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民结合企业持续创新能力体系研究

2016-03-01 11:04
学术交流 2016年3期

索 晴

(哈尔滨工程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哈尔滨 150001;北京协和医学院 研究生院,北京 100730)



军民结合企业持续创新能力体系研究

索晴

(哈尔滨工程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哈尔滨 150001;北京协和医学院 研究生院,北京 100730)

[摘要]军民结合企业在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基于军民结合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创新能力的定义,从人员投入、资金投入和创新产出三个方面了解我国军民结合企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一些问题。军民结合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创新能力具有不断转型性、积累性、动态性、开放性与保密性共存、风险性、社会性等特性。军民结合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创新能力体系,其构成要素包含持续技术创新能力、持续市场创新能力、持续管理创新能力及相关能力。

[关键词]军民结合企业;持续创新能力;能力体系构建

国防科技工业涉及一个国家的战略问题,因此它在世界各国的国防与经济建设中发挥的作用都不容小觑[1]18-39。作为政府所需军用技术与武器装备的提供者,国防科技工业的特殊性使得政府必须对行业的科研和生产过程进行严格控制与监督,出于对其战略意义与特殊性的考虑,世界上各个国家一直都高度重视国防科技工业的管理。随着全球军事变革的加速推进,一些发达国家进一步加快国防科技工业转型的步伐。在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重要任务中就有要为全面建设国防科技现代化与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服务,要充分利用国防科技工业的能力、资源与科技优势,为我国发展经济和科技建设贡献力量。目前,国防科技工业已经成为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而由军转民到军民两用再到军民融合也成了国防科技工业转轨过程中的发展趋势。进一步地研究军民结合企业持续的创新能力,构建军民结合企业持续创新能力系统,对于提高军民结合企业持续创新能力,增加两种工业之间的相互融合,扩大和加强国防科技工业基础,推动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形成,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未来军事需求,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文献综述

国内外学者关于持续创新的研究主要有日本的野中郁次郎教授(Ikujiro Nonaka)从知识管理视角研究企业持续创新,提出持续创新是知识创新型企业的中心任务[1]。Meyer、Rothwell、Uzumeri认为企业保持竞争优势,不在于产品或者服务本身,而在于拥有创新产品、过程与服务的能力。企业持续竞争优势来源于持续创新[2-4]。Pohlmann 提出衡量企业在激烈的经济环境中是否存在竞争力的最重要的指标就是持续创新能力,同时也提出了六条准则,包括持续创新非标准准则、困难准则、区域准则及组织依赖性等[5]。Boer认为企业积极主动地持续创新,能有效提升企业运营和战略能动的能力,是企业经营、不断地学习和改进,以及创新的融合。持续改进创新及成功的产品创新,有利于增强企业竞争优势及持续成长能力[6]。

向刚全面地阐述了一些相关概念,包括持续创新和企业持续创新的特点和类型,也说明了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7-8]。汪应洛深入研究了企业持续创新能力的策略、机遇和机制等问题[9-10]。段云龙等提出持续创新过程中最核心的是创新动力,构建评价模型[11]。索贵彬和赵国杰利用可拓物元模型评价了推动企业持续创新的主要动力[12]。段云龙根据企业持续创新能力框架,构建了基于制度结构的企业持续技术创新能力模型[13],赵忠伟和姜辉构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以及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这些体系和模型都是基于企业持续创新的[14]。陈晓红和马鸿烈基于414家中小上市公司数据,针对科技型和非科技型两类企业分别构建了技术创新模型,分析技术创新对两者成长性的影响[15]。

二、我国军民结合企业持续创新能力现状

我国军民结合企业现状的特点:一是科技含量低,大多是一些机电产品,以微型汽车和摩托车为核心的支柱产业,但难以实现规模经济,产品更新缓慢,因而大都处于亏损状态;二是产业化程度低,大都处于小批量生产;三是对政府的依赖性太强,其依赖于政府的指令,需要政府及时投入资金,否则难以形成规模生产;四是具有很强的路径依赖性,我国军民结合企业发展历程较短,且以军转民为主,可以说国家军事发展战略的演变贯穿了我国军工企业调整过程的始末,具有很强的路径依赖性。下面将具体从人员投入、资金投入和创新产出三个方面来分析我国军民结合企业的持续创新现状。

