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媒体对传统民俗文化传播的影响分析

2016-03-02 05:55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23期
关键词:民俗文化民俗媒介

宁 威

(洛阳师范学院 新闻与传播学院,河南 洛阳 471934)

大众媒体对传统民俗文化传播的影响分析

宁 威

(洛阳师范学院 新闻与传播学院,河南 洛阳 471934)

大众媒介对民俗活动的宣传,是一种对民众民俗生活的现实记录。大众传媒与民俗文化相嫁接,可以能动地介入民俗保护与传播中,以“线上”传播促“线下”互动,使民俗文化从隐性到显性,使这些传统文化不断地进入人们的视野,既体现了媒介对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视和弘扬,也是当代传统文化传承的必由之路。

大众媒介;民俗;传播;影响

人们生活在一个由大众传媒和各种现代媒介技术广泛使用的社会中。社会转型期,民俗文化“越来越需要更具宣传力和影响力的传播渠道。大众传媒近些年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度颇高,报纸、图书、电视、网络等媒介都给予了较多的表达机会和展演空间”。[1]各种民俗文化在传媒提供的平台上交流、碰撞和融合。在传媒与民俗生活的互动中,“影响着当代乡村民俗的价值取向和现实行为,使人们通过大众传媒开创更新的交流活动和民俗生活成为可能”。[2]媒介影响着传统民俗的传承。

借助大众媒介,可以迅速地、能动地介入并反映某个时期、某个地域的民俗生活及其变迁。“民俗传播将参与者引入一个新的世界,加深对不熟悉事物的了解,缩小与传统文化、异族文化之间的‘差异’,(通过媒介的阐释,)达到现代人与传统文化之间、不同族群文化之间的‘对话’与‘交流’。”[2]在乡村现代转型的过程中,传统价值与现代价值、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存在不可避免的隔阂、差别和“断裂”,通过大众传媒对节庆民俗等传统文化的追溯、展示,有助于消解这种隔阂,弥合这种沟裂,激发族群认同,重振文化自信。利用大众媒介在广大社会成员,特别是乡村民俗文化的未来承继群体中进行传统民俗文化传播,是利用现代传播手段便捷而高效的传播途径。

一、报纸、电视:民俗生活的记录

乡村节庆民俗等非遗文化的无形性,以及其延续过程中的逐渐演变,使得人们要传承它有一定难度,因此不少民俗等非遗文化中断了自然进程。而媒介的介入,经过文本记录、影像拍摄,这些被采写、编辑制成文字、影像、视频的民俗文化符号,在媒介的加工、复制、保存并加以传播的条件下得以受到保护,可以历经时代变迁和跨越地界而原貌再现,成为被传承、被展示、被欣赏的对象,从而保有文化意蕴,重新回到人们的节庆生活记忆和现实中,可以解决民俗文化延续过程中遇到的逐渐消逝、传承乏力等问题。借助大众媒介进行民俗文化的传播,是现代传播环境中传统民俗文化依靠现代技术载体对自身发展能动的、有效的选择。民俗文化通过现代传媒介质记录保存和传播,借助艺术的眼光和手法去精心制作,用哲思的文化视点去阐释,带给现代受众认知,呈现出“乡而不俗,土而不粗”的气质样貌,借助画面、文字呈现给媒介受众以乡土文化特有的强烈而浓郁的民俗氛围,让人们得到传统文化的启迪,领略到内涵和韵味之美。

民俗文化媒介化传播做得较为成功的,如央视七套的《乡土》节目,其定期播出,采集国内优秀的民俗文化遗产,周一到周五播出,每日一集,每集30分钟,从其栏目主题词——“弘乡土文化、展民间风采、看日新月异、溯源远流长”就可以看出,该栏目是“从文化的视角发掘展现一方水土的民俗、风物和各类民间文化样式,呈现一个地区的人文品格,夹带着浓浓的乡土气息和温热的乡土情怀”。[3]另外,2015年1月至3月期间播出的《走遍中国》节目以《乡愁》为主题,也以阶段性主题的纪录片形式,采写各地民俗文化,共计约60集,每一集都“采取纪实手法,实地走访,真实记录,一集一村落、一村一传奇,记述中华几千年文明史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的,围绕‘忠孝勤俭廉,仁义礼智信’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传统村落的千百年传承,讲述一个个生动感人的古今故事”。[4]片中的庄稼、河流、古井、老屋,以及村民的秋收冬藏、邻里生活,那些传统村落的组成部分,受众通过电视画面“看到它们,就想到家乡的民俗,记住了乡愁,记取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寻根之路”。这个系列片“展现了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和深沉丰厚的文化积淀,找寻探索着文化的精髓,深入地挖掘和阐述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不是空洞的说教或者刻意的灌输,而是(电视画面)润物细无声式的渗透”。[5]

