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掌握和正确使用广播语言

2016-02-28 04:41
西部广播电视 2016年20期
关键词:广播节目听众主持人

蔡 成

(作者单位:湛江市广播电视台)

全面掌握和正确使用广播语言

蔡 成

(作者单位:湛江市广播电视台)

语言是人们进行交流、沟通的一种工具,广播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新闻媒体之一,有声语言是广播传播信息的重要载体,广播的覆盖范围较广,在现代社会中,可满足人们快节奏的生活要求。广播语言的表现力对广播节目的效果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就如何全面掌握和正确使用广播语言进行深入探讨,通过分析广播语言特色,对广播语言中常见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全面掌握和正确使用广播语言的相关建议,旨在促进全媒体时代广播更好地发展。

广播;广播语言;全面掌握;正确使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广播成为信息传播的一种重要途径,作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新闻媒体之一,有声语言是广播传播信息的最主要载体,在广播的采访、编辑和播音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就是语言。正确使用语言有助于准确传播新闻、信息和情感。语言的规范性对广播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对社会舆论具有导向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九条:“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语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言规范”。正确使用广播语言既是广播的最基本标准,也是广播主持人最主要的专业素养。广播主持人只有不断完善和掌握广播语言,不断规范和创新使用广播语言,才能使广播永葆传播魅力。

1 广播语言的特色

语言是有风格特色的,广播语言也是如此。有声语言是广播传播的重要载体。其中,广播语言中的人物语言是广播语言的“主角”,广播中的人物语言运用得好,就能让广播节目具有鲜明、强烈、准确的特色,听众在听到广播主持人的广播语言时,就可以明确感知到广播节目的个性化,自然也就会被富有个性魅力的广播语言所打动,这也是很多品牌广播节目能够成为品牌的重要原因。因此,广播主持人只有把握好广播语言特色,才能真正提高广播节目的质量。

1.1 语言的规整化

语言是一门艺术,而艺术是有其自身规律的,只有把握好艺术发展规律才能将艺术发展得更好。当代的广播传媒都讲究节目品质,展现节目品质最主要的就是靠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高品质的广播节目犹如一座漂亮的大楼,而规范的语言就如同是建筑大楼的一砖一瓦。因此,为了保证广播节目这栋大楼的质量,就要有规范的广播语言作为基础。

1.2 语言的生活化

列宁曾说,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在生活中,语言是作为社会交际的工具,因而,生活中的语言必然口语化、通俗化。但作为与听众沟通的广播语言,通俗化、口语化不能降格为庸俗化,不能等同于日常生活的大白话,而要成为听众喜闻乐见的广播语言,既通俗又不失高雅,既易懂又兼具文采,体现出广播语言的一种意境。播音主持人通过通俗、生动、鲜活的语言,让听众听得明白,听得舒服,努力为听众营造出乐意收听广播的意境。所以,广播语言的生活化是需要主持人对生活语言的不断积累,不断提炼,并力求通俗易懂,远离晦涩的咬文嚼字。

1.3 语言的个性化

很多品牌广播节目之所以能成为品牌,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广播主持人的个性魅力。个性是广播主持人魅力的核心,语言是广播主持人展现个性的最重要窗口,因此,语言个性化是表现广播个性化和感染力的有效手段,能明显提高广播的内在质量和效果。广播的语言特色不仅包括主持人准确的文字语音,还包括主持人的声音个性和语言表达习惯,使听众在主持人的讲解和渲染下,能清晰地感受到主持人对节目的思想倾向、观念态度及能力才华,甚至是主持人个人人格和品味等更深层次的东西。通过广播语言的个性化呈现,增加广播节目的独特性、亲和力以及浓浓的人情味。

2 广播语言掌握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多音字误读

广播节目的语言是体现广播品质的最主要元素,而文字、词汇是组成语言的最基本成分,所以广播主持人只有掌握好文字、词汇,才能提高广播语言的有效性。首先是主持人对字义、词性的了解程度。由于对词义、词性的不了解,就容易读错文字、词汇,特别是在广播主持人念地名、路名和姓氏时,会出现误读情况。例如:将“单雄信”中的“单(shan,去声)”读成”dan(阴平)”,将“苗圩”的“圩(wei,阳平)”读成“xu(阴平)”。其次,就是多音字的误读。比如将“给予“的“给”(ji,上声)读作“gei(上声)”。

2.2 受方言影响误读

地方性语言惯性对广播语言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而我国广播语言规定使

用“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普通话语言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的,但又不完全等同于北京语音,反映到广播语言用词上,就是广播语言的使用要以普通话为准,避免因方言影响出现误读。例如,广东广播节目中的很多语言会受到粤语方言的影响,如将“打擂(lei,去声)台”的“擂”误读作(lei,阳平),这样,尽管带上地方特色,但却并不是规范的广播语言。特别是北京广播中的语言京味儿,尽管符合北京语言地方特色,却并不是传媒的规范用语。

