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苏区干部好作风及其时代意义

2016-02-25 08:43梁发明
党史文苑 2016年2期
关键词:苏区成因内涵

梁发明

[摘要]苏区干部好作风是党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政治优势,苏区干部以自身的一言一行不仅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和真诚爱戴,而且为其后党员干部作风建设树立了典范。对于现今全面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依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苏区 干部好作风 成因 内涵

苏区干部好作风,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毛泽东、朱德等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在领导创建和巩固中央苏区革命斗争和建设活动中,带领苏区广大干部形成的优良作风。历史已经证明,苏区干部好作风在苏区时期为革命战争的胜利和党的建设产生了巨大作用,已经成为我们党的传家宝。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继续弘扬苏区干部好作风,对于改进和加强党的干部作风建设,打造一支强有力的干部队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苏区干部好作风的历史成因

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瑞金成立。中共开始了第一次局部执政的伟大实践,在严酷的革命岁月如何有效领导和发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革命战争,巩固红色苏维埃政权,就成了中国共产党头等重要的工作,而干部的作风是这工作开展得好坏极为关键的因素。干部作风不仅关系到战争的胜负,而且事关党和苏维埃政权的生死存亡。毛泽东最先意识到这个问题,并最早开始抓干部的作风建设,培养形成了苏区干部好作风的优良传统。苏区干部好作风的形成,至少有三个方面的因素。

1.苏区干部心中牢固树立的根本宗旨意识。中国共产党自诞生起,就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党的政治纲领和奋斗目标,把改变全国各族人民被剥削、被压迫的状况,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当做自己的最终使命,这代表着中国社会未来发展的方向和中国无产阶级及其他广大劳动群众的根本利益。我们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宗旨决定作风,作风体现宗旨。苏区各级党组织无论处于何种状态下,都十分重视对党员干部进行严格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起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以人民的利益为最高利益,随时随地都要想到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广大苏区党员干部都牢记,参加革命,参加中国共产党的目的是为穷人谋利益;为了革命,为了群众,为了苏维埃,要随时准备贡献自己的一切,甚至不惜牺牲生命。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红色政权,把其宗旨放在为人民求解放、谋利益上。这是形成苏区干部好作风的根本原因和内在动力。

2.苏区党政军各级领导干部的以身作则和模范带动。一是党政军机关的设置和人员的配置坚持了精干、高效的原则。第一次全苏大会经过民主选举产生了中央最高权力机构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仅有63名。临时中央政府刚成立时仅设置了10个工作部门,工作人员也很少,其中8个部办公地点设在瑞金叶坪谢氏宗祠里。这个面积不大的祠堂竟然被木板隔成十多个面积仅十几平米的狭小办公室,而每个部却仅有一间,部长和几个工作人员的办公设备只有一台手摇电话机,一张桌子和几条凳子。但是毛泽东激励中央政府的工作人员,要克服简陋的办公条件,艰苦地工作,努力地代表工农大众掌好政权,做人民的公仆,成为模范的苏维埃工作人员。当时,为节省办公开支,严格限定了省、县、区领生活费的工作人员数,在经费遇到困难时,还要减少县、区领生活费的名额。

二是毛泽东、朱德等领导同志身体力行,带头“做人民的公仆”,率先成为苏维埃工作人员的模范。中央政府主席毛泽东工作生活需要的东西极为简单,办公只需一桌、一凳,休息只需一张木板。毛澤东、朱德等时常深入到乡、村进行调研,了解群众疾苦和干部作风问题。一旦发现问题,无论大小都要求及时解决。例如,毛泽东要求乡政府修理损坏的小木桥,亲自带领工作人员在瑞金沙洲坝挖水井解决当地百姓饮水难问题,亲自下田帮群众插秧;朱德经常与战士们一起打草鞋,穿草鞋,帮助农民插秧;周恩来、张闻天帮助红军家属挑水砍柴;彭德怀和战士们在一起同吃,不要每月补给的伙食津贴。为减轻苏区政府的财政负担,节约行政开支,江西省政府主席刘启耀、中央土地部副部长胡海,不要公家的伙食费,带头从家里背粮到机关办公。苏区时期,党政军各级领导以实际行动带动了苏区干部“自带干粮去办公”的热潮。各级领导同志以身作则,克己奉公,艰苦奋斗,决不谋私利。这是形成“苏区干部好作风”的重要源头。