很多地方的民俗文化经常见诸报端和电视,媒介积极地对民俗生活进行能动的反映,成为民俗生活及文化再生的有力工具和动力。媒介不仅使民俗传播得更快、更广,还构筑了人们新的民俗生活,特别是在节庆期间,通过报纸上的消息通讯和文艺副刊,以及通过电视新闻和专题栏目的形式,浓墨重彩地记录和展现各地开展的各种民俗活动,即使传统文化成为了一种广泛传播的知识,又丰富了节日报端和节日荧屏,展示了乡土风采。那些播出的民俗纪录片和采写的报道,以及记录民俗文化的访谈节目,犹如打开了一幅现代新农村的民俗画卷。

二、网络与移动互联:基于技术的民俗文化再建构

传统民俗蜿蜒点缀在一年中的各个时段,它不但是节令文化,也是一种生活文化;它不仅是一种存在于记忆和过去形态的文化,也是一种当下形态的大众流行文化。如今,互联网传播的普及使民俗文化不再囿于乡土某块封闭流域、某个村落、某个群体,开始为更多的网民所认知、传递和共享。在人们手持的移动互联终端,如智能手机的微信公众号、朋友圈、微博等信息技术平台,民俗文化生活被不断的展示和重构,各地的传统民俗文化通过网络节点的一对多、多对多被无限复制和便捷发布,经传输的高效“催化”得以迅速铺开,使节庆文化成为手机等网络终端上被人们一次次关注的文化“事件”。

技术决定信息的质与量,媒介及使用媒介本身就构成了一道文化风景。传统民俗文化的内容出现在手机网页或微信通讯中,出现在聊天群、朋友圈中,形成了民俗生活的现代模式。对于大部分拥有现代通讯工具的人来说,这无疑是一条民俗文化传播发展的快速路和直通桥,改变了人们对乡村节庆民俗的传统看法,使民俗文化与时代发展环环相扣,紧跟时代特征,适应时代环境。手机、电脑使得乡村民众有机会全新体验新媒体带来的节庆民俗生活变革。

“网络平台能为层次不同的民众提供表达和深入互动的机会,营造传播语境。网站可以设置民俗方面的议题,发起讨论,使得公众对民俗乃至其他珍贵的传统文化增加了解,并开始珍视,从而发动他们的参与意识,以实际行动加入传承队伍。”[1]“即便是再偏僻的地域,再原始的民俗文化,通过网络的介入,都可以在网络社区产生聚合效应,引起网民的跟帖与关注,从而影响到现实的保护。民俗文化进入了e时代,通过图片、声音、文字、数据、视频的传递,使得边缘化的民俗文化迅速闯入大众的视野,不断被解读与重构,被更多局外人所欣赏、共享。”[6]现在,网络改变了一切,新媒体传播特别是手机微信中的图像、文字、视频等多媒体表现手段的出现,“补救”了中国传统节庆民俗的传播缺憾。

当前,农村节庆民俗文化的传播与传承,涉及“传播内容”“传播方式”和“信息获取”三个方面的衔接。“传播内容”是指民俗文化应具备适应社会转型期的人们,特别是未来传承主体——青少年的文化心理需求,体现出民俗是乡土社会的灵魂和根源,是一种应该继承的生活规制;“信息获取”主要是指对于传统民俗文化的各种信息是否能有效地被接收、被知晓,这也是产生认知性了解和参与的前提;“传播方式”是指节庆民俗传播的手段、渠道及其效率,关系到“信息获取”的成功与否。这三个方面涉及节庆文化传播到民众的接触率、到达率和有效率问题。在我国目前从农村向信息社会转型带来的社会环境的变化中,“传播渠道”具有关键作用,网络新媒体的使用可以促进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播新发展。

三、传统民俗文化经媒介传播放大的功效

(一)能动地介入保护与传播

传媒具有能动性,它不仅可以表述和反映民俗生活及其变迁,记录并还原节庆民俗的场面,还可以介入它、影响它、干预它,充分体现出大众媒介聚焦民俗热点、构造民俗文化议程的功能。正是媒介能够积极地参与乡土民俗文化的活动进程的各个方面,并能动地对传统节庆民俗生活进行详尽记录、反馈,它正在成为具有时代精神的能够增强民俗传播活力的因素和源泉。正如有些关于乡村节庆民俗报道的文章和节目往往是带有评论性的叙述,它们一方面客观地再现民俗生活和文化形式,同时用现代人的眼光重新审视并诠释传统民俗的现代意义。例如,有关于节庆民俗工艺品走向市场的文章,报道了农民艺人逐渐走出偏见和狭隘的思维,投身市场,肯定了经济大潮下农民商品意识的觉醒;有的文章报道了民俗文艺中民俗乐器和民俗工艺濒于失传的现象,呼吁拯救民间文化,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这是一种理性的传播,它既能反映民俗的历史与现状,又对民俗变迁进行了反思,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对于保护和发展节庆民俗文化具有积极作用。

