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钢-混凝土组合桁架外接式节点力学特性研究

2016-03-02 03:28周友权
铁道标准设计 2016年2期
关键词:铁路桥梁节点

蔡 正,周友权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西安 710043)



铁路钢-混凝土组合桁架外接式节点力学特性研究

蔡正,周友权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西安710043)

摘要:以新建西安至平凉铁路1-80 m组合桁架为工程背景,对外接式钢-混凝土组合节点进行非线性分析,根据理论分析结果,进行节点试件的加载试验。通过这种理论计算与试验相互验证的方法,深入研究外接式节点的承载能力、破坏形式等力学特性。分析结果表明:该类型钢-混凝土组合节点能够满足工程要求;理论计算结果与试验吻合很好,理论计算可用于指导设计,并且计算结果满足工程精度要求。

关键词:铁路桥梁;钢-混凝土组合桁架;节点;非线性分析;力学特性

1工程概况

西平铁路后河村特大桥、马屋泾河特大桥、太峪大桥三座桥梁跨越福银高速公路。福银高速公路设计为双向四车道,路肩跨度为30 m,由于建筑高度受立交净空和线路高度控制,经多方案比较后,立交方案采用1-80 m钢-混凝土组合桁架。该钢-混凝土组合桁梁,计算跨径80 m,梁长82 m。桁式采用无竖杆三角桁,桁高9 m,节间距10 m,主桁中心距6.7 m,其成桥后的实景如图1所示。

图1 钢-混凝土组合桁架桥实景

钢-混凝土组合桁架实际为桁梁与槽形梁的组合结构,上弦杆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下弦杆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槽形梁,腹杆采用钢质杆件。腹杆之间通过与钢桁梁类似的节点板进行连接,节点板与混凝土构件之间通过PBL键进行连接。由于组合桁架具有建筑高度低、刚度大[1]、动力特性好[2]、后期养护维修的工作量小等优点,近年来在国内外[3-14]都得到重视与发展。

外接式节点采用两块节点板用肋板焊接成H形,节点板一部分埋设在混凝土弦杆中,外露部分通过高强螺栓与腹杆连接形成整体,为增强钢构件与混凝土的连接,节点板上开孔并设置贯通钢筋。外接式节点构造如图2所示。

图2 外接式节点构造示意

2研究方法与内容

2.1 研究方法

本桥设计的关键和技术难点是节点的构造设计,钢腹杆与上、下弦杆的连接是结构设计的关键,其受力性能对全桥承载能力和跨越能力至关重要。从受力方面来讲,节点除承受弦杆传来的轴力外,还承受节点偏心引起的弯矩和钢腹杆自身的弯矩及剪力。节点处内力、应力分布复杂,呈明显的非线性,用常规的杆系结构分析程序难以了解节点局部应力的复杂分布状态。因此建立三维实体模型,精确模拟节点的构造细节,通过非线性分析,了解节点处应力大小和分布规律,荷载与应力、应变的关系,对节点区普通钢筋的配置及对节点的设计优化均有指导作用。但是,对这种新型结构的关键性部位仅仅通过理论分析是远远不够的,对于铁路桥梁这种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结构,必须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并且对这一新型结构的安全储备有比较真实的了解,这就需要通过试验研究以进一步了解节点区的受力特性。

因此,通过理论计算与试验相互验证的方法,对本组合结构的关键区域——外接式节点进行详细的研究,理论研究是前提,为试验研究提供前期指导,使得试验研究有的放矢,找准关键点;试验是对理论分析的进一步验证,可以进一步了解理论分析中的简化处理对结果的影响。

2.2 研究内容

由于钢腹杆与上、下弦杆的连接是结构设计的关键,其受力性能决定了全桥的承载能力,因此研究的关键是节点区的力学特性,研究分为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宏观上是研究节点的开裂荷载与极限破坏荷载,及其节点处钢腹杆的屈服荷载,以了解结构的安全储备;微观上是研究节点区的开裂与破坏性状,以指导节点区的箍筋配置。