3.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干部作风的培养、监督和惩戒机制。一是大力开办各类训练班和学校,培养干部好作风。临时中央政府领导开办了多期短期干部训练班和多所学校,例如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苏维埃大学、红军大学等等。党政军各级领导经常亲自去授课。课程的设置丰富多彩,除了各种政治理论课程外,还把干部作风的培养作为重点课程,派学员们专门出去实习一段时间,以锻炼他们的工作能力,培养他们的服务意识和优良作风。

二是大力树立干部作风的优秀典型。通过树立干部作风的优秀典型,以点带面,加以号召和推广。“二苏大会”前夕,毛泽东带领工作组深入到兴国县长冈乡和上杭县才溪乡作调研,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写了两个调查报告。在“二苏大会”上的报告中,他列举了这两个乡的干部好作风的具体表现,称赞说:“他们得到了广大群众的真心实意的爱戴,他们的战争动员的号召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这样的乡政府,是真正模范的乡政府”[1]p138。“二苏大会”主席团还将这两个报告的小册子发给每位与会代表,以供学习借鉴。此外,还培养树立了多方面的具体典型,比如全面工作上的典型模范兴国县,扩红模范瑞金县,春耕模范武阳区和石水乡,等等。在这些模范的带动下,苏区干部好作风真正在全苏区干部中普遍树立起来了。

三是各级党组织设置了监察委员会,各级政府设立了工农检察部和工农控告局。各级纪检监督机构还常采取微服私访和突击检查的方式,经常检查各部门的工作作风,并把发现的问题线索及时反馈给有关部门进行查处。发动舆论监督,利用新闻媒体推动廉政建设。在《红色中华》《红星》等报刊上专门开辟“铁锤”“铁棍”“警钟”等栏目,大胆揭露政府工作人员中存在的贪污盗窃、铺张浪费、消极怠工等坏行为和不良作风;《红色中华》的“红板”栏目表扬工作成绩突出的组织和干部,“黑板”栏目批评督促工作落后的组织和干部[2]。苏区党组织还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检举运动,人民群众发现政府工作人员的不良作风和不良现象,可以随时向控告局检举告发。对于群众揭露出来的重大问题,及时坚决查处,对于相关责任人无论职务高低一律依规依法惩办。这一系列的有力举措是苏区干部好作风形成的重要制度保证。

二、苏区干部好作风的主要精神内涵

1.团结群众,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的公仆精神。随着土地革命的深入发展,中央革命根据地的迅速扩大,各项事业的建设、管理需要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人民政权的巩固和保卫须有最广泛的动员,等等。苏区干部深知,离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党和政府什么事情也办不成。苏区干部将发动组织群众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将根据地的开辟和苏维埃政权的建立与群众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苏区干部将关心群众生活、为群众谋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自觉自发地为广大劳动人民解决实际困难。毛泽东在“二苏大会”的报告中列举了兴国县长冈乡干部作风的模范事迹后,提出:“我们应该深刻地注意群众生活的问题,从土地、劳动问题,到柴米油盐问题。”“要得到群众的拥护吗?……就得关心群众的痛痒,就得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解决群众的生产和生活问题,盐的问题,米的问题,房子的问题,衣的问题,生小孩子的问题,解决群众的一切问题。”“一切这些群众生活上的问题,都应该把它提到自己的议事日程上。应该讨论,应该决定,应该实行,应该检查。要使广大群众认识我们是代表他们的利益的,是和他们呼吸相通的。”[1]p138以长冈乡干部为代表的苏区干部“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赢得了群众的普遍赞扬:“共产党真正好,什么事情都替我们想到了。”后来这一口号发展为我党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勇闯新路,创造第一等工作的进取精神。苏区的党员干部在工作中勇于创新,锐意进取。苏区干部是革命和群众的组织者,他们勇于担当,以身作则,成为优秀工作的模范。兴国党员干部们创造性提出了做到“四个模范”“十带头”,为苏区干部好作风作了最生动、最全面的诠释。“四个模范”即思想作风模范、扩大红军模范、土地革命模范和经济文化建设模范;“十带头”即政治学习、军事训练、执行勤务带头,参军参战带头,遵纪守法带头,购买公债带头,节省粮食带头,优待红属带头,发展生产带头,移风易俗带头,并以歌谣的形式传唱。

