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背景下学术期刊的发展

2016-03-01 11:04
学术交流 2016年3期
关键词:媒体融合学术期刊传统媒体

任 俐

(东北林业大学 学报编辑部,哈尔滨 150040)



媒体融合背景下学术期刊的发展

任俐

(东北林业大学 学报编辑部,哈尔滨 150040)

[摘要]当下媒体融合已由一种发展趋势升华到了国家战略的层面,包括学术期刊在内的传统媒体,必须主动迎合媒体融合战略和受众需求,与新兴媒体展开深度、全面的融合,推进理念、内容、手段、体制机制等全方位的创新。目前我国学术期刊媒体融合进程缓慢,内“忧”外“患”,需要期刊人共同努力,立足更新出版观念,树立互联网思维,实现全流程数字化转型,开展全媒体编辑管理,创新服务形式等,改善生存环境,实现学术期刊新的发展。

[关键词]学术期刊;传统媒体;新媒体;媒体融合

高速发展的数字技术、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为新媒体的诞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数字电视、电脑、手机等终端日益成为人们接收信息的主渠道。传播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及受众心理和习惯的变化,使得传统媒体生存空间遭到无情挤压。面对新媒体的冲击与挑战,学术期刊作为主要的学术传媒无法自外于“传统媒体”,学术文章的网络链接在微博和微信平台上的广泛传播,使得学术传播方式焕然一新,彰显出学术新媒体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新媒体不仅为作为小众媒体的学术期刊提供了新的内容推送渠道,更为其提供了一次将传统媒体品牌优势向新媒体领域拓展的难得机遇。[1]

2015年3月31日,《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发布,为推动传统出版影响力向网络空间延伸、实现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指明了方向,媒体融合的大门正向学术期刊敞开。对此,学界和业界作了诸多方面的探讨,以朱剑为代表的学者着眼于学术新媒体,认为学术期刊“唯有主动开发学术新媒体,让新媒体成长与媒体融合同步进行,方能求得在互联网时代的新生”[2]。桑海认为,学术期刊是印刷媒介时代学术交流平台的典型形态,到了互联网时代,在线学术平台将会取代学术期刊成为主流的学术交流平台[3]。郭雨梅、郭晓亮、吉海涛等学者从媒体融合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出发,探讨学术期刊新媒体产业联盟的组建与运行,认为联盟主体当由学术期刊、技术提供方和网络运营商共同组成,形成建立在契约基础上并相互联结的一条完整产业链,最终实现学术期刊的持续发展。①参见郭雨梅、郭晓亮、吉海涛等学者的研究文章:《媒体融合背景下学术期刊的创新之路》《媒体融合背景下学术期刊的发展对策》《媒体融合背景下学术期刊的内生发展策略》等。还有学者基于媒体融合的背景,探讨学术期刊如何做到“内容为王”[4]、提升话语权[5]、加强传播效力,以及在新媒体语境下媒体融合的现状和构想[6]等。印刷媒介在互联网时代的式微是历史的必然,面对媒体融合的大势所趋,学术期刊必须认清形势,加速学术期刊数字化转型进程,推进理念、内容、手段、体制机制等全方位创新。

一、媒体融合概况

1983年,美国学者伊契尔·索勒·普尔首次提出媒体融合(Media Convergence,或译“媒介融合”),认为媒体融合是各种媒体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发展趋势[7]。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际学术媒体不再以纸本为主要传播介质,数字出版取而代之。2000年,国外媒体融合实践发生在报纸、网站、电视台之间,“三方融合”模式具有开创意义。2006年,我国引入这一概念并快速发展,先后成立多家大型传媒集团,推动我国媒体融合发展进程。目前学术期刊的媒体融合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与中国知网、万方等期刊数据库合作,将纸质内容打包销售,以供数字化传播。以中国知网为例,1999年始建设“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至今已收录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类期刊5 692册,人文社会科学类期刊5 547册。

2.建立网站、开设微博、开通微信公众平台或APP客户端,供用户查询稿件、浏览目录、投稿等。技术手段的不断更新,使学术期刊的传播方式多元化,也为用户提供了诸多便利,但人才投入不足、平台建设落后、内容更新缓慢等问题不容忽视。

