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木耳挂袋栽培综合配套技术

2016-02-27 16:42盛春茜
现代农业 2016年7期
关键词:菌袋棚室木耳

盛春茜

黑龙江省富锦市上街基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黑木耳挂袋栽培综合配套技术

盛春茜

黑龙江省富锦市上街基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黑龙江省黑木耳目前亩产350~400千克,最多也不超千斤,亩纯效益1万元左右。那么怎么能在有限的土地面积上获得更多的黑木耳产品呢?这是摆在我们农技术推广人员面前的一个新的课题。几年来我们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办法,向知名专家学者虚心求教,拓宽了我们的思路,终于形成并逐渐探索出黑木耳生产的又一新法——黑木耳挂袋栽培综合配套技术。

一、挂袋栽培技术优势及技术创新点

(一)黑木耳挂袋栽培技术优势

1.栽培时调控性强

棚室黑木耳挂袋栽培可以不受气象条件因素的影响,温度和湿度都可人为调控,能够做到人为调控菌袋标准,满足菌丝正常健壮生产所需的条件。

2.最大限度节省空间

棚室内挂袋木耳以串为单位,每串可挂5~8袋,如果大棚够高最多可挂12袋,这样大大的节省了空间。

3.巧打时间差

由于棚室挂袋木耳比露地木耳提早上市近一个月,这样供应市场时间就会更长些,会收到更好的经济效益。

4.生产环境更加优化

由于吊挂袋木耳在棚内进行,而棚内的生产环境相对地栽木耳要清洁干净,自然污染杂物就少了许多,生产出来的木耳基本上为优等耳。

5.相对降低生产成本

由于棚室木耳生产同等数量挂袋栽木耳所需空间狭小,在耗费人力、用工等方面就会减少许多,以挂袋和地栽木耳采摘比较,地栽木耳每个人工一个工作日可以采摘2500~3000袋,而挂袋每人每个工作日至少可以采5000袋,多者可达6000袋。

(二)黑木耳挂袋栽培具有独特的技术创新点

1.栽培方式实现创新

由原来的普通露地摆放栽培转化成棚室栽培,栽培技术实现了新飞跃,同时操作并不复杂,简单易学。

2.实现节本增效

由原来的地摆种耗时耗地改为立体栽种,即节省了地力资源,又减少了人工投入,降低了生产成本,在同等的土地面积上生产出更多优质产品,实现增效。

3.生产环境人为调控

由于棚内环境不受外界条件影响,操作方便,可人为调控湿度,减少杂菌感染机率,生产环境更加优化,为生产优质高产木耳创造了适宜条件。

二、主要技术管理措施

1.品种选择

选择适宜当地生态条件,国审在黑龙江注册或黑审菌种宏大808、神舟7~8,无名小耳等半筋态品种。

2.生产过程

(1)配料。以硬杂木、柞木、桦木为主料,不选杨木和松木。配料时粗细锯末要搭配好,一般要有70%粗锯末,30%细锯末,同时辅料应较地栽木耳增加10%~15%,因为挂袋木耳采收时间长,生产时摘收木耳次数多。选用麦麸以新鲜为宜,一般每袋锯末加稻糠20千克、玉米粉糠5千克为宜,豆饼粉近10千克。

(2)拌料。拌料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机械拌料,用拌料机拌料,均匀速度快,适用批量生产。二是人工拌料,适用少量生产。

(3)装袋。机械装袋,将料放入料斗,袋套在出料筒上,一手托住袋底,一手把住袋的中上部,踩动离合器开始装料,装至袋18厘米左右处,脚抬起离合分开,取下装满的袋。每袋装料大约1.3千克左右,上下紧松一致。

