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的信息传播作用分析

2016-02-28 19:51王兰芬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21期
关键词:公号学术公众

王兰芬

(辽宁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6)

微信公众号的信息传播作用分析

王兰芬

(辽宁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6)

微信公众平台作为近两年最火爆的信息传播平台,近日出现“公众号用户红利期已过”的言论。笔者通过对微信公号的观察与分析,结合自身对微信公众平台的认知,认为微信公众平台在提高内容生产、传播、互动方面仍具有一定作用,如能突破已有瓶颈,将会进入真正的自媒体时代。

微信公众号;信息

微信自2011年由腾讯公司推出后,由于其独特的“补偿性媒介”功能、点面结合的传播过程移动性更强的媒介特征,几年之内迅速发展,成为目前最热的信息传播渠道。微信公众平台作为一部分,自2012年8月17日正式上线。

2015年8月12日,腾讯公布的第二季度及中期业绩显示,目前微信的月活跃用户数已达6亿,同比增长37%。随着用户基数的增大以及用户惯性的培养,未来关注公众号的用户群体会不断壮大,需求之下,公众号的数量同样看涨。

2014年3月,中国传媒大学4位在读博士创建“学术中国”。作为个人性质的微信公众平台,文章资源、宣传渠道缺乏制约了自身发展。经过一年经营,“学术中国”的关注量接近50万,成为影响力较大的学术类微信公众号之一。

“学术中国”以在校大学生、教师、硕士博士为受众人群,陆续分享了思想观点类、指导类等信息。在掌上信息时代,“学术中国”依托移动端微信平台使用户随时随地获得学术信息。

一、微信公号做了什么

对于微信公众号而言,主要任务就是将优质内容分享给读者。除了主动发布内容外,各微信公众号纷纷使用自动回复、文章导航等方式与读者进行互动。下面以“学术中国”为例,观察微信公号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一)推送优质文章

“科技每日推送”的创始人黄永轩提出,“微信公众号的用户红利期已经过去了,但是内容的红利期正当时”。“内容为王”一直被各微信公号负责人视为运营宝典。可以说,优质内容是在1000万微信公号中脱颖而出的法宝,是联系读者、运营者、广告收益的主线。账号主体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公司,内容的提升在“用户红利期已经过去”的时代尤其重要。对于微信平台来说,优质的内容是其与网站、书籍报刊争夺市场的重要筹码。

以“学术中国”为例,其文章来源包括原创、综合整理其他文章、读者投稿、转载等。首先,直接从微信公号、国内外网站、书籍报刊等媒体中选择可以经受市场检验的文章,可以说是优中选优。其次,对以上来源的文章进行加工整理,以求满足受众对文章的多元化需求。再次,加强对原创文章的把关力度,从众多读者来搞及原创中选择更适合本平台的高质量资源。最后,针对学术环境甄选优秀选题,内部进行原创。从阅读量就能看出其对文章把关之严格,文章质量之高。

文章质量还包括内容的同质化。对于此问题,微信团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2015年1月22日,上线原创声明功能,进行“公众平台原创号扶持项目”。由此可见,微信官方团队对提高内容质量及丰富表现形式的决心。

(二)增强时效性

微信平台极大地提高了学术信息的传播速度,增强了与读者的互动力度。基于此,“学术中国”曾经创办了“学术1分钟”栏目,将最近的学术信息用一句话简单明了地传递给读者。又如,“学术中国”2015年4月26日发布了关于汪国真去世的消息并征集投稿“我和汪国真的故事”。

(三)增强读者参与意识

与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不同,微信公众平台发挥了互联网双向传播的特性。“学术中国”深知与读者互动的重要性,所以努力建立“学术中国”社群,听取读者建议。自2014年3月创建平台以来,“学术中国”陆续建立“学术中国读者群”“学术中国活动群”“学术中国授课群”“学术中国原创作者群”“学术中国专家顾问团”“博士智库授课群”“女博士群”等社区。读者分为单纯关注“学术中国”微信公号的读者、投稿者,以及由博士或高校教师组成的专家群,可以了解读者对已发布文章的建议,吸引读者进行文章创作,使读者之间进行学术探讨,激发头脑风暴,碰撞出更多学术火花和灵感。

二、微信对信息传播的影响

微信及时、精确的传播特点,决定了它将对传统媒体产生重大的冲击。根据笔者对一些微信公号的观察,认为微信在信息的生产、发布等环节有很大的变革。

(一)激励读者创作

微信公号的文章一部分源于关注者。与书籍报刊不同,网络给予读者很大的发挥空间,甚至一些网站为爱好写作者开辟了自己的博客、论坛。但这需要填写姓名、邮箱、电话等私密信息,在隐私极易被泄漏的今天,人们还是心有芥蒂。而微信不同,内容提供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决定是否注明作者信息。有的读者甚至用笔名在微信公号上发表文章,这便消除了作者的后顾之忧。

(二)信息推送精准化

对于书籍报刊、部分网站而言,寻找目标受众关系到信息的接收、传播成效;微信公号则不存在这样的情况。读者主动关注微信公号,可以说其在很大程度上是微信公号的目标受众。

此外,运营者可以通过微信后台按照城市、性别等指标对受众进行精细分组。发布文章时,可以选择任一项进行定向投放。比如北京的线下讲座信息,其他地域参与不方便,便可选择北京的用户进行推送。这样便可实现信息的高效传播,减少信息过载给读者带来的烦恼。

当然,微信公号也有内容同质化、推广方式单一化、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但是微信官方团队积极进行整顿和治理,相继推出《微信公众平台关于保护原创打击抄袭工作说明》等文件,相信在接下来几年微信公号可以避免进入“掘坑时代”。

[1] 微果酱.新榜样:公众号用户红利期已过,未来是掘金还是掘坑?[DB/OL] . http://www.wtoutiao.com/p/yf9YmL.html,20 15-08-31/2016-03-31.

[2] 戴慧祺.移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微信营销探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4:36.

[3] 王萍.微信移动学习平台建设与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2014(5):3-4.

[4] 王传宝,郭晓航.微信公共账号传播的机制与策略[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6-11.

G206.2

A

1674-8883(2016)21-0006-01

王兰芬(1990—),女,河北鹿泉人,辽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4级传播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数字出版,新媒体。

猜你喜欢
公号学术公众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阅读数、点赞量齐跌,公号们如何自救?
——出版机构新媒体影响力指数排行榜(7月~8月)
公众号5月热榜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拒绝“标题党”,时政类公号还能怎么拟标题?——北青报政知系列公号操作经验谈
公号界的“世纪难题”,如何破解?——以“政已阅”公号标题制作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