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的电视评论节目创新
——以央视《中国舆论场》为例

2016-03-02 05:55樊文波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23期
关键词:电视新闻舆论用户

樊文波

(太原师范学院 文学院,山西 晋中 030619)

“互联网+”时代的电视评论节目创新
——以央视《中国舆论场》为例

樊文波

(太原师范学院 文学院,山西 晋中 030619)

在“互联网+”的时代,电视新闻评论面临诸多挑战,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也开始融入“互联网+”思维策划原创节目。本文以央视《中国舆论场》节目为例,展现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运用“互联网+”思维进行原创的手法,借以说明“互联网+”给电视业带来的不仅是技术和内容的变革,更是理念的革新。

“互联网+”;电视评论节目创新

“互联网+”正在改变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整个媒介生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给电视新闻评论的内容生产和观点传播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面对这些挑战,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开始融入“互联网+”思维策划原创节目。“互联网+”给电视业带来的不仅是技术和内容的变革,更是理念的革新。

一、电视新闻评论在“互联网+”时代面临的挑战

在“互联网+”时代,包括电视在内的传统媒体的主导地位被打破,人人都拥有了发布信息的《麦克风》,可以自主表达言论,这给以传播意见性信息的电视新闻评论带来了诸多挑战。“互联网+”给电视评论带来的挑战和冲击主要体现在内容生产、传播渠道和传播模式的变化上。

(一)内容生产:意见表达呈现多元话语

在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垄断式的话语权被打破,公共表达话语权由精英阶层下移到新媒体平台上的每一个普通公众,言论和意见表达呈现出多元话语的格局。精英阶层与草根阶层并存的多元话语状态,打破了传统媒体中由精英对传播话语的控制,网络中的意见表达体现和汇集了各阶层的意见诉求。网络中多元的意见性内容生产带来的重要贡献在于“对公共意见表达所起的推动作用”。[1]

同时,从网站跟帖评论、论坛评论、博客文章到微博、微信评论和公众号,互联网和新媒体也拓展了新闻评论的表现形态。这些新的评论形态分散了公众对原有电视新闻评论的关注,甚至有时这些代表“民间舆论场”的新形态评论展示出对代表“官方舆论场”的传统电视评论的对抗式解读,造成“两个舆论场”的对立。

(二)传播路径:内容网络交织关系网络

社会化媒体的繁荣使得“个人门户”模式取代“大众门户”模式成为整个网络传播的主导样式,基于“个人门户”的关系,网络与网络媒体建构的内容网络不断互动和融合。

“大众门户”模式下,持续产出符合受众定位和发展目标的内容就可以获得用户、获得关注。所以,包括意见性信息在内的内容网络的建设是核心,契合于网民诉求的观点能够依靠“大众门户”模式的垂直性进行广泛传播。而当下社会化媒体最大的特点是互动,“个人门户”模式形成水平的社交化传播模式,信息借助于人与人之间搭建的关系网络进行传播。“无关系,不传播”概括了关系在传播中的重要作用。个人获取信息和参与意见性信息表达的过程通过内容网络和关系网络交织叠加的传播路径得以实现和扩展。

(三)传播模式:用户代替受众成为中心

传统的大众传播中,信息流和意见流都是单向的,由专业的媒介机构流向受众,受众有限的反馈也是延迟和滞后的,受众是被动的、消极的存在。而在新的媒介环境中,每个个体用户都可以构建出以自我为传播中心的信息传播网络,具有信息传播者和信息接收者的双重身份。在理论上,所有的网民都可以是其传播信息的受众,这样就呈现出兼具大众传播和自我传播的“大众自传播”模式。

互联网能够实现大众自传播的核心在于其“交互性”,即实现了传统媒体信息传播者与接收者的互动以及接收者之间的互动,使垂直的传播模式转化为水平的传播方式。[2]单次接收信息的“受众”正在转变为主动选择和多向传播的信息“用户”。用户主动地搜索、表达和传播对信息的生产和传播都产生了影响。例如,一条评论数量和转发数量较多的微博有更多的可能进入更广泛的传播空间。用户的角色已不限于是简单的信息接收者,而是变成了信息的传播者、意见的表达者、事件的推动者,这种角色身份已得到了强化和重视。

