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如何应对学生单词遗忘的难题(一)

2016-03-01 11:17
小学教学设计(英语) 2016年5期
关键词:语音输入音义词汇

陈 力

最近收到的邮件中问单词教学问题的较多,其中最集中的是学生单词遗忘的问题。遗忘是人类记忆的重要特性,没有谁的记忆不发生遗忘,所谓“记忆力好”是相对的,外语单词的遗忘不可能完全避免。不过我们也大可不必因此悲观失望。尽管我们无法完全杜绝遗忘现象的发生,但至少已积累了一些被实践证明能有效缓解遗忘的经验、方法,来帮助学生把单词记得更牢、用得更好。

上期谈英语教师素养时,涉及过心理学和语言学方面的素养。词汇的遗忘,与心理学中的记忆机制以及语言学中的词汇在人脑中的组织方式有关。简略地说,人的记忆过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识记阶段,大致对应于外语学习中常说的输入(Input);二是保持阶段;三是提取阶段,大致对应于外语学习中的输出(Output)。单词遗忘的原因也可归结为三方面原因:输入阶段的印象不够深;保持阶段的联系不够牢;提取阶段的语境不充分。根据遗忘发生的心理机制,可以从输入、保持、提取三方面探寻预防单词遗忘的办法。

我把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的注意事项总结为以下六句话:初次见面刺激强,纵横交错多织网,练习注意多类型,头脑风暴自由想,语篇运用自己编,科学重复防遗忘。英语教学中落实好这六句话,单词“总是忘”的问题就可以得到有效缓解。

一、初次见面刺激强

输入阶段,单词的呈现识记要做到两点:一是意义清;二是刺激强。首先是“意义清”。无论是语音输入(听)还是文字输入(读),都必须确保学生明白了单词的意义。小学阶段单词学习建议尽量用语音输入(听)的形式。无论是语境呈现,还是卡片、简笔画、图片、实物、动作呈现,无论是用英语还是用汉语组织教学,都要确保学生清楚地理解单词的意义。意义模糊不清,就不可能形成较深的记忆痕迹,这一点在教学新单词时极重要,却容易被忽视。其次是“刺激强”。无论是呈现理解还是学生的模仿操练,都要用适合小学生认知特点的直观、生动、趣味、新奇的方式,帮助学生在大脑皮层形成更深的记忆痕迹。形式的趣味新奇方面常用的方式包括实物、图片、照片、简笔画、猜谜、歌曲歌谣、多媒体动画,这方面的资料网上也非常丰富。想特别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单词音、形、义的输入顺序,这是词汇教学中容易被忽视的又一个细节。不少教师教授新单词时习惯于把音、形、义同时呈现给学生。其实过早地把单词的拼写形式提供给学生,容易增加学生的认知负担,影响单词输入阶段的理解和识记效果。基于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我们可以将认知压力分解,让学生分阶段理解识记。一般的顺序是,先“音+义”,再“音义+形”,最后形成一个单词的“音形义”。

基本步骤如下:1.伴随意义呈现语音。比如教师展示一个苹果或一张苹果的图片提供单词的意义,同时呈现apple的规范语音。这时候不要让学生看到单词的拼写,教师读或者用录音都可以,重要的是首次接触的语音输入要规范。教师变换方式多重复几次,学生即可把apple的音和“苹果”的词义建立起音义联系。2.伴随意义让学生模仿发音,用各种活动形式操练巩固音义联系,仍不出现拼写。3.当apple这个词的音义联系在大多数学生的大脑中已经相当稳固后,这时再向学生呈现单词的拼写形式,同时伴随着单词的意义和语音,用各种活动形式进一步形成音、义、形的联系。这种三步走的方式表面看确实耽误了更多时间,但学生对词汇的理解记忆会更深更久。(待续)

猜你喜欢
语音输入音义词汇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乡音无改鬓毛衰”之“衰”字音义的词源学解释
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佛经音义同形字辑释
语音输入法,会异化新闻文本吗?
语音输入,如何才能“出口成章”?
上古汉语“施”字音义考
本刊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
“普洱”音义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