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实验,让学生触及自己的思维

2016-03-03 22:05江苏盐城市大丰区第一小学224100杨素萍
小学教学参考 2016年26期
关键词:尺子水杯天平

江苏盐城市大丰区第一小学(224100) 杨素萍

数学实验,让学生触及自己的思维

江苏盐城市大丰区第一小学(224100) 杨素萍

数学实验课上,教师应让学生动手实践、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在学习过程中触及自己的思维。

数学实验代数思维创造数学学科整合平衡思维

在数学实验课上,教师有目的地为学生提供一些可操作的数学学具,既能帮助他们直观清晰地看到自己的思考过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又可以让学生清楚地表述自己的思考过程,帮助教师了解不同学生的不同思维。

一、巧用“数字天平”,让学生的代数思维看得见

皮亚杰的儿童心理研究表明“儿童是从前运算阶段开始到具体运算阶段才逐渐形成逆向思维和平衡观念”,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巧妙地利用“数字天平”,让学生把自己的思考过程通过操作在数字天平上呈现出来。

师:小朋友们,在玩跷跷板时,如果要让跷跷板保持平衡,你们觉得左右两边应该怎么样?

生:左右两边要一样重。

师:老师这儿有一个“数字天平”,它的左边和右边可以放上数,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左边放上数字6的卡片,要让天平保持平衡,你觉得右边应该放几的卡片?

生:6。

师:是的,这时我们可以用“6=6”来记录,等号表示天平平衡。

师:现在老师在左边放上8的数字卡片,右边要放两张卡片才能保持平衡,你会怎么放?(生操作、思考、交流,师巡视并指导)

生1:我在右边先放了数字卡片1,再放数字卡片7,发现左右两边平衡了,用算式表示是8=1+7。

生2:我在右边先放了数字卡片3,再放数字卡片5,发现左右两边平衡了,用算式表示是8=3+5。

……

这样的代数思维对低段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但是借助“数字天平”后,通过可视化的学习方式,促进了学生代数思维的发展。

二、尝试制作尺子,让学生经历创造数学的过程

创造发明都源于突发奇想。因此,数学课堂上,教师可适时地让学生像数学家一样探究数学知识,这样既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又可以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例如,教学“厘米的认识”时,可以让学生经历制作尺子的过程,引导学生在操作中初步感知新知。

实验1:测量硬纸板的长。

(1)用准备好的材料去量。

(2)同桌每人选择两种材料进行测量。

(3)测量好数据后填写表格,然后交流汇报。

学具准备:1粒米,1枚回形针,1张方格条纸,1张刻度条纸。

学生分小组操作,教师引导学生感受测量单位的相对性,即统一方格、刻度代表的长度单位——1cm。

实验2:用硬纸板做一把尺子。

(1)你打算分成几段,为什么这么分?

(2)把自己觉得重要的标记上去。

学生分小组操作,教师引导学生领悟制作一把尺子的三要素:一是单位长度;二是数字,即等量长度单位的累加;三是刻度线,指把长度记录下来的方式。

实验3:测量。

(1)先估计,再测量。

(2)同桌进行合作,并将测量数据填入表格。

(3)准备汇报,并想一想测量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自制尺子,帮助学生在数学实验操作中经历了数学家发明尺子的过程,知道了尺子的组成和测量方法。

三、制作水杯琴,让数学与其他学科相联系

数学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所以教师可以将数学与语文、音乐、体育等学科结合在一起,使学生感受到学科间的强大魅力。例如,“快乐水杯琴:为声音编码”就是一节数学与音乐结合的课,学生通过水杯琴的制作过程,理解水量多少与音调高低之间的对应关系,编码的数学化过程。

师(准备四只杯子,里面装水,用布遮住):下面老师要来表演一段音乐,请同学们边听边想为什么相同的杯子发出不一样的声音。(师操作,生听)

生:老师敲的时候用力不一样。

师:老师用同样的力气再轻轻地敲一次,声音还是不一样,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师把布拿去)

生:哦,原来杯里面有水呀!

师:原来声音的高低和水的多少有关。接下来请你们在小组内活动:(1)给水杯加水;(2)听敲击的声音;(3)调整杯中的水位。(学生边敲边辨别不同的声音)

师:现在我们把满杯水发出的声音叫做声音“1”。请每个小组把水杯中的声音调整到声音“1”,先敲一敲,再听一听。(生操作略)

师:刚才我们找到了声音“1”,请你们在小组中找一找声音“2”、声音“3”、声音“4”……

设计这样的数学实验课,教会了学生通过声音编码过程体会数的产生、数的价值,调动了学生动手实践、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积极性。

(责编蓝天)

G623.5

A

1007-9068(2016)26-037

猜你喜欢
尺子水杯天平
说说天平的使用
SIAU诗杭便携式气泡水杯
天平使用前后的两次平衡
“性”是判断男性是否健康的一把尺子
移水杯
移水杯
把握四个『三』『尺子』也简单
天平的平衡
尺子变身记
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