二、《中国舆论场》节目的创新举措

《中国舆论场》是央视与国家网信办联合主办的“融媒体新闻评论节目”,自2016年3月开播以来,收视率稳定保持在1%以上,已攀升至全国同时段收视率第一位,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深度时事评论节目。《中国舆论场》节目有如此出众的收视表现,在于其创新的融媒体模式带动了全民参与话题讨论,能够进行有效的观点碰撞。

(一)多屏联动,打通观点交流

对于媒体来说,“互联网+”就是要转变以前的本位主义,转向用户为中心,对其心理、行为、话语进行深度分析,获得用户的需求大数据,精准地定制和推送新闻资讯,以互动和分享的方式实现了多屏跨界的传播。[3]《中国舆论场》的多屏联动机制融入“互联网+”思维,使电视评论节目的每一个环节都被嵌入网络环境之下,实现了电视和网络的彼此关联和共享。

《中国舆论场》借助“电视+网络+手机”的三屏联动机制,提供了多入口的表达通道,能够提供网络意见并将它们呈现在电视评论的屏幕中,实现两个舆论场的互联互通。《中国舆论场》推出“中国舆论场指数”,通过大数据分析将用户通过网络和手机投票的舆情热点设置为当期的话题,邀请相关领域专家进行解答和回应。通过公共选择筛选和设置评论话题,彻底改变了电视的单向传播模式,这种开放式议程和协商式话题的内容共创正是“互联网+”理念的体现,展现了一种新的电视传播姿态。

首先,多屏联动模式重构了电视媒介的内容生产和消费过程。传统的电视评论节目通常由节目组设置和安排节目选题,单向的传播模式和反馈机制的滞后也导致节目话题单一,并且和观众的距离较远,由此出现了两个舆论场的舆论格局。多屏联动模式给用户提供了表达观点的渠道和机会,将公众在网络中的评论欲望嫁接到电视中。公众投票选出的“中国舆论场指数”榜单话题成为评论话题,将用户与评论内容高度连接,打破了媒介在电视评论内容生产中的单边主控。同时,观众观看节目的过程也是多屏联动的互动过程,打破了传统的观众单向接收信息的模式。

其次,多屏联动模式体现了平等、开放、协商、共享的互联网精神。多屏联动模式实现的是一种评论议题设置权力的让渡,开放式议程和协商式话题既让公众得到需要的评论观点,也让公众乐意参与到新闻生产过程,使媒体和受众紧密相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种新的传播姿态,意味着出现了一种新的传播精神。这个价值观的核心,是对新闻传播过程中接受者一方信息权利的尊重,是公众的媒介使用权利的回归和重塑。[4]这样的一种新的传播关系,能够激发公众对媒体的新的依赖和尊重。

(二)场景再造,实现互动升级

《中国舆论场》引入“在线观众席”,通过微信公众号“抢票”入座在线虚拟观众席就能和现场嘉宾一起进行观点评论。通过设置“在线观众席”这个虚拟场景,让观众实现非身体的聚集。观众想要进入虚拟观众席位需要参与微信活动,在虚拟席位获得向现场嘉宾提问,并在电视屏幕中展示问题的机会。这都需要用户的高度参与,并且这个参与过程具有了极强的仪式性。当仪式中的参与者以一种高度的关注和情感不断重复符号传播时,该仪式就会产生巨大的力量。[5]“在线观众席”将电视节目的收视变为互动参与,以互动场景的方式产生了巨大的黏合效应。

“在线观众席”是多屏联动模式实现的用户在线仪式性参与,并且这种互动参与充分发挥了网络和手机的优势。观众不仅可以通过文字、图片等形式,也可以采用短视频的方式向嘉宾提问。同时,场外嘉宾也采用丰富的方式回答观众的问题。新媒体、新形式延伸了传统电视节目内容,在演播室的基础上扩展了节目的场景。在线观众的参与和提问,也打破了传统电视评论节目仅限于主持人和嘉宾间千人一面的问答模式,不同主体间丰富的文字、声画是电视传播人格化的体现。人格化使电视新闻评论中出现了更多个性化的评论视角,能够提供更深层次的意见信息。[6]

