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主体地位,创设自主学习模式

2016-03-04 01:09魏献梅
新课程(中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新课程主体生物

魏献梅

(江苏省新沂市钟吾中学)

关注学生主体地位,创设自主学习模式

魏献梅

(江苏省新沂市钟吾中学)

在初中生物课程的实际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而且还承担着推动教育发展的重要责任。在初中教学过程中,教师唯有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才能为国家培养出品学兼优的杰出人才,并为学生日后生活与发展铺平道路。初中生物一定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突破传统教学思想,唯有不断创新才能使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提高,进而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主要针对初中生物教学模式做了如下分析。

初中生物;创新教学模式;自主学习;主体地位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新课程教学理念的逐步推行要求初中生物教学亦需打破传统教学思路,采用先进教学方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使课堂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并在此过程中丰富学生知识,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从而以科学的发展观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教师创新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思想

教师要创新教学理念,首先,需要接受先进教学思想与理念的指导。在先进教育理念与教学思想的指导下,教师才能不断充实自身,进而不断提高教学成效。初中生物教师也要打破传统的生物教学理念,充分调动自身的创新积极性,解放思想并融入新的教学理念中。不断探究新的教学思路,秉承新课程改革以学生为本的指导思想,努力创新教学模式。

新课程改革要求以学生为本,即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传统课堂教学均采用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的被动接受教育模式,在此过程中,教师虽然没有懈怠,并且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向学生灌输知识,但这样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感觉学习特别累,而且教师在辛苦之余也未收获应有的成效,这样的结果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时间一久反而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心理,以致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摒弃传统教学思维,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创新教学模式,将传统教学模式由单向传输知识转变为双向互动交流模式,这样,不仅有利于拉近师生之间距离,而且在教学过程中还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而非一味地灌输。

其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也应该引起教师足够的重视,要彻底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打破传统教学思路还应从学生做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能力,不仅能满足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还能为学生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培养这方面的素质,带领学生以多方面、多角度考虑问题,以此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

再次,现代社会在不断发展,我国也已步入信息化时代,教师应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结合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兴趣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资料,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与进步。

二、创造个性化教学技巧,灵活运用教学模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运用教学技巧,将个性化教学融入教学技巧中,以灵活的方式进行生物教学,此外,还要注意引导学生使其情感与个性化思维方式相结合,在引导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尊重学生的个性思维,使其能将生物知识点与教学多样性进行有机结合,并将生物教学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生物理性思考与微观生物知识相结合,从而形成完整的个体能力。教师可以将生活中的实例引入课堂教学或直接将生物课堂设置在校外,让学生感受生活、感受大自然,并从中感知生物的力量。例如,在进行“细胞”相关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由人们日常经常接触的食物入手,通过实际生活中的案例向学生讲述细胞的构成等相关内容,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并在此过程中,加深学生印象,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因此,有个体差异性,教师不但要重视这种差异而且可以加以利用,鼓励学生在课堂中自主发现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见解,让学生在思维碰撞中掌握生物的相关知识。在此过程中,教师应作为引导者引导学生自主发现与总结知识,而不是传统式的“灌输”。教师只需在最后阶段对学生的观点进行评价便能收到很好的成效。经实践证明,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能极大活跃课堂气氛,在此氛围中更利于学生理解与记忆,也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方面有着极大的帮助,学生有了学习积极性自然就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例如,在进行“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结合现代多媒体技术创设了如下教学情境:有关“细胞核是生命活动控制中心”的相关内容,即世界第一头克隆羊“多利”的诞生过程,以及诞生后社会所产生的各种争议等内容通过多媒体课件呈现在学生面前,随后提出这样的问题:“同学们从以上视频中发现了怎样的问题?”问题一经提出便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并纷纷表达自己的观点。部分学生疑惑“克隆羊明明为C羊所生,为什么却和B羊如此神似呢?”部分学生提出“三头羊都与克隆羊有着密切的关联,到底谁才是它的妈妈呢?”就这样,学生在发现问题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其积极的求知欲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本堂课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教师在设计教学情境时需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在此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进行新知识的探索,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变被动为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与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并学会如何将自身所学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为学生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康云晖.浅谈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树立学生主体地位[J].教育,2015(9):127.

[2]阿卜杜穆塔力普·库尔班.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5(25):131-132.

·编辑 李琴芳

猜你喜欢
新课程主体生物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第12话 完美生物
技术创新体系的5个主体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怀旧风劲吹,80、90后成怀旧消费主体