3.在线学术平台。以“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最为典型,2011年创刊,其联合名校学报编辑部对加盟期刊拟发表文章进行专业化选编和数字化重组,以开放获取、免费使用为理念,充分利用新媒体进行传播,开创了期刊发展的新模式。

上述方式可以看作不同媒介或部门的相互“配合”,是在做“加法”,但是媒体融合带来的“媒介”变化不能简单地理解成为传统媒体增加新的平台和渠道,也不仅仅是将纸质期刊转化成数字化期刊,而是使编辑接受互联网思维,打造适应新媒体交互性与即时性、多媒体与超文本、个性化与社群化特点的“学术新媒体”,应当做“减法”,弥补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凸显的某些先天缺陷,其关键在于,通过整合新的传播技术和手段,创新并再造学术期刊的全流程(生产、营销和服务),为受众提供最好的信息产品[8]。当前我国学术期刊发展受阻,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存在媒体融合意识薄弱、数字出版进程缓慢、编辑全媒体素质有待提升、新媒体服务落后等现实问题。如何去除“病灶”,利用好媒体融合这一契机,是期刊人面临的重要课题。

二、媒体融合背景下我国学术期刊的发展对策

(一)强化媒体融合意识

虽然网站、微博、微信、APP客户端等新媒体的广泛应用为少部分学术期刊带来了活力,通过后编辑过程使其与新媒体交互融合,使传播范围延伸向网络并在一定程度和范围上提高了影响力和知名度,但在现实中乐意尝试的学术期刊相对不多,尝鲜者也仅限于开设新媒体应用的浅层次工作,后续管理和维护不够及时和积极,甚至出现停摆、“僵尸”化。

以近年来受追捧的微信为例,虽然越来越多的学术期刊开通微信平台公众号,希望更好地为投稿作者、订阅读者和审稿专家等多方提供个性化服务和专业讯息,但是据调查[9],目前多数学术期刊微信平台信息更新周期长,达不到大众服务类微信平台的一日一发要求,功能设置单一,服务质量不高,与用户期待相差较大。具体比如,尚未设置自定义菜单功能,仅提供定期的信息单向推送服务(如当期目录、过刊浏览、文章推荐等);最受期待的审稿进度查询等互动服务未能全面开展,导致用户黏性不高,传播功能受限。学者们分别对学术期刊所建设的网站、微博和微信等进行考察,普遍存在学术期刊在这些媒介建设方面发展不均衡、程度和水平差异大的问题*参见马勇,赵文义,孙守增:《学术期刊对微信公众平台的功能选择分析》;曾润喜,孙艳,尚悦:《学术期刊微博应用的困境与出路——基于〈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新浪微博的案例研究》;李若溪,游中胜,田海江等:《我国学术期刊的网站建设现状调查与网络期刊进化趋势分析》。

究其原因,除人力、物力和技术条件等外在影响因素以外,更重要的原因是一些办刊人对媒体融合的重视程度不够,投入精力不足。“闭门造车”的传统办刊方式已无法适应新技术、新手段带来的时代变革,办刊人应该深刻认识到由网络和数字技术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媒体格局调整和舆论生态变化,不断更新出版观念,适应时代发展,以开拓创新的姿态迎接来自新媒体的挑战。

这种挑战是变革,是创新,更是发展。学术期刊与新媒体融合的深刻变革性在于,由互联网思维与传统媒体基因相互“竞合”最终形成媒体有机体的相互“融合”。这注定是一场持久战,需要漫长的发展和探索过程。要求不同层次的学术期刊均应认清形势,强化媒体融合意识,以现代出版观念和互联网思维创新出版方式,依据自身办刊实际,推出不同载体的期刊,从而保持期刊生命力,提升期刊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

