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现代传播媒介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2016-03-01 02:06
西部广播电视 2016年12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

滕 飞 杨 武

(作者单位:广西艺术学院)

借助现代传播媒介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滕 飞 杨 武

(作者单位:广西艺术学院)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灿烂瑰宝,不仅需要继承,还需要进行广泛的传播。随着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文化传播媒介不断演变,逐渐从电视、广播、报纸和杂志转变为电脑、手机、阅读器等新媒体方式,使传统文化的传播范围迅速扩大,传播速度不断加快。本文从传统文化的内涵入手,分析利用大众传媒的传播传统文化的几种方式及其在传播中遭遇的困难,并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以期更好地促进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和传播。

现代传播媒介;中国传统文化;传播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学说为基础,包含中华民族五千年来深刻智慧结晶的,具有强大的向心力,能够提供国人所认同和尊重的主流价值观,是延续中华民族精神的根。而近年来兴起的中华传统经典文化诵读热潮将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推上了新高度。以百家讲坛的易中天、刘心武、于丹等文化学者的文化讲读最为典型,掀起了传统文化的“读经热”。在大众传媒日益发展的当下,如何借助这些具有强大号召力的传播媒介将传统文化深入到每一个国民的心中,如何克服大众媒介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中所遇到的困境,如何利用现代媒介创新以传统文化为基础的主流价值观,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1 中国传统文化概述

无数的国学研究者都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做出过描述,但要想准确地对中国传统文化下定义就比较困难。根据国内多位学者的研究著作,并结合实际的语境,可将中国传统文化定义为具有强大民族凝聚力的,为大众所接受和认同的,凝聚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来深刻智慧结晶的价值观,是中华民族得以延续的精神力量的根。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传统文化不断缺失。国人不重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传播媒体的报道重点集中在经济发展、社会公平等问题上,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不断减弱,国人的精神不断萎缩。随着百家讲坛于丹、易中天等学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讲读和传播,在国内迅速掀起了“国学热”“读经热”,传统文化重回人们的视野。在这个过程中,现代传媒担负了重要的文化传播任务,不仅要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播,还要进行更深刻的解读,发挥出传统文化的社会影响力,利用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精髓重塑社会主流价值观。

2 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几种现代传媒方式

2.1 报纸方式

以报纸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阵地之一,是由于报纸具有相对悠久的历史,是大众普遍接受的方式,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这种方式在传播传统文化上主要体现在报纸上开辟国学专版,以独特的视角剖析传统文化对于现实生活的意义。例如,《光明日报》中的《国学》版,不断探索以报纸办学术的特色之路,促进国学研究和学科建设,使国学知识普及化,吸引年轻一代关注和了解国学知识。

2.2 电视节目方式

利用电视节目的方式来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巨大的影响力。电视载体在各家各户都已普及,而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传统文化普及节目以生动形象和覆盖面广的特点深受人们的喜爱。例如,中央电视台推出的《百家讲坛》栏目,以“让专家、学者为老百姓服务”为宗旨,在专家学者和普通大众之间搭建起一座通往传统文化知识的桥梁,坚持一人主讲,运用多种表现形式,从而实现普及传统文化的目标。《百家讲坛》以故事式的叙述、悬念式的设置,深谙电视传播规律和技巧,将复杂艰深的学术理念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传递给普通民众,唤醒人们内心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达到了传播传统文化的效果,对传统文化走入人民生活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此外,湖南卫视播出的《天天向上》节目以传递中华传统礼仪公德为宗旨深受人们喜爱,在节目中以幽默诙谐、插科打诨的方式来传播中国传统礼仪和公德,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节目受众为4~34岁的人群,在青年中的影响力不俗。

2.3 出版社方式

“国学热”在一定程度上解救了一些老字号的出版社,而这些出版社反过来也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传播。以中华书局为例。20世纪90年代,文化学习热潮退却,互联网数字读物的崛起,使中华书局面临生存的困境。如《于丹论语心得》的推出,使中华书局重回人们视野,借助文化热获得了新生。此外,近年来一些中国风歌曲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传统文化的传播。在时尚杂志上,传统文化也有所体现。如《ELLE》杂志每年都会有一期中国特刊,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和风土人情。