本桥位于曲线上,经过空间杆件有限元分析,实桥结构主力下最大腹杆轴力为9 000 kN左右,位于曲线外侧端部节点处。取端节点作为研究对象,数值模拟时节点的边界条件与原模型完全对应,经过逐步增量加载,了解节点的力学特性。

3理论研究

3.1 模型建立

混凝土、剪力钢筋和耳板都采用八节点减缩积分格式的三维实体单元,钢筋采用三维桁架线性单元,腹杆和铰接部分采用壳单元。用参考面将复杂的结构区域进行划分,使网格合理有效,采用牛顿-拉普森迭代方法进行计算。模型中假定混凝土与钢板粘结良好,没有滑移,节点内部混凝土、钢节点板、腹杆均采用共节点处理。钢筋通过embedded方式嵌入混凝土中,不考虑钢筋与混凝土二者之间的粘结滑移,认为钢筋与混凝土完全共同工作。试件的几何模型按照试件的实际尺寸建立,边界条件为腹杆底部铰接,整体有限元模型如图3所示。

图3 外接式节点有限元模型

3.2 材料本构模型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50,拟合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应力-应变全曲线如图4所示。混凝土本构模型采用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11],该模型假设的两种主要破坏方式为混凝土受拉开裂和受压压溃。混凝土的拉伸强度采用断裂能的方法取值:极限抗拉强度取为3.1 MPa;拉伸断裂能取为155 N/m。

图4 混凝土抗压应力-应变全曲线

钢结构材质采用Q345qE,Von Mises本构模型是金属材料中使用较多的材料本构模型,比较适合钢桥的材料非线性分析。本模型在Von Mises本构模型基础上考虑钢材屈服后材料强化,按照常用的四阶段考虑,其应力-应变关系全曲线如图5所示。采用HRB335钢筋,根据进行的标准钢筋试件拉伸试验,得出钢筋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为简化计算,采用两段式强化模型,拟合的钢筋应力-应变全曲线如图6所示。

图5 钢板拉伸应力-应变全曲线图

图6 钢筋拉伸应力-应变全曲线

3.3 理论分析结果

对局部模型进行杆系有限元分析,得到节点区的腹杆轴力与节点水平变形的力-位移曲线,如图7所示。从图7可以看出,在腹杆轴力到达20 500 kN之前,荷载与位移基本呈线性关系,节点处于弹性工作阶段;腹杆轴力超过20 500 kN之后节点开始进入塑性发展阶段,可以认为20 500 kN为节点的屈服荷载;腹杆轴力继续增大,由于混凝土裂缝的发展,节点刚度下降,但荷载依然增加,弹塑性阶段较长,说明节点具有良好的延性性能;加载到28 800 kN时,节点未发生明显破坏,荷载可持续增加,可判定节点的极限承载力大于28 800 kN。相对于腹杆的设计荷载9 000 kN,屈服荷载为设计荷载的2.3倍,极限荷载为设计荷载的3.2(强度安全系数)倍以上,规范中[12]主力下结构的强度安全系数最小值为2.2,说明结构的节点承载力足够。

图7 节点区荷载-水平位移曲线

腹杆拉压测点处的荷载-Mises应力曲线如图8所示,从图中看出在荷载达到28800kN时,腹杆平均应力水平在330MPa作用,小于Q345钢材的屈服强度,从图中也可看出荷载-应力曲线为线性关系,腹杆整个加载阶段处于弹性工作阶段,说明腹杆承载力足够。

图8 腹杆荷载-Mises应力曲线

4试验研究

4.1 模型制作与加载

综合考虑试验场地的加载能力、试件制作及试验的预期目标等因素,采用1∶3的模型缩尺比例。模型制作时,充分考虑了节点区的受力状态相似与几何相似,以弦杆轴力相似为控制条件。试验中制作了两个相同的节点模型,以减少偶然误差的影响。由于本桥腹杆间夹角接近60°,因此在弦杆端部施加水平力,就可以在腹杆得到与施加水平力相同的轴力。节点试验加载装置如图9所示。