(一) 人员投入

为了加快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速度,增强我国国防整体实力,实现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军民结合企业的发展,加大了科技人力投入,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呈现加速增长态势,科技人才队伍结构继续优化,科技人力产出效率持续提升。科技人力规模不断扩大,2008年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达到4 600万人,比2005年增加了1 100万人,增长31.4%。其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数约为2 000万,比2005年增长37.9%。自2000年以来,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年均增长率为11.6%,其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数年增长11.3%。根据美国《科学与工程指标2008》,2006年美国有大学学位的科学工程劳动力总量为1 700万人。我国本科及以上学历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已经超过美国。

但据世界统计年鉴显示,2008年在每百万人口中R&D人口数量这一指标统计的37个国家中,中国排在35位,仅高于墨西哥和南非。尽管我国R&D人口密度逐年增加,但2007年芬兰、美国、日本、俄罗斯和韩国的每百万人口中R&D人口数仍然是我国的8倍、5倍、6倍、3倍、4倍。从这一指标的比较中看出我国对R&D人力资源的培养和投入远远落后于部分国家。且企业持续创新需要大量相关专业的人才,国防工业企业的特殊性使得其对持续创新人才有着更加特殊的要求,目前,相关专业的人才还无法满足国防科技工业的需求。

(二) 资金投入

通过对国防工业企业持续创新能力资金投入现状的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国防工业企业对于持续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也反映出创新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在一般情况下,军民结合企业科研经费分两类。一类是政府立项的科研项目,主要有基础研究、技术与开发研究和工程研制。另一类是企业自主创新经费,在通常情况下是企业内部研究开发的项目,主要有两个阶段:一是研究阶段,主要是为获取新的技术和知识等进行的有计划成本的调查;二是开发阶段,主要是在进行商业生产或使用前,将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应用于某项计划或设计,以生产新的或具有实质性改进的材料、装置、产品等。

通过对军民结合企业持续创新能力资金投入现状的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国防工业企业对于持续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对国防工业企业持续创新能力的评价也就做到了有据可依。

我国国防资金投入从2004年到2011年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而且国防费用投入平均增长率超过15%,国防费用支出的较快增长对军民结合企业的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可以助推实现国防军事的机械化、信息化,对提升军民结合企业科研水平有很大的帮助,也对提升军民结合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我国国防企业对科研的投入也越来越重视,以航空航天器制造业为例,我国高新技术产业 2007 年 R&D支出额为653亿,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的R&D支出额为43亿。尽管航空航天器制造业R&D支出的绝对金额在高新技术产业中不是最高的,但是我们注意到2011年航空航天产业R&D强度为7.80%,是高新技术产业中最高的,表明我国航空航天器制造业正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上升时期。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国防工业企业对于科研投入的重视并在实际上付诸行动,对于推动国防工业企业持续创新能力的提升有很好的表率作用。

但在资金投入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以R&D投入指标为例,我国R&D费用投入量不够并且结构不协调。R&D费用所占GDP百分比不足2%,而且近几年来用于基础研究的资金不足总金额的20%,与美国等国家之间还有很大距离。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了我国的资源优化配置,使之处于长期不合理的状况,我国一直属于典型的政府主导型体制,原有的体制惯性导致了政府与企业在持续创新的投资中一直处于强弱极不对等的地位。

(三) 创新产出

创新产出能够通过观察我国总体创新水平现状的数据折射出我国企业包括军民结合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的现状。2008年到2011年来,我国的知识产权授权量在逐年增加。知识产权授权量是科技产出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企业进行持续创新(尤其是持续技术创新)产出的反映。而知识产权又通过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的形式表现出来。知识产权的授权量逐年增加正是我国知识产权取得了较大进步的体现,反映了我国整体的科技创新水平在不断地提高。

但由于部分军民结合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不妥,有可能会破坏知识产权的有效性,知识产权的安全性有待提高。同时,有些企业并不是为了提高企业持续的创新能力为企业带来效益而进行创新,而只是为了获得知识产权而进行创造发明,这样的创新实质上不一定能够很好地为企业提供更大的利润,推动企业的发展,并不能达到企业进行持续创新的目的和效果,也就不能很好地反映军民结合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

三、军民结合企业持续创新能力特征分析

军民结合企业是一类相对特殊的企业,它既具有一般企业持续创新能力特征的共性,也有自身在持续创新过程中的一些特性。综合一些共性和特性,军民结合企业持续技术创新能力的特征如下所述。

