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环境下县级电视新闻节目创新研究

2016-03-02 15:56刘丽娟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7期
关键词:新闻节目县域融合

刘丽娟

(博兴县广播电影电视局,山东 滨州 256500)

媒体融合环境下县级电视新闻节目创新研究

刘丽娟

(博兴县广播电影电视局,山东 滨州256500)

媒体融合是当今媒体发展的新趋势,为县级电视新闻节目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从县级电视台自身的定位和特点出发,分析了县级电视台自身存在的劣势与优势。对县级电视新闻节目存在的政务新闻偏多、时效性差、内容单一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媒体融合环境下县级新闻节目创新的方法和途径。

媒体融合;县级电视台;新闻节目;创新

编者按:

丘吉尔曾言:“能克服困难,便可使困难化为良机。” 当下,随着传播的数字化,以互联网、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正在改变着媒体格局,在新的媒介环境下,作为媒体霸主的电视新闻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电视新闻如何在变化莫测的媒介风云中将困难化为发展的良机值得每一位媒体工作者深思。

本专题就基于新媒体冲击下的区县级电视台如何保持自身的竞争实力,如何丰富和创新节目内容,如何在新媒体、新技术的大潮中打破停滞不前、故步自封的思想等问题作出理论性的探讨,并提出一系列在媒介融合环境下电视新闻求发展的方法和途径。

媒体融合是当今媒体发展的新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微拍、微信、微博等各类新兴传播媒介不断出现,使得媒体融合向着纵深处发展。媒体融合改变了传统媒介的发展环境,对传统的媒体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传统媒体中的电视通过电视节目实现传播行为,而电视新闻节目作为电视节目中的骨干和主体,在各级电视台中处于主导地位。作为舆论引导的基层阵地,县级电视台在媒体融合大潮中面临的危机和挑战更加严峻,其新闻节目的创新更加重要。

一、县级电视台的定位和特点

县级电视台是我国广播电视系统中最基层的单位,受到覆盖面、资金、技术、人才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在上级媒体和媒体融合的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地位。[1]县级电视台位于“中央——省级——市级——县级”广播电视管理体制“金字塔”的最底层。从地域覆盖和影响力上,县级电视台覆盖面一般为一个县域,不及上级电视台的覆盖面广、影响大;从区位优势上,又不及上星电视台的辐射影响力,处境尴尬;从节目质量上,县级电视台节目形式少,内容质量一般,更无法与中央和省级电视台相较。另外从重视程度上,国家对于中央电视台和省级电视台的重视程度远远大于市级电视台和县级电视台,县级电视台自身的弱势造成了其只能获得上级电视台分割后的资源和市场,市场竞争力较弱。同时,其他新媒体的介入也蚕食了部分县级电视台的市场。

县级电视台以县域为依托,立足于县域发展的区位优势,同样具有其他媒体所不具备的优势。第一,县级电视台更加具有贴近性优势。县级电视台是百姓身边的电视台,不论从地域上还是从语言上、文化上、生活习惯上,县级电视台与当地居民都具有天然的亲和力与接近性。县级电视台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取身边的新闻线索,使新闻更具有时效性。县级电视台的新闻工作者是县域发展的见证者,是县域生活的参与者和感受者,在新闻的制作和挖掘本地区文化方面具有更深的感触和更加独特的视角,据此制作的节目也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第二,县级电视台更具有亲和性优势。由于地域的接近性,居民参与县级电视台节目制作的积极性更高,主人翁意识更强。现代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县域居民能够更方便地将身边的新闻与电视台沟通和交流,增加了电视台新闻的来源。[2]第三,县级电视台广告优势明显。县级电视台是直接面向消费终端的电视媒体,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广告的投放更加要求精准。县级电视台直接面向本地居民,更加了解当地的生活和消费习惯,在传播本地产品和本地商家的广告方面更加具有优势。

二、县级电视新闻节目形态存在的问题

(一)政务新闻偏多

作为联系县级党政机关与人民群众的纽带,县级电视台担负着传达县委、县政府声音,引导社会舆论的重要作用。[3]政务新闻作为一种重要的新闻形式,能够第一时间将县委、县政府的重要决议,关乎本县发展的重要政策等传达到群众当中。这类新闻当然需要多角度、深挖掘、下力气报道好。但是,县级电视台有时为了完成新闻报道任务或迎合某些需求,一些没有实质内容的会议、县领导及行政事业单位的日常工作等也会被制成新闻,造成新闻内容单一,群众不爱看。电视新闻中政务新闻、会议新闻偏多是多数县级电视台普遍存在的问题。与此同时,由于县级电视台的定位问题,很多群众关心的民生问题或热点问题由于存在敏感元素而得不到报道或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报道,导致观众对县级电视新闻节目失去兴趣,使得重要的政务新闻也不能得到有效传播。