2.3 广播内容准备不充分,对生疏的字“想当然”误读

广播节目多种多样,其中很多都是以社会事件为主题的解读类节目,而这些事件也经常会出现一些生僻字或者不常用字词,而有些节目主持人在准备广播语言文案件时,也并没有进行精心准备就进行直播。如“联袂”的“袂(mei,去声)”字,“相悖”的“悖(bei,去声)”,“造诣”的“诣(yi,去声)”等。总之,如果主持人备稿不精心,就容易读错文案中出现的生僻字或不常用字,影响节目的效果。所以,作为主持人,每次上节目前,要多花些时间备稿,遇到读音把握不定的字多翻查字典,养成常查字典的习惯。

2.4 随意颠倒次序,生造词语

中国语言文字词法有着明确的规范,广播语言在追求个性化时,要严格遵守汉语的语法规范。在广播节目中,有些主持人遇到数词与复合单位出现时,随意颠倒次序,如将“江水流速为134 m3/min”读作“江水流速为134立方米分钟”,但其实这样的句子应该读作“江水流速为每分钟134立方米”。而主持人随意的颠倒词语次序,不符合广播语言的规整性,容易导致听众误听或听不明白。

3 全面掌握和正确使用广播语言的应用策略

3.1 实施问责制,规范传媒语言

语言文明既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精神文明的重要体现。广播语言因广播媒体的传播性和覆盖面,在群众中影响较大。所以作为广播主持人就应该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在节目中规范节目永语。我国在2000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广播主持人应该率先垂范,做好宣传。而实施问责制是确保语言规范实施贯彻的有效策略。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着媒体人员对自己业务钻研能力不足,缺少培训和约束机制,实施问责制,将责任落实到人,能起到监督和促进的作用,对提高广播节目主持人的语言使用规范具有重要意义。在问责制实施过程中,也可适当辅之以对应的奖励和惩处,确保问责制的落到实处。

3.2 开展语言规范培训,提高广播主持人语言文化素质

作为广播主持人,不仅需要有动听的声音,还要具备相应的语言文化素质。广播主持人作为语言工作者,语言文化素质高低是其工作质量高低的最重要体现,听众可以通过主持人的语言感受到主持人的文化、思想、情操和审美等内涵,这是感受广播节目风格的最直接来源。因此,必须做好广播主持人语言应用培训工作,让广播主持人在培训中,不受广播内容、时间、环境的制约,练好口才及思维反应能力,面对话筒、听众,不仅要张口传输信息,还要对信息内容进行准确的表达。

3.3 处理好广播语言和生活语言的关系

广播属于大众传媒,是社会的传声筒,广播语言的生活化是吸引听众的个性特点,语言是广播主持人展现个性的最重要窗口,但不能在广播中直接使用口语化的、不规范的用词、用语。主持人只有通过对生活语言的提炼,汲取生活语言的营养,才能确保广播语言生活化、个性化。处理好生活语言与广播语言的关系,做到不媚不俗地满足听众需求,既是广播主持人最基本的职业道德,也是广播节目最基本的审美要求。

4 结语

英国著名音乐家马利翁说:“声音是听得见的色彩,色彩是看得见的音乐。”所以,不同类别、不同专业、不同风格的广播节目,主持人以及广播制作团队都要认识到广播语言的重要性,深谙广播的传播之道。广播节目主持人要认识到全面掌握和正确使用广播语言的重要意义,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以广播语言规范为基础,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语言文化素质,精炼使用中国汉语言文字,不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为打造精彩广播节目奠定语言基础。

[1]曹仁义.应全面掌握和正确使用广播语言[J].中国广播,2014(4).

[2]黄洪初.要不断规范荧屏声屏语言文字[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4(6).

[3]唐余俊.广播语言中的语义模糊现象[J].语言文字应用,2014(4).

[4]关于广播、电影、电视正确使用语言文字的若干规定[J].语文建设,1987(3).

[5]张玉坚.广播电视新闻中常见的语言问题浅析[J].采写编,2012(2).

[6]张丰,孙力平,周琼.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语言现状和规范研究[J].新闻界,2009(1).

[7]郝丽娜.提高广播播音主持语言表现力的探讨[J].新媒体研究,2015(11).

猜你喜欢
广播节目听众主持人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让听众“秒睡”的有声书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好太太都是好听众
论微博、微信在广播节目中的作用
广播节目创优策划探析
老年听众需要电台长篇连播
广播节目主持人的正确舆论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