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产业经济贡献度研究背景下的语言技术人才培养

2016-02-25 18:35但雅琼湖南工学院湖南衡阳421002
新丝路(下旬) 2016年9期
关键词:贡献度语言服务

但雅琼(湖南工学院 湖南衡阳 421002)

语言产业经济贡献度研究背景下的语言技术人才培养

但雅琼(湖南工学院 湖南衡阳 421002)

当前的语言产业经济贡献度研究对于英语专业语言技术人才培养具有启示意义,针对当前高校语言技术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目标、课程设置以及师资培养等方面提出一些教学改革的建议。

语言产业;语言技术人才;教学;

【DOI】10.19312/j.cnki.61-1499/c.2016.09.092

随着当前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以及新战略规划的实施,我国的语言产业研究已进入新阶段,重点关注语言产业对国家发展的经济贡献度问题。语言产业的经济贡献度研究也成为了我国相关政府机构和企业部门所关注和研究的重要问题。在语言产业经济贡献度研究背景下探讨语言技术人才培养首先必须解决两个方面问题。一是语言产业的边界划分问题,即必须要有一个涵盖较全面,所包括产业相对完整的语言产业概念,二是在厘清语言产业涵盖的产业范围基础之上,通过对客观经济数据进行语言产业经济统计,分析得出语言产业的经济产值。[1]本文通过分析语言产业经济贡献度研究的这两个核心问题,研究其对当前英语专业语言技术人才培养的启示,结合当前高校语言技术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培养模式中存在的若干问题,从教学目标、课程设置以及师资培养等方面提出教学改革建议。

一、语言产业的边界划分

中国译协常务副会长郭晓勇在2010年的中国国际语言服务行业大会所作的《中国语言服务行业的发展状况、问题及对策》报告中明确提出了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语言服务产业超越了传统意义的翻译行业,具有企业性质和盈利性质,包括了语言教学与培训、翻译与本地化服务、语言技术工具开发和语言相关咨询业务的新的产业,并成为了全球化产业链中的重要部分。[2]近年来的语言产业发展更加拓宽了其产业范围,当前的语言产业应包括所有从事多语言间信息转换及关联服务的机构。首先应包括直接提供语言间信息转换服务的翻译公司,提供多语培训或信息咨询服务的翻译培训机构以及翻译软件开发公司等。其次是经营业务部分依赖于语言间信息转换服务的国家外事宣传等的新闻出版部门、大中型跨国企业以及外经贸、涉外旅游企业。再次是为语言服务产业发展提供支持的的相关决策和管理政府部门、行业协会、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等。最后,语言产业还应包括语言测试研究产业、语言出版业、语言创意产业等。

二、语言产业的经济产值

中国翻译协会提供的《中国语言服务业发展报告 2012》报告中对2010 年我国包括语言翻译与培训,语言出版,语言测试,语言技术和语言教育设备等产业的语言产业年产值进行计算后统计得出合计产值 1920 亿,占当年全国 GDP 401512. 8 亿的 0. 47%,占第三产业增加值 172596 亿的1. 11%。其中从事翻译、口笔译服务的本地化企业和多语言服务的企业数量达到了29372家,从事翻译软件开发、机器翻译、翻译辅助工具、语言技术、语言科技、多语信息处理的企业数量达到了54家,而从事翻译培训、翻译咨询、多语信息咨询的企业数量达到了278家,整个产业从业人员有119 万人,其中翻译人员 64 万人,所创造的年产值高达1576 亿元。我们在感慨语言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并且创造经济产值潜力巨大的同时反观我们高校当前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发现一些趋待改革的问题。

三、语言技术人才培养现状及问题

目前我国的语言技术人才培养存在着课程设置较单一,翻译实践知识全面的师资力量缺乏,教学内容滞后和高校教学设备购买经费不足等问题。[3]首先,传统的语言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为主,缺乏翻译技术培养、翻译项目实施知识的传授。其次,现今的翻译行业要求翻译教师不仅熟悉翻译理论且有丰富的翻译实践经验,了解翻译项目实施过程中管理流程与不同技术要求,并且能够熟练使用各种翻译软件,对不同翻译软件的功能驾轻就熟。但是目前众多高校的翻译教师出自英语语言文学或外国语言文学专业,长期在校从事教学工作,很多难以达到如此诸多的师资要求,因此造成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学内容严重滞后,重翻译理论讲授轻翻译实践实务知识,不能有效的教授机辅软件的基本操作,且讲解与行业实际操作关联性不强,学生并没有真正掌握如语料库检索以及质量检测等工具的实际使用。由于教师自身缺乏翻译项目启动、项目流程中的管理与质量监控等实际操作经验造成教学内容空泛,不利于培养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的实际语言服务能力。最后,为改善和保障教学效果需要学校购买各种翻译软件,而从购买到翻译软件的更新维护和数据库的升级等对学校来说都是很大的资金压力。

四、培养复合型语言服务技术人才的策略

为改进目前的语言技术人才培养,培养满足市场需求的复合型语言服务技术人才,首先必须改变以往翻译理论与文学翻译研究为导向的教学,而应以职业教育为导向,将翻译教学与技术能力培养相结合,侧重翻译实务的具体知识介绍,侧重对语言服务人才技术能力的培养,提升语言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新兴技术来提高语言服务水平。其次,语言技术人才培养的训练课程应更加的多元化,应开设语言服务技术工具操作的课程,国际商务和市场营销等的相关课程,这将有助于学生掌握更多实际工作中的有用技能,适应市场需要。再次,采取多模态的教学方式,多途径多手段的提高教学效果。关注理论与技术知识的实践应用,实际翻译项目流程的模拟教学,角色分工分配完成任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真实的工作体验。技术软件教学更应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最后,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离不开专业教师的自身不断学习与实践。关注行业的发展动态,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储备。学校也应积极的探索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路径,为教师与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平台,也解决自身教学资源有限或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问题。

[1]陈鹏.语言产业经济贡献度研究的若干问题[J].语言文字应用,2016(3).

[2]中国翻译协会.中国翻译年鉴2011-2012[M].北京: 外文出版社,2013.

[3]韩倩兰.语言服务视角下翻译技术人才的培养[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4).

猜你喜欢
贡献度语言服务
语言是刀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充分把握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
基于贡献度排序的肾透明细胞癌串扰通路分析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人力资本投资对农民增收贡献度研究——南疆三地州例证
武器装备体系能力贡献度的解析与度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