各种民俗文化在媒介提供的平台上相互碰撞和交流,媒介通过对民俗文化进行不断的宣传曝光,使其不断进入话题,保持延续,重新生长。“在人们的关注中,被肯定的得以保留和扩散,被否定的则被摒弃和遗忘,在这个过程中,传媒成为民俗生活及文化再生的工具和动力。”[7]利用媒介的优势来传播传统民俗文化,值得注意的是,“在传播和承继中注意保持原真性,并对其变异进行恰当干预和控制”,[1]实现传媒之于民俗文化传播的历史使命。

(二)以“线上”传播促“线下”互动

大众传播借助技术手段使得信息传播具有同步性和广布性。它使过去人际传播中的“人际依赖”弊端得以消除,每个接收者都是“第一接收者”,不会发生诸如人际传播中因传播环节过多而造成的信息失真、走样现象,可使信息同时到达若干不同地域的接收者那里,这种信息流布广、“原生度”高的特点消除了人际传播中传递距离短、速度慢、可靠程度低以及受到传者人格因素影响的缺憾。

作为某地民众所感受的民俗文化,在媒介中,特别是诸如微信公众号等的信息推送功能下,也成为外乡局外人所认知的“他俗”文化。借助当代大众传媒,可以克服地理上或时间上的约束和不便,各种民俗文化场景可以使人们足不出户就能获取知性体验,民俗文化可以跨越时间和地理界限为广大受众所熟知,通过媒介就可以感受民俗文化的虚拟真实,吸引人们亲自去实地参与、验证和感受。

基于大众传播媒介的“线上”民俗文化交流和“线下”民俗实际参与相互建构,民俗文化的“展示价值”与“传承价值”同时呈现,民俗文化在传播中获得了新的广度,被更多的民众所共知或传承,其文化价值得以进一步放大。

(三)发掘:民俗文化从隐形到显性

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传播平台大大加大了传统民俗的传播速度和广度,曾经勾悬于一地,不为外界所了解的隐形或半隐形地方性民俗活动,经过大众传媒的拍摄、复制、保留、传递,逐渐成为显性文化,通过现代媒介,打破了地域的封闭,为民俗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生长空间。

社会转型期,在乡土社会越来越开放、地域边界消失的情况下,在文化多元的环境中,民俗传统文化消失的速度正在加快,很多优秀的民俗文化在外来文化和城市文明的挤压下,遭遇“祛魅”和“自反”,使人们心灵的根系逐步“断裂”,失去了传统文化的血脉。集成、发现和保护民俗的任务显然落到大众媒介的肩头,要借助大众传媒广泛的传播面和宏观的影响力来推动传统民俗的传播、保存和研究,利用文本、影像等音视频方式来保留和继承民俗文化,使得这些濒临灭绝或隐匿沉沦的物质和文化遗产能够得到全面、细致的保护,被写真式地记录下来。

四、结语

当代社会是一个以媒介环境为基础的社会,大众传媒的影响大量进入人们的生活空间。民俗文化传播如何与大众传媒相嫁接,利用媒介进行保护和传承,运用媒介来为节庆民俗传播服务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无论是电视专题片中的生动画面、报纸中图文并茂的文章,还是手机等移动工具平台上的文字、图片、视频的全媒体式的内容推送,都可以大量地表现和反映乡村节庆民俗生活。大众媒介对民俗活动的宣传,能使这些传统文化不断地进入人们的视野,引起人们的注意,体现了媒介对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视和弘扬,也是当代传统文化传播的必由之路。

[1] 穆昭阳.大众媒介语境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4):25-28.

[2] 邵培仁.传播仪式与中国文化认同的重塑[J].当代传播,2010(3):16.

[3] http://tv.cntv.cn/video/C10560/7df5c10a87a844558ab216bb95d-1defe[DB/OL].央视网,2015-08-13.

[4] 王彦.如果乡愁是片云,但愿天空下场文化雨[N].文汇报,2015-01-01.

[5] 王彦.记住乡愁,别忘了文化寻根路[N].文汇报,2015-01-01.

[6] 刘爱华.走出“围城”:网络媒介下民俗文化资源观的形成[J].青海民族研究,2012(4):167.

[7] 葛苑菲.新闻报道中的民俗传播及其功能[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7(1):52-54.

G206

A

1674-8883(2016)23-0261-02

宁威,男,博士,洛阳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文化传播。

猜你喜欢
民俗文化民俗媒介
冬季民俗节
民俗中的“牛”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谈
民俗节
书,最优雅的媒介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庆六一 同成长民俗欢乐行
两岸民俗文化荟萃福州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