甚至在特定的条件下,会引起机体有关部分的功能性和器质性的病变。人的心理活动,可影响人体的生理生化过程,反之人体的生理生化变化又影响心理活动。

综上所述,语言与心理、生理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因此,教练员在训练时应用语言要特别注意,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和个性特征及接受能力有针对性的选择应用那些鼓励性言语,促进训练效果。

二、语言与技术训练效果的关系

教练员的语言,透过儿童的感官,作用于大脑产生相应的心理和生理活动,并直接影响到训练效果。不同的语言产生不同的效果。如良性肯定的语言刺激使儿童产生好的心境,对所从事的活动感到愉快并充满信心,同时又可影响机体产生生理上的良好变化,使机体得到充分动员,有准备的投入训练,所以效果好。恶性的、否定的语言易刺儿童们的自尊心,挫伤积极性,对儿童心理正常发展不利。综上所述,教练员的语言需谨慎,要从调动儿童积极性出发,讲究语言的过渡和科学。在任何情况下,有耐心,善于克制个人情感,一切从正面引导出发,不能急于求成。衡量教练员语言运用是否恰当,不是看动机如何,而应当看效果如何。

三、语言应用应考虑到儿童的个性特点

一个教练要带6到8名儿童训练,虽人数不多,但其实神经类型、个性各不相同,要搞好这个队的训练工作,应在语言上因人而异,决不能一个“方子吃药”。

四、语言在儿童心理训练中的作用

巴普洛夫说过“人的反应就是靠着第一和第二信号系统而产生的,但第二信号系统具有主要的指导意义”。当儿童踏入体校,在从事技术训练的同时,必须进行心理训练。通过语言的作用培养儿童一下心理品质。

1.培养建立儿童体操兴趣,并逐步形成良好动机。

2.培养儿童稳定集中的注意力,且主意范围较宽,注意力分配适当,能迅速转移。

3.培养儿童良好的意志品质,逐步形成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和坚持性,使儿童养成良好的训练作风。

4.调动儿童的情绪,挖掘儿童心理、生理的巨大潜力,有效的完成每项训练任务。

5.有利于学习掌握、巩固、完善运动技术和提高身体训练水平。

总之,语言对儿童心理、生理、运动技术有着直接的关系,只要教练员充分发挥语言的积极作用,可增进儿童的身心健康,顺利完成打基础的任务。

猜你喜欢
儿童心理体操生理
爱与职责——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及其教育的思考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探究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探究
打破生理“平衡”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旋转血泵生理控制
体操
思维体操
妈妈们产后的生理烦恼
思维体操
头脑体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