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露营活动流行原因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

2016-02-27 09:11王四海郭方斌AlexRuss程希平吴超
世界地理研究 2016年1期
关键词:美国旅游

王四海 郭方斌 Alex Russ 程希平 吴超

摘  要:一项旅游活动的发展与流行需要多种内部和外部条件的支撑。中国的露营活动还处于发展的初期,目前还没有成体系的露营地建设,也没有相应的发展和管理措施。自发的露营活动很不规范,容易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为了促进我国露营活动的健康发展,露营地的成体系和规范建设,论文从多个方面分析了美国露营活动流行的原因,及其对我国露营活动开展的启示。首先分析美国的早期移民从东海岸向西海岸探险过程中,对露营活动的形成和促进作用;在露营活动过程中,参与者如何从活动中获得休闲娱乐、磨炼意志、知识学习、生存经验积累等多方面的收益,特别是对青少年的教育和锻炼作用。其次分析美国露营地建设种类和各种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露营者行为管理、露营地管理等各种管理措施对有序开展露营活动的支撑作用。再次从多种外部因素分析露营活动流行的原因,主要包括:地理气候等自然因素,高速公路系统、信息发布、生活品供应等各种基础设施因素,假期制度、生活与传统习惯和公共道德等各种社会文化因素等。最后在综合分析美国露营活动流行原因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如何结合自身国情开展露营活动。

关键词:露营活动;户外休闲;美国;旅游

中图分类号:F591      文献标识码:A

现代方式的露营活动能享受自然风光、进行野外休憩、接受户外教育等,被认为是接触自然的最好方式,自19世纪在美国诞生以来,一直兴盛不衰。在我国,随着现代旅游和休闲方式的发展与变化,露营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特别得到年轻旅游者的喜爱[1]。目前我国露营活动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缺乏规范的指导、成体系的露营地建设和必要的管理措施,露营活动具有随意性、盲目性和不确定性,常常会带来旅游安全隐患、环境污染、社会治安问题,甚至引起不良社会风气的蔓延[2]。一项旅游活动的发展与流行需要多种内部和外部条件的支撑,受到自然地理环境、历史文化、消费习惯、管理水平、基础设施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果能全面分析露营活动的影响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在露营活动中所起的作用,查清开展露营活动所需要的各种支撑条件,对于系统化建立露营活动支撑体系,指导露营活动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以露营活动开展最早、发展成熟的美国为例,逐一深入分析多种内部和外部因素对露营活动的支撑作用。在此基础上,通过与我国现实状况的对比,找出我国各种影响因素对露营活动的现实支撑能力,提出我国发展露营活动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  美国开展露营活动的内部支撑条件

1.1 美国露营历史与现状

早期的欧洲殖民者在美洲进行殖民活动,以及后来19世纪美国的西部开发,都是在荒原上逐步建立城镇和发展经济[3,4],在此过程中拓荒者们要不同程度地依赖露营进行野外生活[5]。19世纪中期露营活动逐步成了美国户外休憩的一种方式,19世纪后期一些露营组织开始成立[6],一些介绍如何露营的书籍也开始出版[7,8]。早期的露营旅游者大多都是少数富人阶层,现在露营活动已成为美国普通大众最为流行的一项户外活动之一。据统计,6岁以上的露营者每年大约有4千多万人,约占美国总人口的14%(图1),低收入和高收入者都占有较大比例;平均每个露营者每年露营13天左右,55岁以下人员是露营者的主要群体,占到总露营人数的86%[9]。

