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国经济的自我修养

2016-02-25 22:23
首席财务官 2016年1期
关键词:二战大国

上面这行字显然有50%的标题党意味,当然还有一半的认真。

在眺望2016全年的经济走势之前,让我们把目光先拉回到遥远的100年前。彼时欧战正在进入最艰苦的阶段,所有的参战方都在为如何体面地结束战争而头痛不已。以“300页读懂二战史(后又出版了一战史)”闻名的英国历史学家、牛津大学近代史教授诺曼·斯通,用直指本质的方式给出有关一战终战过程的漫长纠结与二战在意料之中猛烈爆发的根本原因,那就是当时已经跃居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的美国尚不知道如何发挥世界霸主地位之于全球秩序的作用,比如介入与调停。此前的美国一直深陷孤立主义的城堡之中,奉行开国之初国父们的谆谆教诲——“不要介入欧洲的事务”。而二战之后,早已适应了世界霸主地位的美国显然吸取了一战的教训,以“马歇尔计划”为名的欧洲复兴计划奠定了战后和平稳定的总体格局。

时移世易,量变的积累终将带来质变。

从这一视角再来审视中国的宏观经济,正在逐步适应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角色的我们,显然一整套的经济运行体系都站在了质变的门口。

首先是重税思想。在改革开放之初,政府财力有限,加之征收能力不足,不得已采取高名义税率的重税思想,不仅是间接税大行其道,而且具有专项投入意味的教育附加费、城市建设费以及文化事业建设费等也习以为常。如今,每年600多万大学毕业生的总规模举世震惊,300多个内地城市不停地在创造摩天大楼的新纪录,2015年揽入430亿元票房的电影产业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市场,教育附加费、城市建设费以及文化事业建设费这三项费用的存在合理性早已荡然无存。至于何时取消,正如此前全面二孩政策延宕多年才破茧而出一样,需要最高层的智慧,而不是基于部门层面的理解。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2016年经济工作的五大重点工作的表态中,特别提出“实行减税政策”和“降低企业成本”。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曾经被主管部门热衷的“结构性减税”的提法不见了,而代之以直接的“减税政策”,修饰性定语的消失意味着政策被操纵弱化的空间也一并消失,大国经济下的重税思想终于式微。

其次是国资进退。随着国民对社会保障体系的关注,原有修修补补的社保体系面临着全面的重建,而巨大的“原罪式”缺口在人口红利消失的情况下不可能自我修复,国有资本旗下的可交易资产(主要是股权和物业),均面临着相当规模的减持动力,部分地方省份已经开始操作,而冲击波必然会传递到央企和央产层面。全民所有回补全民,当属这一体制设计本来应有的闭环功能,在充分享受了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双重红利之后,如今到了把这份庞大的国民储蓄取出来的时候了。

民安而后国泰,是谓大国崛起。

猜你喜欢
二战大国
习近平,大国抗疫与经济重启
绘画
多想记住你的脸
令人惊叹的发明大国
英军在二战中使用的轻武器(II)
最好的报答
二战德军变身解放者?
二战老飞机落户桂林
“二战”历史漫画
难以磨灭的二战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