(一)军民结合企业持续技术创新能力的积累性

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由于企业研发团队长期的积累和企业对于技术创新的持续投入而逐步增强。企业的组织成员针对已有知识的研究、实验、经验学习、吸收利用,形成技术创新绩效。企业在进行持续的技术创新的过程中,逐步有了自己的技术知识的积累,以此形成企业的积累性的技术资源,使其他竞争企业短时间内无法超越。在此基础上,不断推广连续性的优势更迭技术,加大技术创新的成功率,以此将企业的技术创新影响力向外扩散,实现持续创新的战略目标,达到形成以创新为主的持续竞争优势的最终目的。

(二)军民结合企业持续技术创新能力不断转型性

军民结合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变革性体现为,在平稳市场中,不断适应新的市场环境,进行技术革新;在动荡市场中,企业自身技术水平不足以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通过技术兼并和技术交易,提升企业技术水平,获得企业发展需要的资源。当然,企业是一个有界限的组织而非一个无限领域的“技术王国”,不可能掌握全部的关键技术,必要的时候企业必须引入并吸收外部技术来满足技术创新的知识需求。通过外部知识获取行为获得异质性知识,能够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加快新产品研发速度,增强技术的独特性,但却会给企业的技术创新带来重大的结构性冲击。军民结合企业拥有军品和民品两个截然不同的市场,关键技术的需求缺口比处于任何一个单独市场的企业都要大,这需要企业在引入更多外部知识创新的过程中,形成一个强大的创新文化的改变,所以为获得创新优势持续变革军民结合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是极为重要的。

(三)军民结合企业持续技术创新能力的动态性

一次技术创新并不难,难的是持续创新。无论是对于军民结合企业还是对于民企来说,企业的持续技术创新能力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企业内外部环境好转或恶化,企业对研发投入的资金会发生增减,长期来看会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研发团队关键成员的流失或加入,直接决定了研发团队的创新能力;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和行业技术的革新,企业原有的关键技术会逐步丧失优势,沦为被淘汰的技术之列,而企业所擅长技术创新领域变得不再为市场所需要。

在全球化和技术进步的影响下,企业的生存环境风云变幻。企业战略、组织结构、生产工艺都随着外部环境发生改变,进而影响企业的持续技术创新。企业竞争策略的变化不定会使得企业所拥有的技术或产品很容易被市场抛弃。因此,为了生存和可持续发展,企业必须进行相关领域的技术创新,这将影响技术提升的相关性,形成一个大范围、多层次的动态创新过程,帮助企业提高技术应变能力。

(四)军民结合企业创新的开放性与保密性共存

一方面,军民结合企业持续创新是企业持续创新中的一部分,企业的持续创新有扩散性的特征,一旦企业创新形成,就会有同类型企业学习和模仿。在此过程中,信息和知识是不断流通和传播的,因此,军民结合企业持续创新具有开放性。另一方面,基于国防科技工业的特殊性,它不仅仅是在市场里,还存在于国防的系统里,所以,在军民结合企业进行创新时,需要对部分国防信息进行保护,这就形成了其持续创新能力的保密性。综上,军民结合企业的创新是开放性与保密性共存的。

(五)军民结合企业持续创新的风险性

普通的企业持续创新的风险性一般来自市场,以及投入成本巨大和不可控因素。在市场里,风险与效益总是息息相关的。军民结合企业在各方面进行创新,最终为了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设计的可行性、推进的可控性与市场的变动性也是时刻存在的,所以创新活动并不一定能实现企业的目标,也可能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同时,在军民结合企业技术创新的过程中,投入和成本巨大加上外部不可控的因素颇多,又大大增加了风险性,这在企业的技术创新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军民结合企业与普通行业企业的不同在于其与国防挂钩,这又加大了军民结合企业在创新过程中的压力和风险性。

(六)军民结合企业持续创新的社会性

军民结合企业持续创新的社会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军民结合企业作为市场里的一个主体,积极参与市场活动。在进行创新的过程中,会不断与同类型的其他企业或者其他不同类型的企业有信息交流、合作创新或者竞争比较,或者在企业创新完成后,也会被其他企业模仿和学习,这都体现出军民结合企业创新过程广泛的参与到社会中;另一方面,国防科技工业的重要性导致军民结合企业在社会上备受关注,其一举一动都引人注意,这又增强了军民结合企业的社会性特征。