在美国组织露营活动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首先,多个政府机构都组织露营活动,包括市政休闲与公园管理部门(包括城市、村镇级的管理部门)、学校委员会、青年委员会、福利机构或其他服务机构。这些机构不仅组织露营活动而且也帮助募集露营经费。其次,多种非政府组织和非营利组织每年组织志愿者团队义务组织露营活动,例如美国露营协会(The American Camp Association)、基督教青年会(Yong Mens Christian Association)、基督教女青年会(Yong Womens Christian Association)、教堂和各种社会服务组织每年组织数百万的露营者从事露营活动[10,11]。再次,一些私人机构组织营利性的商业露营活动,这些露营的指导者具有较强的职业教育背景,能提供更专业化的教育和心理指导[11]。美国的露营活动是美国户外运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美国对露营活动的认识

美国早期露营活动只是谋求生存和发展的一种手段。到了19世纪中后期,随着美国的快速城镇化,越来越多的人为了摆脱城镇的拥挤生活,开始选择通过露营的方式亲近自然,欣赏壮美的景观,表达对新时代的思想寄托。随着露营活动的开展,人们也逐渐认识到在原始自然的环境中露营生活,能磨炼人的意志,使人变得更为机智,更能够与家人、朋友和同事建立亲密的关系[11]。

除了休闲、娱乐、体验自然、锻炼身心等作用外,露营组织者发现通过亲身经历使学习变得更为迅速和有效,后来教育工作者也认识到了露营的潜在教育价值。露营活动的教育功能在美国受到高度重视。早在1861年,两周的户外露营就成了美国噶纳瑞中学课程的一部分;到20世纪30年代教育性的露营活动在中小学中逐步开展[12]。露营活动能够为学生提供课堂所学知识的实践机会,逐步培养孩子们规范的社会习惯、健全的身心、批判性思维方式、正确的审美观。户外露营活动能为孩子们提供24小时在一起共同生活、游玩、学习和处理问题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能够感受和观察到许多自然生命过程,同时接受指导教师的全方位指导,这是课堂教学无法取代的。所以,露营活动被认为是全面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因素,有组织的露营活动被认为是一项教育事业[6]。

1.3 土地系统对美国露营地建设的支撑

在美国从联邦政府到私人都有土地所有权,联邦政府所掌管的各种土地大多都能提供某种程度的户外休憩活动。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管理着美国的自然圣景、具有历史意义的圣地和地标性景观,是美国最高级别的旅游休憩资源的保护者和管理者,美国国家公园系统的建立为美国民众提供了许多高质量的休憩场所(图2);美国森林管理局掌管了美国较多的山地、湖泊、森林,以及大部分的荒野区,能够大量提供户外休憩土地资源;另外,美国渔业和野生动物管理局、美国垦务局等多种国家土地管理部门或多或少都能为休憩提供土地资源[14]。州立公园、州森林、州野生动物保护区和县级公园也都能为露营活动提供大量的土地资源。这些公共土地不仅可以用于多种露营活动,而且还能够开展徒步、划船、垂钓、狩猎、游泳等多种与露营直接相关的旅游活动[14]。伴随着美国国家公园、州立公园和市政公园的发展建设,露营活动也变得越来越流行[11]。20世纪60年代以后私人土地也逐步用于开展露营活动[15]。

由于多种土地类型都能用于露营地的建设(图3),美国露营地分布普遍,据估计美国各种类型的露营地有2万多处。露营地分布较密的区域主要在美国的东北部、西部等开发较早、风光优美的地区;分布较稀疏的区域主要在美国中部气候恶劣、自然风光匮乏的地区(表1)。

1.4 露营地的基础设施建设

美国有多种类型的露营地,有专门用于停靠房车的房车营地(RV park),有既可以停靠房车又能停靠普通汽车的普通露营地(Campground),还有一些位置偏远场所不太固定的临时营地(Backcountry campsites)。不同种类的营地配有不同的基础设施,普通的营地大多只配备与露营和生活直接相关的基础设施,比如厕所、淋浴间、洗漱台、垃圾桶、烧烤架、户外桌凳等;对于专门停靠房车的营地除了基础的设施外,每个营位还配有电、上下水管接口,甚至有时还配有电视或网络接口;有些大型营地还配有游泳池、运动场地、多功能厅、商店、洗衣房等多种辅助设施。即使是同一类型的营地,由于受经营目的、管理条件、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营地所配备的基础设施也有较大差异,表2为美国黄石公园部分露营地的基础设施配置情况[18]。

