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改革中的思考

2016-03-02 14:56张宝铭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田家寨学校
新课程(下) 2016年6期
关键词:语感语言语文

张宝铭(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田家寨学校)

语文教学改革中的思考

张宝铭
(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田家寨学校)

语文课程改革过程中,学生的语文知识、能力都没有质的提高。所以教师一定要充分认识和理解这门学科的基本功能。只要明白了这一点,就能得出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语文;诵读;积累;运用

当前,语文课程改革中的各种理念、模式、方法已经逐渐成为广大中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工作的指导核心。领导、教师一坐下来就大谈特谈,如,本节课是否贯彻了新课改理念,是否应用了新的教学方法,形式是否多样,气氛是否活跃……可我们同时也发现很多学生仍然词语匮乏,表达能力欠佳,作文水平更是不尽如人意。有的老师戏称:初中生的语文最多也就是过去小学生的水平。究其原因,是课改存在不足?还是教师错解了课改?我想其原因也许二者均有吧。说到底,不管课程如何改,理念如何改,对语文这门学科基本功能的认识和理解不能偏离。作为语文教学工作者,我们都应该清楚地知道:语就是语言,文便是文字,把语言和文字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叶圣陶先生说:“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明白了这一点,自然就能得出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注意什么了。

一、语文是一门人文性极强的学科

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必须要根据国语的特征及规律开展教学:一方面要继承国语教育的优良传统,充分挖掘两千多年来汉语言文学的丰厚宝藏;另一方面要结合我们的国情、学情,大胆借鉴国外言语教育优秀经验为我所用,补我所短。除此之外,改变我们在教学中一些不当的做法也是必须的,既要重视语言教学、文章教学,还要注意审美、爱国主义和民族传统文化等教育,要让语文教育在开放的、动态的社会环境背景中进行,做到时时有语文,处处是语文;要让学生通过语文教育提高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接受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二、要注重学生的语文积累

简单地说就是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和积累来提高语文能力,而这些训练和积累主要是靠诵读实现的。中国传统语文教学非常重视诵读,古代的学子要熟背《三百千》《四书》《五经》《唐诗三百首》等书,总字数达二十多万。正是有了这样的诵读基础,古代学子才能“出口便成章,下笔如有神”,当然仅以“小和尚念经”式的读诵是不行的。根据实践经验,一个人学会一种语言,不是从分析句型,熟记语法规律来实现的,而是通过模仿训练、熟悉语言、掌握语感促成的。至于语文知识,我们会在应用语言的基础上学习,如果语言应用流畅了,再借助理性知识进行巩固。由此可见“熟”对于学习语言是多么重要。刘勰所说:“听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讲的是“熟”;“出口成章、倚马可待”靠的是“熟”。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或许太过于注重语法、句型等语文理论知识的作用,从而忽略了模仿训练熟悉语言、培养语感的重要性,违背了学习语文的规律,学生积累的只是语文的骨架,缺少内在的东西。因此我们必须注重模仿,而诵读是一种很重要的语言模仿。通过大量诵读、品味,可以逐步体会文章的内在美,培养一种语言的感受、领悟能力。从语文的学习过程来看,学习语文没有秘诀,唯有多读多积累。在教学实践当中,我们却往往忽略了这一点,首先不仅局限在狭小的课堂,而且教学内容也仅仅限于课本,像老百姓的口头语言“代代相传”,都是语中的精华,是我们平常在书本上学不到的,如俗语、歇后语、谚语。虽强化了繁琐的分析,却忽略了文本的诵读;虽注重了知识的传授,却忽略了语感的积累。读诵就是为了积累,积累就是为了应用。“读书破万卷”是一种积累,“旧书不厌百回读”也是一种积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更是道出了积累的重要性,“厚积才能薄发”,古今中外的大师无不证明了这一点。积少成多,日久天长,何愁词语贫乏?知识丰富了,能力提高了,语言自然也就规范了,思想的表达也有条理了,理解能力、想象能力、感悟能力和创新能力等都自然而然地提高了。

三、还是要归结在一个“用”字上

学习语言的目的就是为了交流,作为一种社会交际工具,语文的核心功能就体现在是否能够熟练地运用到生活情境之中。学生语文能力过关与否的主要标志也就体现在是否能够熟练地运用汉语言进行口头和书面交际。因此,口语和书面语的表达训练应该成为我们语文课堂的主要训练内容。

理想的课程要以社会需求、学科体系和学生发展为基点,其核心在于提高学生素质。课程改革不是停留在上下级口号式的呼吁,也不是“蜻蜓点水”般的浅尝辄止,而是一种深入精髓的思想革命。而语文教学作为广大中小学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其改革的精髓就体现在如何提升学生的学习素质,培养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从而让学生有一天可以自由地感受生活、感受生命、感受人生。

[1]朱绍禹.从语文科目标看语文科性质[J].语文学习,1997 (4).

[2]张正平,陆燕.语文学科性质新探[J].语文学刊,2001(4).

·编辑李琴芳

猜你喜欢
语感语言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
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
语言是刀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我有我语言
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