四、军民结合企业持续创新系统建设与分析

(一)军民结合企业持续创新系统建设

企业不断创新是一个系统性强、着眼整体并且集成度高的持续过程[16]。军民结合企业不断创新的能力是企业根据国防安全和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不断创新集成的各种生产要素获得可持续的竞争优势,从而获得盈利潜力的能力,进而使企业比竞争对手具有更显著的优势,为目标市场提供更高顾客让渡价值的产品或服务。军民结合企业不断创新的活动涉及很多方面,如生产、经营、组织和管理等,正是活动的这种广度表现了持续创新能力的综合性[17]。通过对军民结合企业持续创新能力特征及影响因素的分析,在借鉴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军民结合企业的特点,建设企业的可持续创新能力体系,军民结合企业形成和建立新的管理制度与方法体系需要持续管理创新能力的支撑,军民结合企业通过不断地创新管理能力来调控经营活动中各种因素的创新,促进再创新能力系统工作,因此,军民结合企业要想实现持续创新能力系统就要不断创新管理能力,它是决定其他三项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军民结合企业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持续推出创新产品和创新的服务,是企业追求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效益的最重要表现形式;军民结合企业通过持续市场创新能力将企业的创新成果持续地以满足市场需求,也是企业持续创新的最终目标。

(二)军民结合企业持续技术创新系统分析

军民结合企业的持续技术创新能力主要是指在国家政策及资金的指导下,结合市场需求,企业根据外部技术环境的变化和知识的积累,并与企业自身已有的技术资源相结合,从而改进现有技术或开发新技术,同时,加强持续集成的资源研发能力,不断进行的技术创新能力。军民结合企业体系结构是多层次、持续的技术创新能力,它包括持续技术创新绩效和持续技术创新过程性能的能力。持续技术创新绩效能力包括经济效益、直接的技术效益和技术积累的效果;持续创新过程能力包括企业R&D投入保障能力,企业学习、理解、运用、再创造能力,企业与高校等专业机构合作技术创新能力,企业研发部门与其客户、竞争者、生产部门、研发部门之间合作技术创新能力。

军民结合企业的持续技术创新的过程能力和绩效能力,从技术创新的过程和成果两方面,共同构成了持续的技术创新能力[18]。从军民结合企业管理的角度看,技术创新在其持续创新能力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当下开放式的创新环境下,科学技术正朝着综合性的方向发展,技术创新的复杂性也在与日俱增,这种情况下,企业不能再只局限于内部条件而应当努力寻求外界环境的推力来使自己的技术创新能力得以更进一层。

军民结合企业持续市场创新能力是企业通过持续研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从而满足或以此激发顾客需求的能力,同时在此过程中企业以微观的市场创新对整个市场的创新格局和机制产生影响。持续市场创新能力对于军民结合企业来说,是将技术创新的成果推向市场,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键。军民结合企业生产的军品一般由政府规划产品的种类并买单,只在军工企业领域进行竞争,面临的市场压力较小;民品则面向普通大众,与普通民企、国企甚至实力强大的外企进行激烈竞争,面临的市场压力较大,因而军民结合企业的持续市场创新能力在民品的竞争中显得尤为重要。

军民结合企业持续市场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企业对实际和潜在市场需求变化的预测能力、企业市场机遇的捕捉能力、企业市场资源获得和新组合能力、企业产业链中和产业链外的合作共赢能力、企业开发新市场的能力、企业营销组合实施与创新能力。

企业持续管理创新能力是在激发起企业员工创新潜力并形成集体力量的前提下,通过将其分散的各种资源高效地结合起来,尤其是持续地使企业人力资源与创新行为相结合,在进行企业持续的创新活动时形成的[19]。军民结合企业持续管理创新能力系统主要由投入、转化、产出三个方面构成。投入部分分为创新意识投入、员工素质投入、管理创新经费投入三部分。军民结合企业持续管理创新能力系统转化部分主要由战略管理创新能力、制度机制创新能力、组织管理创新能力构成。战略管理创新能力站在战略的角度上,协调各个创新要素,始终以培养和加强企业持续创新能力为核心。体制机制创新能力是指不断地对技术创新所要求的各类制度规则完善和更新,不断地改进使其满足不同的发展需求,充分发挥作用,加强系统耦合的实现机制。持续管理创新能力是从整体上进行规划实施技术创新活动的能力。

