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甲装备保障士官任职教育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2016-03-01 15:11张雪鑫历天宝
关键词:任职教育

张雪鑫 历天宝

(装甲兵技术学院基础部 吉林长春 130117)



装甲装备保障士官任职教育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张雪鑫 历天宝

(装甲兵技术学院基础部 吉林长春 130117)

摘 要:随着士官教育由“重视学历层次”向“重视岗位能力”、由“普通学历教育”向“任职教育”转型,给基础课程带来了很大挑战。本文在作者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阐明了装甲装备保障士官任职教育条件下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意义,明确了基础课程改革的主要举措。

关键词:装甲装备保障士官 任职教育 基础课程改革

士官任职教育,是培养部队专业技术复杂岗位士官人才的一种军事职业教育。装甲装备保障士官任职教育,随着我军士官任职教育的兴起而迅速发展。面对士官教育转型和贴近实战的现实,基础课程如何适应这一形势,加快建设步伐,在深化装甲装备保障士官训练与教育改革,培养高素质装甲装备专业士官人才的进程中发挥自身应用作用与功能价值,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刻不容缓的课题。

一、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意义

1.实现高素质技能型士官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要求

加强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对于促进装甲装备保障士官学员全面发展,改善知识结构,夯实其科学文化、专业训练、岗位任职、职业发展基础,实现高素质技能型士官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2.转变基础课程建设模式的现实课题

装甲装备保障士官任职教育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通过基础课程改革的探索实践,能够加快实现基础课程由“知识导向”向“能力导向”、“理论传递”向“实践应用”转变。

3.促进基础与专业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

通过本课题牵引,有助于加强“基础服务专业”的探索研究,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促进基础课程教学与专业教育训练有机融合、协调发展,进而提高装甲装备保障士官任职教育的整体质量。[1]

4.丰富发展装甲装备保障士官任职教育基础课程建设理论与实践的客观需要

装甲装备保障士官任职教育是新生事物,基础课程建设究竟如何开展,尚无成熟理论可供遵循,也无成型经验可供借鉴。本课题具有填补空缺意义,能够为装甲装备保障士官任职教育基础课程建设提供理论指导、理论支持、理论借鉴。

二、教学改革主要举措

1.贯彻“必须、够用”分类建设原则,构建教学理念

针对“教学理念转变不够”的问题,在确立基础课程建设共同理念的同时,根据自身实际,突出向任职教育“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注重能力”理念的转变,遵循“必须、够用“分类建设的原则,形成文化基础课程“强化素质、知识运用、问题牵引、服务育人”的课程建设理念;专业基础课程“强化能力、综合应用、任务牵引、服务专业”的课程建设理念。通过课程建设理念的更新,牵引基础课程的改革建设。[2]

2.本着“启迪思维、提高创新能力”的原则,构建了一、二课堂相融合的学员培养模式

针对“学员培养模式滞后”的问题,秉承“立足素质、突出能力”的理念,积极将“第一课堂”教学向“第二课堂”延伸,进一步突出知识应用和实践创新,有效形成第一、第二课堂相融合的“创新驱动”人才培养模式。健全“内容充实、操作有序、奖惩分明”的“第二课堂”活动机制,形成“第一、第二课堂有机融合”的成熟运作机制,使课内、课外教学有机结合,使得学有余力的精英学员脱颖而出,有效提高学员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与方法运用能力、社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与管理能力,为士官学员职业发展注入强大活力。[3]

3.按照“管用、实用”原则,优化、整合课程教学内容

针对“内容针对性不强”的问题,在透析课程现状,抓准专业对课程需求的基础上,遵循“管用、实用”原则,有针对性地整合、优化教学内容。

(1)以教学目标牵引教学内容改革。各学科把“解决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教学目标之一,力争通过教学目标牵引教学内容的全面改革,从而把科学文化课与专业基础、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紧密联系起来,实现基础课与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有机衔接,突出基础课的实用性。[4]

(2)抓住关键环节加强教学内容。一是着眼“必须够用”,删减与后续课程连接不紧密、对主体完整性影响不大、理论性强、计算较为复杂的内容,重新整合为模块或任务,教学中根据需要进行组合,更好地满足后续课程的教学需求。二是着眼“突出应用”,把理论知识学习与实际问题分析联系起来。三是着眼“强化实践”,紧贴专业实际,增加实践性内容,并把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做到边讲边练。[5]

4.按照突出能力培养原则,改进教学方法条件。

针对“教学方法手段老化”的问题,遵循“全体获益”、“注重应用”、“可持续发展”等原则,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注重摒弃学历教育中“填鸭式”、“满堂灌”等教学方法,坚持以“全体获益、学会应用、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以讲授法为主,结合 “问题驱动式”、“案例式”、“软件辅助式”、“启发式”和“研究式”等教学方法,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强化学员的主体地位和参与意识、教学中不仅注重讲解知识,更注重学员思维的培训、能力的培养,思想的渗透和学习方法的传授,同时使学员知道知识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也就是突出实践、创新和应用。

5.按照多元化原则,改进考核评价方式

针对考核评价方式片面的问题,根据基础课程实际,重点加强能力性、过程性、发展性考核,探索实践了考核内容多元化、考核方式多元化、考核时机多元化的“多元式”考核模式。

6.遵循“共性规范、个性突破、术有专攻、知行合一”的原则,坚强教员队伍

教员队伍建设是课程改革的保障。作为装甲装备保障士官任职教育基础课教员,不仅要对本专业的知识体系、前沿领域术有专攻,还要紧跟装甲装备保障士官任职教育的发展,不断丰富和发展自身的全面素质,深入与学员相关的后续专业调查研究和学习,提高为专业服务的意识和能力。使基础课教员不仅具备较强的知识储备和教学能力,更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注重了对“双能型”、“双师型”教员队伍的培养。使基础课教员成为知识和能力兼备的“知行合一”的教员。

参考文献:

[1]邢振红.《士官队伍建设理论与实践》.国防大学出版社,2012.

[2]《着眼装备保障转型 推进新装备“两成两力”建设》.兵器工业出版社,2008.

[3]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4]刘春生.《职业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5]郭若冰.《新型军事人才培养方略研究》.国防大学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任职教育
军队院校任职教育MOOC化改革的思考
任职教育教师队伍长效培养机制建立思考
技能培训实战化的任职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军队院校任职教育新装备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认识与实践
军队院校任职教育中师旅团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培养探析
装备课程建设向实战贴近面临的挑战与解决之道
锻造适应院校任职教育发展的教员队伍
军队院校学历教育与任职教育衔接问题研究
“双主”教学方法在新装备教学中的探讨
军队任职教育院校导师制小班教学探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