1.5 露营地的管理

1.5.1 露营地入住管理

露营者首先到露营地办公室缴费并办理有关露营手续,在办理登记手续时,会被口头或书面告知露营规范,表3是分别位于南达科塔州和加利福尼亚州两处露营地的露营规定。露营价格一般每个营位每晚从十几美元到几十美元不等,也有少量露营地是免费露营。

1.5.2 露营地野生动物安全管理

大多数露营地都是在人口稀疏、地点偏僻的地方,野生动物成为威胁露营者安全的重要因素。为了提醒游客防止野生动物侵袭,在露营地及周围区域设置醒目的标牌,一些露营或旅游手册也介绍防止野生动物侵袭的办法。特别是在大型兽类(如熊、狼等)出没的区域,为了防止这类动物觅食营地垃圾和偷食露营者的食物或物品,露营地的基础设施也做了改进,垃圾桶和营地储物箱改用厚铁板制作。同时也提醒露营者垃圾必须投入垃圾箱并确保箱盖封闭,食物和有气味可能吸引动物的物品,应放在专用的储物箱内,禁止放在帐篷中。另外,有关机构和公园管理部门也专门研究野生动物和游客(包括露营者)发生冲突的问题[19,20]。管理者采用多种防范措施防止野生动物对露营者的伤害。

2  美国开展露营活动的外部支撑条件

2.1 气候因素

露营是户外活动,易受外界天气的影响。美国本土位于北温带,介于北纬25度至49度之间,大部分地区属温带和亚热带。由于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并受不同气流的影响,各地区的气候差别很大。各地区的不同气候条件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露营活动的开展,特别是气温高低和降雨量多少(图4)。美国的东南部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冬季温和少雨,适合露营活动的开展;夏季由于高温多雨许多露营地被关闭,例如佛罗里达州;美国中北和东北部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天气寒冷降雨(雪)量较大,这些地区露营地一般被关闭。但夏季气温凉爽雨量较少,适宜开展露营活动,例如纽约州;美国中南部一些地区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降雨量稀少,但是由于夏季高温炎热有些露营地被关闭,例如亚利桑那州的南部地区;美国中西部的山地区属于温带草原气候,高海拔地区属于高山气候,全年降雨量稀少,冬季有些区域极其寒冷不宜开展露营活动;夏季干燥凉爽,此区域有许多优美的自然景观,夏季非常适宜开展露营活动,例如犹他州、怀俄明州、内华达州;美国太平洋沿岸的加利福尼亚州是地中海气候,全年温和少雨,冬季雨量稍多,整年适合开展露营活动。太平洋沿岸的北部地区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夏季温和少雨适宜开展露营活动,冬季潮湿寒冷不宜开展露营活动,例如华盛顿州。

2.2 外部主要基础设施的支撑

2.2.1 公路系统

美国是世界上人均拥有汽车量最多的国家,平均不足两人就拥有一辆汽车,汽车是美国人出行必备的工具。作为承载汽车通行的公路在美国的交通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1939年,美国议会通过了“州际国防公路网计划”,开始了高速公路建设,二次世界大战后,为增强战争时期调动部队和输送战争物资的快速反应能力,美国政府构思要在全美范围内的大都市间修建高速公路网。美国大部分高速公路在1955年到1980年期间建成,到20世纪90年代,高速公路体系已基本完成。目前美国有公路总里程达到600多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0万公里,已经连通了全国所有5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在美国的50个州中,设有高速公路收费站的,只有26个州,不到1/10的路段需要收费,但收费一般比较便宜。可以说,美国是高等级公路最多、路网最发达、设施完善、事故率很低的国家[19,20]。露营活动也随着美国公路的发展和汽车的普遍使用而变得更为流行和普及。快捷、便利的公路交通能使露营者顺利到达目的地,能按规划安排自己的行程,大大节约时间成本和旅途开支;再加上廉价的公路交通费用成本,促使美国人更愿意出行旅游。图5为美国从20世纪60年代到目前公路里程发展状况[21,22]。