(4)灭菌。装袋和装完袋后适时拿到灭菌室装到高压锅中进行灭菌,然后迅速烧火升温,要用3~4小时内把锅烧开,温度达到100℃后再烧8小时后停火,焖锅2小时再开锅。

(5)接菌。接菌前要将接菌室药剂处理消毒,灭好菌的菌袋放到接种箱内,栽培用的二级菌种瓶外壁以75%的酒精擦试消毒后放入接种箱内,然后再用5 克/立方米高锰酸钾消毒,另用10毫克/立方米甲醛酒精灯,用灭菌的镊子将栽培菌种弄碎,在点燃的酒精灯无菌区内使瓶口对准袋口,将菌种均匀地撒在袋内表面上,形成一薄层,塞上棉塞和封盖,一切操作不能离开无菌区,二人配合默契,不用手提封盖搬动菌袋。

(6)养菌。养菌室应具备增温、保温、通风的条件,用板方搭上架子,距地面50厘米,安放第一层,培养架面上每层间隔30厘米安放一层,一般6~8层较适合,培养架不宜太宽,一般80~150厘米,每平方米可摆500袋。养菌前期:温度保持20~22℃。养菌中期:温度升到25℃左右,提高和加速发菌速度。养菌后期:再把温度降至10~22℃,发菌期间菌袋内的温度必须一直控制在30℃以下,温度测量以上数第二层和最下层为准,培养室的温度一般保持在50~55℃之间,要注意通风换气,每天2次,每次0.5小时。

(7)挂袋养菌大棚建造

①选场址。要清洁平整,通风良好,阳光充足,靠近水源,并且养菌场内安装雾化喷水设施,并且建造场地要坚实牢固。

②建材。建造大棚所选用的钢筋和钢管要达到国标材料,应坚固耐用。

③建造。棚宽12米、长30米,中住高26~28米,两边角高为1.6~1.8米,架设7排,雾化水管,要有牢固的基础做保障。

(8)挂袋前准备工作及挂袋

①划口。挂袋木耳所划的孔数应为160~200V型小,孔的大小可不等值。

②催耳。开口后的菌袋进行催耳处理,催芽期间要给一定的光照,千万不要浇水。

③挂袋。首先将双绳固定在大棚的横梁上,一般两根绳吊挂6~8个菌棒,如果棚足够高可吊挂8~10个菌棒,底部菌棒距地面30厘米,挂袋时两人要分工协作,相互配合完成。

(9)生产管理

①水分管理。浇水管理主管用7.5寸管带,其它辅助管为1寸塑料管及微喷设施用三通连接起来,为挂好的菌袋给水,浇水时要用深水井抽上来的井水为宜,这样利于木耳生产,产出的木耳厚。

②温度。挂袋黑木耳摆放时,由于气温较低,在棚内生产,温度大于10℃以上耳芽才能形成,因此必须尽量提升温度,利于形成木耳正常生长所需要的温度条件。

③光照。早春时大棚扣好后,木耳菌袋放在棚内后,由于温度较低,加之又有遮阳网挡光,木耳袋摆放的又多又密,因此,光线不足,可将遮阳网先去掉,增加日晒和通风量,夏季高温时再将遮阳网盖上。

④采摘。当木耳的耳片长到3~4厘米时即可采摘。采摘时,要选择晴好天气,采摘时一手握住吊绳,一手摘下耳朵,注意不要碰到两侧的吊挂耳棒,以免耳棒脱落造成损失。

⑤晾晒。摘下的鲜木耳在离地面30厘米的塑料沙窗架上晾晒,要稍厚些,阴干不易多次翻动,以免形成卷耳,影响质量,包装后出售供应市场。

猜你喜欢
菌袋棚室木耳
河南省食用菌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到宜阳县开展科技服务
原地翻建大棚三注意
虫子又多了!棚室防虫有妙招
粉色木耳你见过吗?
东北林业大学成功研发“袋顶出耳技术”
江西省赣州棚室蔬菜灰霉病的发生与防治
巧洗木耳
发现木耳
固定菌袋插杆
棚室草莓高产栽培管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