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幕视频热的冷思考

2016-02-28 03:10
西部广播电视 2016年21期
关键词:冷思考弹幕受众

甘 煜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新闻学院)

弹幕视频热的冷思考

甘 煜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新闻学院)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弹幕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互动形式,为用户构建一种共享的观看体验,获得年轻人的追捧。然而,在弹幕视频掀起的这股热潮中,有必要对弹幕视频的内容、受众、版权进行冷思考。

弹幕视频;内涵;版权

弹幕视频,是指以弹幕方式直接显现评论的视频内容,弹幕可以以滚动、停留甚至更多动作特效方式出现在视频上,是观看视频的人发送的简短评论。随着互联网行业飞速发展,弹幕这种初在AcFun和BiliBlili等弹幕视频网站上火热的评论模式迅速蔓延。虽然弹幕获得了年轻人一时的追捧,但在这股热潮下,弹幕内容低俗化、不同受众群体间的壁垒、视频版权问题引发了笔者的冷思考。

1 弹幕视频掀起热潮

首先,弹幕视频交互性强,时效持久。不同于传统视频只能在视频下方进行评论留言,弹幕视频的视频窗口就是评论区,受众在观看视频过程中能够随时对某一特定画面进行评论,评论内容按照发送时间点在视频画面“飞过”,改变了传统视频单一的传播性,使视频成为一个双向互动性的新兴载体。而且,不同热度的视频将积存与热度相对应数量的弹幕,为后来的观看者带来与视频最热时与观看者类似的观赏体验。

其次,弹幕增加视频信息量。弹幕分为两类,实用型弹幕和参与型弹幕。实用型弹幕大致包括“字幕君”“科普帝”“资源帝”“高能预警”等,这类弹幕的特点是对视频内容进行解释、补充、科普;参与型弹幕主要内容包括吐槽、空耳、刷屏等,有助于观影情绪的表达。

第三,弹幕视频满足了小众群体的自我认同需求。弹幕视频的主要用户是ACG亚文化群体,对这类小众群体而言,其自身相对于主流文化的差异性是非常重要的。在表达自身想法的同时,也通过特定的短语对观看者进行筛选。观看者一旦理解了弹幕中隐藏的内容,自然会产生共鸣,进而获得认同感和归属感。

2 热潮背后的冷思考

2.1 弹幕内容低俗化

网络空间的虚拟化,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转化为符号与符号的对话,减弱了当面交流中对责任、义务和互惠原则的期待。弹幕是全开放的管理模式,准入门槛低,平台提供的交流观感的功能容易被异化,成为宣泄情绪、情绪轰炸的机器,影视艺术本身的理性评论被大量粗俗语言所挤兑和覆盖。打开“弹幕选择”开关,眼前飞速闪过的,往往是不堪入目的网友对骂和粗俗评论,俨然成为庞勒笔下的“乌合之众”。

低俗弹幕内容无论对影视人物、制片人还是互动对象,都极具攻击性,已经逾越了言论自由、理性发声的底线,涉嫌侵害他人人格尊严和名誉权。更有甚者,弹幕的用户和受众大多是90后,并呈现出更加低龄化的倾向,这类观众多以自我为中心,有极强的“求认同”感,低俗弹幕言论形同思想、文化流毒,必然对青少年健康成长带来负面影响。

2.2 小众和大众之间的壁垒增大

作为一种交互设计,弹幕是在小众,尤其是二次元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亚文化形态,随着网络的传播,它的受众范围日趋扩大,影响程度也日渐深刻,已经逐渐进入大众视野,弹幕也借此从二次元文化中跳脱出来,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独特文化特征。[1]弹幕族在语言上自成体系,有自己的一套语言系统,故意颠覆传统语言,使用不符合汉语固有语法的句子,与主流意识抵抗。这样的文化门槛使其在向外延伸和获取更多文化认同上十分困难。没有产品可以满足所有消费者的需求,而当不同层级的观看者之间的差别过大时,弹幕的横向延伸必将存在极大的局限性。弹幕视频在中国的发展呈现出非常明显的两极分化趋势。热爱弹幕视频的观众会非常热衷于“刷弹幕”这样一种行为,寻求内部认同、强化群体边界意识的快感,其个人对弹幕视频中内容的剧情或是故事情节并不关注;反之热衷于视频本身的观众,会觉得弹幕文化粗俗、无聊,甚至会影响到画面的观赏,故而对弹幕敬而远之。[2]

2.3 弹幕视频版权问题

当前,版权问题是弹幕视频发展中的另一大症结。我国的弹幕视频网站建立伊始,资金和资源都很匮乏,弹幕视频资源以链接形式由其他网站上传到本网站上,通过非正规方式盗链其他视频分享网站的视频,这便涉及版权问题。另一方面,在弹幕视频网站中,还存在一部分由“UP主”(上传发布视频人的统称)上传的原创视频,这些数量庞大的原创视频也无法一一被严格审查,从而也无法确定其是否存在侵权行为。[3]中国的《版权法》和《著作权法》中,网络资源管理一直存在漏洞,弹幕视频网站未来的发展中,版权问题是弹幕视频能否存活的关键因素。

3 结语

弹幕的出现为网络视频的高速发展注入了更强劲的动力,为受众提供了一种共享式观看体验,但不可否认,弹幕视频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缺陷。弹幕内容低俗化、弹幕受众两极分化、弹幕视频的版权都是困扰其继续发展的重要问题。只有运用科学、合理的手段管理解决上述问题,才能保持弹幕视频向积极、正面、健康的方向发展。

[1]付晶晶.新媒体时代的弹幕文化现象分析[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2016(2).

[2]徐帅.弹幕视频的发展现状及监管对策[J].科技传播,2016(3).

猜你喜欢
冷思考弹幕受众
HOLLOW COMFORT
“弹幕”防御大师
一大拨弹幕正在向你袭来……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浅析新闻炒作下受众逆反心理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AR童书热的冷思考
从受众需求角度看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关于共享经济热的冷思考
弹幕小能手养成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