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学创作的民间立场

2016-03-02 14:56闫石山西省文化厅文化政策研究中心
新课程(下) 2016年6期
关键词:立场知识分子民间

闫石(山西省文化厅文化政策研究中心)

论文学创作的民间立场

闫石
(山西省文化厅文化政策研究中心)

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文学界,“民间”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它从一个独特视角,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研究注入了生机勃勃的理论活力,它的文化意识和文化价值深深触动了知识分子对自身价值的思考。“民间”的存在无疑给知识分子精神发展、文学创作拓展了文化空间。

民间立场;创作;价值取向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批新时期作家诸如余华、张炜和莫言等在小说创作上有共同的民间立场,同时又各具鲜明的特色,各自有着不同的价值取向和文学表达。所谓“民间立场”,可以理解为“民间”这种非权力形态也非知识分子精英文化形态的文化视界和空间,渗透在作家写作的各方面,作家把自己融入民间,以讲述老百姓故事的方式为出发点,表达对时代的认识,并从中确认理想的存在方式和价值取向。它是对“民间”的价值取向的尊重与认可,特别是民间价值取向与主流价值产生错位甚至背离时,他们依然能从一些看似陈腐的精神资源中发掘出鲜活的生命与时代价值。可以说,民间立场是以“民间”为立足点和出发点的写作姿态,在此基础上,作家通过民间叙述,进一步体现自己的民间情怀和民间价值取向,并在作品中表现出民间的审美风格。作家的民间立场,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就是人性的立场,是人道主义的立场。

“民间”首先是一个自由自在的客观存在,是相对于政治空间和主流意识形态空间而存在的。在这里,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感、人性等都处于相对自由和真实的状态;人们的生产、生活、交往等活动大都出自自然本真的需求,相对来说没有更多的顾忌和矫饰,这表现为淳朴自然的民俗民风,表现为人们朴实本真的性格。艺术创作的特性和特殊规律正需要这样一个自在的生活空间和审美空间,这里蕴藏着丰富的艺术创作资源,蕴含着巨大的艺术创作的可能性。

首先,从创作题材上看,民间立场的作家都有着“走向民间”的共同眷恋:故土。如张炜和莫言都在乡土的民间世界中出生长大,都对哺育自己成长的故土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怀有深深的依恋。投入创作后,两位作家源源不断地将生活的经历和体验诉诸笔端。他们自觉地将故土设置为创作的背景,一次次地将人们带入那片翠绿的葡萄园和火红的高粱地。各自在家乡的土地上,发掘着民间传统文明在历史、现实、时空中的生命力。

其次,从创作主题上看,此类作品都持有鲜明的民间立场。作家们都自觉从民间出发,从民间自由自在的人身上寻找发掘人的本性;或者把人放到民间话语中去考察,从而发现被遮掩的人性。作家还以民间的视角来审视历史与现实,驱除了意识形态的蒙蔽,发现和构建了一个全新的民间历史。

一、民间立场的文学创作对“人”的发现

著名文学批评家刘再复在《我国文学史上对人的三次发现》一文中指出:中国文学向来忽视“人”,人的价值被蔑视、被践踏,以人为本的观念始终没有形成。“五四”以来我国现代文学直到当代文学不断有新的思潮出现,这时,第一次人的发现出现了,这股思潮的变迁史大体上是人的观念的变迁史,更具体地说,是人在文学中的地位的变迁史。

新时期文学伊始,出现了又一次“人的发现”,有历史的反思、人的重新发现、文学形式的新探索三个特征,而中心思潮是对人的重新发现。这次人的发现本质上是五四运动人的发现的重复,但具有更深层次的发现。“五四”时期对人的肯定是求助社会,要求社会改变吃人的历史,要求社会肯定人的价值,包括小人物的价值;而民间立场对人的发现,他们并不是求助社会,而是求助于己,求助自我。怎样描写人,怎样对待人,真正的作家决不把他的人物当做工具,当做傀儡,而是把他当成一个人,当成一个和他自己一样有着一定思想感情、独立个性的人来看待的。他一定是充分尊重这个人的个性的,他可以通过自己的是非爱憎之感来描写这个人物;他可以在他的描写中表示他对这个人物的赞扬或是贬责,肯定或是否定;正像在生活中,他可以通过自己对一个人的评价来介绍这个人一样。但他决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到他的人物身上去,迫使他的人物来屈从自己的意志。在生活中是如此,在作品中也是如此。

二、民间立场对历史的重新认识

在中国当代,“革命历史题材”一直是文学的重心所在。黄子平说:“‘革命历史小说'是我对中国大陆1950至1970年生产的一大批作品的‘文学史'命名。这些作品在既定意识形态的规限内讲述既定的历史题材,以达成既定的意识形态目的。”可以说,这段叙述较为客观地概括了革命意识形态对文学浸染和侵占的起因和过程。文学在一个特殊时代承担了对它来说过于沉重的政治使命,而通过文学,主流意识形态也极为巧妙地完成了对大众、对民间的侵占和改造。这种影响往往比想象的要深刻和深远得多,它是渗透进人的血液和灵魂里的。然而人的意识的转变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尤其当这种意识已经深入人心成为一种传统的时候,即使社会发生深刻变革,主流意识形态发生深刻变迁,传统的习惯意识还往往牢牢地控制着人们的心理高地。

历史自有它的真相,只有有思想、有勇气、目光锐利的作家才可能冲破意识形态的牢笼,也只有有见识的读者才会跟随作者去探寻发掘一个被遮蔽已久的历史。而锐利的目光来自全新的视角,思想和勇气来自民间的情怀。余华、张炜和莫言等就是具备这种目光和勇气的作家。