2.4 数字媒体

数字媒体与大众传媒有所区别,其逐渐脱离大众传媒单一的娱乐路线,而走向个体分众模式。它克服了大众传媒不关注个体兴趣层次的缺点,通过组建小组的方式,让那些对传统文化有兴趣但层次不同的人士分小组讨论交流,或在同一个城市发布活动,相互之间进行交流。例如,现在的“豆瓣网”就是这样以相同兴趣爱好为基础的小众传媒方式。数字传媒是一种分众媒体,它利用网络将热爱传统文化的拥有不同的兴趣爱好的人聚集起来,形成“共同体”,根据这些受众的特点提供不同的内容,寻找数字媒体与传统文化的融合点。

3 现代传媒在传播传统文化中的问题

3.1 缺乏传统文化的深度

现代传媒一般是为大众服务的,限于大众的专业知识水平,很难对传播的中国传统文化作深入的解读。一些在学术上被广泛讨论的文化精华却很难被一般大众所接受。例如,中央电视台备受欢迎的《百家讲坛》,一开始《百家讲坛》的策划是走精英路线,邀请国学界著名的学者作为嘉宾,向观众传达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但反响平平,并未受到人们的热烈追捧。在对节目的定位改变后,转型为以传播中国传统历史文化为主,但受制于经济效益和产业结构,欠缺对传统文化精髓和深度的探讨,只能对某些受到关注的历史人物和事件进行浅显地讲解,传播的文化缺乏深度和广度。例如,浙江大学副教授在讲解《梁祝》时,提出祝英台女扮男装求学,是因为读书属于古代女子人权中的一部分,但却被中国古代的封建礼制和社会体制所压制了。但这段话却因为“太专业”不能被大众所理解而在节目播出时被剪掉。此外,《百家讲坛》也造成了这样的一种现象,其将对话权完全垄断,主讲人与观众之间缺少互动。这种传播方式已不是以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为目的,而是为了节目的收视率,打造电视台所需要的节目效果,主讲人已成为电视节目的职业演员,缺乏专业性和文化传播的深度。

同时,现代传媒在传播传统文化时缺乏自身的思考,对某一文化现象不能以独特的视角做出符合现代社会的评论,并发表自身的观点。这是由于媒体从业人员受自身历史文化素养的限制,无法对文化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并揭露背后的原因。对一些标榜深度报道的传媒自身却缺乏对报道的后续追踪,对一些已报道过的文化现象,例如,中国曾掀起的“读经热”,第一批读经的孩子在如今的读经效果如何,读经方法是否正确,是否对传统文化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等这些问题,现代传媒都没有进行后续报道,导致媒体责任的缺失,传统文化的传播和报道都是泛泛,没有做到精细化和深入化。

3.2 传播内容低俗化

一些传统的媒体,如报纸和杂志,往往关注的是学术明星的个人生活、经历和家庭背景,对其的学术思想和研究成果的报道和解读较少。媒体为博人眼球,常常语出惊人,利用一些骇人的字眼人为地将读经与学校的正规教育相对峙,划分为两个不同的阵营。例如,《新快报》曾经的一则报道称“对于基础教育来说,白话文是浪费儿童的生命”,并用“弱智”“恐怖”等一些词来形容普通的义务教育。此外,传媒为传播传统文化常常弄巧成拙。例如,为了吸引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注意力,激发人们对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重庆晨报》曾报道了一个少年游泳冠军喜爱孙子兵法和易经的故事,但在这篇报道中,出现的是一个翘着兰花指、戴着虎头帽的女孩,图片甚为怪异,使传统文化的传播效果大打折扣。

