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郊地区没有罗曼蒂克

2016-03-01 12:09禾苗张静汤涌
博客天下 2016年3期
关键词:燕郊禾苗家乡

禾苗++张静++汤涌

苗从住处到公司要走一个多小时,同山东老家到北京南站的高铁时间差不多。周一到周五,公司班车每天把她从河北燕郊带到北京北五环上地7街,往返120公里。

“我去找你,顺便进趟城。”我们约定在CBD国贸附近见面。许多住在燕郊的北漂在国贸、大望路等东部地区选择工作单位,继续向西去往海淀的人少之又少,通勤损耗会让人筋疲力竭。

禾苗顾不上这些。她在燕郊的房子不用交租,朋友叫她合住一个房间,这使得她能以不高的薪水在北京生存下来。

禾苗中等身材,圆圆脸,五官算不上精致,但端正舒服,她话不多,要给人逗了“嘿嘿”直乐,也不回嘴。

她今年30岁,来北京10年,月薪税前七千多,单身,不愿回乡。

上下班路途是她的困扰来源,婚姻问题是她的另一个困扰来源。大姐生了老二,弟媳怀上了二胎,这个春节,禾苗面临的压力空前。

禾苗自述:

去年过年回家,提起我的婚事,家里人说得挺难听:

“哎呀你怎么回事,在北京混这么多年,怎么连个男朋友都找不着,你怎么这么笨,连恋爱都不会谈。”

“你别挑了,你这个年纪,别人不挑你就不错了。”

一句能力问题,一句态度问题。

我一般用“碰不到”“不合适”,或者“有聊着的,还不确定呢”对付过去。说多了我也心烦,“你们再这样我就不回家了”。可是转念一想,一年到头就回家这么几天,他们叨唠,我就听着,甭计较。

在老家镇子上,姑娘二十出头找人嫁了就行,不管合不合适,哪怕外出打工的女孩,怎么着二十五六岁也都有了主。

人们认为我太挑剔,其实我不会谈恋爱。

我从来没交过男朋友。上中专时,我喜欢同班一个男同学,瘦高个,军训时敢大方地站出来唱歌,平常能和其他女孩玩到一块,阳光得叫人羡慕。

我一直没有跟他表白,比较自卑,心想人家肯定不会喜欢我。那会儿我的脸很肉,最胖的时候跟马蜂蜇了似的,你见过那种脸颊包块纱布的样子吗?一点不夸张。

我长相不出众,性格闷,属于丢人堆里肯定不会引起人注意的类型,又不大会说话,没留神就得罪了人。

几年前的一个十一假期,家里给我介绍了个相亲对象,男生在酒店工作,当时我听到“酒店”两个字心里有些抵触,担心他的交际圈可能比较复杂。但他长得帅,将近1米8的个头,肤白,穿件商务西服,干净利落,我觉得他长得挺像李敏镐的。

我们在亲戚家见了一面,第二天他约我出去玩,他说有个妹妹叫翠翠,我当时觉得叫这名字的人很多,就接了句“叫这种名字的人真泛滥啊”。

几次相处后我打电话问他,“你觉得我怎么样?”

他说我们不合适,首先不满意我不会说话。“我妹妹的名字再普通,你也不能说‘泛滥啊,多难听。”

“哦……我知道了,以后不这样说了。还有呢?”我问。

他谈到我的穿着问题,“你不够袒胸露背,把自己捂得严严实实的,女孩子就该露点儿啊。”

我挺生气,凭什么女生就得“袒胸露背”。

我不会化妆,见男性朋友会打点粉底,平时上班就涂个唇膏,穿着打扮比较中性,一点不像女孩子。以往夏天我都不穿裙子,顶多穿条短裤,7分那种,觉得自己腿不够长、不够直。

去年夏天,我打算天天穿裙子,后来没坚持下去,每星期穿一两回,完全是为了吸引异性,其实打心底里仍然有点抵触。不过穿上裙子以后,的确感受到男生能瞟一眼。“李敏镐”有一点说得没错,我的穿着的确太保守。我尝试过高跟鞋,但实在穿不了,不会走路。

我不知道怎样和男生相处,哪怕相亲时也表现不出小女生扭扭捏捏、小鸟依人的样子。有朋友提建议,“你一定要表现得娇羞一些,吃饭得装斯文点,小口小口地吃”。我听了特别乐。