正是在“四个模范”和“十带头”的带动下,兴国党员干部们以“冲锋的精神”,各项工作都走在前面。例如:扩大红军的模范,支前的模范,优待红属的模范,购买公债支援苏区经济建设的模范,文化教育的模范,等等。兴国的伟大创造获得了毛泽东在“二苏大会”上的热情表扬:“兴国的同志们创造了第一等的工作,值得我们称赞他们为模范工作者。”[1]p140毛泽东还欣然为该县代表题赠“模范兴国”四字,加以褒奖。“创造第一等工作”迅速成为广大苏区干部党员在各条战线上开展各项工作的目标,对苏区的土地改革,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等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3.严于律己,发扬艰苦奋斗、廉洁奉公、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苏区干部为了工作,常常无暇顾及自己的家庭,面对困难毫无怨言。例如,邓振询舍小家顾大家,他在担任江西省职工联合会委员长的一年多时间里,全身心扑在工作上,妻子不幸被敌机炸死,他都顾不上回去看上一眼,儿子得天花,他也没空回去照料。

在物质利益面前,他们总是把群众放在首位。随着敌人的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的加剧,苏区军民的生存更加艰难。为支援革命战争、补充军饷,苏维埃中央政府发出节省号召,各机关、团体、企业、部队、学校开展了大规模的节省运动,各级干部率先带头,主动要求取消政府减免的土地税,不要政府生活补贴。张闻天自带饭包下基层,改一天三餐为两餐。仅在瑞金就有80多人自带伙食去办公。瑞金县乡干部还发起了凡有两床被捐出一床,只有一床的两人共一床,抽出一床供给红军的捐被活动。

面对敌人一次比一次严酷的“围剿”,苏区干部纷纷带头参军参战,在他们的影响带动下,苏区在1934年的扩红多达6万多名。积极组织各种战时服务队,冒着生命危险深入前线支前慰劳红军,运输军需物质,抢救伤员。在主力红军撤离后,中央苏区遭到敌人的空前破坏,苏区干部在敌人的屠刀下视死如归、毫不畏缩,所表现出革命气节和奉献精神惊天地、泣鬼神。

三、苏区干部好作风的时代意义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攻艰期,国内外形势错综复杂,各級领导干部面临着各种诱惑和考验,因而继承和弘扬苏区干部好作风,切实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密切联系群众,是一项迫切而重大的课题。我们党十分重视自身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时常汲取自身奋斗过程中的宝贵经验,并且能返本开新。苏区干部好作风形成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历经了80多年的革命与建设的检验,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1.坚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一个人乃至一个政党、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坚定理想信念,始终坚守共产党员的精神追求,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之本。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思想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强大精神支柱。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无论革命、建设还是改革开放时期,无数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明确历史使命,克服艰难险阻,经受住了各种考验,坚定自觉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努力奋斗,在思想上铸就了坚不可摧的钢铁之城。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从小到大、由弱变强,领导人民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广大党员干部树立了坚定的理想信念,产生了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同时,历史也警示我们,党员干部一旦理想想念不坚定或丧失理想信念,就会动摇和丧失党的根本宗旨意识,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就会没有骨气,就无法抵制住各种诱惑,导致政治变质、生活堕落,危害党和人民的事业。党员干部只有树立了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才能立下大志向、开阔大视野、拓出宽胸襟、达致高境界,方能从思想上行动上做好艰苦奋斗、勇于牺牲、甘于寂寞、无私奉献的充分准备,才能做到心若磐石不惧万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是苏区干部好作风带给我们最重要的启示。