3.3 传媒过分注重炒作

现代媒体多倾向于报道新奇、怪异的事件,却很少报道对国人有所启发和思考的事件。例如,近年来,在各地开办的“孟母堂”,允许政府和学校开办读经活动,但孟母堂在举办读经活动时却阻力重重,甚至媒体也争相报道事件,但通常是对实践夸大渲染,却很少探究事件背后的真实原因,很少思考传统文化究竟该选择怎样的方式传播。与目前孔子学堂开办的热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部分开设国学科目的高等学校的本科招生正在不断减少,在面临就业的选择时,许多毕业生选择的是放弃传统文化,转向工程、建筑或金融等行业。传统文化在国人心中和社会上极度缺失,而针对这一现象的报道,只能在少部分的媒体上见到。

4 现代传媒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措施

现代传媒作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之一,担负着重塑国人主流价值观的重担,需要具有理性的思考、洞察力的眼光,结合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互联网技术,与时俱进,将传统文化的精髓传递到每一个国人心中,不断承继和传播中国五千年来具有深刻智慧的文化结晶。

4.1 大众传媒方式

大众传媒方式最为人们所接受的,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受众群大的特点。因而,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上具有较大的优势和便利性。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的大众传播媒体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上存在的问题,应从三个方面进行改进:一是结合社会大众的需求,对传统文化的传播内容做出修改,根据民众的精神和生活需求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播,关注产生社会焦点问题背后的文化原因。大众传媒,不管是电视、报纸杂志还是广播都应明确自身的定位,担负起传播责任,在传播传统文化的同时,要以批判性的眼光和独特的视角对传播的文化内容做出正确合理的筛选,使之符合现代社会人们的需求,能够深植于人民群众的心中,使传统文化能够不断地传承和广泛地传播;二是利用现代传媒在传播传统文化时,可结合文化学者的解读,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内容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形象化的表现方式传递给普通民众,拉近民众与传统文化学术研究之间的距离。同时,也可用歌曲等的方式,将传统文化融合进民众的日常生活,在潜移默化中将传统文化根植于民众心中;三是现代传媒在传播传统文化时,对传统文化中要进行有必要的筛选,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积极突显传统文化中的有益部分,使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得以在传播媒体中留存,并通过媒介传递给国民。

4.2 跨媒介传播

现代传媒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的兴起,使现代传媒的传播载体由电视、广播、报纸逐渐变为电脑、手机,传播方式更具互动性、实时性。而在如今具有多元化、多样性融合特征的社会里,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正朝着跨媒介的方向发展。一些呈相互割据状态的传播媒体如今已在寻求合作的契合点,将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变得更加多元化,更易为人所接受。例如,迪斯尼公司将中国古代“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搬上美国电影大荧幕,并大获成功,而中国古代汉乐府中的华美篇章《木兰辞》也因这部动画片而逐渐为世界所了解。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跨媒介传播案例。世界正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跨文化交流成为文化发展的一大趋势,而跨媒介传播方式能够有力地推动跨文化交流。通过动漫、电影、互联网短剧这样的视觉方式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更加形象生动地传递出来,符合当前社会发展潮流,也更易为民众所接受和认同。

4.3 结合现代语境进行文化传播

文化传播已进入后现代时代,利用现代媒介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播需要结合后现代语境。在后现代时期,电子媒介取代了文字媒介,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但在后现代时期,现代传媒在传播传统文化时要结合时代语境的特点,增加传播方式的互动性、传播内容的无限性及信息接收的随机性和个性化。这些特点表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正在发生着改变,并不断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在后现代语境下,现代传媒需要逐渐消除传统文化高雅与低俗之间泾渭分明的界限,使艰深晦涩的传统文化变得简单易懂,在扩大传统文化传播范围的同时增加深度。

5 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得以延续的精神上的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传播需要借助多样化的现代传媒方式,充分利用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力,将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理念传达到人们的心中。在这一过程中,现代传媒要明确自身的定位和所担负的文化传播任务,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并结合后现代语境,采用跨媒介的传播方式,推动跨文化交流和传播,将中国传统文化不断发扬光大,并发挥中国传统文化在国家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王勇.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广电全媒体发展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3.

[2]刘宛晨,彭嘉璇.媒介融合背景下传媒经济性规制改革略探[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5(3).

[3]韩军.三网融合下传媒产业发展的路径及对策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11(12).

滕飞(1988-),男,四川南充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文化艺术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亚岁送鞋的传统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谁远谁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