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的基本环节及其应用

2016-02-26 18:21苏乐堂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16年2期
关键词:学案环节探究

苏乐堂

高效课堂有很多种模式,各种模式都有各自适用的条件和教学目标,其评价的标准也各不相同,但各类高效课堂模式普遍具有“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引导学习”“应用学习”“总结学习”五个基本环节,精心应用这五个环节是保证高效课堂的关键。

一、自主学习环节

主要任务是分析问题,寻找答案。学生以教材和导学案为基础,围绕教师确定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边看书、看导学案,边圈划、整理问题及答案,为进入下一个环节做好充分的准备。

该环节的设置,力求体现高效课堂模式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理念。通过自主学习,让学生发现学习中存在的知识盲点,提高听课的针对性,增强自信心。同时培养学生的独立探究能力。这种学习方式既能解决教材理解的问题,又能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为下面的教学奠定基础。

有效地开展这一环节,要求教师要先预备课,再集体备课,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由执笔人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导学案。导学案中将教学目标设计转换成思考题的形式,使知识明线和思维发展暗线有机结合。思考题应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层次性、可测性、导学性和思考价值,有利于体现知识结构、突出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是:第一,教师要保证学生有自学探究的时间,让学生在自学中有所感悟;第二,要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如,易理解的知识粗读、新内容细读、重难点问题精读等;第三,自主学习的形式应多样化,如阅读教材内容、收集有关资料(一般在课下完成)、概括重点、发现疑点、构建网络等。

二、合作学习环节

主要任务是同学交流,补充完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要对照导学案开展有效的讨论。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活动起来,在互学中解决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发现新问题、探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解决不了的问题集中起来留到下一个环节解决。

该环节的设置,旨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通过合作学习,提高单位时间内学生学习、交流、表达的频次,争取优势互补,让学生学会交往,增强自信心,健全学生的人格。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是:教师一定要参与学生的合作学习探究活动,与学生一起讨论,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对学生的学习探究过程进行指导;及时发现问题,为下一环节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三、引导学习环节

主要任务是教师点拨引导,释疑解难。由教师组织各学习小组展示学习成果。教师对学生的展示情况要及时给予引导、鼓励、表扬、评价;对一些新生成的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教材的重点、难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共性的疑点、难点,教师要释疑点拨,启发引导,可适时适量地运用多媒体手段辅助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深化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掌握基本知识,形成基本枝能。

该环节的设置,旨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做到表达精练、语言流畅、声音洪亮,必要时安排学生到黑板前展示,锻炼学生的演讲、说理、辨析能力,既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又可以使其他学生受到启发,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不同思路,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在这一环节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教材的重点难点问题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解决,课堂点拨、引导是教师教学智慧的重要表现,更是教师主导作用的最直接体现。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应做到:一是授生以“渔”,教会学生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二是点在课堂教学目标的命穴之处,一语破的,简洁透彻,准确无误,实现本节知识的升华;三是要引入开放性、探究性的问题,通过分析,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四是根据教材内容精心设计微视频或课件,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四、应用学习环节

主要任务是规范作业,培养习惯。教师要根据教学设计和学生的学习情况组织检查或抽测。就检测的形式来说,可以是口头检测,也可以是书面检测;可以组织小组长之间互查、小组长检查或是抽查部分学生,但必须是学生独立完成,以便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就检测的内容而言,既要有书本知识,更要有联系社会生活实际的内容,要体现多样性、典型性、时代性的特点。当堂抽查要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针对学生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及时的评讲、矫正。

该环节的设置,主要通过部分典型性、针对性强的练习进行当堂训练和达标检测,有意识地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规范化应用和灵活运用的能力,形成分析解决特定问题的特定思路。同时,及时反馈教学信息,调整教学策略,制订补救措施。

在该环节中要注意以下问题:1.“检测”的方式,可以根据学科特点进行选择,形式多样。2.当堂达标检测题要紧扣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难点。基础题、提高题、拓展题等题型要简而精、巧而妙。

五、总结学习环节

主要任务是系统梳理,提炼要点。归纳梳理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划出本节课(或本单元)的知识结构图,让学生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要求学生言简意赅地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将自己的感受说出来与同学和老师分享。教师要通过知识结构网向学生展示本节课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进行学案整理:包括对疑难问题、个性化重难点、生成性知识、知识系统等的整理,将这些内容整理在教材或者纠错本中,并就重点、难点、易错点作特别标记。

该环节的设置,主要是让学生回顾学习过程,归纳学习方法,优化学习策略,有利于培养学生识记知识的准确性,梳理知识的系统性,概括问题的全面性,语言表达的顺畅性,书面表达的规范性。在此基础上提出有价值的开放性问题,布置拓展性的作业,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并开展一系列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这一环节中要注意的问题是:1.要引导学生学会归纳。把理解、掌握的知识,按照不同的类别加以分析、归纳、编排、总结,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模糊的知识清晰化,使之成为便于记忆、便于应用的活知识。2.要强化总结的重要性。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梳理,是一个加深知识理解、提高知识掌握水平、提高知识应用能力的过程。3.要让学生学画图表。通过画图表把零散的材料组织起来,清晰简明地解释知识之间的联系,迅速发现各知识点间的异同,便于有规律地储存和运用。

猜你喜欢
学案环节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乡愁导学案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比例尺(一)”导学案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