历史是由人来书写的,要重新认识历史,探寻历史的本来面目,只有重新探寻人的内心,探问人的本性,才是重新解读历史的最好途径。而要探究人的本性,最好的途径就是回到自由自在的民间。民间立场的小说创作正是由此着手,开始对历史进行解读和重构的。

小说是写人的,一部小说就是一部人的历史,它总是通过写人来传达作者对现实或历史的认知,或者说,小说中的人物承载着作者心目中的现实和历史。作者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来呈现现实或历史,表达自己的历史观和价值观。余华、莫言等作家站在民间立场,在小说创作中塑造了一个个人性化的人物群像。与此同时,旧历史的城墙土崩瓦解,一座全新的人的历史在民间巍然耸立起来。

当然,颠覆、解构历史并非艺术目的之所在,它只是手段而已,颠覆的目的在于重建。民间立场的小说对官方历史的质疑,其实际上是从真实复杂的人性角度来还原立体化的历史真貌,变历史一元的话语权为包括民间在内的多元话语权,站在一个平民百姓的立场上书写着自己眼中的历史。

三、民间的当代价值

在中国20世纪的文学史上,知识分子与民间之间的关系可以描述为这样几种具有代表性的模式:(1)启蒙与被启蒙者。在世纪之初陈独秀、胡适等人发动的新文化运动中,知识分子是启蒙者,大众是启蒙对象。(2)失衡状态。政治意识形态砝码的加入,打破了知识分子与大众的关系。20世纪30年代出现的“大众文艺”的论争,知识分子与民间的关系出现了微妙的转移,知识分子的启蒙内容增添了政治的比重。(3)颠倒状态。20世纪40年代以后,知识分子与民间之间的关系彻底颠倒过来,知识分子的启蒙者身份丧失殆尽,逐渐沦为嘲讽和攻击的对象,知识分子与民间产生了前所未有的紧张,这种关系模式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4)对话关系。20世纪90年代,韩少功、李锐等作家的“民间”不再是某种理论的强制性摊派,不再是某种冰冷的意识形态虚构,他们的民间就在身边,他们走进民间、亲历民间;他们惊奇地意识到民间是文学不尽的资源,文学必须与民间保持不懈的对话。

审视事物的立场和视角发生转变,就必定有新的发现和建树。民间立场的写作正是摆脱了主流意识形态的挟制,自觉从民间的视角来审视人和历史,他们才发现真正的人和历史。张炜《家族》中的人物个个是鲜活的,是有血有肉的,他们不同于一般革命历史小说中呆板毫无灵性的人物。莫言《丰乳肥臀》的人物塑造也许时而带有某些荒诞色彩,但它凸显了真实的人性,所以这也是一种真实,甚至是更高层次的真实。余华的《活着》讲述了人是为了活着而活着,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活着”是一种张力,是一种希望,是承受不可承受的生命之重。这是一部阐释“活着”的寓言,是一部描写人生存镜像的寓言。作家们都把笔下的人物回归到人性和历史的真实状态,回归到他们各自应有的“人”的位置上,从而使他们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家族》中用细腻深刻的笔触痛苦地反思历史,《丰乳肥臀》用挥洒超脱的笔触毫无顾忌地嘲笑着历史,他们用不同的方式对历史进行了重读和重构。还有张炜的《九月寓言》《外省书》,莫言的《檀香刑》《生死疲劳》,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这些代表作品都体现出一致的写作立场和风格,不同程度地达到了相同的表现效果。

可见,“民间”的存在无疑给文学艺术的生成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空间。作家如果自觉主动地与民间接近,与民间融合,在民间寻找文学创作的资源,在民间获取文学创作的灵感,在民间寻找文学的根,那么他的创作就会给文学带来新鲜的东西,他们的作品所表现和所承担的,往往更是文学本身应该表现和承担的东西,他的作品往往更接近文学本身。这是因为,民间的创作立场契合了文学的本质,契合了文学艺术创作的本质规律。可以说,民间的立场和方法不仅是一种创作态度和创作方法,对它的取舍更体现了作家对文学本质和艺术创作规律的理解和认识程度。

作家不同的生活经历、不同的思想情感、不同的感受生活的方式、不同的艺术气质以及不同的艺术创作理念,决定了作家创作的立场和方法。有的作家主动与民间接近,与民间融合,在民间寻找文学创作的资源,在民间获取文学创作的灵感,在民间寻找文学的根,在创作中自觉或者不自觉地采取一种民间的立场。文学史和文学创作的事实证明,站在民间立场创作的作家,往往会给文学带来新鲜的东西;他们的作品往往更接近文学本身,他们的作品所表现和所承担的,往往更是文学本身应该表现和承担的东西。选择民间立场的作家,他们似乎跟真正的文学更接近,他们的作品往往更具备文学艺术应有的魅力。

在文学“边缘化”的今天,被称作“新民间写作”的网络文学却如火如荼,而备受批评界关注的“底层写作”的内在精神与“民间写作”也是相通的。

文学不会消亡,它就像原野上的野草,只要有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阳光就会蓬蓬勃勃地生长。

[1]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社,2003.

[2]李建军.必要的反对[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5.

[3]林建法,徐连源.中国当代作家面面观[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

[4]陈思和.鸡鸣风雨[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4-12.

[5]黄曼君.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诞生与延传[J].中国社会科学,2004(3).

[6]王光东.民间与启蒙关于九十年代民间争鸣问题的思考[J].当代作家评论,2000(5).

[7]南帆.民间的意义[J].文艺争鸣,1999(2).

·编辑薛直艳

猜你喜欢
立场知识分子民间
设计立场和手工生产关系的辩证认识
武术研究的立场
扬 善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近代出版人:传统知识分子与有机知识分子
复兴之路与中国知识分子的抉择
知识分子精神内涵的演变——基于西方几种主要知识分子理论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