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媒体如何做好脱贫攻坚宣传的创新思维
——以贵州省黔西南州探索运用“共享”工作流程法为例

2016-02-28 09:12尤立宪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共享脱贫攻坚

尤立宪

(黔西南州人民政府 电子政务办公室,贵州 兴义 562400)



浅谈媒体如何做好脱贫攻坚宣传的创新思维
——以贵州省黔西南州探索运用“共享”工作流程法为例

尤立宪

(黔西南州人民政府电子政务办公室,贵州兴义562400)

摘要:笔者曾在《贵州都市报》和《黔西南日报》从事采编工作10余年,共有20余篇创新性新闻稿件荣获全国省级晚报(都市报)、省级新闻一二三等奖,摸索出了一套重大主题宣传活动的思路和操作手法。

关键词:脱贫攻坚;“共享”工作流程法;策划高度;报道深度;语言表达活度

当前,全省各级党委、政府纷纷拿出“杀手锏”,轰轰烈烈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作为很早以前就被新闻界誉为是生产新闻“富矿”的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干部召回制度引起全国媒体关注),更是不甘示弱。自2015年6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扶贫开发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和中央、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相继召开之后,该州以“党建约谈行动培训”为抓手,针对脱贫工作上热下冷的问题,通过与各级干部、基层代表共商,提出了通过探索“共享”工作流程法推动脱贫攻坚易地扶贫搬迁、乡村发展倍增的基本思路,坚持落实干部的主体责任,突出群众的主体地位,大大地激发了干部群众的内生动力。面对这样的新闻题材,作为媒体如何创新思维提高新闻宣传引导力?笔者根据多年从事新闻报道的经验,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突破:

一、从新闻策划的高度上突破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为了有效改变“上热下冷”的状况,黔西南州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一要求,深入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在总结运用民意调查工作法的基础上,探索了一套“共商、共识、共建、共享、共担”的“共享”工作流程法。把脱贫攻坚任务部署的模式由“压”改“征”,制定实施乡村发展倍增计划,明确贫困群众脱贫攻坚的主体地位,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有效改变脱贫攻坚“上热下冷”的问题。可以说,黔西南州脱贫攻坚的典型做法,在全国称得上“独一无二”,在全国贫困地区特别是西部贫困地区起到了很好的典型示范作用。

作为媒体,特别是当地主流媒体,针对这样的新闻“猛料”,不能按部就班,按照传统报道思路发几条消息,发几张图片。如果总是以某某领导指出,某某领导又强调,镜头整天围着领导转,而不深入基层,不深入群众,不创新思维,哪会有出色的、有影响力的报道?对新闻报道必须要求更高、分量更重,从内容策划、报道形式上出新出彩,不同凡响。例如,可以利用重要版面(频道)开设专栏“脱贫攻坚·百村行”,组织记者深入100个村,倾听群众心声,挖掘群众的所想,进行深入地系列报道。又如,利用重要版面(频道)开设“脱贫攻坚·我们在行动”专栏,组织记者“小分队”深入贫困村寨,宣传党委、政府脱贫攻坚政策,挖掘广大贫困群众了解政策的一言一行,并在一段时间内进行跟踪,记录他们生产生活中的点滴改变。

二、从内容报道的深度上突破

刘云山同志曾说过:“只有走出去、沉下去、融进去,才能更深刻地理解新闻工作的目的所在、动力所在,更真切体会到新闻工作者的根基所在、价值所在,自觉肩负起宣传群众、动员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使命。”因此,脱贫攻坚宣传要提升影响力、增强吸引力,更要注重内容的选择和报道深度的挖掘,特别是典型人物、典型细节的选取和挖掘。我们深知,在脱贫攻坚宣传报道上,应该把每篇报道做细、做实,这样就必须在细节上下功夫,详尽挖掘一些鲜为人知的脱贫人物(包村干部)和故事,让他们的创业故事生动起来,让不敢干、不愿干的贫困群众动起来,让想干事干成事的基层干部拼起来,用典型和细节告诉群众“永远忠于党、永远跟党走”的意义之所在。例如,在共商方面,记者可以深入挖掘当地干部是如何把发展规划直接对准群众、对准千家万户、对准贫困户的,是如何同群众一道商量发展规划,形成乡村倍增计划的;在共识方面,记者可以深入挖掘当地干部是如何跟群众讲乡村发展倍增计划,帮助群众优化他们的思路、想法,把群众的致富奔小康的思路、愿望变成当党委、政府脱贫攻坚的设计,与群众达成真正的发展共识的;在共建方面,记者可以深入挖掘当地干部是如何让群众在参与过程中,了解党委、政府所做的工作、扶贫资金流向,让群众监督党委、政府、理解党委、政府的;在共享方面,记者可以深入挖掘当地干部如何让群众享受改革发展成果;在共担方面,记者可以深入挖掘当地干部如何在发展过程中与群众相互包容、相互体谅等。

三、从语言表达的活度上突破

从全省各家媒体报道脱贫攻坚的情况来看,许多媒体开足了马力,给足了版面,但写作粗俗,拼拼凑凑,均未形成系统性报道,让人觉得有浪费版面和题材的遗憾。那么,清新可人的文稿如何产生,关键是语言上要有活度。例如,黔西南州望谟县麻山镇,从1996年到现在,20年了,国家人均投入了3.5万元扶贫,但是到现在它仍然是黔西南州、贵州省甚至是全国最贫穷的地方,即使再过20年、30年,人均再投入5.3万元,它仍然是最贫穷的地方,仍然发展不起来。其主要原因,是群众文化水平低,正处在一个困局当中,因困致贫;当视野停留在村里的时候,永远都走不出这个村;只有让他们的眼界、思绪、灵魂开窍,才能有出息,才能挣到钱,才能成为支撑,那才叫脱贫,精神上先脱贫,物质上才有可能。所以,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在于解困脱贫,解决困局,跳出困局,从而脱贫。要让这些贫困群众转变观念,走出这个困局,跳出这个贫困陷阱,就需要媒体在报道过程中,语言上更多地采用音乐、文学等艺术形式,做通贫困群众的思想,让人对原本印象中枯燥无味的脱贫攻坚报道稿件产生阅读的美感,从而自然而然产生引导力。特别是布依族、苗族聚居的贫困地区,报道中要更多地采用民族语言进行对话,不仅可以拉近与他们交流的距离,同时也让为他们拥有民族语言而感到自豪。对于媒体而言,既全面向贫困地区群众传达了党委、政府脱贫攻坚的扶贫搬迁政策,又切实地践行了“走转改”,还能从群众语言中汲取智慧和养分,脱贫攻坚的报道自然就鲜活了。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10-0259-01

猜你喜欢
共享脱贫攻坚
河北省开发性金融扶贫浅议
为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闯出新路
打赢脱贫攻坚战,民主党派如何作为
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的脱贫攻坚——基于新闻联播相关报道
褪色的“共享”
挂羊头卖狗肉的“共享”营销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图书馆与出版企业数字资源共享的环境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