(二)新闻时效性差

新闻追求时效性,内容新、时效快、报道形式求新求变是新闻报道的生命。但是由于县级电视台人员数量不足,资金、设备落后,新闻事件转变为新闻节目的时间偏长,往往导致很多新闻节目不能当天播出。甚至有时电视新闻节目还没有制成,许多新闻已经以别的形式如网络报道、微博、微信等形式得到了传播,使得新闻节目变为旧闻。此外,网络的报道往往具有个人偏好,如果传播者的观点偏颇或有误,就会造成网络新闻与电视新闻节目的观点相左,影响电视新闻节目的公信力。

(三)新闻节目类型单一,内容粗糙

县级电视台的新闻节目大多以新闻联播的形式为主,民生新闻、专题新闻报道、新闻评论等节目在县级电视台中较少见,新闻节目的类型单一,内容也比较粗糙。一方面,县级电视台人员数量较少,新闻从业人员数量不足,完成固定的新闻联播已属不易,没有更多的精力开创新的新闻节目形式;另一方面,县级电视台自身的资金不足、设备落后,同时新闻工作者的能力有限,导致新闻制作工作繁重,从更新的视角和更好的叙事方法入手进行新闻报道存在困难。新闻节目形式及内容质量不佳,造成人民群众接受度低,进一步影响新闻工作者的工作热情,形成恶性循环。

三、县级电视新闻节目的创新

(一)变换新闻视角,改进报道方式

同样的新闻,报道角度不同所呈现的效果也会有较大差别。对于县级电视台而言,政务新闻是新闻节目中的重要组成,但是现在的政务新闻的报道角度大多是自上而下的,模式化、格式化严重。因此要变换新闻的视角,把政务新闻的领导视角,变为群众视角,要树立群众意识,抓住贴近性。要从百姓的角度看问题,以此分析和报道政务活动,找到领导和群众共同关注的契合点。其他类型的新闻节目尤其是民生新闻,群众视角的新闻报道更加重要。此外,新媒体时代,社会节奏加快,新闻报道的形式也要改变。新闻采访时可以大量收集素材,而在制作播出时则要简明扼要,尤其是长篇大论的综合新闻更要逐步减少。

(二)贴近百姓生活,突出地方特色

与其他上级电视台相比,县级电视台的优势来自于其地域性。我国有超过3000个不同的县域,每个县都有自己独特的风土人情与人文景观,这些都为县级电视台的节目制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素材。通过对这些社会及人文资源进行有效挖掘,积极运用新的表现形式,就能打造成富有地方特色的精品节目,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在节目制作上要考虑观众的需求,在表达方式上通过本土化的润色和调整,将具有地方特色的表达方式和叙事方式融入电视节目中,体现县域独特的民族特点、风俗文化等,更能引起观众的共鸣。近年来,博兴电视台深入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开设了《博兴方圆》《史说乐安》等栏目,用当地群众听得懂的语言、看得到的画面、融进去的感受,使得这些充满地方特色的节目成为当地人民群众不可或缺的文化大餐。

(三)实现三网融合,创新传播模式

三网融合,实现电视、网络、手机的“三屏合一”,是现代媒体传播的重要方式。[4]现代媒体技术的发展为县级电视台带来了新的挑战,包括观众的分流、盈利能力的下降等,同时也为县级电视台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县级电视台应该依托自身资源,利用好媒体融合的大潮。首先,媒体融合为电视节目提供了更丰富的素材。媒体融合的依托资源基础是内容融合,各种不同媒介的媒体内容通过数字技术实现跨平台、跨媒体的应用,形成多层次的内容融合产品。电视媒体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新媒体渠道的内容资源,加以改造和创新,这为县级电视新闻节目创造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其次,电视新闻节目可以通过建设微信公共号、微博客户端、今日头条地方新闻等形式,加强与新媒体的融合,使得新闻节目的传播由单纯电视播放变为多媒介互动,传播范围将由县域拓展为“县域+亲情圈+乡情圈”。最后,传统电视新闻节目可以借助互联网优势,开设网络电视台或者电视台综合媒体网站,将电视节目的内容拓展到网络,进一步拓展对目标观众的覆盖。媒体视频网站建设除了依靠自身力量之外,还可以借助腾讯、优酷、土豆、搜狐、爱奇艺等网络视频平台,凭借这些视频网站的媒体传播优势,进一步拓展节目传播范围,实现双方共赢、提高节目收视率。随着传播范围的不断扩大,传播内容的不断更新,新闻节目的影响力和舆论引导能力将不断增强,最终形成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无缝融合,地方特色与现代传媒的优势嫁接。