(二)实现全流程数字化转型

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裂变式发展,带来出版全流程的数字化、网络化变革,这不仅促进了知识生产、加工方式的转变,也带来了印刷、出版方式的改变以及学术传播速度和渠道的改变。出版全流程的数字化转型,是时代赋予学术期刊的基本要求。从出版流程看,收稿、查重、编审、校对、排版、传播等各个流程均不同程度地实现无纸化办公,由文字转换为数据格式,方便加工过程中的数据传输并及时上传至不同的终端媒体。目前部分学术期刊已采用网络化办公,通过技术提供方的帮助,开设了网络采编平台进行收稿、查重、送审等工作,工作效率有了大幅提升。但还有部分期刊仍沿袭传统办刊方式,不利于编辑部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也不利于全媒体编辑的培育。

学术期刊应与时俱进,采用新技术新功能改进工作方式方法,为编辑、作者、审稿人、读者搭建一条便捷的数字化沟通桥梁。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学术期刊的发展离不开数字出版。数字出版不仅可以将纸质期刊转换成多种为数字技术支持的格式,方便传播到互联网、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还可以缩短稿件发表周期,尤其是“在线出版”“优先出版”功能,可以帮助作者用最短的时间发表学术成果,提高学术期刊内容生产效率。目前多数期刊将纸质出版内容授权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在线发布,这还不能适应媒体融合对数字出版提出的新要求,因而必须利用先进技术再造出版流程。在此基础上,要整合各学术期刊的资源优势和渠道优势,在生产出符合数字出版要求的优质内容的前提下,建立起适应媒体融合要求的编辑、出版和发布平台,为学术期刊资源的共享和畅通传播铺设一条光明之路。

(三)提升编辑全媒体素质

对于学术期刊而言,实现学术新媒体的过程,不仅仅是改革内部管理体制的过程,也是一个编辑全媒体素质的培养过程。以往的融合,大多是一条文字报道配以一段视频、音频或一些图片的“懒人模式”,这种浅表化的全媒体工作主要是囿于办刊人和责任编辑还未充分认识“融媒体”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未能把握新媒体传播技术的特点,对于如何深度融合发展茫然无措。更重要的原因是,鉴于现有的期刊体制,当今掌握期刊命运的领头人多数不是年轻人,囿于年龄、思维、知识结构的限制,这些期刊人对互联网无论是在观念、技术,还是模式、平台等方面都存在着难以克服的隔膜[1]。

鉴于此,应采取措施,以提升编辑全媒体素质。一是拓展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是一个笼统的概念,有学者总结为用户思维、简约思维、极致思维、迭代思维、流量思维、社会化思维、大数据思维、平台思维、跨界思维等9大思维。每一种思维都是由互联网时代和新媒体时代所赋予的,要求编辑了解新媒体的特点,重新审视学术期刊的生产、服务等流程,以用户需求为中心,使期刊去“表层信息化”,向“深层信息化”发展,细致分析用户所反馈的信息,为其提供个性化、多样化服务,或根据搜集来的有关行业热点的新媒体信息,有针对性地向相关专家学者进行约稿等。二是编辑部管理工作网络化。出版工作中的收稿、审稿、编辑加工、校对、排版,以及编辑工作中的稿件处理、日常事务、业务管理等工作流程应实现网络化管理,不仅方便快捷,更重要的是使期刊编辑熟悉互联网,熟悉移动客户端,在与作者、读者、审稿专家沟通的过程中更加从容,增强互动性。三是组织学习交流,强化编辑主动学习意识。通过参加行业会议、讲座等方式吸收先进经验,解决“本领恐慌”问题,真正成为运用现代传媒新手段新方法的行家里手。此外,在与新媒体融合的过程中,资金和技术也是制约学术期刊发展的重要因素,国家和管理部门应制定相应的政策,使学术期刊突破瓶颈,获得持续性发展。

(四)创新服务形式

第一,加强学术期刊新媒体内涵建设。当前,学术期刊的新媒体应用多停留在介绍期刊、过刊浏览、在线投稿、发布通知等初级阶段,且信息更新周期长、用户黏性不高、显示度低。要不断拓展学术期刊新媒体内涵建设的发展路径:一是定期发布行业热点、行业动态、会议信息、时事新闻等全方位信息,以吸引关注;二是建立互动服务平台,为作者和读者提供信息咨询(含投稿咨询、审稿进度查询等)、论文写作技巧等,以提升互动性;三是重视全文开放的传播效应,实现开放获取,提升刊物的影响力。