相亲

我二十四五岁开始相亲,不记得接触过多少个男孩。通常经人介绍后,先在QQ、微信或者短信上聊天,经常聊着聊着就没信儿了。聊天时会互发生活照,有时手机里没存货我就现场照一张,从没想过在照片上多花些心思。几乎每次发完照片就跟见光死似的,没了下文,挺打击人。

前两年,我注册过相亲的“百X网”,当时有位女同事和她老公就是在“世纪XX”上认识的,还生了对双胞胎。开始她在网上相亲的时候,我挺不屑,嘀咕“这能靠谱吗?”但后来也注册了。

婚恋网站上什么样的人都有,光看照片就花了眼,越看越不知道自己想找什么样的。给我发消息的不是太小就是太老,有看着不错的,给人家打招呼想认识认识,人家根本不回复,逐渐没了信心。

现在旁人给我介绍男生,我都尽量积极地去表现,还有人给我撮合同事,虽然也知道老板不喜欢办公室恋情。对方的回应往往不积极,我寻思人家可能不愿意,也别上赶着了。我没主动追过男生,不知道怎么追。

从前看见漂亮的新娘,我只会羡慕,没想象过自己当新娘会是什么样,从来都觉得这些美好的事情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后来偶像剧看多了,偶尔也做个灰姑娘的梦,“哎,哪天我也碰到一个白马王子”。我知道不可能,只是想一想。

电视剧里描述的浪漫爱情在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存在。在我看来,男女互相喜欢,只存在于一个时间段,过了这个时间段新鲜感就没了。我对爱情看得比较淡,更看重亲情,所有爱情终将会成为亲情。

也许是我没经历过的缘故。

收支

我以前是短发,这两年想从发型开始改变自己,留了齐肩的长发,几个月前还去烫了个卷,全为了吸引异性。虽然到现在我都不喜欢长头发。

烫发花了七八十块,在我住处附近一家小店,师傅手艺还行。人们总认为钱越多烫得越好,我不这么想,不管花500还是1000,药水都是几十块买的,没必要烫贵的。

我两年没买大件的衣服了。朋友有的衣服很新,不穿,要是我试着合身,就送给我。我在其他方面回馈她,比如过节公司发购物券,三百五百的,就给她花。

现在衣服贵,我这件毛衣,不怕你笑话,没穿8年也有5年了,已经洗得抽抽、变短了。平常我顶多买200块的衣服,再高就得思量思量。

工作后我买过最贵的衣服是一件风衣,800块,只在比较正式的场合穿,今年我就打算穿这件风衣回家过年。

我也想在衣着上捯饬捯饬自己,但眼下最重要的是攒点家底,经济独立,生活有保障,这样才有安全感。如果没几个钱,万一生了病怎么办,总不能跟人借吧,平常穿得人五人六,生病了连医药费都拿不出。

家乡

我家在山东聊城东阿县的一个小镇上,东阿阿胶就在我们那里。小时候我家有十几亩田,父亲在钢铁厂运货,98、99年每月能挣3000块,当时算挺高的收入。但是我家孩子多,负担重,我有一个姐姐、一个妹妹和一个弟弟,记得父亲常说,“别人拉货跑一趟,我得跑三趟”。

有一次父亲一人开着摩托车,突然晕了过去,车直接开到沟里,去医院做检查,脑瘤。为了给父亲动手术,家中积蓄掏了个干净。父亲拉钢材的拖拉机也卖了,卖车时弟弟跟着车跑,不让卖。现在弟弟也在跑运输,算是子承父业。

父亲生病到去世那三年,我正在读中专,他坚持让我念完了书。读中专是因为能快点毕业、找到工作,我从没想过考大学。中专学的是计算机,父亲选的,直到进了学校,我才第一次见到电脑。

19岁中专毕业后,我跑来北京,在一家物流公司谋了份差事,初来乍到,普通话说不标准,也不会跟人交流,老得罪人。中间也曾回过家乡,在当地工厂里坐办公室,工作量不大,闲得去帮忙给厂里菜园浇水。