(四)不断推陈出新,打造专题栏目

一个优质的新闻节目,一方面,要正确引导舆论,准确、及时、全面的传递党和政府声音;另一方面,还需要令观众喜闻乐见,满足观众对高质量新闻节目的需求。[5]因此,新闻节目必须不断推陈出新,既要在新闻节目的传播形式上创新,更要在节目内容上创新。新闻专题栏目是进行内容创新的一个重要手段,专题的内容要适应形势变化,贴近百姓生活。专题栏目可以拓展到县域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同时根据形势的变化适时调整节目内容。博兴电视台《新闻聚焦》栏目,每期一个主题,既报道县域内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又报道县域内的风土人情、百姓生活。通过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报道,再加上主持人恰到好处的点评,既体现了新闻传播的时效性,又体现了“三贴近”,即是宣传党和政府政策的窗口,又宣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了正能量,在当地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县级电视台在人才、资金、设备等方面有诸多劣势,这就更需要从创新上下功夫。要不断学习新的媒体传播理念,明确媒体传播的目的和方向,通过不断创新节目形式、调整节目内容、改进传播方式,才能在激烈的竞争面前,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五)整合媒体资源,实现整体经营

对于县级电视台而言,自身所拥有的媒体资源相对有限,因此需要对这些媒体资源进行整合,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各类媒体资源的整合是现代媒体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各种媒体信息在三网融合中实现互通互联,如何有效利用这些资源,同样是县级电视台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整合媒体资源对于县级电视台内部而言,能够将媒体资源共享,提高节目质量,节省电视台的经营成本;对外则能够提高电视台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更好地发挥政府喉舌和舆论引导的作用。县级电视台要实现媒体资源整合,唯有实现整体经营,打造媒体运营中心,建设品牌节目。在传统电视节目的激烈竞争中,只有打造自己的品牌节目才能得到观众的喜爱。[6]与其四、结语

他节目相比,新闻节目是电视媒体在媒体融合大潮中最具竞争力的优质节目,同样的新闻,观众更喜欢通过视频的形式播放出来。因此,可以将优质的新闻节目与网络媒体相结合,进而提高整个电视台品牌的影响力。

媒体之间日益深度的融合对占据垄断地位的电视媒体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与此同时媒体融合也给传统电视媒体的转型带来了机会。对于县级电视台而言,在人才、资金、设备等都不占优势的情况下,更应该利用好媒体融合的机会,通过对处于主导地位的电视新闻节目进行有效创新,为县域乃至更大范围内的观众提供质量更高、体验更好的媒体服务。并以此为突破口提高整个电视台的品牌形象和知名度,使县级电视台能在未来更加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更好地为传递党和政府的声音服务。

[1] 梁琪.县级电视台本土化传播的实施战略[J].新闻界,2015(4):71.

[2] 张品.积极探索转型之路努力寻求创新发展——浅谈县级电视台新闻节目如何应对新媒体挑战[J].记者摇篮,2015(10):40-41.

[3] 李洁琼.县级电视台生存与发展研究[D].湖南大学,2009.

[4] 阚欣怡.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趋势之探索[J].新闻研究导刊,2015(1):32.

[5] 喻国明,姚飞.媒体融合:媒体转型的一场革命[J].青年记者,2014(24):26-28.

[6] 柳邦坤.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问题探析[J].今传媒(学术版),2015(1):159-161.

G222.3

A

1674-8883(2016)17-0004-02

刘丽娟,女,山东邹平人,本科,博兴县广播电影电视局制片人、编辑、记者、主持人,从事基层采编工作六年,有丰富的新闻从业经验。

猜你喜欢
新闻节目县域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县域消防专项规划研究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新闻节目中主持人的“可为”与“不可为”
地方电视台如何办好新闻节目
山东县域GDP排名出炉
如何做好电视新闻节目编排
县域就诊率为何差了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