2.2.2 其他主要基础设施

除了发达的公路系统外,加油站、商店(大型超市、购物中心等)、餐馆等附属设施都沿公路进行相应的配置,这方便了旅客快捷补充所需物品,节约旅途时间。在州际高速公路、美国国道、州道甚至更低级的公路沿线的各州交界附近都设有游客中心,旅行者都可以免费获得旅游交通图、风景区(景点)介绍和一些有关露营信息的介绍,这极大方便了露营者及时获得所到地区的旅游信息,方便旅途安排和规划[23]。几乎美国所有的露营地都作为一种基本信息被数字地图公共平台所收集(例如谷歌地图),露营者只要有能联因特网的智能手机或电脑都能在任何地方查询到任意一个露营地的位置信息,露营者能很方便地找到附近的露营地。一些专门的露营地预定网站(如,www.camping-usa.com)可以像预订机票、酒店一样预定露营地。所有这些设施都极大地方便露营活动,促进其发展。

2.3 社会文化因素

2.3.1 假期制度

除了美国的各种法定节日外,每年还有大约2个周的带薪休假。美国人没有全国一致的固定长假,出游不会集中,这某种程度上避免了旅游区过度拥挤的问题。对于学生,每年从6月至8月大约有8周的假期,此时也正是美国大部分地区露营的最佳季节,学生可以进行夏季露营[24]。

2.3.2 私人领地意识

在美国私人空间和领地受到法律的严格保护,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侵犯。露营者的营位也是露营者的私人空间和领地,其他人不得随意进入。每位露营者都规范使用露营地的空间分配,尊重他人私人领地,这对于规范有序开展露营活动非常重要。

2.3.3 公共道德

露营地一般都建在市郊或者较偏远的荒野区,公共服务配置相对薄弱,公共环境卫生维持、公共秩序维护、公共设施的规范使用都要靠露营者自觉遵守。露营者良好的公共道德能够使其他露营者顺利开展露营活动并有舒适的露营经历。有研究表明,美国的绝大多数露营者都能够遵守有关露营规定,并有满意的露营经历[25],表4为露营者认为露营地是否存在有关问题的调查。

2.3.4 户外运动文化

户外运动在美国受到特别的关注,是联邦政府把户外运动提到改善国民身心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加以重视。户外运动在美国十分流行,国民经常参与的户外运动多达40余项[26]。露营活动与其他户外活动项目都直接相关,发达的户外运动促进了露营活动的开展。

3  对我国露营旅游开展的启示

3.1 露营活动需要多种条件综合支撑

历史背景、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水平、气候环境、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都会从不同的方面影响露营活动的开展。美国露营活动的流行得益于多种外部和内部条件的综合支撑。我国还处于露营活动发展的初级阶段,由于不同于美国的国情,各方面的支撑条件发展还不平衡。有些支撑条件已经较好地满足露营的开展,比如我国地理景观多样丰富,可以为露营者提供丰富的露营经历;有些支撑条件虽然当前还不能很好满足露营活动开展,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这些支撑条件易于解决,比如,我国高速公路网在快速发展,将来可以为长途自驾旅行提供便捷的交通环境;有些支撑条件较难解决,比如,以重视国民教育、提高国民休闲质量,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国家休闲旅游大环境在短期内还难以实现。表5分析了我国主要支撑条件对露营活动支撑能力和解决的难易程度。