根据前述理论分析结果,节点区的开裂荷载与极限荷载分别为20 500 kN与29 000 kN,对应1∶3模型的开裂荷载与极限荷载分别为2 200 kN与3 200 kN。因此,试验时对构件的加载方式为:在0~2 000 kN加载区间,按400 kN/级进行加载;在2 000~3 000 kN加载区间,按200 kN/级进行加载;在3 000 kN破坏,按100 kN/级进行加载。按照上述增量加载方式进行单调加载,直到节点破坏丧失承载能力。

图9 节点试验加载装置

4.2 荷载位移关系

将试验荷载转化为对应的实际结构上的数值,得到图10两个试件的荷载-位移曲线。从图中看出,两个试件弦杆自由端的水平位移吻合良好,基本按照同一曲线规律变化。曲线基本可分为两个阶段,在18 000 kN之前,荷载与位移呈直线变化,节点处于弹性工作阶段,加载过程中节点各构件正常工作,未发生任何破坏现象及趋势。加载至18 000 kN以后,曲线斜率发生改变,节点进入弹塑性工作阶段,结构刚度降低。随着荷载的增加,节点中混凝土出现开裂,节点板发生变形,但本阶段荷载-位移曲线基本为直线,结构刚度稳定,节点弹塑性阶段较长,延性良好。加载过程中,由于加载装置意外失效,试件一加载到23 000 kN处终止。在对加载装置进行加强后对试件二进行加载,从曲线中看出在弹性阶段与试件一完全重合,进入屈服之后,其刚度较试件一略大,而极限承载力提高至27 000 kN。

综合两个试件的试验现象及荷载-位移曲线,节点虽然出现混凝土开裂,节点板变形等现象,但在9 000 kN设计荷载水平时,节点处于完全弹性状态,满足设计要求;节点屈服荷载18 000 kN,为设计荷载的2.0倍;开裂荷载19 800 kN,为设计荷载的2.2倍;极限荷载为27 000 kN,为设计荷载的3倍,节点安全储备较高。

图10 试件节点区荷载-水平位移曲线

4.3 节点破坏形态

混凝土上首条裂缝出现在混凝土弦杆底面和节点板接触部位,此时荷载等级为19 800 kN,随着荷载的增加,该裂缝没有继续发展。在荷载等级为25 200 kN和27 000 kN时,混凝土上部出现多条的竖向裂缝,并贯穿整个弦杆。在27 000 kN向上继续加载时,受拉腹杆连接板的螺栓将节点板拉断,试件完全破坏,腹杆的其他部位并未出现明显的屈服和变形。

因此试件破坏过程为:首先在混凝土弦杆上中部靠后位置出现竖向裂缝,荷载继续增加,裂缝也随之开展,荷载达到一定等级时,节点板末端区域由于压力过大,出现局部屈曲,荷载继续增加,受拉腹杆连接板的拉力过大,而净截面面积又相对过小,节点板被撕裂,同时,由于竖向拉杆对混凝土弦杆的约束作用,混凝土弦杆出现贯穿裂缝。节点的破坏方式为连接受拉腹杆处节点板撕裂破坏,从中看出节点板是整个节点的关键,加强节点板可有效提高其承载力。

5研究结论

(1)假定钢板及钢筋与混凝土之间连接良好,对组合桁架结构节点区进行局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得出节点区的屈服荷载与极限荷载分别为20 500 kN与28 800 kN,相对于9 000 kN的设计荷载,节点有足够的安全储备。

(2)对1∶3缩尺比的试件进行加载,得出节点区的屈服荷载、开裂荷载与极限荷载分别为18 000、19 800 kN与27 000 kN,节点安全储备很高。

(3)由试验可知,节点的破坏方式为连接受拉腹杆处节点板撕裂破坏,节点板是整个节点区的薄弱点;混凝土裂缝在节点中心附近均呈竖向分布。对节点板进行加强,并改变纵向钢筋的数量或布置形式,可提高节点的承载能力。

(4)理论分析与试验吻合良好,计算结果满足工程精度要求,理论分析结果可用于指导设计。

参考文献:

[1]李德,张晟,蔺鹏臻.新型钢-混凝土组合桁架铁路桥梁的力学特征研究[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0,29(6):31-34.