继续受益能力指的是军民结合企业持续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市场创新或内化的过程中受益的能力。军民结合企业持续创新受益获得能力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非经济效益获得能力、经济效益获得能力。军民结合进行持续创新获得的非经济效益,是指其在进行持续创新的过程中所获非经济效益,具体来说包括军民企业在进行创新活动之后,其优良的产品以及先进的服务理念收获了社会公众和企业员工的良好口碑;军民结合企业的持续创新活动还能促进其所在行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企业要想在行业内取得竞争优势就必须加强自身的创新能力,优胜劣汰。企业的持续创新活动必然会给同行业的企业带来压力,其他企业必将投入更多的资源进行创新,这样必然会促使行业整体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军民结合进行持续创新获得的经济效益,是指其在进行持续创新的过程中获得经济效益,主要由以下五个方面构成:产品销售收入增长率、创新产品成功率、创新产品市场占有率、企业利润增长率、企业专利的申请数量和授权数量。综合反映军民结合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和持续创新效益的实现能力。

五、结论

军民结合企业是军民两用技术相互转移和互动转化的载体,在对军民结合企业持续创新能力含义界定的基础上,从人员投入、资金投入和创新产出三个方面了解我国军民结合企业持续创新能力发展的现状以及一些问题,再通过对军民结合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创新能力特征的分析,加深对其进行持续创新的理解。最后构建了军民结合企业持续创新能力体系,包括持续技术创新能力、持续市场创新能力、持续管理创新能力及相关能力,并对其构成要素及相互关联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揭示了军民结合企业持续创新能力体系构成要素间的关联关系。为增强军民结合企业持续创新能力、促进军民结合企业健康成长提供了科学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彼得·德鲁克. 知识管理[M]. 杨开峰,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8-39.

[2]Meyer M H, Utterback J M. The Product Family and Dynamics of Core Capability[J].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1993, 34(3): 29-47.

[3]Rothwell R ,Gardiner P. Re-innovation and l Robust Design: Product and User Benefits[J]. Journal of Marketing Management, 1988, (3): 372-387.

[4]Uzumeri M ,Sanderson S. A Framework for Model and Product Family Competition[J].Research Policy, 1995,(24): 583-607.

[5]Markus Pohlmann. The Evolution of Innovation: Cultural Backgrounds and the Use of Innovation Models[J]. Technology Analysis & Strategic Management, 2005, (1): 9-19.

[6]Boer H,Kuhn J,Gertsen F. Continuous Innovation[R]. CINet Working Paper Series, 2006.

[7]向刚. 论企业持续创新的重要性和理论基础[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01,(6):7-11.

[8]向刚. 企业持续创新:理论研究基础、定义、特性和基本类型[J]. 科学学研究,2005,(2):134-138.

[9]汪应洛,等. 培育我国中小企业持续创新能力的策略研究[J]. 企业活力,2002,(5):26-27.

[10]汪应洛,向刚.企业持续创新机遇分析[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2004,(6):127-139.

[11]段云龙,向刚.企业持续创新动力的评价模型及应用[J]. 统计与决策,2008,(9):184-185.

[12]索贵彬,赵国杰.基于可拓物元模型的企业持续创新系统主导力评价[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2-64.

[13]段云龙. 基于制度结构的企业持续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与应用[J]. 统计与决策,2010,(05):186-188.

[14]赵忠伟,姜辉. 基于持续创新视角的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J]. 统计与决策,2011,(23):187-188.

[15]陈晓红,马鸿烈.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对成长性影响——科技型企业不同于非科技型企业[J]. 科学学研究,2012,(11):1749-1760.

[16]杨贵彬. 国防科技工业寓军于民的目标与实现模式研究[D]. 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63.

[17]吴雷. 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企业持续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 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59.

[18]张兆垠.基于SWOT分析的军民融合型国防战略设计[J].管理评论,2011,(03):112-122.

[19]王晓军.以科学发展观促进军民结合质量层次的提高[J].国防,2007,(1):23-24.

〔责任编辑:刘阳〕

[中图分类号]F27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284(2016)03-0130-06

[作者简介]索晴(1981-),女,北京人,博士研究生,助理研究员,从事技术创新管理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知识管理的科技成果转化机理、模型及政策研究”(70903015);国家软科学项目“军民结合创新体系知识产权战略管理系统及政策研究”(2010GXS5B173)

[收稿日期]2015-10-10

·创新发展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