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清音乐教学的主次,提高教学效率

2016-03-02 14:56黄聪聪浙江省浦江县第三中学
新课程(下) 2016年6期
关键词:音乐作品形式新课程

黄聪聪(浙江省浦江县第三中学)

分清音乐教学的主次,提高教学效率

黄聪聪
(浙江省浦江县第三中学)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出现了大量优秀的教学案例和教学方法,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教学上的隐患:一是对“双基”教育的忽视。二是过分追求教学形式,忽视音乐本身。究其原因,主要是对音乐教学本身的特殊性认识不够,对新课程理念理解的偏差,导致在音乐教学中的主次不分。解决这些问题主要靠提高音乐教师的认识和素质,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把握好适度和平衡的原则,从而促进音乐教学的良好发展。

审美教育;基础知识;教学形式;适度与平衡

音乐属于艺术范畴,音乐学科自然也不同于其他学科。音乐教育是以音乐为内容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它是以音乐为媒介,以审美为核心的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由于音乐作品是由旋律、节奏、调性、音色等特殊的音乐语言所组成的音响符号体系,正是这些特性决定了音乐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学。

一、问题呈现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出现了很多优秀的教学案例及教学方法,然而在轰轰烈烈的课改背后也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主要可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

1.忽视音乐基础知识教育

音乐基础知识包括乐理知识和音乐技能训练,简称“双基”。新课程标准中提到,不要把音乐知识和技能作为课程的首要目标,要强调音乐兴趣爱好与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新课程标准对于“双基”的定位,使很多教师对其理解产生了偏差,认为基础教学不再是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然而仔细想想,音乐教学是以音乐为媒介的,而音乐作品是由旋律、节奏、调性、音色等特殊的音乐语言组成的,如果学生对这些基本的音乐语言都不懂,那又如何去体验和感受音乐作品呢?例如,我在上高一年级“丝竹相和”这一单元时,让学生对比欣赏《中花六板》与《娱乐升平》。我的本意是让学生从音乐语言与配器等方面去对比,结果学生回答时给了我一个非常干脆而且简单的答案“《娱乐生平》比《中花六板》好听”。于是,我又提问这两首作品的节奏怎么样?音色有没有区别啊?配器是不是一样啊?结果学生是一片茫然、不知所措。同样是在这堂课上,我让学生试唱《老六板》的曲谱,然而如此简单的旋律竟然没有一个学生能把它唱下来,甚至有很多学生连唱名怎么念都不知道。痛心之余,究其原因主要是长期以来对“双基”教育的忽视,使得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薄弱,从而使学生对乐曲的情绪、速度、力度等音乐语言缺乏足够的体验,也导致了学生音乐感受能力的薄弱,无法深入地理解作品内涵。

2.追求形式,远离音乐之本

一切审美教育都需要通过感知、鉴赏、创造等实践环节来贯彻落实,脱离对审美对象多种方式的接触,审美教育就无法存在,或者变成了一种抽象的美学理论说教。随着新课改的推进,音乐课的教学形式是越来越丰富多彩。特别是在上公开课时,更是如此。然而热闹的背后,却给人一种过于追求形式,远离音乐之本的感觉。如:

形式之一:情境教学

由于近些年来新课程提倡情境教学,为了实现这一理念,许多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创设情境,为此准备了大量的道具,设计了大量的问题情境,结果占用了大量的时间,可是学生还是摸不着北,把握不住重点内容。

形式之二:学科综合

学科综合也是近年来提倡的一种教学理念,一些教师为了突出这一教学理念,在音乐课上引入了大量文学、历史、地理等方面的知识,可谓是谈古论今,旁征博引,赢得学生的阵阵喝彩,觉得音乐老师真了不起。但如果一节课下来,你去考查一下学生对音乐方面知识的掌握情况,你会发现他们掌握的少之又少。

形式之三:活动课程

活动课程是近些年最热闹也是最盛行的一种教学形式,尤其是在公开课上,没有这些活动似乎一节课就没有了亮点。于是,不管适合不适合,千篇一律地在欣赏完音乐作品后,教师让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讨论,然后用不同的形式来表现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如绘画、舞蹈、诗歌等。而事实上,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让学生创编出一些有特色、有一定水平的形式来表现音乐作品也是有很大难度的,结果只能看似热热闹闹、群情激昂,实际上学生到底收获了什么,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以上几种教学形式、教学理念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学的发展,但由于一些教师片面的理解、盲目的运用,导致过度追求一种形式上的精彩、华丽,却忽视了以音乐为本,最终只能导致教学的低效或无效。

二、问题原因

新课程的改革与发展,推动了普通音乐教育的发展与进步,改变了广大音乐教师的观念,开阔了音乐教师的视野,然而事物的发展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总是要经历曲曲折折。所以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上述两方面的问题,导致这两方面问题的原因是对音乐教学特殊性的认识不够,片面地理解新课程理念,在音乐教学中主次不分。