3.2 建设成规范体系的露营地

露营活动具有户外休憩和旅游属性,露营者常需花费数天旅行到不同的地方,感受不同的体验。要满足露营者在不同地点的露营需求,露营地建设要点、线、面结合,能够提供不同距离、不同路线,覆盖整个区域的露营服务。在空间上孤立零散,相互间没有联系的露营地不能为露营活动提供连贯的服务,露营活动难以全面展开。

3.3 加强“软件设施”建设

露营活动不仅需要多种硬件设施的支撑(露营地、公路网等),也需多种软件设施的支撑。比如,适宜的科学管理方式关系到露营地安全、露营体验、露营地可持续经营等多个方面。我国露营活动目前还处于自发阶段,国内还没有统一的机构对露营进行管理和指导,露营的理论研究也比较薄弱,还不能有效支撑我国露营活动发展需要。加强软件设施建设是在我国广泛开展露营活动的基础。

3.4 提高对露营活动意义的认识

长期以来我国绝大多数人认为露营活动仅是户外休憩和旅游的一种方式,没有充分认识到露营活动的教育功能, 特别是对儿童和青少年的重要教育意义认识不足。露营活动能够培养心智、锻炼身体、增强社会交往能力、增加与家人和同伴情感交流、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露营活动的作用能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有利于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健全个性,这些都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所以,要从国家教育战略的角度全面认识露营活动的意义,推动露营活动的开展。

3.5 建立配套的管理体系

露营活动涉及土地、环保、交通、配套设施、露营者行为规范等多种问题,由于露营活动在我国是初步发展,相应的各方面管理措施几乎是空白。比如,房车上路管理就遇到问题,目前我国机动车驾照类型与准驾房车类型之间还没有制定相应的规定,对于露营者来说不知持有什么样的驾照类型才能驾驶房车。房车在旅行途中产生的垃圾如何处理还没有相应的技术标准和处理规范。再如,露营不像在房屋内居住,没有硬性隔离物与外界和他人严格分开,怎样规范每个露营者的行为也需要专门的规范和管理措施。露营活动开展需要各种管理措施的支撑,只有这些问题得到系统化解决,露营活动才能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高林安,李培,刘继生,等. 欧美国家露营旅游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 人文地理, 2011,26(5):24-28.

[2] 焦玲玲,章锦河. 我国露营旅游发展与安全问题分析[J]. 经济问题探索, 2009(4):92-95.

[3] 李剑鸣. 美国殖民地时期的人口变动及其意义[J], 世界历史, 2002(4):21-29.

[4] 辜胜阻,徐进,郑凌云. 美国西部开发中的人口迁移与城镇化及其借鉴[J]. 中国人口科学, 2002(1):27-33.

[5] Alice DR. A camping manual[M]. New York: A. S. Barnes & company, 1943:3-4.

[6] Irwin FL. The theory of camping: an introduction to camping in education[M]. New York: A. S. Barnes and Company, 1950:3-7.

[7] Henderson H. Practical hints on camping[M]. Chicago: Jansen, McClurg and Company, 1882.

[8] Rideout J B. Camping out in California [M]. San Franoisco: R. R. Patterson, 1889.

[9] TCC (The Coleman Company, Inc.), TOF (The Outdoor Foundation). 2013 American camper report[R]. The Coleman Company, Inc., The Outdoor Foundation, 2013.

[10] ACA (The American Camp Association). Annual report 2010[R]. Martinsville: The American Camp Association, 2010.

[11] Kraus RG, Scanlin MM. Introduction to camp counseling[M].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 Englewood Cliffs, 1983:2-10.

[12] MacMillan DL, Walker LA. School camping[M]. Laramie: the Bureau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Service, College of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Wyoming, 1951:1-3.

[13] HFC (Harpers Ferry Center), NPS (National Park Service). The national parks: shaping the system [M]. Washington D.C.: U.S. Department of the Interior, 2005.

[14] Ickes HL, McEntee JJ, et.al. A study of the park and recreation problem of the United States[M]. Washington: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41:51-52.