家乡的工作其实算不上工作,只要有关系,跟领导打好招呼就行,对个人素质没有要求。待了小半年后,我又回了北京。

在北京工作这些年,我变化很大,以前不敢和陌生人说话,现在可以自如地交流。

我很珍惜自己的工作,交给我的活儿会尽全力去做,不懂就问,慢慢儿就有信心一点点往前走。

劳累

我生活中没什么娱乐节目。工作日每天6点一刻起床,7点坐上公司班车,8点40分左右到单位,9点正式开始一天的工作。下班到家已经8点半了,开始做第二天的午饭,10点之前必须上床睡觉。

周末打扫卫生,洗洗衣服,或者看电视剧打发时间。在外边吃饭太贵,我自己带午饭上班,周末得去超市买好下周的食材。

很累,真的,我也不知道还能坚持多久。

我想扩大生活圈子,但这需要花费钱和时间,目前这两样条件我都不具备。

这些苦处家人可能没法理解,他们只看见我到了年纪没有结婚,一个劲地催促:“你到底要求找什么样的,你说出来。”我又说不出来,只能说你们不懂,心里很委屈。

有时我妹会打打圆场:“哎呀快了快了,回头我给介绍一个。”“你们着什么急呀,人家在外面肯定有对象,只是不愿意跟你们说。”说说笑笑就算过去了。

父亲活着的时候经常夸我,夸我学习认真、老实、不乱花钱,4个孩子里,他最疼我。父亲走了之后,我感觉自己没人关心了。母亲的心思和精力大部分放在弟弟身上,不过我不怪她。

大姐不久前生了二胎,我在微信里恭喜了她,但母亲埋怨我没打电话道贺,令大姐不高兴,又叮嘱我份子钱不能少。

女孩子年龄大了没结婚,别人会觉得你性格和智力都有缺陷。

北京

听到周围同事结婚生子的消息,我会检讨自己,不过检讨完就过去了。我有点没心没肺,心里不藏事儿,也不爱琢磨。要是实在找不到合适的结婚对象,我想看看周围有没有我这样的单身姑娘,不行搭个伴。

如果当时留在家乡,我肯定早就是孩子妈了,不知在哪个山旮旯里,一辈子看孩子、做饭,做家庭主妇。来北京后长了见识,不想再回去做井底之蛙。

我喜欢北京的繁华,有最好的教育和医疗条件,需求基本都能得到满足。感觉离北京越近,心里越踏实。

和家乡相比,北京更让我有归属感。

家乡似乎已经不是我的家乡了,很多记忆中的样子变了,环境也变差了,现在公路坑坑洼洼,没人修。我寻思:家乡怎么越来越落后了。在我离开家乡的这十年当中,乡里人越来越少,青壮年大都在县城或者外地打工,大街上见不到几个人,冷冷清清。

外出打工的邻居们过年回家聚一起聊天,谈论的都是谁挣了多少钱,买了什么车,给家里置办了什么东西,说来说去都是钱,相互攀比。尤其是结了婚的跟没结婚的,比如谁嫁到哪儿了,对方条件怎么样。

一回到家乡,别人都想问你、观察你,“你怎么回来了,北京混不下去了?”在北京生活不会有这样的烦恼,自在得多。

现在弟弟娶了媳妇,弟媳刚怀上二胎,家早已不是原来那个家了。

希望

有个男生曾经对我不错,很会照顾人,下班哪怕不顺路,也执意送我回去。有时他会揽一下我的腰,我只觉得浑身紧张,脑子里一片空白,脸直发烫。当时我26岁了,挺丢人的。

约炮?我不懂哎。你说的这个“陌陌”软件我听过,以为跟微信一样呢。至今我没跟男生牵过手。

我那时觉得他太腻歪、太黏糊人,主动跟他说“咱俩不合适,算了”。现在想想,有些遗憾。

新的一年,我希望工作稳定,如果碰不上合适的人,就多看书、多运动,培养兴趣爱好。我想攒钱,以后能在燕郊买套房子。

我得对自己狠点儿,自己要求自己,再忍两年,生活应该会变好。

家里没人给我操办嫁妆,得自己来,如果两手空空,男方家会瞧不起,嫁过去也没地位。

太现实了。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禾苗”为化名)

猜你喜欢
燕郊禾苗家乡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燕郊分行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燕郊分行
小熊的家
禾苗上的露珠
燕郊:急剧膨胀的大城小镇
To Pull Up Seedlings To Help Them Grow
调控之后,再探燕郊
夏天的家乡
有趣的折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