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核心价值观在音乐教学中的渗透

2016-02-27 02:54肖宝珠
黑河教育 2016年1期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音乐教师

肖宝珠

[摘要]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音乐教师的一项重要职责。音乐教师应充分利用音乐独特的艺术魅力,在音乐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和高尚情操教育,并渗透集体主义教育和意志品质教育。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音乐;学生;教师

“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冼星海这句话道出了音乐的教育功能,启示着我们在音乐教学时应时时渗透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也指出:“教师应当把德育贯穿和渗透到教育和教学全过程中。”音乐是一门情感的艺术,能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因此音乐教师应利用音乐学科的特殊性,深入挖掘音乐中内在的思想情感教育因素,并传递给学生,让他们在情操上受到陶冶,道德上受到影响,心灵上受到启迪。

一、介绍背景时,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音乐教材中,有很多具有浓厚时代信息和强烈爱国主义感情的作品,这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音乐教师应充分利用介绍作品创作背景的机会,对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例如,教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可以先介绍一下这是三十年代影片《风云儿女》的主题歌,那时日本帝国主义正在对中国进行侵略战争,祖国大片国土处在日军的铁蹄蹂躏之中,侵略者们烧、杀、抢、掠,很多孩子失去了爸爸、妈妈,无依无靠,在死亡线上挣扎,中华民族不愿当亡国奴的热血儿女拿起了枪,同侵略者展开浴血奋战,为了民族的解放,很多人倒下了,他们的鲜血染红了国土,染红了国旗,染红了我们佩戴的红领巾。教师声情并茂的讲解可以使学生的思想受到很大振动。通过这样的教学,能激起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在课堂小结时,教师可以告诉学生不论在什么场合下,只要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声音都要庄严、肃穆,时时记住祖国在我心中,而这种“滋味”就是价值观教育所要达到的目的。再如,《我的祖国》这首优美动听的歌曲是五十年代影片《上甘岭》的插曲,通过对乔羽先生创作这首歌曲的背景介绍,可以使学生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对志愿军战士保家卫国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加深对歌曲的理解,在此基础上达到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人民的教育目的。

二、学习新知时,渗透高尚情操教育

音乐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作为美育手段之一的音乐教育,对于陶冶情操和加强品行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起到独特的作用,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学科特点,让学生在理解美、表现美、鉴赏美中培养高尚的情操和道德。比如,在教唱《小乌鸦爱妈妈》这首歌曲时,我先讲述了乌鸦反哺的故事,再把配合歌词制作的动画片播放给学生看,接着又请学生交流自己与父母之间最感动的事,进而欣赏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通过一系列的听、赏、说、唱等活动,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他们爱父母、尊敬师长的情感。

三、实践活动时,渗透集体主义教育

德育作为一种教育方式,其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可以通过合唱、合奏、舞蹈等多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比如,合唱采取的是集体协作形式,合唱一首歌曲,首先必须做到音色统一,学生的音色有明亮圆润的,有尖细高亢的,还有粗糙苍白的,要将他们的音色统一起来,就必须将自己原的有音色隐藏起来,从集体效果出发,使数十人的声音统一成一个人的音色。其次是声部的和谐,一般合唱歌曲起码有两个声部,声部间的和谐均衡是合唱成功的又一关键。在初始训练时往往两个声部你争我抢,以突出自己的声部,这时教师应抓住时机给学生讲述互相协作的艺术,将他们的合唱录音放给他们听,共同讨论分析不足之处以及改善的办法。在训练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个人服从集体,小局服从大局,形成有统一意识和共同感情的团结的学生集体,从增强学生的集体观念和协作意识出发,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四、欣赏教学时,渗透意志品质教育

音乐能够表达人们的感情和思想,培养心智和理智,是孩子和年轻人的良师益友。比如,《命运交响曲》是贝多芬因耳聋与命运进行搏斗时创作的,正如他自己所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休想使我屈服。”贝多芬在音乐中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惊心动魄的斗争场面。命运时而气势汹汹,时而阴沉凶险,还不断发出其他威胁,最后通过反复斗争,英雄终于战胜了命运,贝多芬在这部交响曲中抒发的不仅是他个人精神和意志的胜利,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的一个缩影,因此它是贝多芬最具代表性的一部作品。学生在欣赏这部伟大作品时,感受到了一种向前冲击的力量。贝多芬那种顽强向命运挑战的精神、勇于克服困难的性格和不向恶势力低头的品质深深震撼着学生的心灵,于是纷纷表示要成为生活的强者,当命运的主人,要树立远大志向,将来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音乐能够培养人们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一切美好事物的高尚情操。正如贝多芬所说:“音乐能使人的道德高尚起来。”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音乐教师不容推辞的一项重要职责。我们应充分利用音乐独特的艺术魅力,在音乐教学中深入挖掘歌曲内在的思想情感教育因素,充分发挥音乐的情感作用,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趣味,使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王斌.浅谈核心价值观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分析[J].教育探索,2013,(09).

(责任编辑 冯 璐)endprint

猜你喜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音乐教师
最美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圆我教师梦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