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抓“本土特色” 打造对农节目
——关于地市级电视台做好农业节目的几点思考

2016-03-01 02:06
西部广播电视 2016年12期
关键词:频道农民农业

黄 蕾

(作者单位:泸州市电视台)

紧抓“本土特色” 打造对农节目
——关于地市级电视台做好农业节目的几点思考

黄 蕾

(作者单位:泸州市电视台)

一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农村、农业、农民”问题高度重视,地市级电视台的农业节目对宣传和服务“三农”工作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农业节目无论是从频道数量、内容设置、时间编排,还是从人员经费投入、节目形态研发上,都处于弱势地位。本文分析了地市级电视台农业节目发展现状,对怎样做好独具“本土特色”的农业节目进行了认真探讨,并提出切合实际的发展对策,为地市级电视台做好农业节目提供了参考。

地市级电视台;农业节目;三农

这些年,地市级电视台或多或少开办有或曾经开办过农业节目,但都不同程度地面临着专业人才缺乏、农业节目与“三农”问题脱节、表现内容和形式不被农民观众接受、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难以并重等一系列问题。如何办好独具本土特色的农业电视节目,这是值得地市级电视台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1 地市级电视台农业节目发展现状

数据表明,我国的电视观众中,农民观众占近80%,即使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手机和网络作为主要获取信息的渠道,电视在农村家庭仍然有其不可动摇的地位。但是,许多地市级电视台的农业节目不能满足农村观众的收视需求,不管是获取信息、学习农技,还是购买农资、交流供求,包括生活娱乐、服务互动等方面,大多数地市级对农节目做得都不够。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地市级电视台开办的频道大多是新闻综合、经济生活、综艺科教等,缺乏专业的农业频道。以四川省内为例,在上百个地市级频道中,专门的农业频道只有乐山和泸州两个。大多数农业节目在开办过程中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够平衡,广告承载量小。在这些为数不多的农业节目中,甚至还有部分还因人才、节目资源、资金等压力而停播。

二是地市级电视台农业节目与“三农”问题脱节。节目组没有深入农村进行调查,节目内容实用性不够,或对农业技术类的介绍过于书面化,将专业术语不经消化地揉进节目中,再加上一些主持人城市味的主持风格,让文化程度有限的农村观众无法接受、无法听懂、更没有共鸣,致使节目传播效果差。

三是节目播出时段安排不科学。农业节目的播放时间必须考虑当地农民的生活习惯,应避开劳作时间,而且我国南北方因气候差异形成的劳作习惯也有差异。例如,在辽宁地区,农村观众习惯上午在家;而在四川地区,农村观众可能会选择烈日当空的下午待在家里,当然,晚间是共同的收视黄金时间。泸州电视台互动新农村频道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取消了电视剧播出,改为在晚间全部播出自办和外购的对农节目,以满足农村观众的收视需要,但对于没有开办专业对农频道的地市级电视台来说,有多少可能将晚间黄金时段安排为对农节目呢?

四是地市级电视台农业节目的专业人才缺乏,激励机制欠缺。据统计,在全国从事新闻采编的记者和编辑中,从事农业信息采编的不到3%,而在这不到3%中,学习农业传播的不到20%,其中在地市级台工作的就更是微乎其微了。此外,农业节目采编人员大部分时间都在跑田坎,顶风冒雨战酷暑,起早摸黑跑远路,其稿酬计算体系往往没有考虑到这些因素,这也使农口记者没有得到合适的回报,缺乏有效激励,更难留住人才。

五是节目形式单一,缺乏接地气的品牌类节目。由于农业节目采编难度大,以至于形成一个模式后,就长时间的按部就班,这是地方电视台农业节目的诟病。其实,农村存在大量鲜活的素材,农民质朴的表现也很适合互动性强的节目,注重互动交流能有效避免节目单向传播,促使农村观众养成锁定农业节目的收视习惯。

