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工电子课程教学模式创新

2016-03-03 16:37
关键词:电学电工教学方法

纪 敏

(盐城技师学院 江苏盐城 224002)

浅谈电工电子课程教学模式创新

纪 敏

(盐城技师学院 江苏盐城 224002)

电工电子是中职院校电气类专业的专业课程。为学生的专业核心课程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背景下,电工电子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越来越无法适应现阶段的需求,本文就电工电子课程教学模式进行分析和探索,以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

电工电子 教学模式 模式 创新

一、电工电子传统教学模式的现状

1.电工电子教学目标的分析

电工电子教学目标比较注重学生对电工学理论知识体系的建立,特别是对电工学原理的理解和掌握,习惯于对理论计算公式的记忆和运用。比如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电压定律,叠加定理等等。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缺乏。电工电子课程传统教学目标侧重于理论知识的讲授,没有真正重视学生实际职业技能的提高。所以正确调整教学目标十分重要,需要我们对该课程功能和培养方向进行全面的了解并进行深入的剖析。[1]

2.电工电子教学内容的分析

电工电子教学内容基本分为理论知识内容和实验操作内容两大部分。理论知识内容主要采用章节体系讲授电工学知识体系各个章节的内容,教学内容侧重于理论的电学定理的理解和记忆,缺乏工程实际电学案例的分析内容。实验操作项目主要是典型的电学实验分析,并侧重于常规实验的验证例如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叠加定理的验证,戴维南-诺顿定理的验证等等。实验内容过于陈旧,缺乏创新性,实验操作内容实际应用价值不大。导致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不佳。对于学生掌握电学知识技能没有实质性的帮助。所以必须对电工电子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并寻求改革的方案。[2]

3.电工电子教学方法的分析

电工电子课程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分为多媒体教室授课和实验室教学两种教学方法。多媒体授课主要是对电学理论知识进行讲授分析;实验教学是对电学理论的实验项目进行操作并测量相关电学参数并进行记录。这两种教学方法根据教学进度分开安排的,常常造成学生上理论课时无法对电学理论中重点难点深入的理解,对知识点容易忘记。实验操作时往往因为缺乏电学理论的理解,所以做实验时比较被动,没有理解实验目的和方法,造成实验过程的盲目。

二、电工电子教学模式的创新

1.电工电子教学目的和培养方向的转变

现今的大专院校电类专业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作为主流,所以电工电子课程的教学目标也应该进行相应的调整。培养目标从传统的知识理论型体系转变为技能应用型体系。特别是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潮流下,实现学院和企业的零距离对接。要求我们制定电工电子课程教学目标时,要侧重实用性教学目标,培养能够进行实际电类工程操作,维护,检修的高技能人才。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电工问题的技能,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内在动力和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电工电子教学内容的优化和创新

电工电子课程内容应当遵循教学目标培养实际应用技能为依据来进行重新合理的配置,理论性内容应当进行有针对性的取舍,把理论性过强学生理解困难的内容删除。增加实际案例内容,以适应发展要求。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特别是实验内容可以把一些陈旧的验证性实验变成新型的实验设计项目。通过学生动手设计操作,教师指导来达到掌握实际应用技能的能力。可以把企业的实际工程案例拿到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分析,从而提高课程的内容广度和深度。在硬件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安排去企业进行参观,短期顶岗实习。在企业的生产实践环境中,更加有利于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

3.电工电子教学方法模式的改革探索

电工电子课程的教学方法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可以进行多种教学方法的探索。将原有的教学模式转变为教,学,做结合的“三明治”教学模式。把理论讲授和实验实训有机结合起来,教师采用边学边教边做的启发式学习,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适当引入项目案例式教学,把实际的电学项目引入课堂之中,让学生运用电学理论知识和实验实训设备来进行创新式学习,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指导教师进行过程评价和质量控制。让学生能从项目分析,项目设计,项目解决,项目评价等一系列过程中学习到真正的分析实际课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项目选择要合理,不宜选择难度过大要求过高的项目。在此基础上指导教师还可以适当采用虚拟仿真实验设备,拓宽学生对实验的理解深度和广度。有相当部分电学实验实训现有的电工实验设备难以提供实际操作演示。在电脑上进行虚拟仿真实验能够对现有实验设备进行很好的补充教学,拓宽学生的认知层面。还可以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请电气企事业单位的工程师和技术骨干作为兼职教师来学校定期进行上课或讲座,把生产中的电学实际案例来对学生进行讲授,能取得不错的效果。同时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安排学生去电类企业单位进行参观式学习或是短期顶岗实习,让学生在企业生产环境中,学习电类相关知识,并记录实习的心得,写成综合实践报告,也是很好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探索。

4.电工电子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和师资队伍的优化

电工电子课程改革还在于教学评价体系改革。把传统的卷面考试成绩评价体系改为多元化评价体系。并进行过程教学质量评价。将学生实际能力提高作为评价的重要因素。把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的总体表现作为重要依据。此评价体系需要进行科学地分析制定。同时为了适应新型教学模式的转变,对中青年专业教师提出更高的教学水平要求。可以通过送教师去电类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学习企业的先进生产经验和实践操作能力。积累实际生产项目和案例作为教学资料。提高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从而更好地运用到教学工作中,提高整体的教学水平和质量。

结语

电工电子课程的教学探索是需要综合分析和认真实施并进行质量评价。目的在于符合大专院校电类专业培养要求,培养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教学模式创新探索面临机遇和挑战,工学结合校企结合的开放式教学模式是时代的潮流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但传统的机制和模式制约创新模式的开展,我们需要不断努力并坚持教学模式的创新探索。

[1]张晓翟.探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理论和实践教学方法[J].知识经济, 2011 12(4) :144-144.

[2]麻则运,郑红平,陈军.电工电子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 28 (1):152-153.

猜你喜欢
电学电工教学方法
对一个电学故障题的思考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立足高考 领悟自招(二)——自主招生怎么考电学和磁学
特变电工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特变电工
特变电工
糊涂的维修工
Lesson Seventy-four An atypical presentation of a typical arrhythmia
解读电学实验中“三个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