2.勇于开拓创新。创新,就是从无到有、从旧到新、是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发扬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就是直面重大问题和巨大困难,敢于打破陈规,勇闯新路,勇于探索,不断突破。在峥嵘岁月里,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探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冲破了以城市为中心夺取政权的“十月革命”模式。率先垂范,争创一流业绩是我们党创一等事业的思想动力和行动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是前无古人的事业,是历史赋予党和人民的使命。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面临诸多困难和风险,我们如果缺乏做第一等工作的锐气和进取心,必然制约工作能力的提升。如果贪图安逸、心浮气躁,就不能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无法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一遇到困难就灰心丧气,精神萎靡、推脱回避,就会丧失积极进取、磨砺意志和强化素质的动力,最终碌碌无为。如果我们缺乏创新精神,墨守成规、故步自封、抱残守缺,就不能提升自身充分驾驭市场经济、领导科学发展、优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改善民生的能力。时代要求我们需要保持创第一等工作的锐气和进取心,继续发扬不惧困难、开拓创新的工作作风,放眼天下大局,解放思想,开阔视野,以改革者的热情、胆量和气度,以人民根本利益为重,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斗志、凛然正气。对职内之事,责无旁贷,全力以赴;遇到矛盾和问题,迎难而上,毫不退缩;在重大突发事件面前,挺身而出,毫不逃避;出现问题和失误,勇于承担责任,毫不推诿。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伟大的成长史、奋斗史,更是一部创新史。我们党就是凭借坚定的信仰,坚持开拓创新,敢为世界先的精神,不断取得一个又一个惊世殊成。这是苏区干部好作风的当代精神启示。

3.敢于担当精神。担当,简言之,就是毫不犹豫地承担起责任,竭尽全力地履行义务。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开始领导中国人民探索中国革命道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勇敢地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对于党员干部的检验标准,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每一个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毫不讳言,当前我国正值改革攻坚期、经济调整期、社会转型期、矛盾凸显期,前进道路上遍布荆棘,迫切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做到勇于担当、能够担当,努力创造经得住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工作业绩。要勇于担当,把高标准履职尽责作为基本要求,把自身干净作为底气,做到日常工作能尽责、难题面前敢负责、出现过失敢担责,做到立党为公、廉洁自律。要有担当重任的能力,坚持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总结,正确对待成绩和失误,不断促进工作的开展。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参加审议时要求,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树立和发扬好的作风,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努力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不断加强党性修养,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不为人情所扰;堂堂正正做人,老老实实做事,做到一尘不染、一身正气、廉洁奉公。这是对苏区干部好作风的传承和发展。

2011年11月4日,习近平在紀念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80周年的讲话中,对包括苏区干部好作风为主要内容的中央苏区精神内涵进行了28个字的高度概括和评价: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并且强调,这一精神既蕴涵了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共性,又显示了苏区时期的特色和个性,是中国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和精神特质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精神新的升华,也是今天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来源[3]。

纵观党史国史,中国共产党正是由于坚持和发扬了包括苏区干部好作风在内的优良传统,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克服了一个又个困难,取得了一个又个胜利。在新的历史时期,继承和弘扬包括苏区干部好作风在内的优良传统,对于开展好“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改进和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依然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红色中华.

[3]习近平.在纪念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8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11-05.

责任编辑/彭月才

猜你喜欢
苏区成因内涵
红星照耀下的湘鄂赣苏区
苏区人家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苏区创业致富人
挖掘习题的内涵
晕纹石成因解读(上)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
翻译实践问题及成因
“酒”类语符两个修辞场及其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