2 如何打造“本土特色”品牌

地市级电视台是宣传和服务“三农”的基层媒体,要扬长避短,结合当地自然资源、产业布局、风土人情和旅游开发,增强互动参与特色,尝试相关产业经营,针对性地探索一套适合当地农业节目的运行机制。如何打造品牌“本土特色”品牌,可从以下几点思考。

2.1 节目寻求合理定位

农业节目要具有针对性、指导性、实用性和趣味性。技术操作类的,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和温度等条件,真正做到指导当地的农业生产;致富经验类的,要讲述他们的故事、情感、曾经面临的困难和最终的解决办法,真正做到让周围的农民有学习借鉴价值;供求信息类的,要说清楚需求项目、类别、质量、价格和联系方式等,真正做到成为辅助交易的桥梁;休闲娱乐类的,要多设计适合农民参与的趣味竞技项目,真正做到让参与者和观看者都开心、成为劳作之余的最好放松……总之,农业节目要让农民听得懂、看得明白、参与得快乐,紧贴农民的实际需求,向多样化发展。

2.2 提高采编播队伍素质

采编播队伍一定要了解农村、懂得农业、热爱农民。除专业队伍外,还可汇集社会资源,聘请相关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农村进行现场讲解指导、解决农民难题、精准扶贫帮扶,运用电视进行纪实呈现,可使节目内容更生动有趣,易被农民所接受。

2.3 创新形式快乐传播

农业节目需要不断地创新,确保节目不是单的一说教,不是无病呻吟,不是华而不实。主办的活动和节目主持人都可以尽量走出演播室,以增加乡土气息和亲切感。例如,泸州电视台互动新农村频道已经连续五年举办农民新春大联欢活动,除了第一届是在演播厅里开晚会外,此后每年走进区县,落地基层,将舞台搭建到田间地头、农民中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此外,还主办和承办了很多乡镇农特产品节和乡村旅游活动,吸引农村观众的同时还抓住了城市观众“看新鲜”的心态,加强了城乡互动。

农业节目也要具有娱乐性,抓住农民的兴趣点,在欢愉的气氛中解读政策、传递知识、推广技术和教化育人。这方面,央视七套的《相约》应算典范,历经几次改版,越改越“潮”,近期的相亲交友模式将“快乐访谈”做到极致,收视率比改版初期翻了2倍,而且独辟蹊径地展现了当地风光、民风民俗、能人风采,有专家认为“《乡约》创造了一个随心所欲的全国独有的节目样派”,实属不易。

2.4 保持针对各区县的差异化节目。

每个区县的农业都具备先天优势和后天不足,因此要在区域差异化上做文章,这样既可以保持节目的新鲜性,也能让各区县之间取长补短,互相促进。除做节目外,还可以自制“爱家乡”“家乡美”的系列公益广告,高频次播出,既可推广、展现各区县、乡镇之美和农特产品之优,又能丰富荧屏。

2.5 做好互联网、手机嫁接农业节目工作

随着互联网和手机上网用户的增多,利用互联网和手机传播的优势,共享优质农业项目,开辟农产品销售渠道,尝试产业经营,是地方电视台提高农业节目地位的方法之一。此外,将对农节目通过互联网和手机进行有效的二次传播,能有效拓宽农民朋友观看农业节目的范围和方式,增强观众与节目的粘合度,并且有利于提高农业节目的市场竞争力和生存率。

3 结语

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化生活的丰富,做农业节目更需要创新思维更新观念,要在深入了解农民的基础上,以新颖的节目形式、丰富的节目内容来吸引观众,不仅要对农,更要城乡互动,规划、设计好农业节目形态和运行机制,最终实现观众与电视台的双赢。

[1]黄诚.城市电视台的困境和突破[J].广播电视信息,2008(12).

[2]刘丽微.辽宁广播电视农业节目现状分析,[D].辽宁:辽宁大学,2015.

[3]赵伟刚.当前电视农业节目发展的几点思考[J].科技传播,2015(10).

[4]汤大才,徐燕来.打造品牌栏目直面市场竞争——地市级电视台创新发展浅谈[J].新闻前哨,2008(12).

猜你喜欢
频道农民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4K频道开播,你准备好了吗
寒假快乐频道
频道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