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迎来开门红

2016-02-27 00:09
今日中国·中文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中阿阿拉伯埃及

2016年伊始,有两件利好为新春带来了喜庆的色彩。首先,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成功完成了对沙特、埃及和伊朗三个国家的国事访问。此访适逢中国同埃及建交60周年、阿拉伯国家开启外交关系60周年,因而被国际社会誉为承前启后开启中国同中东三国以及整个地区友好交往新篇章的历史性访问。

习近平主席中东三国之行所取得的丰硕成果,被各界及媒体称道。新华社发文称此行巩固和发展了中阿传统友好合作关系,加深了政治互信,进一步对接发展战略,务实合作成果突出;继续开展文明对话,在加强教育、科技、文化等人文领域的合作方面达成新的共识。访问期间,习近平主席还分别与伊斯兰合作组织、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阿拉伯国家联盟等地区组织领导人举行会谈,进一步增进了中国与阿拉伯和伊斯兰世界的整体关系。特别是,习近平主席在访问中对解决中东问题提出的“中国主张”,对于实现地区持久和平与稳定必将产生深远影响。

各种文明要交流互鉴,是习近平主席一贯积极倡导的。“我们应该开展文明对话,倡导包容互鉴,一起挖掘民族文化传统中积极处世之道同当今时代的共鸣点。”习近平指出,为了让人才和思想在“一带一路”上流动起来,中方将实施增进友好“百千万”工程,包括落实“丝路书香”设想,开展100部中阿典籍互译;加强智库对接,邀请100名专家学者互访;提供1000个阿拉伯青年领袖培训名额,邀请1500名阿拉伯政党领导人来华考察,培育中阿友好的青年使者和政治领军人物;提供1万个奖学金名额和1万个培训名额,落实1万名中阿艺术家互访。

2016年1月20日,在习近平主席对埃及进行国事访问之际,《今日中国》杂志阿拉伯文版出版了“纪念中埃建交60周年专刊”并在埃及首都开罗举行首发式。习近平主席和埃及总统塞西分别为专刊致辞。

习近平主席通过《今日中国》杂志向埃及人民致以诚挚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他指出,2014年,中埃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国始终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和推进中埃关系,愿同埃方携手努力,弘扬传统友谊,促进文明互鉴,深化“一带一路”框架内的多领域务实合作,让两国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生活更加美好。

同日,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办、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及今日中国杂志社承办的纪念中埃建交60周年图片展在埃及首都开罗揭幕。

其次,是亚投行迎来开门红。在历时836天之后,2016年1月16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开业仪式暨理事会和董事会成立大会在北京举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历程中增添了一座新平台,亚洲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动力引擎增添了一股新力量。

作为国际发展体系的一员,中国的身份正从积极参与者和受益者向建设性贡献者逐步过渡。在亚投行体现的担当,正是中国愿意承担更多国际责任、提供更多国际公共品的反映。在亚投行开业仪式上,习近平主席宣布除按期缴纳股本金之外,中国还将向银行设立的项目准备特别基金出资5000万美元,专门用于支持欠发达成员国开展基础设施项目。可以预见,在万众瞩目中起航的亚投行将在建立完善21世纪先进的治理机制发展过程中最大化释放正能量。

在春节即将来临之际,“今日视点”栏目推出大型专题文章—传统乡村的现代“乐活”。希望读者从中窥见生活在传统乡村的中国人如何在享受现代技术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传承着祖先的历史文化,并在传统的生活方式和现代文明之间努力寻找一种平衡。从另一种意义上讲,本组专题更是向保留中华文化胎记的美丽乡村致敬。

猜你喜欢
中阿阿拉伯埃及
第五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
Hide-and-seek for Halloween万圣节捉迷藏
阿拉伯国家宣布举办男装秀
阿拉伯小镇的露天集市
埃及
中阿关系
埃及火车追尾25人死
埃及两车相撞至少8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