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校本教材建设的多级培育机制初探
——以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6-02-25 18:35王成杰龚雪慧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常州213164
新丝路(下旬) 2016年9期
关键词:校级校本成果

王成杰 龚雪慧(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常州 213164)

高职校本教材建设的多级培育机制初探
——以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王成杰 龚雪慧(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常州 213164)

文章概述了校本教材的内涵,结合我校校本教材培育方法谈及了多级培育的实质,以国家级规划教材的建设要求为目标,踏实开展教材建设,不断持续改进教材,逐级完成校级、省级、国家级的教材成果。

校本教材;培育机制;规划教材;教材建设期

【DOI】10.19312/j.cnki.61-1499/c.2016.09.093

一、引言

高校教材建设一般分为国家、省级、校级三级体系。国家级规划教材由教育部统一规划,分别针对现代职教体系或本科教学体系展开,国家级规划教材的建设成果也是一本教材,不过此成果源于教师的努力,起源于省级、校级教材甚至是校本讲义,遵循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不断升级的建设路径。

对比高职与中小学教材建设,可以看到:中小学校本教材建设虽弥补了统编课程教材的不足,凝练学校特色、开拓第二课堂。但多止步于从无到有,这是由中小学校课程性质决定的。

而高职教材建设面向现代的职教体系、面向大众化的高素质人才培养、专业技能教育,面对信息化时代的翻转课堂、慕课的倒逼,不得不围绕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程开展全面建设,并不断积累,持续改进,提升自身的建设成果,往更高的目标迈进。

二、我校校本教材建设内涵

1.校本教材选题

需围绕我校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或教学大纲中的规定课程展开,以校企合作为主线,能反映产业技术升级、符合职业教育规律、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并富有特色。

2.校本教材建设的主体

教材建设的主体是一线教师。需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企业经历,能系统承担2门以上课程的授课,主编有中级以上职称或硕士以上学位,能安排合理的编写队伍。

3.校本教材建设目标和路径

我校校本教材建设从一开始就树立了一个远大目标,按国家级规划教材立项要求拟定建设原则与标准,但是远大目标很难实现,因此就将该建设目标分4个层次:(1)未成形的活页讲义,(2)印刷成册供学生使用的校本讲义,(3)我校教师主编的出版教材,(4)成功遴选成省级、国家级优秀教材。每个编写团队围绕远大目标,一路向前,只做一件事:不断完善教材的建设目标,逐层提升。

然而,建设最终成果确实多元的,有的教材止步于校级教材,有的可能止步于省级教材、国家级优秀教材,这些需要团队努力和学校的支持。我校的多级教材培育机制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诞生的。校本教材4个层次建设均纳入学校培育教材的管理体系。

三、我校项目化校本教材建设的原则

1.产教结合。鼓励开发体现行业发展要求,行业特点鲜明的职业教育教材和高质量的实践指导教材。鼓励学校依托校企合作,共享知识资源,集众人智慧,一人之笔,协同创新开发适应新兴产业、新职业和新岗位要求的特色教材。

2.强化衔接。鼓励教学重点、课程内容、能力结构以及评价标准与职业标准[1]、岗位要求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有机衔接;同时,兼顾中职教材与高职教材衔接;兼顾学生能力培养与专业技能等级证书获取的有效衔接。

3.锤炼精品[2]。鼓励老师心存精品意识,深入企业,开展课程和教学体系改革,围绕行业、企业生产一线的实际工作任务(案例)将新方法、新内容、新规范、新标准等编入教材。

在教材具体内容的处理上,以“必需”和“够用”为原则,把知识碎片化,有机融入到精心设计过的项目、任务、案例中,着重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综合职业素质、职业技能水平,甚至为学生今后就业及可持续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4.编辑质量。教材编写应条理清楚,文字规范,语言流畅,图表准确、计量单位符合标准。

5.创新形式。紧抓“资源共享课程”转型升级的建设契机,鼓励开发包括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网络课程、虚拟仿真实训平台、工作过程模拟软件、通用主题素材库等多种形式的数字化配套教材,使得教材更加生活化、情景化、动态化、形象化。

四、多级培育机制具体实施措施

1.培育教材建设期与经费保障

教务处设立培育教材建设的专项经费[3],依据国家、省级教材建设文件通知,拟定具体培育教材计划,我校的培育教材工作一个建设期拟定为5年,让教师有充足时间实施4个层次的分目标,一般要求教师1年内实现校本讲义的编写并投入教学,2.5年内实现教材出版,5年内参与部委级、省级、国家级的教材遴选。培育机制做到:在培育教材建设初期给广大老师普惠,在教材出版时,可多方协作帮助教师实现教材出版,在教材取得高级成果后又能给予很高的奖励。并且奖励可以累积,未参加校级立项的教材不享受立项培育教材的相关政策。

2.培育教材的实施

(1)教师围绕我校课程选题、填写申报材料(项目化培育教材申报书、教材工作方案、教材目录、课程标准、教学整体设计、典型单元设计、教材样章)在系部推荐的基础上,我们将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评审。重点关注申报材料中的编写队伍,教材编写思路,编写提纲,样章,出版发行论证等内容。

(2)教务处组织校内外专家评审,公示评审结果,与教材主编签订正式的教材建设管理协议,落实具体建设目标,教材主编根据自己团队的能力填写建设目标。

(3)过程检查与成果认定:培育教材重在建设,教师分阶段完成建设目标,教务处采用定期验收方式进行管理,严格按照管理协议中教师自己承诺的内容,按期验收,资助成果。对于省级、国家级规划立项教材成果期限,可以放宽至5年,教师可主动申报,教务处审核合格后给予资助。

所有成果,必须在我校学生中使用一个学期以上,才能得到资助,包括讲义、新编教材、或需再版的教材的修订教材。若教师违背管理协议,不再提供资助。

五、成效

我校分别于2012年、2015年、2016年开展3轮校级培育教材立项工作,共立项81部培育教材,已出版教材32部,从培育体系中,建成江苏省重点教材3部,“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3部。

[1]王恬,阎燕.加强教材建设 助力人才培养[J].中国大学教学,2013,09:93-95+92.

[2]靳玉乐,王洪席.十年教材建设:成就、问题及建议[J].课程·教材·教法,2012,01:12-16.

[3]张永芬.关于高校教材建设的理性思考[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05:115-116.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15-16年度教学改革与教材建设课题“职业院校项目化校本教材的培育机制研究”(02-42)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校级校本成果
黄山学院校级重点学科简介
——生态学
我校党委荣获“陕西省高校先进校级党委”称号
黄山学院校级重点学科简介
——马克思主义学科
验收成果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工大成果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