[2]郭薇薇,夏禾,李慧乐,等.铁路新型钢-混凝土组合桁架桥在列车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分析[J].振动与冲击,2012,31(4):128-133.

[3]赵会东,蔡正,雷潘宁.组合结构在高墩大跨梁桥中的应用研究[J].铁道勘察,2007(S):42-43.

[4]赵会东,李承根,吴少海.新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发展现状及展望[J].铁道勘察,2007(S):54-56.

[5]聂建国,陶慕轩,吴丽丽,等.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桥梁研究新进展[J].土木工程学报,2012,45(6):110-122.

[6]常晓林,马刚,刘杏红.基于复合屈服准则的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J].四川大学学报,2011,43(1):1-7.

[7]HISHIKI Y, FURUICHI K, TAIRA Y, et al. Development of a Panel Joint Structure for a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Truss Bridge-Test of Panel Joint Structure (The Steel Box Structure) on a Full-Scale Model[J]. Annual Report of Kajima Technical Research Institute, 2002,50:25-32. in Japanese

[8]ISHIDA K-SUBPRIME K. KOYAMA H, et al. Yama Kura River Bridg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Discharge[J]. Construction Report, 2004,46 (2):56-63. in Japanese

[9]NOMURA T,ONO S,KATO T. Study on Strengthening Performance of Joints in PC Hybrid Truss Bridges (Part2)-Static Loading Test with 1 /2-Scale Model Specimen [J]. Report of Obayashi Corporation Technical Research Institute, 2005,69:1-6. in Japanese

[10]陈开利.法国Boulonnais高架桥简介[J].国外桥梁,1999(1):15-17.

[11]刘玉擎.组合结构桥梁的发展与展望[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工程结构分会2005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C].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186-192.

[12]中国人民共和国铁道部.TB10002.3—2005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5.

[13]张建科.80 m钢-混凝土组合桁梁膺架法施工技术[J].铁道标准设计,2012(8):71-75.

[14]罗世东.铁路桥梁大跨度组合桥式结构的应用研究[J].铁道标准设计,2005(11):1-4.

Research on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Truss Joints Railway BridgeCAI Zheng, ZHOU You-quan

(China Railway First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 Ltd., Xi’an 710043, China)

Abstract:With reference to the 1-80m Xi’an-to-Pingliang Railway composite truss engineering project and based on the external-nonlinear analysis of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nodes, load tests are conducted on specimens of the node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result. Using the method of mutual authentication of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and experiment, in-depth studies are carried out on external nodes bearing capacity, failure mode and other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such type of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joints are qualified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project;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results agree well with the experimental findings, theoretical calculations can be used to guide the design, and calculation results meet the strict requirements of the project.

Key words:Railway bridge; Composite truss bridge; Node; Non-linear analysis;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

中图分类号:U448.3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238/j.issn.1004-2954.2016.02.013

文章编号:1004-2954(2016)02-0062-04

作者简介:蔡正(1972—),男,高级工程师,E-mail:1010456891@qq.com。

基金项目: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课题(2008G007-C)

收稿日期:2015-06-18; 修回日期:2015-06-25

猜你喜欢
铁路桥梁节点
Formation of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 in raw and subsequently boiled broiler muscle: biological variation and effects of postmortem ageing and storage
铁路桥梁墩身混凝土开裂原因研究
CM节点控制在船舶上的应用
基于AutoCAD的门窗节点图快速构建
高速铁路桥梁地段综合接地系统工程设计的探讨
概念格的一种并行构造算法
结合概率路由的机会网络自私节点检测算法
浅谈上行式移动模架在铁路桥梁中的应用
BIM技术在铁路桥梁建设中的应用
抓住人才培养的关键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