观众通过《中国舆论场》的微信公众号“边看边聊”栏目和屏幕中的二维码,可以从微信融入电视互动,节目也通过微博账号进行在线直播。一方面,这样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互动模式给用户收视和参与话题讨论提供了丰富的渠道;另一方面,这种模式将节目的互动延伸到网络和移动网络空间,营造出网络和移动场景。场景再造营造出多场景中的共同参与,每期节目的互动总人数超过400万人次。

(三)娱乐竞技,融入多样元素

如今,人们的媒介接触行为已经从传统媒体转移到了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社交媒体,逐渐塑造出全新的用户与电视的交互行为习惯。电视观众变成了手机用户,“摇手机”成为电视收视过程中的伴随性行为。《中国舆论场》直播过程中将会不定时地发出3次红包,对观众的收视和参与给予娱乐性和竞争性兼具的“抢红包”活动回馈,以游戏的方式搭建完成移动社交互动场景,在理性的观点交流中融入情感性交换。

此外,对于现场嘉宾的回答,观众在参与互动的过程中可以用点赞的方式表示对嘉宾观点的认同,形成节目的互动和呼应。嘉宾间点赞数的实时变化带来的竞技氛围也带动了观点碰撞的升级,使得节目的互动性、交流性、竞争性氛围愈发浓厚。

三、对当下电视评论节目创新的思考

电视节目间竞争的关键是制造差异,电视节目的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视元素的差异化表现。“从理论上说,只要能够析出的元素,都可以成为变量,带来簇群与簇群的不同,带来个体与个体的差异。”[7]在电视节目中,无论是内容元素还是形式元素的演化和变异都可以使节目丰富起来,也可以产生较好的传播效果,其中内容元素是电视原创的重点和基础。

在“互联网+”的时代,媒体和受众之间的关系已经发生了变化,用户生成内容成为媒体的重要内容,电视节目产生和消费的流程、路径被打乱和重组。对于传播意见性信息的电视评论节目而言,不能继续无视用户的观点,实现两个舆论场的沟通互联和理解是必要且紧迫的。借用互联网思维,即用互联网的传播特征来思考媒介融合。例如,即时传播、海量传播、平等和互动交流、充分运用大数据和云计算、用户体验等。[8]“互联网+”时代给电视评论节目在内容和形式的原创方面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将互联网优势直接引入电视节目生产中,借助互联网思维进行电视节目原创,既是电视应对网络挑战的选择,也反映出电视传统媒体新的传播理念和姿态。

[1] 彭兰.从网络媒体到网络社会——中国互联网20年的渐进与扩张[J].新闻记者,2014(4):15-21.

[2] 周勇,黄雅兰.从“受众”到“使用者”:网络环境下视听信息接收者的变迁[J].国际新闻界,2013(2):29-37.

[3] 苟凯东.电视新闻:“互联网+”时代的呈现与传播[J].视听界,2015(3):43-46.

[4] 杜志红.电视的命运:媒介融合与电视传播范式革命[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4:63.

[5] 谭天,张冰冰.“互联网+电视”的场景构建[J].视听界,2015(3):25-29.

[6] 高贵武,滕泽人.中国电视新闻评论中的人格化演进[J].国际新闻界,2014(10):119-131.

[7] 张小琴,王彩平.电视节目新形态[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67.

[8] 陈力丹.用互联网思维推进媒介融合[J].当代传播,2014(6):1.

G222.3

A

1674-8883(2016)23-0028-02

本论文为山西省社会科学联合会2016年重点课题“互联网+时代电视节目的原创和对外传播研究”(项目编号:SSKLZDKT2016114)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电视新闻舆论用户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电视新闻中的图片应用
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之路
关注用户
同期声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关注用户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关注用户
电视新闻后期制作技术初探
如何获取一亿海外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