[15] ORRRC (The Outdoor Recreation Resources Review Commission). Outdoor recreation for America[M]. Washington D.C.: The Outdoor Recreation Resources Review Commission, 1962:161-162.

[16] US campgrounds by type [EB/OL]. http://www.uscampgrounds.info.

[17] US campgrounds by state [EB/OL]. http://www.camping-usa.com/campgrounds.

[18] YNP (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 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 trip planner, 2012[R]. 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 National Park Service, 2011.

[19] Taylor JG, Johnson SS, Shelby LB. Public acceptance of management actions and judgments of responsibility for the wolves of the Southern greater Yellowstone area: report to Grand Teton National Park[R]. U. S. Geological Survey, Biological Resources Discipline, 2005.

[20] Haroldson, M, Mattson, DJ. Response of grizzly bears to backcountry human use in 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 [R]. Bozeman, Mont.: National Park Service, Interagency Grizzly Bear Study Team Report, 1985.

[21] 申燕. 美国公路税收的发展趋势和对我国的启示[J]. 改革与战略, 2010,26(3):164-167.

[22] 岑晏青,周伟. 美国公路发展给我们的启示[J]. 交通世界, 2003(4):24-27.

[23] 林涛. 美国旅游地游客信息中心免费信息研究[J]. 旅游科学, 2005,19(1):67-74.

[24] McKinnon K. Summer camps in the USA, 2013: information and advice for students[R]. The Careers Centre, Edge Hill University, 2012.

[25] Clark R N, Hendee J C, Campbell F L. Values, behavior, and conflict in modern camping culture[J].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2009,41(3):377-393.

[26] 赵承磊. 户外运动在美国社会中的地位、作用与启示[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1,37(9):24-28.

Camping in the U.S.: inspiration for China

WANG Si-hai1,2, GUO Fang-bin2, Alex Russ3, CHENG Xi-ping2, WU Chao4

(1. Yunnan Academy of Forestry, Kunming 650201, China; 2. Ecotourism Faculty, 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 Kunming 650224, China; 3. Department of Natural Resources, Cornell University, Ithaca, NY 14853-3001, USA; 4. 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 / National Plateau Wetlands Research Center, Kunming 650224, China)

Abstract: People enjoy natural landscapes and outdoor environment through camping, which becomes increasingly popular in many countries. In the U.S., camping is a traditional activity engaging annually up to 14% of the population. In China, more and more people, especially young urban residents, are involved in camping. Yet camping sites and related infrastructure in China are still in early development. Unregulated and unorganized, camping does not attract many people, and may cause 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problems. To reach its full potential, camping requires proper planning, infrastructure, and regulations.

In this paper, we review factors that influence camping development, and analyze what Chinese camping organizers can learn from American camping experience. First, we review the history and benefits of camping. Early in history, people in Europe and elsewhere camped outdoors while reclaiming land. Centuries later, they realized that camping may be beneficial for health, education, and recreation. Organized camping for young people developed in the latter half of the 19th century when a number of educators and church leaders experimented with taking groups of young people to live, study, play, and work outdoors. Second, we review land systems that support camping in the U.S. today. At the federal level, various land administration bureaus and agencies often provide or regulate outdoor recreation sites. Different types of land are available for campground on federal and local levels. Third, we discuss modern campground organization. Campsites are often equipped with convenient infrastructure such as online reservation system, bathrooms, trash cans, organized tent sites, drinking water, electricity, and on-site campground offices. Fourth, we highlight additional factors influencing camping experience such as transportation, climate, and available outdoor activities. Finally, we summarize what can be learned from American camping ideas to foster the development of campgrounds in China.

Key words: camping; outdoor recreation; United States; tourism

猜你喜欢
美国旅游
我们一起“云旅游”
小A去旅游
旅游
当代美国恐怖影片中的哥特元素
美国商业银行衍生品业务的特点分析
美国黑人影片中的文化认同焦虑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