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气话”,想一想再说

2016-02-26 18:30柳泉敏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16年2期
关键词:敬畏错误家长

柳泉敏

当下,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家长的教育观念不同,方式也不一样,有的崇尚民主,有的秉持严格,有的提倡宽松。但是,每次孩子犯了错误,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往往会殊途同归,无意间说出一些“气话”。

这些“气话”,深深地扎根在家长心中,是他们教育理念的外在表现,反映了一个家长的教育心态和自身素养。看似轻描淡写,实则咄咄逼人。

“气话”之一:“你给我……”

“你给我好好听着!”“你给我把作业写了。”“你给我把地板擦干净。”……一个个命令式的要求,让孩子丢了自尊和自信,整个人陷入被动,就像个必须听从指挥的木偶。这是要命的“家长作风”在作怪。

其实,当孩子犯错之后,家长即便要惩罚,也不妨这样去问问孩子:“你觉得应该怎么办?”“你希望怎样来弥补你的错误?”用商量、提醒、劝慰的口吻和孩子沟通,效果会事半功倍。

谨记:生硬的命令,必将会使孩子口服心不服。

“气话”之二:“说了这么多遍,你就是不改。”

“我真不明白,教了这么多遍,你怎么还是不会呢?”“说了多少次,写作业不要分神,你就是不听”……这些话语,熟悉吧!伴随这些的,经常是家长一脸的焦急、无奈和愤恨。

孩子在犯错误的问题上都有一个共性,就是容易“反复发作”。“一锤定音”在孩子身上几乎行不通。在孩子反复犯错的过程中,我们也要引导孩子,同时,反复地提醒自己:再等等,会改的。

其实,孩子屡教不改的原因,非常复杂,有来自个性气质的,有源于思维习惯的,也有受到环境影响的。家长要根据教育效果的好坏,不断调整教育方法,而不是简单地将责任推给孩子。

谨记:不会教,才是孩子学不会的根源。

“气话”之三:“你只要把书念好,其他什么也别管。”

说句实话,我的父母也曾经把这句话当作至理名言教育过我。他们的出发点是“学习第一”,何错之有?但再仔细琢磨就有问题了:学习、成绩,难道就是孩子成长的全部吗?我以为,人格的塑造,道德的发展,个性的形成,这些才是体现这个孩子正在“长大”根本标志。

孩子为什么“爱管闲事”?那是由他们的年龄特征决定的,儿童对周围的新鲜事物天生就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这种“管”,更多的是出于热心,出于善良,出于关注。而家长一句“什么也别管”,后果是什么?那就是这个孩子会渐渐地开始漠视周围的环境,失去对生活的热情。

谨记:什么是书呆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气话”之四:“你再这样,我告诉你老师。”

当了十几年老师,这句话也听了十几年。不可否认,孩子对老师的敬畏要远远超过对家长的敬畏。“老师一句话抵过家长一百句。”这是家长经常挂在嘴边的。

孩子不听话时,家长喜欢拿老师当令牌,用意是什么?无非是想吓唬孩子,让他出于对老师的敬畏,不敢再放肆。但是,这句话说多了,老师在孩子心目中,就成了“老虎”“巫婆”,不再可爱可亲可敬了。

“你再这样,我告诉你老师”,这种“踢皮球”式的做法,其实错失的是最佳的教育时机。孩子在家长的监护时段,犯的错误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这样就给了孩子一个暗示:爸爸妈妈拿我没办法,以后可以照旧。

谨记:教育的现场,孩子是主角,你也是主角。

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这些耳熟能详的“气话”,折射的是家长的教育能力,触碰的是孩子柔软的内心。

口下留情,便是智慧。

猜你喜欢
敬畏错误家长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一些敬畏
敬畏先烈
家长请吃药Ⅱ
敬畏 果决 笃信
《错误》:怎一个“美”字了得
可爱的错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