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录音报道的品质提升与制作

2016-02-28 11:24李修银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广播新闻现场感

李修银

(唐山广播电视台,河北 唐山  063000)



浅析录音报道的品质提升与制作

李修银

(唐山广播电视台,河北唐山063000)

摘要:录音报道是广播新闻特有的报道形式,它是将客观新闻事实的音响通过选择录制而成的报道。录音报道的音响对于突出广播特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广播新闻要想在新媒体如日中天的情况下突出重围,凸显自己的特色,必须在采制上下功夫,在“响”上做文章。

关键词:广播新闻;凸显特色;提升品质;现场感

有统计表明,在人类接受的信息中,80%都是通过眼睛获得的,对于广播来说,人们只能用听。录音报道是广播新闻特有的报道形式,它是将客观新闻事实的音响通过选择录制而成的报道。录音报道的音响对于突出广播特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广播新闻要想在新媒体如日中天的情况下突出重围,凸显自己的特色,必须在采制上下功夫,在“响”上做文章。

一、节目品质提升

(一)责任是实现媒体公信力的根本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刘建明认为:媒体相关报道的选题应多与民生相关,多与现阶段社会所亟需解决的问题相关,多与公众的生活环境相关。带着社会责任感的录音报道,是体现媒体公信力的报道,是公众关注的报道,是提升报道品质的好报道。记者一定要深入社会生活,带着理性头脑,用敏锐的目光去观察社会,真正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唐山市丰润区岔河镇通过推行财务质询制度,促进了村务公开,融洽了干群关系,唐山新闻综合广播记者采制了录音报道《村务公开不公开,质询会上说明白》。在采制过程中,大量采用村民和村干部的对话录音,既有典型音响又有简短的叙述部分,以干群双方的问答为陪衬音响混播,烘托气氛,给人身临其境般的感觉。正如一位专家所说,好的录音新闻不需要解说,能让听众在录音中感受现场。

(二)录音报道的感染力

第一,真实性、及时性。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与根本。在自媒体时代,真实性至关重要。而录音报道恰恰能在新闻真实性上体现自身的优势。录音报道中,受访者音色的唯一性和现场环境声的呈现,很容易让听众辨出真伪,声音也是传达真相的一个有效手段。录音报道中的声音来自于受访者本身或新闻事件的现场,是新闻受访者的原声再现和事件现场的再次回放,因此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及时性在录音报道中也尤为重要。现场报道采用电台直播间的主持人与身处新闻事件现场中的记者连线的播出形式,使报道与事件发生同步进行,因此可以做到“边采边播”的“零时差”,这些环节都能够加强录音报道的感染力。

第二,身临其境的现场感。录音报道的现场感通过声音传达出来。这里的声音包括录音报道中人物语言、音响等声音。录音报道在操作中可以将采访时的现场声,包括一些杂音以及听众的参与都收录到报道之中,使听众有身临其境之感。每年3月“两会”召开,人大代表通过提案等方式代表人民行使权力,被视为用群众智慧治理国家的一次实践。广播电台就是通过录音对两会进行实时报道,帮助听众采访人大代表等,使听众仿佛身临其境,真实感受“两会”的气氛!

(三)音响的典型性

在录音报道中,音响素材有其独特的功能。因此,在采制录音报道时,必须充分运用手中的录音机在音响素材的采录上精益求精,精耕细作,尤其是不能放过最有说服力的精彩瞬间。几年前,唐山市举行了规模盛大的畜牧优种拍卖会,一头优种奶牛竟卖到了六万八千元。唐山台记者采制的录音短消息《拍卖会尽显优种魅力》在河北省好新闻中获得了一等奖。虽然获得了奖,但记者并没有感到太多的欣慰,而是暗自遗憾,遗憾在这篇报道中,听不到拍卖师的最后叫价和敲锤定音声。这是因为记者采访时一时疏忽,把现场这一稍纵即逝的生动音响遗漏了,制作时只好用叙述作补充。很显然,用叙述代替应有的生动音响,其效果就打了折扣。音响要围绕主题选择,只有典型独特的音响,才能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记者从现场采集的实况音响并不能随意凑合,而是要经过精挑细选。只有那些主题突出、真实性强、符合客观实际、生动清晰、能反映典型时间、典型环境、典型内容和典型气氛的实况音响才能使用播出,从而达到生动的报道效果。

二、录音报道制作

(一)录音报道中的音响与文字紧密结合

录音报道中的实况音响与文字部分要紧密结合,音响居主导地位。选择典型性的音响,能直接表现人物的精神境界,揭示主题思想,两者相互呼应映,相得益彰。文字叙述在录音报道中宜少不宜多,简练的文字叙述能达到吸引听众、表达立场、点出事物本质、揭示报道主题的作用,要注重与音响协调统一。

(二)通过声音表达情感

录音报道通过声音传达情感,通过声调、音色、响度等传达不同情感。主持人感情要真挚朴实。好的录音报道是具有人情味的,更重要的是与文字相比,声音更能表达情感,准确传达信息。

(三)音响合成讲究逻辑

在录音报道中恰到好处地利用实况音响,是体现广播节目听觉特征、提高广播节目收视率、引发听众情感共鸣的有效途径。音响合成如何,直接关系到录音报道的传播效果。因此,音响合成时必须注重逻辑性。把握好音响之间的时间和逻辑顺序,对提升报道的感染力、影响力都至关重要。

(四)制作精益求精

录音报道音响声音要清晰,剪裁衔接要自然得当,录制器材、环境应该良好。笔者做新闻编辑多年,时常发现记者在采访后出现音频失真、声噪大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话筒使用不当、拾音位置不准、背影声音过强等。通常,“噗”声不能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但足够对节目的音质造成影响。避免发生这些情况的办法有:

第一,应将话筒离口部至16~19厘米,并使气流和话筒轴稍微偏离一个约9~16的角度,或者在话筒上缠一层薄布,这对缓冲气流有降噪的作用。

第二,在录音过程中出现内容缺失现象,可以随时补录。补录时要注意选择录音现场,否则录音环境差别大,在音色、音质、情绪上会反映出连贯性误差,也容易被听众识别出剪裁的痕迹。

第三,合成之前要对素材的音量进行控制。必须要对每一段素材的音量大小进行确认,避免在合成的过程当中,声音忽大忽小,或者出现在音量较高的音频之后接了一个音量较低的音频的现象。这些情况都会对受众的耳朵造成影响,同时也不利于新闻真实性的体现。

录音报道作为广播新闻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汇集了从现实生活中直接采集的现场音响、人物讲话和主持人(记者)经过思维再加工的语言元素,在“闻其声、临其境、随其想”的传播特质方面还需要更多的探索。广播人只有不断学习完善,创新突破,才能采能制出优秀的录音报道,为广大听众朋友奉献高质量的广播新闻。

中图分类号:G2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11-0160-01

猜你喜欢
广播新闻现场感
强化新闻记者的现场感 提升电视新闻的影响力
写出新闻的现场感
浅谈电视新闻中的现场报道
现场感:生发课堂魔力的一种可能
浅论电视新闻特写的关键要素
广播新闻语言表达形式探讨
声音的价值
广播新闻策划与创新
新媒体背景下,广播新闻如何化“微”为机
广播新闻现场连线报道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