1.“双基”在普通学校音乐教育中的特殊性

普通音乐教育的核心是审美教育,审美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学生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学生要鉴赏音乐,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的美,就必须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掌握一定的音乐基本技能,这是实现审美教育的前提条件。比如,在欣赏《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时,如果没有很好的听觉基础就无法判断这首作品是由两重变奏的形式写成的,假如学生由于长期的视唱练耳的训练,有很好的听觉基础,但对变奏曲以及变奏的一些常用方法,如围绕主题装饰加花等基础知识一无所知的话,也同样很难真正地理解作品的内涵和艺术美,更不能准确掌握音乐的风格特点,也不可能真正地谈及音乐,所能得到的仅仅是感官上的一种愉悦。所以说,我们要正确理解新课程标准提到的“不要把音乐知识和技能作为课程的首要目标。”我认为“双基”是审美教育的基础和重要手段,“双基”教学应从属于审美教育并为审美教育服务,审美教育如脱离了“双基”教育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水之源。当然也不能把“双基”教育放到重于审美教育的位子上,那样会导致喧宾夺主,主次不分。总之,“双基”教育的内容、深度和方法的运用,只要达到“审美”的目的就可以了。

2.音乐教学中的主次问题

音乐是一种流动性的音响,是非语言性的,它不像绘画等其他艺术形式可以给人直观的感受,它需要聆听者结合自己的主观经验,通过回忆、联想、想象来体验和评价音乐,所以说音乐虽然是有意义的,但它不能仅仅依靠语言的、逻辑性的方式去诠释,它更多的需要人们用音乐思维的方式去感知、体验、表现、创造、理解、评价和判断,同时还需要同社会生活、历史发展、民族传统、地方习俗等结合起来去理解。传统的音乐教学采用“满堂灌”的形式,如:先欣赏后讲解,或先讲解后欣赏,教师直接把音乐所要表现的内涵告诉学生,这样既不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导致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学习效率低下。新课改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大家开始关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注重用不同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然而,在这场轰轰烈烈的改革背后似乎又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例如,在准备一个教案时,音乐教师首先会考虑如何设计一个与众不同的环节来显示这节课的亮点以及在什么地方可以分组讨论或表演,似乎这些才是教学的重中之重,而真正的教学重点:音乐作品却成了配角,或者成了背景音乐,这就犯了主次不分、本末倒置的错误。音乐审美教育是围绕音乐作品来感知、鉴赏、创造,所有的教学形式都应以“审美教育”为目标,背离了这一原则,任何华丽的教学形式都将成为一副空壳。

三、解决问题

1.解决问题的根本:提高教师自身的认识及自身的素质

(1)提高教师自身的认识

在大多数人眼里,音乐教师的好坏往往是看他(她)排的节目是否获奖以及自身参加比赛是否获奖,很少有人会关注音乐教师的课上得怎么样。而且在大多数普通高中都不重视音乐课,这样促使音乐教师把精力主要集中在比赛上,没能仔细地研究和深入分析教材,分不清教学的主次,盲目地照搬别人的教学模式、教学形式,导致教学的无效或低效。所以作为音乐教师要提高自身的认识,要意识到音乐教学才是自身的主要任务,应该精心去培育。只有意识到这一点音乐教师才会认真地分析、认真地研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当前音乐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促进音乐教学效率的提高。同时,也希望有关部门不要只将获奖情况作为评价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依据。这样才能放开音乐教师的手脚,让他们有精力去耕耘自己的土地。

(2)提高自身的素质

作为一线的教师自身的素质直接关系到音乐教学的效率,只有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很好地理解与把握教学理念,合理地运用各种教学形式,把握教学的重点。所以说,提高自身的认识和素质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2.解决问题的关键:适度和平衡原则

事物的发展是曲折前进的,不可能一帆风顺,人们总是在解决了一对矛盾之后,发现了新的矛盾,但只要分清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用适度和平衡的原则处理好主次之间的关系,就一定会促进事物的发展。

(1)不宜过分地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

“双基”教育从属于音乐审美教育,是矛盾的次要方面,但如果忽视它的存在,长此以往必然会导致音乐审美教育无法实施,因为“双基”是审美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如果过分注重“双基”教育又会导致主次不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掌握好一个度,“双基”的教学内容应分散适量,穿插在其他教学内容如歌唱、演奏、欣赏等活动中进行,每节课的知识教学不宜过多,听力训练的分量也不宜太重,以发展学生的音乐基础能力为出发点。

(2)不宜过分地强调矛盾的次要方面

同样,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其最终目的是为审美教育服务的,从属于审美教育,处于矛盾的次要方面,过分地注重形式,甚至脱离音乐作品本身都是不可取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同样要遵循适度和平衡的原则来设计一些教学形式,教学形式必须围绕音乐本身,并服务于音乐,这样才能真正地提高教学效率,在朴实中得到升华。

总之,我们应认清音乐教学的特殊性,分清音乐教学的主次方面,提高自身的认识和素质,把握好音乐教学中的适度和平衡,这样一定能提高音乐教学效率,促进音乐教学健康有序的发展。

曹理,缪裴言,廖家骅.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编辑李建军

猜你喜欢
音乐作品形式新课程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申雨鹭最新音乐作品《缘飞》正式上线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发现“形式” 践行“形式”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