第二,探索适应新媒体传播特点的学术信息传播形式。有学者认为:“后编辑过程就是对出版后的反馈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加工,然后对已经出版的期刊进行再次设计、组织、审读和加工,形成多种形式的新出版物或信息产品的过程。”[10]在媒体融合时代,学术期刊要与时俱进,利用新兴媒体技术优势的同时,注重探索适合新媒体的表达形式。以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与生俱来的移动性特征使阅读变得随时随地和碎片化,为顺应这种变化,可将学术论文进行缩写或摘编形成文摘,或是将作者、读者的相关讨论和点评整合加工成短文,通过移动客户端提供给目标读者群,使读者能够在短时间内接收到期刊内容的精粹,有利于形成阅读惯性,提升用户依赖度。

第三,应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学术期刊出版集团,并建立区域专家审稿数据库和审稿系统,建立专题数据库[8]。这样做的目的是提高区域内期刊整体水平,以实现高水平的编辑加工,缩短出版周期,提供优良的网络服务。“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更是打破了地域局限,使期刊来源更广泛,并集中了名校优势,实现学术资源共享,促进了学术期刊在数字平台上的专业化转型。这种专业化重组,能够推动期刊多元化、开放性和特色化发展,但在管理模式、机制体制上存在一些现实问题,需要更加宽松的政策环境和办刊人的协同努力。

三、小结

学术期刊担负着繁荣出版事业,推动科技进步,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培养高科技人才的重要使命[11]。面对媒体融合的机遇与挑战,学术期刊不仅要坚持内生发展,以内容和质量发言,更重要的是要更新办刊观念,利用新媒体的优势,以互联网思维开拓专业化、数字化、集约化发展模式,实现学术期刊的主动、协同、创新。媒体融合在国家战略层面的提出,可以看作是解除学术期刊有形的“刊”与无形的“网”之间张力的一大契机。期刊界必须抓住时机,把握节奏,讲究策略,借助新媒体力量创新服务平台,实现研究与交流、学术与科普的真正融合。

[参考文献]

[1]朱剑.学术期刊的新媒体转型与融合发展[N].光明日报,2014-11-03(11).

[2]朱剑.学术新媒体:缘何难以脱颖而出——兼及学术传播领域媒体融合发展[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7-17.

[3]桑海.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在线学术平台——“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之未来构想[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5,(3):55-64.

[4]陈如毅.论媒体融合背景下学术期刊的“内容为王”[J].荆楚学刊,2015,(5):93-96.

[5]侯波.媒体融合语境下学术期刊话语权的提升[J].鄂州大学学报,2015,(8):69-71.

[6]梁徐静:解析新媒体语境下学术类期刊的网络化类型与发展构想[J].新闻知识,2014,(3):35-37.

[7]贾泽军,尹茶,邓晓群.中国媒体融合研究现况分析及对策研究[J].科技与出版,2014,(10):137.

[8]简姿亚,薛其林.媒体融合趋势下湖南省高校学报的发展路径研究[J].长沙大学学报,2011,(3):109-111.

[9]马勇,赵文义,孙守增.学术期刊对微信公众平台的功能选择分析[J].科技与出版,2014,(9):77-81.

[10]朱德东.论新媒体语境下学术期刊的后编辑过程[J].出版发行研究,2015,(1):49.

[11]杨霞.高校文科学报的性质、功能和定位[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S3):86.

〔责任编辑:王巍〕

[中图分类号]G25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284(2016)03-0216-04

[作者简介]任俐(1963-),女,江苏无锡人,编审,从事编辑出版研究。

[收稿日期]2016-01-11

·学术期刊发展专题·

猜你喜欢
媒体融合学术期刊传统媒体
2020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获奖证明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
关于传统媒体能否打造“名公号”的思考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浅谈电视新闻的创新
实施三三战略 强化内容生产 推进媒体融合
论循证新闻的方法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