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人的新“三项教育”

2016-03-01 08:08付孝忠满洲里日报社内蒙古满洲里021400
关键词:满洲里作风群众

付孝忠(满洲里日报社 内蒙古满洲里 021400)



新闻人的新“三项教育”

付孝忠
(满洲里日报社 内蒙古满洲里 021400)

为更好地弘扬职业精神、恪守职业道德、维护队伍形象,杜绝有偿新闻、虚假新闻、低俗报道等现象,中宣部等有关部门在2003年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之后,于2009年再次印发《关于在新闻战线进一步深入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通知》,要求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的学习教育活动长期开展下去。当前“全媒体”时代,形势更加复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好干部标准,也正是对当前新闻人标准的最好诠释,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都不能忽略媒体应该传播的价值观和新闻人应该具有的忠诚、干净、担当精神,这三个精神互为条件、互相依存,不失为对新闻人的新“三项教育”。

一、首要的条件是对党忠诚

可以说,没有对党的忠诚,干净和担当精神就无从谈起,特别是党媒的新闻工作者必不可少的条件。

对党忠诚,就是要自觉与党同频共振、同音共律、同源共流。时刻与党保持思想和行动上的一致,第一就要树立坚定的政治信念,这样才不会轻易迷失方向。在当今思想意识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中,作为新闻人必须要学会明辨是非,提高自身的思想定力和免疫力,不为“噪音”所干扰。而做一个优秀的新闻人首先要学会做好一个政治上的明白人,在大是大非面前的明白人,因为坚定的政治信念就是我们做好新闻工作的源头,这一点丝毫不容置疑。第二提高学习思考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这样才会有效提高舆论引导能力。作为新闻人就是要培养出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的好习惯,这样才不会只停留在表面之上。新闻领域开展的“三项教育”都是新闻人及时学习、深刻领会和全面吸收的精神营养,切忌人云亦云、以讹传讹,这不仅关系到党性,同时也关系到职业道德。记者不是复印机,不是传声筒,无论是记者还是编辑,对每一条新闻一定要有提炼和甄别的本领和过程,不能“身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要“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跳出新闻看新闻,学会从高端去俯视新闻、引导舆论。

对党忠诚,就是要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忧、办万家事。”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任职福州市委书记时提出的工作抓手之一,这也正好契合了新闻人的标准和要求,因为一个优秀的新闻人必定是一个“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实践者。第一要全身心深入到人民群众中间去,带着真情实感去走近每一个采访对象和采访每一件事,新闻采访决不能搞“一日游”,不能“只见景点不见人,走马观花看洋景”,如此就不会走进群众心里,更不会转出群众感情,也不会改出群众语言,自然也就与党的宗旨背道而驰了,因为党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从来就是一致的。第二要做到思想认识向上、笔端镜头向下。党的十八大为我们绘制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目前,建设小康社会已经进入决胜阶段。习近平总书记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心和重点就是要看人民群众的生活是否得到真正提高和彻底改善,这个任务正是“一头系着中南海,一头连着大杂院”,与我们优秀报道的标准不谋而合,用向上的思想和认识挖掘建设小康社的伟大意义和历史丰碑,用向下的笔端和镜头采写和捕捉人民群众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富足。

二、根本的条件是个人干净

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做事。这是我们党选人用人的基本标准,同时也是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的条件。

个人干净,就是要心要端走得正,不为利益所诱惑。要秉持新闻的特性和新闻人的道德,事实是新闻的生命,公正是新闻人的节操,新闻是易碎品,来不得半点虚假,因此记者作为新闻报道的第一人,更是来不得半点虚假。第一心要端,就是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端正,面对不良诱惑,要做到不为所乱。欲修身,先修心。一个新闻记者,每天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面对形形色色的人群,就是要能做到心静如水,心静了思想就纯了,做到干净就不难了,关键是如何把好这第一关。第二走得正。就是要不焦不躁,不忙不乱。心里不焦不躁,步伐自然就会不忙不乱。只有按照心中的既定目标,稳步向前,目不斜视,就能确保我们每个新闻人的新闻之路走得正、走得远,用我们的干净的人生路维护新闻的公平正义。

个人干净,就是要业务精作风硬,不为困难所低头。业务精成竹在胸,作风硬迎难而上,业务精、作风硬是做到个人干净的重要条件。第一业务精。每天潜心钻研自己业务的人,是无暇去顾及别的无关之事的,更不用说是一些利益纠葛之事,他每天考虑的只有自己的业务和工作,考虑的是如何策划、如何报道好每一篇新闻,如何布局、如何组织好每一个版面,既主题突出又新颖亮丽,既抓人眼球又影响深远,既有传播力,更有公信力。第二作风硬。公道正派,掷地有声,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树立干净做事的典范,对新闻人而言更应如此。新闻人每天都要站立在前行的船头瞭望,除了练就一双鹰一样的眼睛外,还需要象老黄牛一样忠于职守,不会因为一点挫折和私利就丢弃新闻的原则,丢掉新闻人的操守。只有作风硬起来,作品才能硬起来,才能经得起实践的检验,才能成为干干净净的好作品。

三、前提的条件是敢于担当

每一个新闻人从他跨入新闻大门的第一天起,就应该知道“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含义和重量,这也是做一名称职的新闻人的重要前提。

敢于担当,就是要境界高情怀大。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必有担当,境界高情怀大是必不可少的要素。同样,要想写出好作品、负责任的新闻,没有高远的境界和远大的情怀是不可能完成的,正可谓文品如人品,让一个思想境界不高的人去写出好作品来,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古语云:心狭为祸之根,心旷为福之门。心狭则格局就小、担当就小,担当小则私心使然,为祸不远矣。反之,心旷则格局必大,境界必高,担当必重。有道是:站得高、望得远,有了这样的思想境界,没有不把担当作为自己的使命的,有了担当,才会有责任,才会去挖掘出真正有价值的好新闻,为党分忧、为民解忧,敢于勇于担当起自身的职责。

敢于担当,就是要拿得起放得下。新闻是大众传媒,新闻无小事,因此作为一名新闻人就要有一种“拿得起放得下”的精神。拿得起就是要对自己负责。也就是对自己的作品负责,决不能蜻蜓点水、浅尝辄止,不能道听途说、断章取义,不能有始无终、半途而废,不能单纯猎奇、偏离主流,这都是做一名称职的新闻人所大忌。放得下就是要对社会负责。“全媒体”记者良莠不齐,一些新闻记者缺少担当精神,对自己不负责任的作品随意传播,对造成的严重后果也听之任之,不主动去承担起应负的责任,去挽回不良影响。由此可见敢于担当对新闻人的重要性之大,切不可拿不起放不下。

猜你喜欢
满洲里作风群众
满洲里站国际货场扩能改造的研究
多让群众咧嘴笑
“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
外加电位对X80钢在满洲里土壤应力腐蚀的影响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В первом квартале 2016 года через КПП Маньчжоули прошли 220 международных грузовых железнодорожных составов
提能增效转作风 真抓实干谱新篇
从严从实抓作风 力促落实求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