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之我见

2016-03-03 03:38顾宇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解题有效性数学

顾宇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这一提法使我们深刻地意识到: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在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如何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让数学学习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 下面就如何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谈谈个人的思考.

一、从课前预习抓起

很多数学教师强调了学生的预习,但往往不加以指导和管理,学生的课前预习经常流于形式,不能真正起到作用. 个人认为数学课前预习至少要完成以下几项:

(1)认真阅读所要学习的内容. (2)记忆概念及公式. (3)动手解一解例题及课后配套的练习. (4)对不理解的地方要用笔稍做记号,第二天课上对不理解的地方要认真听讲.

水本无华,相荡乃生涟漪. 要使课堂上涟漪不断,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有效预习,使学生在课前便拥有一杯属于自己的水.

预习并不是学习的全部. 教师在教学中也有这种困惑:有的学生,尤其是基础较好的学生预习完后,认为自己都懂了,课上不需要再听了,这种想法使预习走向反作用. 对于这种想法,我们要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学生明白自己在预习中掌握的知识还只是皮毛,还不够牢固,真正知识的深入运用,难点、易错点还需老师在教学中给予指出、加以引导. 所以预习完后,在课堂上仍需认真听讲,否则会“捡了芝麻,却丢了西瓜”.

二、抓住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其相互影响和交织构成了教学活动的复合主体. 因此有必要通过师生的密切配合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1. 明确课堂教学目标及重难点,重视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师要认真阅读课标,深入研究教学大纲,根据要求合理确定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精心设计教学详案. 要重视情感培养、态度转变和价值观教育,注重教学形式与学习内容的统一.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感知教材的内容、记忆基础知识、掌握解题技巧,还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各种思维活动,加强情感性教学,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增长学生的见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帮助他们增强学习信心,在有效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对学习的持久热情.

2. 创设情境,变枯燥为生动,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创设问题情境是《数学课程标准》中的一个新亮点. 它使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更贴近学生的社会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经验,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激发探究的兴趣,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体现数学学习的价值. 例如,在讲解平面图形前,先给学生展示生活中各式各样的美丽图案,引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然后自然而然地引入所要学习的内容. 又如在学勾股定理前,我们可以先介绍勾股定理的历史,介绍我国及外国古代数学家对勾股定理的证明. 这样既紧扣教学目标,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坚定学生学习的信念.

3. 培养合作意识,树立合作学习的主动性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小组合作学习是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具有使学生优势互补、形成良好人际关系、促进学生个性健全发展的优点. 比如在讲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实践与探索时,我创设如下情境:节日有36个朋友要一起去郊游. 大车可坐8人,小车可坐4人. 大车租金300元,小车租金200元. 要求没有空位也不可超载. 问: (1)有多少种租车方案? (2)哪种方案的租金最省?若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有一大部分学生感到有困难,由教师讲解又达不到探索的目的. 因此,让学生组成四人小组展开讨论,各抒己见,讨论的场面热热闹闹,这样的合作让学习变为学生的自主需要,学习的效果自然明显.

4. 重视讲练结合,重视落实

数学注重练习. 没有下到水中永远也学不会游泳. 看别人吃得很香,自己没有动口尝尝就永远也不会知道味道的好坏. 一样的道理,老师讲得再多也比不上让学生亲手解题. 只有在解题中才能知道自己是否掌握技巧,明白哪些地方容易出错.

5. 优化课堂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课堂教学中,教师适时地对学生进行肯定、表扬,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树立学习的信心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当学生闪现智慧的火花时,教师要大加赞赏,这更能震撼学生的心灵,激发学习的激情. 然而,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及时地进行客观评价、指正,使其明确努力的方向也必不可少,成功只有在失败的衬托下才显得更加耀眼光彩,表扬也只有在客观评价指正下才更有价值和张力. 只有在客观的基础上,坚持鼓励为主的原则,才是富有魅力的有价值的评价!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在有效的教学时间内体现出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 教学要讲求效率,教学方法要讲求效果. 面对新课改,教师要尽最大可能采用效果最好、效率最高的教学方法. 让课堂的每一分钟都体现出价值!

三、提高数学课后巩固复习的有效性

通过课堂教学,有些学生尤其是一些学习后进生对于课堂所讲内容可能没办法全部掌握,或者掌握得不够扎实,那么课后巩固复习就尤为重要了. 我认为数学课后巩固复习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

1. 及时复习课堂所教授的概念及公式,这些是解题的依据. 概念不清、公式混淆肯定会给解题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2. 合理的作业. 作业的布置要与今天的教学内容配套,让学生在课后把所学的知识及时巩固复习,难易程度要适中,最好能符合分层教学的需要. 作业的数量要适中,不宜过多,否则会引起学生的反感,使其丧失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3. 指导学生及时进行知识体系的归纳总结. 如:学到四边形这章,对于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等腰梯形的性质及判定定理的知识点很多,学生学完后如果不加以整理归类就会感觉很凌乱,甚至造成知识混淆. 这时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动手建立知识体系图,及时对所学知识点进行分类,对比记忆.

学生学习进步了,对学习有了自信心,自然而然地重拾学习兴趣,我们提高教学效率的设想也就不会成为空谈.

猜你喜欢
解题有效性数学
用“同样多”解题
设而不求巧解题
用“同样多”解题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